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何破解甘蔗生产机械化的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发展现状兴宾区地处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常年甘蔗种植面积保有量在10万hm2左右,蔗区分布于区域内20个乡镇、7个农林场,种蔗户数近13万户,是全国最大的县级原料蔗生产基地之一,产糖量占全广西糖量的10%左右。2012/2013年榨季进厂原料蔗达700万t,按照目前进厂蔗价460元/t计算,科学种蔗将使兴宾区的农民增收7亿多元。  相似文献   

2.
正蔗糖业是扶绥县的支柱产业,现有耕地面积10万hm~2,近两年来甘蔗种植面积稳定在7.34万hm~2左右。全县拥有2家制糖企业,2015/2016年榨季全县入厂原料蔗402.78万t,生产混合糖48万t,制糖工业产值实现74.1亿元,全县蔗农收入约17.72亿元,排在全国产糖县前列。2016年扶绥县甘蔗种植面积达7.47万hm~2,2016/2017年榨季甘蔗总产量393.47万t,仅  相似文献   

3.
甘蔗生产机械化迫在眉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是全国著名的蔗糖生产基地,蔗糖业已经成为其重要的支柱产业。2001/2002榨季,广西蔗糖产量为443万t,占全国产糖量的53%,占蔗糖产量的60%。目前,由于种种原因,广西制糖成本明显高于世界产糖大国,而在生产成本中原料蔗成本就占50%~60%,故而要降低制糖成本,必须首先要降低原料蔗的生产成本。发展甘蔗生产机械化是降低原料蔗生产成本的重要途径。然而,我区甘蔗生产机械化尚处于起步阶段,有的环节还是空白。因此,大力推进广西甘蔗生产机械化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4.
浅谈广西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发展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一、蔗糖业在广西经济中的地位蔗糖业是我区的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据最新榨季数据显示,截止至2010年3月末,全国产糖1 031.4万t,其中甘蔗糖971.4万t,广西产蔗糖701万t,占72.16%。广西蔗糖总产量相当于产糖大国古巴的产量,蔗糖业产值占广西国民生产总值的15%~20%,在全区10个蔗糖主产县(市、区),蔗糖业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达到70%以上,蔗糖业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地方财政增收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宁明县地处中国"糖都"崇左市,蔗糖业是其重要的支柱产业。2011/2012年榨季,全县种植甘蔗4.43万hm2,原料蔗产量359.4万t,蔗糖业产值15.6亿元,蔗农人均收入达6600元。甘蔗生产快速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甘蔗生产是该县农民脱贫致富、蔗糖企业创利、地方财政增收的重要途径。但是随着甘蔗产业化、市场化的发  相似文献   

6.
<正>广西是我国甘蔗和食糖的主产区,广西糖料蔗种植面积和食糖产量已连续18个榨季占我国自产糖的60%左右。上思县是广西种植甘蔗生产大县之一,种植面积稳定在3.0万hm2左右,排在全区第七位。2021/2022年榨季由于全国甘蔗种植面积减少,国内食糖减产10.37%,同时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印度等产糖大国实施封锁措施,导致我国白糖进口量受到影响,糖市供应出现吃紧迹象。在这种情形下,  相似文献   

7.
融安县属亚热带,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十分适宜种植糖料蔗.该县从2002年开始小规模种植,到2005年快速发展,现已初具规模,到2012年12月,糖料蔗种植面积0.8万hm2,2012/2013年榨季原料蔗进厂达45万t.甘蔗产业已成为融安县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8.
<正>据悉,我区糖厂已于4月24日全部收榨。截止2015年4月底,2014/2015榨季我区"双高"基地总计实现甘蔗机械化联合收获2600hm2,19.8万t,分别比上个榨季增长了51%、60%;甘蔗机械化种植完成2.12万hm2,比上个榨季增长了227%。"双高"基地新植蔗耕作环节采用甘蔗种植机一次完成开沟、切种、摆种、施肥、覆土、镇压、覆膜等工序,一体化率达90.4%,基本实现甘蔗种植机械化。近年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工作,自治区农机局按照中央、自治区的部署要求全面推进甘蔗全程机械化。2014/2015榨  相似文献   

9.
一、武宣县甘蔗种植的现状 武宣县是甘蔗种植大县,2020年,武宣县甘蔗种植面积2万hm2,2020/2021榨季,进厂原料蔗155.7万t、其中甘蔗机收进厂原料蔗3.6万t.2020/2021榨季,全县甘蔗机耕水平99.87%、机种水平61.23%、机收水平2.7%、综合机械化水平61.7%. 目前甘蔗收获方式还是以人...  相似文献   

10.
发展农业机械化 构筑上思县甘蔗产业大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把素有"蔗海"之称的上思建成甘蔗富县在经济作物布局中,无论从种植面积还是产量上来说,广西甘蔗都雄居全国第一位。2011/2012年榨季,广西全区糖料蔗种植面积1560万亩,进厂原料蔗5700万吨,食糖产量达700吨,约占全国总产糖量的65%。广西上思县地处祖国的十万大山北麓,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很适合大面积、大规模的  相似文献   

11.
冷粮 《农业机械》2013,(16):115-116
广西百色市地处滇黔桂的"金三角",蔗糖业是该市重要的支柱产业。2011/2012榨季,全市种植甘蔗9.3万多hm2,原料蔗产量359.4万t,蔗糖业产值15.6亿元,蔗农人均年收入达660元。甘蔗生产快速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农民脱贫致富、蔗糖企业创利、地方财政收入的来源之一。但是,甘蔗生产效  相似文献   

12.
崇左市是一个新建城市,位于广西的西南部,与越南接壤.全市辖7个县(市、区),耕地面积22.84万hm2,主要经济作物有甘蔗、水稻、玉米等,是全国重要的蔗糖生产基地,近年来,甘蔗种植面积保持26.7万hm2以上,2011/2012年榨季入厂原料甘蔗产量1767万t、产糖240万t,总产量和人均产量都位居全国之首,是全国有名的"糖都".  相似文献   

13.
东江糖厂隶属南宁糖业股份有限公司,是南宁糖业四家制糖厂之一,位于武鸣县府城镇东江村,距离县城18km。东江糖厂日处理原料蔗6000t。近几个榨季以来,甘蔗种植面积保持在1.2~12.67万hm2,进厂原料蔗维持在60~80万t之间。  相似文献   

14.
广东省湛江农垦区现有甘蔗种植面积2.67万hm2,拥有19个农场、12家加工企业,年产糖能力达50万t,带动垦区和周边农村甘蔗种植6.67万hm2,形成了集产、加、销、贸、工和农于一体的糖业集团,产值占湛江垦区经济总量的60%以上,是湛江垦区经营规模最大、从业人员最多和综合效益较好的产业。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面临着很多新的考验。1存在的问题1.1种蔗工难招,工价高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村劳动力结构发  相似文献   

15.
正蔗糖产业是广西"千百亿元产业"之一,我区每年甘蔗种植面积达106.67万hm2,产量7000多万t,占全国的65%,农民种植甘蔗的收入每年超过330亿元,涉及2000多万蔗农,是广西农村经济的主要产业。近3年来,国际食糖价格连续走低,很多制糖企业出现亏损,蔗农收入减少,种蔗积极性受挫。为了探索蔗糖产业集约化经营、降低生  相似文献   

16.
甘蔗是广西经济建设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从1992/1993年榨季至今,广西的蔗糖总产量已连续十三个榨季排居全国第一位,是我国名符其实的“糖都”。但是广西甘蔗生产机械化作业水平还很低,大部分蔗区的生产基本上由人畜作业完成。生产效力低,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高,是甘蔗生产经济  相似文献   

17.
2003年,海南省糖料蔗种植面积6.9万hm^2,单位面积产量58193kg/hm^2,糖料蔗总产量402.08万t,产糖量39.78万t,占全国产糖量22.62%。海南发展甘蔗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是我国甘蔗杂交育种和原料蔗种植重点省份之一,位居全国第四。  相似文献   

18.
扶绥县位于广西西南部,蔗糖是该县最大的支柱产业。近年来,甘蔗种植面积约占全县耕地面积的80%,2011年全县甘蔗种植面积达8.11万公顷,2010/2011榨季预计入厂原料蔗675万吨。全县现拥有的主要甘蔗生产农机具有:各类拖拉机6063台(其中  相似文献   

19.
正2014年2月,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广西优质高产高糖糖料蔗示范基地建设试点实施方案》,规划用3~5年时间建成500万亩经营规模化、种植良种化、生产机械化、水利现代化的优质高产高糖糖料蔗示范基地,力争亩产达到8t、含糖量达14.8%以上。为破解我区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瓶颈"提供前所  相似文献   

20.
一、广西甘蔗生产基本情况 甘蔗是广西经济的支柱产业,广西现有耕地面积266万hm~2,其中旱地115万hm~2,占耕地面积43.2%;今年甘蔗种植面积61.2万hm~2,占旱地53.22%。过去10年是广西甘蔗糖业迅速发展的时期,广西蔗糖产量由1990/1991年榨季的130万t,占全国产量20%,一跃发展到最高产量1998/1999年榨季的380万t,占全国总产量43%,比1990/1991年榨季增加192%。目前广西蔗区70%以上分布在无灌溉条件的旱地、坡地、丘陵地区,只能靠天吃饭,风调雨顺时有好收成,否则血本无归。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广西各级党委、政府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大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