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风景游憩林和城市绿地都是以植物为主要景观元素,满足人们游憩休闲的需要。两者都需要遵循美学和植物的生态学原则进行设计。但是由于它们地理环境等的差异,风景游憩林植物配置时是以群体美为主,园林建筑作为景观的点缀,而城市绿地面积小,穿插在城市之中,所以植物个体美展现较多,而且还需要用植物柔化过多的城市建筑。通过对比进而使2种设计方法相互借鉴。  相似文献   

2.
菖蒲河公园作为故宫周边的精品公园之一,以其优美的滨水环境和安静的空间为游客以及周边的居民提供了一处绝佳的游憩地。本文通过对菖蒲河公园不同区块植物景观配置手法的分析,提出了在沿袭历史文脉的基础,通过植物景观不同层次的搭配创造空间与景观体验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农庄是城乡居民游憩、文化娱乐重要场所。融安县农庄普遍欠缺良好的生态环境、植物景观和文化内涵,缺乏生机和诱惑力。本文以生态优先,围绕不同农庄环境特点,提出植物景观、花木文化氛围构筑思路,倡导消费结构、生活方式变革,践行绿色生活,让"绿色化"引领农庄休闲、游憩时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4.
绿道是日常生活游憩的重要空间载体,大众对绿道质量感知主要通过植物景观的多重表现。本研究通过植物多样性调查与问卷调查,探究杭州地区不同类型绿道游人对植物景观偏好与植物多样性认知的共性与差异性,融合植物多样性和游人认知调查结果,提出不同类型绿道的植物景观优化策略,以期结合人的感知为不同类型的绿道植物景观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邱靓  陈海霞 《现代园艺》2019,(11):131-132
以湖南农业大学一处滨水绿地为例,从植物种类、季相景观和功能分区等方面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提出改造建议,旨在为校园滨水游憩绿地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植物景观是景观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材料作为其重要设计要素,是景观设计的重要语言。探析植物种植设计技法有助于为营造优美、生动的游憩和居住环境提供理论基础。文章以玉渊潭公园为例,浅析植物种植设计的基本技法,探索植物空间构成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7.
由于我国园林发展起步较晚,植物景观的设计中只注重春夏季建设,而冬季景观及观赏特色常常被忽略,对城市公园冬季植物景观的研究亦是极少。本文从季节性因素考虑,以城市公园公共游憩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冬季环境下植物景观属性以及结合游人对冬季景观的需求两条主线的研究,探讨如何打造具有吸引力的冬季植物景观。  相似文献   

8.
园林作为集改善生态、美化环境、满足游憩和文化生活为一体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国家建设部自1992年发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活动,全国各地纷纷响应,以"建设生态园林城市"作为城市的发展目标。本文从生态园林出发,浅谈中国园林未来的发展方向——依据生态学原理,根据城市、绿地性质和植物配植原则,更多地运用我国丰富的植物资源,通过植物景观的营造,使园林绿地最大程度的发挥其综合功能。  相似文献   

9.
基于当今社会老龄化趋势及老龄人群的新需求带给城市发展的新课题,本文试从城市游憩景观的适老性改造出发,探寻老龄人群在城市游憩景观空间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并给出设计和实施办法。  相似文献   

10.
郝丽娜 《现代园艺》2014,(4):111-111
绿化是创造舒适、卫生、优美的游憩环境的重要条件之一,所以在进行绿化植物配置时,首先要考虑是否符合植物生态及功能要求和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景观效果。  相似文献   

11.
从设计理念、人性空间设计、植物景观的营造、景观整体风格、景观的完整性和统一性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小区的景观环境设计应该从场地条件入手,满足小区各种人员的使用功能和游憩需要,在此基础上营造出具有鲜明风格和宜人环境的人性空间场所。  相似文献   

12.
植物专类公园是公园中一个重要的类型,它不仅在美化城市、改善生态环境和游憩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还能突出公园主题和地域特色。选择具有专类植物景观特色的苏州桂花公园为案例,从苏州桂花公园的植物景观配置和空间分析中,了解苏州20世纪末的现代专类植物公园现状,从而为后来的同类研究者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城市绿地是人们日常休闲、游憩的重要场所,植物是城市绿地造景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将节水型理念应用于城市绿地植物景观设计实践中不仅是节水型园林的建设要求,同时也是推广节约型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现总结了影响节水型绿地植物景观构建的因素,阐述了在植物种类选用与景观空间构建时应遵循的原则与方法,并以天津市绿水园植物景观设计为例,探讨相关的实践应用,为节水型城市绿地植物景观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对30个游憩地样地的物种组成、植物区系特征、植物类型特征,以及不同区域居住区游憩地的植物群落特征进行分析。并针对南京市居住区游憩地植被结构特征和优势种等应用现状,提出游憩地绿化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广州海珠湿地二期植物景观特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湿地公园是城市绿地的主要类型之一,是城市游憩绿地中常见的一种形式,是公益性的城市基础设施。广州市海珠湿地二期是典型的城市湿地公园,通过对该公园的植物景观进行分析、研究,归纳总结其植物景观特色,同时,对城市湿地公园的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提出建议,为今后湿地公园植物景观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30个游憩地样地的物种组成、植物区系特征、植物类型特征,以及不同区域居住区游憩地的植物群落特征进行分析;并针对南京市居住区游憩地植被结构特征和优势种等应用现状,提出游憩地绿化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城市湿地具有强大的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在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和植物景观营造上也有其独到之处。本文阐述了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的相关概念构成,并以西溪湿地公园为例,着重说明了湿地植物景观设计的原则和营造的方式及途径。同时,通过美学、生态学等相关理论对湿地公园的景观营造方式进行分析,提出了在城市湿地公园在植物规划设计中应从植物群落生态结构或植物生态演替恢复等角度出发,强调对群落中关键物种的保留,同时注重其游憩、赏景、教育等人性化设计。  相似文献   

18.
李美蓉 《现代园艺》2019,(12):88-89
基于景观生态学、森林美学及园林艺术的基础理论,通过大量文献研究,从生境、画境、意境3个层面探索城市森林营建策略。结合看丹村留白增绿项目的设计实践,总结景观游憩型城市森林植物景观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城市景观道路的植物配置,是集植物、景观要素、道路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景观构象。本文在植物配置上,从适地适树,景观性、安全性,总体与局部关系的结合,园林植物与园林要素的关系和植物季相变化等均有叙述。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物质生活要求趋于缓和,对自然需求、生态需求以及美的需求日益增长。在现代城市中,社区公园为人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生态游憩场所。本文选取了社区公园的2个案例,分别对其植物景观空间构成进行调查研究,总结得出其植物景观空间构成的类型全面,植物选种上普遍采用乡土植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