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国内外对有关品种改良和优质栽培影响小麦品质形成的研究很多,但就生态环境及栽培措施对小麦品质影响的研究并不多。就生态环境及栽培措施对小麦品质性状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4.
石晓俊 《新农村(黑龙江)》2014,(8):22-22
小麦是我国第二大粮食作物,由于我国经济深化改革,全国性农业商品经济有了飞跃的发展。由过去以最求提高农产品产量为主,转到积极调整和优化结构.促进优产高效农业的发展上来。实践证明,不同的栽培技术和水肥管理措施影响小麦品质和产量,所以必须研究优质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6.
7.
8.
<正>一、选地及轮作1.选地选择中性或微碱性(pH=6.5~7.5)、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灌排方便的壤土及轻黏土种植为好。2.轮作甜菜忌重茬和迎茬。连作年限长,病害加重,降低产量和品质。甜菜轮作一般间隔4年以上。3.深耕秋深耕,耕翻深度32~35厘米,避免春耕,播前土壤达"墒、平、齐、松、碎、净"六字标准。二、播种技术 相似文献
9.
10.
栽培措施和环境因素对强筋小麦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小麦品质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综合性状,不仅决定于品种的遗传性状,而且与环境因素和栽培措施有关。主要阐述了栽培措施和环境因素对优质强筋小麦品质的影响,并提出了强筋小麦栽培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1.
节水栽培对小麦产量构成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节水栽培对小麦产量构成和品质影响的试验表明,节水栽培对有效穗数的影响是灌浆成熟期最小,分蘖期最大;水分胁迫对穗粒数影响是随着水分胁迫的加剧而增大,影响穗粒数最为敏感的时期是拔节孕穗期;对千粒重的影响最为敏感的时期是灌浆成熟期;水分胁迫不利于产量的形成,而有利于冬小麦的蛋白质含量的提高,轻度、中度和重度胁迫条件下,蛋白质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10.6%、12.9%和13.6%;同时水分胁迫使得湿面筋含量升高,粗淀粉的变化趋势相反。根据综合评判,小麦节水栽培以轻度水分胁迫(60%~65%)最优,重度水分胁迫(40%~45%)最差。 相似文献
12.
栽培措施和环境条件对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2,自引:6,他引:62
小麦品质除受品种本身的遗传特性决定外,栽培措施和环境条件的影响至关重要。国内外大量试验研究表明,由于栽培措施和环境条件的不同,小麦籽粒蛋白质、面筋及赖氨酸含量等品质指标均会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以氮肥和水分对品质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气候和土壤条件,磷、钾、微量元素等因素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3.
14.
15.
在邓州市气候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播期及播量对小麦品种先麦8号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邓州市中等水肥地力条件下,10月10—15日播种,播量105~120 kg/hm2,先麦8号产量较高,且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