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乐居村的建设现状,通过实地调研,分析研究该村在保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保护体系建设和旅游发展规划两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乐居村保护发展应秉持"立足区域、协调周边",创建"一村一精品"的发展思路,积极挖掘村落潜在文化价值,构建保护与发展并重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
传统村落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色,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政府出台多批传统村落名单,大大提升了乡村开展旅游业的热情。然而,发展乡村旅游有利有弊,关于传统村落旅游开发适宜性的研究相对欠缺。以京西三家店村为例,研究其旅游开发适宜性。通过实地调研走访、查询资料来获取现状信息,引入层次分析法构建评分体系并获得评分结果,再结合数据和调研认知综合分析,最终获得较为合理的三家店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  相似文献   

3.
传统村落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农耕文明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如何合理利用传统村落文化遗产发展旅游,达成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共赢的目的,是当前旅游研究的热点之一。比较系统地回顾了近些年来国外古村落、乡村、文化遗产地旅游等研究与国内传统村落、古村落、民族村寨、乡村旅游等研究,从旅游开发与资源保护、旅游目的地形象与营销、旅游对古村落的影响、旅游市场、旅游商业化、旅游感知与态度、旅游社区参与等方面,总结旅游发展的经验教训,以期为传统村落旅游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当前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已上升到国家政策高度,促进区域传统村落协同发展、推动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模式由个体化、散点化向区域化、网络化转变,对于避免传统村落发展动力不足与同质化旅游开发等现实问题、实现区域传统村落资源整合意义重大。综合运用多指标综合法、社会网络分析法及最小阻力模型,对绩溪县传统村落网络化发展格局、驱动机制及引导策略进行探索。研究表明:(1)绩溪县传统村落整体联系薄弱,集群效应明显,尚未形成完整的网络体系,且村落个体网络中心度与发展水平并不匹配,两极化特征显著;(2)传统村落网络化发展受村落资源环境、经济发展、道路交通及政策规划等多维要素共同作用;(3)为实现绩溪县传统村落网络化协同发展,提出培育县域传统村落重要节点、构建传统村落网络化保护廊道、完善区域传统村落协同发展设施支撑体系及健全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管理机制的发展引导策略。构建区域传统村落网络化保护发展格局可为实现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提供思路借鉴及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5.
6.
李爽 《浙江农业科学》2021,62(1):189-197
以浙江省636个国家级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利用ArcGIS分析了浙江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的空间相关性。研究表明,浙江省传统村落在空间分布上呈"北冷南热"的态势。整体分散,局部聚集,形成了四个聚集中心:丽水市南部、丽水市北部、台州市西部、金华市西部。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受地形因素、区位因素、社会因素的影响。在海拔高地区呈聚集分布,海拔低地区呈离散分布,大多传统村落位于地势较为平坦的向阳坡,利于发展农业。与县级区划中心和主要景点距离较近,利于传统村落旅游业的发展。传统村落主要位于GDP和人口密度较低的县区。传统村落核密度与高程、交通呈空间正相关,与水系、主要旅游景点、人口密度、GDP等因素呈空间负相关。浙江省传统村落绿色旅游发展策略:构建旅游协同发展圈,大力发展绿色休闲旅游,深挖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内涵,加大宣传力度,实现多方互惠共赢等。  相似文献   

7.
以湖北省翟家岭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从文化基因理论视角出发,根据实地踏勘调研,梳理出翟家岭传统村落的文化基因谱系.结合传统村落在现代社会所遇到的困境和其文化基因特征,提出修复物质文化载体、传承非物质文化技艺、完善乡村治理机制、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保护与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8.
传统村落作为传统文化基因的载体,其保护与发展既是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计划的重要部署和举措,同时也是人民群众广泛的内在精神需求。珠海是中国第一批经济特区,其市场经济取得了高速发展的同时,客观上也带来了对传统地域建筑及文化的侵蚀。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珠海市城乡规划管理工作的难度加大,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也受到了很大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首先要对珠海市的传统村落进行调查和梳理,摸清家底,剖析其保护现状存在的问题,在分析过程中充分挖掘传统村落的文化内涵,激活文化内在基因,然后针对各区各村落的特点进行“量体裁衣”,完善传统村落“活化”的政策指导,在充分保护传统村落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上积极寻求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为传统村落的复兴和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发展乡村旅游成为振兴传统村落、实现活化保护的重要途经。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传统村落旅游者的基本特点,分析其旅游偏好与需求,提出在传统村落旅游发展中要处理好保护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并注重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居住和生活环境,挖掘和保护传统文化、发展特色民宿,并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新媒体加强宣传,从而打造知名的传统村落旅游品牌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以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利用为研究内容,通过对抚州市传统村落的深入走访以及游客的问卷调查,分析了消费者对抚州市传统村落文旅融合发展的满意程度。结果表明:受访游客总体上对抚州市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活化较为满意,但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传统文化表演、景区收费、住宿条件及旅游资源开发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鉴于此,提出了要重视文化发展、慎重规划发展、线上线下宣传齐发力以及充分挖掘传统村落的研究价值等发展构思,以期推动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12.
通过对桂林市灵川县长岗岭村发展的现状以及问题作为此次研究的基础,然后再通过对长岗岭的调查研究工作,进而对我国传统村落如何保护与更好的发展来展开思考。  相似文献   

13.
通过调研江西竹桥古村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的案例剖析,竹桥古村在创新进行产权和管理等问题处理后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与规模的旅游景点,以此带动古村的乡村振兴,但也存在如文化原真性逐渐褪色、最大受益群体边缘化、宣传与品牌意识不足以及旅游创新创意不足等问题,提出以传统文化为魂、以村民为本、打造特色品牌和丰富古村旅游业态为改进措施和建议,以此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4.
在新农村建设下,传统古村落随着改革的步伐再一次引起了世人的关注。通过对宁波市走马塘村的调研,发现传统古村落在当今文化保护和经济发展下存在的问题,研究和发掘新农村建设中对传统古村落的积极保护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针对以上问题进行探究,以达到良好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16.
近年来旅游业渐渐地兴起,旅游成为一种时尚,其中传统村落旅游尤为突出。掀起了全国各地的传统村落旅游的热潮,成为开发传统村落旅游的重点。该文以福建省平和县庄上村为例,对庄上村传统村落村民的收人,基础设施和土楼状况等现状进行分析。涉及传统村落旅游在开发过程中的相关利益主体,主体利益诉求方面以及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如何正确的处理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和协调好主体之间的各方的利益,使传统村落旅游开发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该文借鉴国内众多学者的研究,以半月里村开发为实证对象,通过对4个关键利益主体:当地居民、游客、政府以及旅游企业的分析,研究在传统村落的实际开发过程中各利益主体的诉求表达途径是否能够发挥作用,并提出相应协调机制,对协调传统村落旅游开发相关主体利益的平衡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立足于美丽乡村建设的时代背景,将张家口市传统村落黄花坪做为研究对象,针对其自身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更新传统民居、完善基础设施、优化产业结构和提高保护意识四个方面探索贴近传统村落实际的保护与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9.
传统村落文化遗产是特定历史时期自然及社会生态的产物,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然而,殆于城市化挑战、自然侵蚀和人为破坏等因素的冲击,传统村落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亟需得到有效的解决方案。以广西南宁市上甘古村为例,实证调研结果显示,古村在开发的过程中面临基础设施薄弱、村民文化自觉度低下、文化资源发掘力度欠缺、宣传途径单一、古村建筑“拆旧建新”等困境。与之相应的保护、开发策略有:一是争取更多的经费支持,完善乡村基础设施;二是加大培训力度,提升村民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三是深挖广拓古村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宣传途径;四是制定长远的规划,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0.
传统村落活化引导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必然要求。以徽文化核心区124个中国传统村落为例,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构建研究框架及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划分类型并提出引导策略。结果表明:传统村落活化包括环境、经济、社会、文化、机制等方面;徽文化核心区传统村落整体活化水平一般且地域差异显著;传统村落活化可划分为宜居协调、产业发展、社会发展、文化特色、管理有效五大类型。从改善人居环境、增强产业融合、营造村落共同体、促进资源转化和加强组织协同等方面提出传统村落活化分类引导策略,可为其他区域有关研究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