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汾河水库位于太原市西北98km处的汾河干流上,地处太原市娄烦县境内.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5268km~2,总库容7.21亿m~3.水库于1958年开工兴建,1959年拦洪,1961年竣工.担负着太原市、晋中及吕梁地区沿河城乡防洪、两岸150万亩农田灌溉及城、镇工业供水等任务,是一座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  相似文献   

2.
娄烦县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北94km2处的汾河上游,辖3镇5乡,142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是一个集山区、老区、库区为一体的纯农业县区,也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全县总面积1289.85km^2,其中耕地面积1.73万hm^2。  相似文献   

3.
吕梁市位于山西省中西部黄河东岸,西隔黄河与陕西省榆林市相望,东依汾河与晋中市毗连,南与临汾市接壤,北与忻州市为临,东北与太原市相连。全市总面积21.13万km2,折合3201.92万亩(1亩=666.67 m2,下同),全市天然草地面积722.07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23%。按全国草地十八类的分类标准吕梁市天然草地共涉及六类,其中亚高山草甸面积为38.20万亩,占吕梁市天然草地总面积的5.4%,这类草地大都处在吕梁市河流的源头。吕梁市境内的河流均属黄河流域,以吕梁山为界分为西部直入黄河和东部通过汾河流入黄河两个水系。直入黄河水系主要支流有岚漪河、湫水河、三川河等,汾河水系主要支流有岚河、文峪河、磁窑河、双池河等。  相似文献   

4.
北方干旱地区水库承担供水、灌溉、防洪及生态调节等多项功能,故进行水库突发污染事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汾河水库为载体,结合水库二维水动力-水质耦合模型,采用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率定与验证,考虑事件源、排放入口及风的影响,研究不同情景下污染物的扩散情况以及浓度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污染物的扩散路径由风向决定,扩散速率由风速决定,污染物扩散面积、超标面积与风速近似服从线性关系;污染物扩散面积在东侧排放口处最大,北部上游入口大于西部涧河入口;建立汾河水库突发事件应急预估表可对水库突发污染事件进行应急处置。  相似文献   

5.
以汾河上游(兰村以上)为研究区,探究土地利用变化对汾河流域径流的影响。利用1956-2011年的水文气象资料,结合研究区3期遥感影像(1978、1998和2010年),分析了汾河上游多年径流变化趋势以及下垫面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汾河上游径流量呈现下降趋势,1956-2011年兰村站的年平均径流量减少量为0.019亿m3,多年平均径流量没有发生突变。汾河上游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明显,林草地面积呈增加趋势,农用地与水域面积呈减少趋势。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合理规划土地利用,对流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以汾河水库及上游河段为例,运用加拿大水质指数(CCME WQI)方法,选取《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表1中的23个水质监测项目(水温除外),对汾河水库的水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同时选取10项水质监测项目,包括pH、溶解氧、BOD5、COD、总氮、氟化物、石油类、总磷、挥发酚、氨氮,对汾河水库上游河段3个监测断面的地表水环境质...  相似文献   

7.
付绍桐  甄志磊  刘旭  王倩  马浩天 《节水灌溉》2023,(1):116-121+127
““源”“汇”景观格局是指既能促进非点源污染过程的正向演变,又能阻止/延缓生态过程的景观类型或单元。采用2020年太原市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分类提取研究区景观格局分布信息,基于“源”“汇”理论和洛伦兹曲线分析景观空间分布对非点源污染的影响,并提出非点源污染防治的景观格局优化建议。结果表明:太原市非点源污染风险总体较高,“源”景观为主导作用的景观单元占62.87%。太原市中部非点源污染风险较高、东西山区较低。以“源”景观为主的景观类型位于太原市中部汾河两岸的建设用地,为极高风险区,占整体区域面积的17.69%,而太原市东西两侧山体以“汇”景观类型(主要是林地)为主,污染风险较小。基于坡度因子和河道距离因子的“源”“汇”景观污染负荷之比均大于1,在坡度要素中“汇”景观广泛分布于高坡度区,景观布局合理;河道距离要素中“源”景观分布在距河道近的区域,易导致非点源污染。  相似文献   

8.
《农机推广与安全》2005,(6):F0004-F0004
太原市娄烦县位于吕梁山区,是国家级贫困县。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县委,县政府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宜林,宜草自然条件,制定退耕还林还草农业发展战略,以机械化种草,  相似文献   

9.
深圳市西丽水库涨落带治理对策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丽水库涨落带是西丽水库周边水体进入水库最后一道生态屏障,也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地带,由于它具有独特性,面积较广,生态脆弱,景观影响等特点,对水库及周围影响较大,属于重点关注及治理的区域.在对西丽水库涨落区的类型、分布、面积等调查的基础上,从水、土相互作用的角度,分析了涨落区水陆生态系统的特征,提出了利用人工湿地、生物缓冲带等技术来建立水库涨落带生态保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1996年10月18日,山西省太原市在娄烦县召开全市农田基本建设百台推土机会战娄烦开工动员大会。省、市有关部门负责人、市直驻娄烦扶贫攻坚队员以及当地干部、群众近万人参加了大会。近年来,太原市农田基本建设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全市农业生产条件还亟待改善,农业抵御灾害能力还十分脆弱,特别是娄烦县等贫困山区,还有6.3万农民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因此,坚持不懈地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是进一步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促使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一项重要举措。为了迅速掀起农田基本建设新高潮,市委、市政府主要采取了以…  相似文献   

11.
为揭示汾河水库突发环境事件时污染物的迁移扩散规律,识别水库潜在风险源,采用实测数据对二维水动力-水质模型进行率定与验证,并以二甲苯泄漏为例,考虑事件源、浓度、排放入口、风动力因素,设置11种情景模拟污染物的迁移扩散规律。结果表明,污染物初始质量浓度决定汾河水库受污染程度;风动力是影响污染物扩散的关键因素,风向决定污染物扩散路径,风速增加1倍时,污染物扩散速率和超标面积分别增加46.5%和64.2%,风速相同时,西北风比西南风更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排放口的水量及水流流速也是影响污染物扩散的关键因素,东侧排放口污染物的扩散速率大于西侧入口及北部入口。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太原市汾河流域生态环境现状出发,分析了现状流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理思路,分别提出工程完工2020年、达效2030年的治理目标,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打造青山碧水的山水新太原.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摸清太原市种草养羊业的发展现状,探索今后发展方式方法,开创新的经济增长点,不久前对太原市种草养羊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1.基本情况太原市草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拥有天然牧坡草地18.667万hm2,其中20hm2以上集中连片草地16.200万hm2。自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揭示太原市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污染来源及其空间分布格局情况,为区域土壤污染防控和农业生产提供依据。【方法】采集太原市农田土样214个,测定土壤中Cr、Cd、Pb、Hg和As 5种重金属量,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进行污染评价,运用ArcGIS 10.3绘制太原市农田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图,利用SPSS 16.0对数据进行相关分析,进一步了解土壤重金属的污染来源。【结果】①太原市农田土壤中重金属量分布差别较大,Cr、Cd、As、Hg和Pb均值分别为68.38、0.121、8.59、0.08、24.23 mg/kg,均未超过《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NY/T 391—2013)中的规定,但其平均值均显著高于太原市土壤背景值。②单项污染指数值由大到小顺序为Hg(2.36)>Pb(1.76)>Cd(1.57)>Cr(1.19)>As(1.12)。其中,Hg、Pb和Cd主要受工业生产、污水灌溉、燃煤、农药化肥施用和交通运输等人为因素的影响,As和Cr主要受成土母质和农业活动的影响。③太原市农田土壤内梅罗综合指数为2.14,呈中度污染。7个县区农田土壤内梅罗综合指数由大到小依次是晋源区(4.17)>小店区(2.98)>尖草坪区(2.13)>清徐县(2.07)>阳曲县(1.71)>娄烦县(1.67)>古交市(1.57)。重金属空间分布图可以直观看出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和污染情况,在工业发达和人口密集的城郊晋源区、小店区、尖草坪区和清徐县,农田土壤为重度污染和中度污染,远离太原市市区的阳曲县、古交市和娄烦县农田土壤为轻度污染。【结论】太原市农田土壤总体呈中度污染,Hg和Pb单项污染指数最高,重金属污染较严重的区域集中在太原市城郊晋源区、小店区、尖草坪区和清徐县,今后工作中应加强对太原市城郊污染较重区域农田土壤重金属重点监测,尤其是Hg和Pb,以确保土壤健康和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5.
汾河一坝灌区是山西省汾河灌溉管理局的一个上游灌区,地处太原市郊区,灌溉面积31万亩。我灌区在引水期间采用的是每天定时测量和临时加测相结合的测水方法。由于测流仪器的操作和测流计算比较繁锁、费工,每天定时测量还能完成,但流量显著变化后的临  相似文献   

16.
马铃薯属茄科,一年生白花授粉草本植物,生育期可分为发芽期、幼苗期、块茎形成期和结薯期。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500万hm2,占世界马铃薯面积的25%,是世界第一大马铃薯种植国。太原市马铃薯常年种植面积在6700hm2左右,主要分布在阳曲县、娄烦县和古交市。  相似文献   

17.
为了分析当前国内区域间农业机械化生态服务功能的空间异质性变化特征,研究运用2014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基于"压力-状态-响应"视角构建了农业机械化生态服务功能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结果表明:基于"压力-状态-响应"视角来看,当前我国农业机械化生态服务功能存在一定程度的空间异质性,且与各区域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农业经济发展速度有紧密的联系;农业机械化生态服务功能较好的省(市、区)主要分布在华北、华东和东北地区,而服务功能差的省(市、区)遍布华北、华南、青藏、西北及西南地区,且经济发展速度有快有慢。  相似文献   

18.
浙中城市群土地利用格局时空演变特征与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究东南沿海发育中期城市群"土地利用-生态"可持续机制,以浙中城市群为例,通过分析1996—2016年间的5期遥感影像数据,运用FRAGSTATS软件测度浙中城市群景观破碎化指数、景观形状指数和景观多样性指数在关键时间节点的水平数值,研究判断区域土地利用综合景观结构演变特征;进而通过ARCGIS演化区域生态风险空间分异态势,分析不同时期浙中城市群的土地利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21年间,浙中城市群各种类型土地利用之间的转移态势均显著增强:建设用地面积增加了近3倍;林地面积占比总体呈缓慢增长趋势;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面积占比逐年下降;未利用土地减少比率最大,其次是耕地;园地的总体面积略有增加,草地的总体面积呈减少态势。浙中城市群的土地利用总体景观格局质量呈现先下降、后上升、再整体下降的态势,1996—2016年总体景观破碎化指数增加,局部年份出现下降,景观形状指数和景观多样性指数总体下降,局部年份出现上升,各种类型土地之间转移趋向复杂波动化。基于2016年时间节点的浙中城市群生态风险空间演变特征视域判析,义乌市、东阳市、武义县的生态风险指数在0. 69~0. 82之间,为Ⅳ和Ⅴ等级区,生态风险等级为较高或高;婺城区、金东区、浦江县的生态风险指数在0. 56~0. 59之间,为Ⅲ等级区,生态风险等级为中;兰溪市、永康市、诸暨市、磐安县、龙游县、缙云县的生态风险指数在0. 49以下,为Ⅰ或Ⅱ等级,生态风险等级为低或较低。1996—2016年浙中城市群土地利用生态风险等级的空间差异较大,且在空间分布上呈现"趋同俱乐部"现象和"集中—分散"演变趋势,即较高生态风险区和高生态风险区在空间上指向浙中城市群中部且出现集聚态势,较低生态风险区和低生态风险区在空间上分散在浙中城市群的西北、东南和西南地区。  相似文献   

19.
保护性耕作是一项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生态环境可持续利用的先进耕作技术;是创建生态园林城市,构建园林城市生态主骨架的必然选择。提出太原市创建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中,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建设“两带三区”农业生态区的总体思路与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0.
鄂尔多斯景观格局演变与景观生态网络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鄂尔多斯市为典型研究区,以2000、2005、2010、2015、2018年研究区景观格局数据和气象水文数据为研究素材,基于复杂网络理论、景观生态学和GIS空间分析技术,定量研究鄂尔多斯市景观格局的时空演变规律,并探究各级子流域的水源涵养深度,再将研究区景观格局演变数据和生态水文数据与由多个决定景观特征的因子构建的景观生态网络进行耦合分析,为研究区景观格局优化及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在研究期内鄂尔多斯市的耕地不断减少,林地、草地、水域和建设用地均有一定程度的增加;景观演变主要是耕地、林地和水域之间的转化,林地、水体的景观演变最为剧烈,耕地、草地和建设用地相对平稳;鄂尔多斯地区整体水源涵养能力偏低,相对而言,东部地区的水源涵养能力高于西部地区,随着时间的推移,水源涵养深度高值逐渐南移;构建的鄂尔多斯市景观生态网络共342个生态节点、402条生态廊道,基于度低者优先的增边策略增加了119条廊道;优化后的网络连通度和连通鲁棒性均明显提升,网络中生态流更为畅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