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研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4种高效低毒杀菌剂对花椒炭疽病的抑菌活性,旨在为花椒炭疽病的有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4种供试杀菌剂对花椒炭疽病菌的菌丝生长均有一定抑制作用,但具明显差异。其中,苯醚甲环唑和百菌清的抑菌效果较强,其EC50值分别为2.18mg/L和2.20mg/L,其次为多菌灵,克菌丹对花椒炭疽病菌的抑制效果较差,其EC50值为851.14mg/L。因此,苯醚甲环唑和百菌清对花椒炭疽病菌具有较好的抑菌作用,可作为花椒炭疽病的有效防治药剂。  相似文献   

2.
14种杀菌剂对油茶炭疽病的防治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使用14种杀菌剂对油茶炭疽病进行了室内和田间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扑菌清、叶斑净和宝宁的防治效果较好,同时对杀菌剂在田间的施用方法也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油茶炭疽病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组织病理学研究方法对油茶炭疽病菌的侵入过程进行了观察.用整叶透明染色法观察到病菌分生孢子可在细胞的一端、两端发芽,芽管顶端逐渐膨大形成附着胞;有些芽管还可形成分枝,并在各分枝端形成附着胞,少数褐色的附着胞陷入叶背的气孔内.经石蜡切片观察到表皮细胞内的菌丝逐渐扩展到叶肉细胞内,形成大量菌丝体,并在寄主叶表皮下形成分生孢子盘,分生孢子盘成熟后突破叶表角质层外露.透射电镜观察到油茶叶片感染炭疽病后,其细胞结构发生变化,不同发病程度的组织中细胞的超显微结构有不同的反应.随着发病程度的加重,细胞器结构被破坏严重,叶绿体数量越来越少.有些发病严重的细胞还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并可看到少量菌丝.  相似文献   

4.
对引起油茶炭疽病的胶孢炭疽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病菌在10~35℃的温度范围内均能生长以及分生孢子正常萌发,其中30℃最适宜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在pH3.0~11.0范围内菌丝均能生长和分生孢子均可萌发,pH6.0最利于菌丝生长,pH5.0~7.0最适宜分生孢子萌发。连续光照有利于菌丝的生长,光暗交替有利于分生孢子的萌发。可溶性淀粉和尿素利于菌丝生长;乳糖和麦芽糖与谷氨酸的不利于菌丝生长。甘露醇和甘氨酸有利于产孢,半乳糖和硝酸钾不利于产孢;菌丝和分生孢子的最低致死温度为55℃,10 min。  相似文献   

5.
油茶炭疽病的研究现状、问题与方向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油茶炭疽病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是我国油荼上的一种重要病害,严重影响果实产量.该文介绍了油茶炭疽病痛原、发生规律、影响发病因素、抗病机制以及防治技术等主要研究进展及其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八角金盘疮痂型炭疽病是八角金盘炭疽病的一种新症状,可危害叶片、叶脉、叶柄和果柄。叶片病斑的典型症状为正面灰白色、疥癣状略增厚,背面圆形疣状突起明显,病斑中间开裂。根据柯赫氏法则获得的结果和形态学特征鉴定,该病原菌是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使用14种杀菌剂对油茶炭疽病进行了室内和田间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扑菌清、叶斑净和宝宁的效果较好,同时对杀菌剂在田间的施用方法也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山茶炭疽病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以山茶叶部症状及病原菌的培养性状和形态特征为依据,通过对病原菌进行分离培养和致病性测定,证实了山茶炭疽病是由山茶炭疽菌(Colletotrichum camelliaeMass)侵染所致,且病菌具有潜伏侵染的特性。  相似文献   

9.
对广东省近年新发现的一种板栗叶部病害进行了病原鉴定,结果为胶孢炭疽菌,但该病症状与板栗炭疽病显著不同,将其命名为角斑病。10种杀菌剂对该菌的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宝宁、扑菌清和多菌灵效果最佳,其次为叶斑净和世高。  相似文献   

10.
从斯里兰卡的23种水果作物上分离到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gloeosporioides),在这之前。未有该菌在斯里兰卡的榴莲、山竹了、蒲桃和红毛丹以及其它11种经济价值较小的果树上的记载。胶孢炭菌侵染果树树苗(特别是芒果和红毛丹)的症状曾被认为是生理失调所致,这可造成高达40%的苗木损失。所以,推荐通过隔离该菌接种体的主要来源来保护这些树苗。  相似文献   

11.
山矾炭疽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矾炭疽病菌是湖南省园林树种山矾的一个常见病害。作者研究了该病害的症状、病原和发生发展规律,确定病原为围小丛壳菌山矾型种(Glomerella cingulataf.sp.symplocos Cao Fuxiang)。  相似文献   

12.
郑少华 《林业科技》2012,37(4):47-49
采用最常见的5种药剂(75%百菌清、50%多菌灵、50%代森锰锌、58%瑞森霉、70%扑菌清)对油茶炭疽病进行防治的结果表明:5种药剂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以50%多菌灵和70%扑菌清处理组的防治效果最佳,但5种药剂防治效果的持续性较差,建议适时采取第3次药剂喷洒。  相似文献   

13.
简述云南植胶区胶孢炭疽所致橡胶树叶炭疽病和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表现的不同病状,以及近年来几种炭疽所致的炭疽病发生发展动态,并对炭疽病发展的原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林木小蠹虫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小蠹虫是森林中重要的蛀干害虫之一。近年来 ,随木材的大量进口 ,检疫部门截获了多种小蠹虫。本文综述了小蠹虫生态位、伴生菌、信息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油茶果皮颜色对炭疽病的抗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安徽6种油茶栽培品种根据果皮颜色分为3种类型:即红果类、青果类和杂色果类,并以人们公认抗病性最强的攸县油茶为对照。对各类型油茶品种进行林间抗病性调查;同时室内测定各品种果实潜伏侵染概率、果皮滤液的pH值及缓冲容量、果皮滤液的孢子萌发试验。结果表明:果实不同色泽的油茶对炭疽病抗性存在着显著差异,红果类油茶为高抗品种;青果类油茶为感病品种;杂色果类油茶发病率介于两者之间,为中抗品种.  相似文献   

16.
普通油茶对炭疽病抗性的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于油茶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camelliaeMassee)的危害,使普通油茶(Camelliaoleif elaAbol)大量落花落果,这是严重影响油茶林产量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在普通油茶林中存在对油茶炭疽菌不同抗性的类型。因此,近年来采用选择对炭疽病抗性强、结实性状优良的单株建立无性系林的方法,提高了油茶林产量[1~3]。国内对不同油茶物种叶面抗炭疽病的组织病理学观察,曾有过报道[4]。但对油茶炭疽病菌在普通油茶不同抗病类型植株果实表面的萌发习性,侵入途径和产孢能力尚未见有报道。本文就这些方面作如下报道。  相似文献   

17.
林木种衣剂助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试验,选择出林木种衣刑助刑中的成膜剂、增稠剂、增塑剂、防腐剂、渗透刑、溶脂剂、分散剂、着色剂及各种助剂的适宜浓度。另外,阐述了各种助刑及活性成分的混配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三种热雾剂对橡胶树炭疽病大田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间试验比较10%百菌清、20%氟硅唑·咪鲜胺、16%百菌清·咪鲜胺·三唑酮三种热雾剂对大田橡胶树炭疽病的防治试验结果,其中前两种处理防效(相对防效68.14%和66.31%)显著优于16%百菌清·咪鲜胺·三唑酮和对照处理。  相似文献   

19.
白桦林木单株生物量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超  高红真  臧永琪 《林业科技》2010,35(1):7-9,13
通过对白桦天然次生林中15株树龄16~54年标准木的研究,建立了以D和D2H为基础的林木全株及器官生物量估测模型,林木单株生物量变化为17 361.7~364 634.7g,白桦的根茎比变化为0.210~0.465,平均值为0.320;建立了以林龄为基础的生物量估测模型,对其多年平均净生产力与年均净生产力进行了研究,认为20年左右林木进入速生期时应加强抚育。  相似文献   

20.
林木种子质量分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系统聚类的类平均法原理,以云南松(Pinus yunnanens Franch)种子为例,提出以种子的发芽率,千粒重两项指标作为种子质量分级依据,根据聚类分析方法,计算它们之间的距离,把距离小的逐步俩俩合并,最后得出种子质量等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