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试验采用组织块方法原代培养鸡胚肠黏膜上皮细胞,倒置显微镜下细胞呈圆形,透明状,成功培养原代鸡胚肠黏膜上皮细胞。试验表明,组织块法可用于鸡胚肠黏膜上皮细胞的原代培养,具有简便易行、培养周期短、纯度高等优点,是肠道疾病良好的体外研究模型。  相似文献   

2.
肠道不仅是消化吸收的重要场所,也是生物体最大的免疫器官.肠道黏膜面积庞大,它的结构和功能构成了强大的黏膜免疫系统,加之在肠道中生存着大量的微生物菌群,致使外源细菌和病毒很难突破这道防线而对生物体产生危害,所以肠黏膜屏障结构的完整性对机体健康至关重要.肠内细菌移位、菌群紊乱和失调、肠黏膜屏障功能遭到破坏及局部免疫功能下降等极易引发肠源性感染.益生菌能降低肠道pH、减少细菌移位、阻止细菌黏附、防止肠黏膜屏障功能的破坏及增强局部免疫功能,预防和治疗肠源性感染.可见,肠内益生菌所形成的肠黏膜生物屏障在防止致病菌和内毒素经肠道入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将其如何发挥屏障作用并与肠黏膜机械和免疫屏障协同配合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作为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和胞间信使,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90%以上的5-HT分布在胃肠系统中,在胃肠系统中发挥重要的生理学功能,许多肠道疾病的发生与肠道中5-HT的表达量变化有关。5-HT影响肠黏膜上皮细胞的增殖和维持,同时升高肠黏膜通透性,间接促进杯状细胞黏液的分泌。其作用机制可能是5-HT刺激传入神经元,激活血管活性肠肽、乙酰胆碱的分泌,间接引起腹泻。作者对5-HT引起腹泻的原因,以及对肠黏膜上皮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作一综述,以期对腹泻等肠道性疾病诊疗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综述了非血红素形式铁在肠上皮细胞转运的相关研究,即绒毛细胞刷状缘从肠腔摄取铁、胞浆内和跨基底膜铁转运过程的相关分子研究新进展。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内质网应激参与动物炎症性肠病发病机制的研究引起了广泛关注,未折叠或错误折叠的蛋白质在内质网腔中过量积累而引发内质网应激,持续的内质网应激则会导致动物肠黏膜屏障损伤并诱发肠道炎症。本文就内质网应激发生机制、未折叠蛋白质反应及内质网应激与肠道炎症互作机制进行了综述,旨在为防治动物肠道炎症提出新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6.
肠上皮屏障包括柱状上皮细胞、杯状细胞、潘氏细胞、肠内分泌细胞、簇状细胞、M细胞以及其他细胞群,这些细胞群与肠道黏膜免疫密切相关,对保护肠道内环境的稳态至关重要.本研究总结肠上皮细胞的功能及其与肠黏膜免疫系统的关系,包括上皮间充质细胞、免疫细胞和肠道菌群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在共同维持肠道内环境稳态中扮演的角色,以期为...  相似文献   

7.
动物肠道黏膜免疫系统是动物维持肠道健康、抵抗肠道病原感染的重要屏障,已逐渐成为动物预防保健、营养调控等方面的研究热点。就补益类中药对动物肠道黏膜屏障、免疫细胞、免疫分子、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进行综述,为开发绿色环保畜禽中药免疫增强剂及疫苗佐剂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动物肠道共生着数量庞大、结构复杂的菌群,而肠壁内存在着为数众多、功能强大的黏膜淋巴细胞。肠道菌群具有促进肠黏膜免疫系统生长与发育和调控肠黏膜屏障与免疫功能的双重作用。本文主要从动物肠道菌群的定植与特性、肠黏膜免疫细胞的功能以及肠道菌群对肠黏膜屏障与免疫功能的调控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应用透射电镜技术,对15只正常中华鳖小肠和大肠黏膜上皮细胞的超微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华鳖小肠黏膜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以高柱状吸收细胞为主,具有发达的微绒毛、线粒体、粗面内质网和膜包小囊泡,其结构的发达程度已接近高等哺乳动物和鸟类。吸收细胞之间可见少量低电子密度的亮细胞,其种类需进一步确定。杯状细胞明显可见,胞质内含大量黏液性颗粒,细胞游离面形成明显的微绒毛。内分泌细胞很少。大肠黏膜上皮细胞排列松散,全部由上下粗细不均的柱状细胞组成。大肠上皮内未见专门的杯状细胞,但上皮细胞顶部胞质内含大量黏液颗粒,细胞器分布于黏液颗粒团之下的胞质中。细胞间隙宽大明显,有利于黏膜免疫细胞出入上皮。小肠和大肠均未见腺体分布。  相似文献   

10.
禹滨  杨丽君 《养猪》2005,(2):46-46
仔猪腹泻反映了消化道水代谢紊乱,临床可见粪便变稀,不成形,重者呈水样。  相似文献   

11.
乳杆菌与肠黏膜免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乳杆菌(Lactobacillus)是人和动物消化道的优势菌群,其生理作用比较明显,仅次于双歧杆菌。乳杆菌作为益生菌定植于胃肠道发挥防病促生长作用机制包括:(1)调节消化道微生态。帮助建立和维持正常的肠道优势种群,通过生物夺氧、黏附机制和竞争排斥作用阻止病原菌的繁殖,通过产生代谢产物和生理活性物质杀害病原微生物;(2)为动物机体提供营养、促进生长。  相似文献   

12.
三型固有淋巴细胞(ILC3)主要分布于小肠黏膜固有层,其分泌的细胞因子白介素(IL)-17、IL-22、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及γ干扰素(IFN-γ)在维持肠道菌群稳定、抵御病原体感染及保护肠黏膜屏障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IL-17、IL-22、GM-CSF和IFN-γ等异常活化时还可加重肠道炎症...  相似文献   

13.
乳酸菌作为一种典型的益生菌,是肠道内的优势菌群,在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抑制肠道病原菌生长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乳酸菌在宿主肠道中持久发挥生理功能的前提是能在宿主上皮细胞膜上发生黏附。因此,黏附性是乳酸菌发挥作用的功能性指标,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就乳酸菌黏附的相关物质和黏附机理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动物黏膜免疫与细胞因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黏膜免疫系统是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的第一道防线,而黏膜相关趋化性细胞因子在生理病理过程中也发挥重要作用,其对研究黏膜免疫系统的特殊功能和独特性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概述了黏膜免疫的特点、机制、途径及与之相关的几类重要的细胞因子.  相似文献   

15.
猪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原代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采用酶消化法和组织块培养法,建立了猪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原代培养的方法。酶消化法于37℃分为4个处理组进行。处理1以2.5 g/L的胰蛋白酶消化30 min;处理2以2.0 g/L胶原酶Ⅰ消化70 min;处理3以50 mg/L嗜热菌蛋白酶消化50 min;处理4以50 mg/L嗜热菌蛋白酶+2.0 g/L胶原酶Ⅰ消化70 min。采用柠檬酸胰酶法分离纯化细胞。结果表明,组织块法原代培养获得的细胞活性较强。  相似文献   

16.
动物的铁需要量与补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铁是机体必需的养分 ,对维护正常生理功能和挖掘生产潜力具有重要作用。1 吸收、分布与作用十二指肠和空肠是铁吸收的主要部位 ,但采食的铁只有 5 %~ 8%被吸收 ,其余的通过肠道随粪便排出。大约有三分之二的机体铁存在于红细胞的血红蛋白和肌肉的肌红蛋白中 ,2 0 %的铁以不同形式存在于肝、脾和其他组织中 ,剩余的以不可利用形式存在于肌球蛋白、肌纤凝蛋白和金属结合酶中。铁对动物有多种功能 ,血红蛋白中的铁 ,对于维持机体每个器官和每种组织的正常生理作用是不可缺少的 ,也在参与氧的运输、氧化酶 (如过氧化氢、过氧化酶、黄素蛋白酶 …  相似文献   

17.
仔猪肠黏膜营养与肠道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道不仅是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的重要场所,而且是营养物质代谢的重要器官。本文从仔猪肠道生理特点出发,综述了仔猪肠道黏膜结构与功能、黏膜营养、黏膜修复,为断奶仔猪生长发育及生产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病原细菌引起人或动物机体发生感染是一个复杂的细菌与机体相互作用的过程。细菌致病的第一步是对粘膜上皮细胞的黏附,本文介绍了参与黏附的物质——黏附素和受体的种类、结构及细菌黏附上皮细胞的过程,阐明病原细菌的部分致病机理,并对影响细菌黏附的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病原细菌引起人或动物机体发生感染是一个复杂的细菌与机体相互作用的过程。细菌致病的第一步是对粘膜上皮细胞的黏附,本文介绍了参与黏附的物质——黏附素和受体的种类、结构及细菌黏附上皮细胞的过程,阐明病原细菌的部分致病机理,并对影响细菌黏附的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动物肠道黏膜免疫细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道黏膜免疫系统作为相对独立的免疫系统,是由大量的独特的免疫分子和独特的细胞群构成。根据其分布的位置不同,肠道黏膜免疫细胞可分为诱导免疫细胞和效应免疫细胞。前者主要是指肠上皮细胞、微皱褶细胞和专职抗原递呈细胞(专职APC),后者主要指上皮内淋巴细胞(IEL)和固有层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