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业机械发生事故会给他人造成损害,由此引起的民事纠纷,尤其在进入损害赔偿阶段,涉及经济问题的纠纷会愈加突出。既然属于民事侵权责任范畴,按照我国《民法通则》第119条和第134条之规定,则应当赔偿受害人的损失。农机事故损害赔偿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这些原则由民事责任的性质和侵权损害赔偿的特殊性所决定。确定农机事故损害赔偿总的要求是: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以公平为原则。本文就农机事故责任认定后确定损害赔偿的若干原则作一浅析,供大家参考。1.以责论处原则我国《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35条规定:“交通事故责任者应当按…  相似文献   

2.
农机事故损害赔偿包括财产损害赔偿和人身损害赔偿。在财产损害方面确定赔偿范围及金额比较简单 ,只需遵循恢复原状、折价或全价赔偿的原则 ,秉公确定即可。而人身损害赔偿范围与金额的确定 ,情况就复杂多了 ,往往成为肇事方与受害方争议的焦点和农机事故处理的难点。但只要处理得当 ,难点就会迎刃而解。《河北省农业机械事故处理暂行办法》第五章第十九条规定 :农业机械事故的经济损害赔偿标准和计算方法、范围 ,依照国家和本省处理道路交通事故的有关规定执行。尔后 ,省农机监理总站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和《河北省…  相似文献   

3.
具有损害后果,是农机事故的基本特征之一,有损害就应当赔偿,但从农机事故损害赔偿的调解实践上看,许多事故当事人不懂农机事故损害赔偿的有关规定,以致在事故处理过程中,盲目争议。有的甚至使矛盾激化,这对于农机事故顺利结案乃至社会稳定都是不利的。一、赔偿的法律依据和原则在农机事故损害赔偿问题上,国家有明确的规定。《民法通则》第106条规定:“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的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国务院1991年9月22日就交通事故的损害赔偿问题发布了《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关于农机事故损害…  相似文献   

4.
农机事故造成的损害分为财产损失和人身损害两种。根据公安部《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七章第五十八条第(五)项之规定:“计算人身损害赔偿和财产损失总额,确定各方当事人分担的数额。造成人身损害的,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的赔偿项目和标准计算。修复费用、折价赔偿费用按照实际价值或者评估机构的评估结论计算。”农机事故处理特别是涉及到人身损害赔偿的问题,是一项政策  相似文献   

5.
随着农业机械的大量增加,农业机械事故也呈上升趋势,如何掌握农机事故处理依据和赔偿原则,给农机事故处理人员带来了研究的新课题。前不久,回家遇到一名机手无证驾驶拖拉机,将一骑车人撞倒轧坏自行车前轮的事故。当时受害人提出要求赔新车,机手虽承认有责任,但对赔新车就是不同意。在两者相持不下的情况下,笔者谈了以修复为原则的赔偿条件,得到了机手和受害人双方接受。通过此案,愿谈谈我们对农机事故处理应坚持的依据和赔偿原则的看法,以求教于农机监理的同仁。一、处理农机事故的依据处理农机事故的依据是《河北省农业机械事故…  相似文献   

6.
农机事故造成的损害分为财产损失和人身损害两种。根据公安部《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七章第五十八条第(五)项之规定:“计算人身损害赔偿和财产损失总额,确定各方当事人分担的数额。造成人身损害的,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  相似文献   

7.
农机事故损害赔偿是农机事故善后处理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农机监理工作中经常遇到并须妥善处理的问题。因此,农机监理工作者必须准确掌握和运用全部赔偿原则、等价有偿原则和酌情减免原则等有关损害赔偿原则。(1)全部赔偿原则的运用。全部赔偿原则是指事故加害当事人应赔偿受害当事人的全部损失,即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在农机事故损害赔偿中,由于事故责任全部在于加害人,受害者是无辜受到侵害,所以加害人的赔偿只是补偿受害者本不必要的损失。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是进行全部赔偿,显然是既不合情也不合理,同时也不符合法律规范中当…  相似文献   

8.
农机事故损害赔偿调解是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赋予农机监理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责,也是农机事故处理的关键环节。从农机事故案例的处理实践来看,农机事故损害赔偿调解难度大、问题多、成功率低,是农机事故处理的难点。 1.影响农机事故损害赔偿调解成功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正>农机事故造成的人身和财产损害赔偿责任如何划分,赔偿金额如何确定,保险公司先行赔偿后可否向农机驾驶操作人追偿,这些问题事关事故当事各方的利益。法院是农机事故损害赔偿责任纠纷的最终裁决者,了解他们对这些问题的处理意见,对农机管理人员调解、处理农机事故损害赔偿责任纠纷,对农机驾驶操作人员等农机作业相关各方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都有一定益处。本文通过对有关法律法规、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和各地法院关于农机事故损害赔偿责任纠纷的20多份判决书进行系统梳理,并将变型拖拉机和三轮汽车肇  相似文献   

10.
作为驾驶员,谁都不愿意出事故,但农机事故还是经常发生。一旦出了事故,其损害赔偿范围有哪些,如何计算赔付?这是事故当事人比较关心的问题。根据《农机事故处理办法》(部分省没有该《办法》的,可以参照《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其基本原则和立法精神是一致的),农机事故的损害赔偿范围和计算标准如下。  相似文献   

11.
作为驾驶员,谁都不愿意出事故,但农机事故还是经常发生。一旦出了事故,其损害赔偿范围有哪些,如何计算赔付?这是事故当事人比较关心的问题。根据《农机事故处理办法》(部分省没有该《办法》的,可以参照《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其基本原则和立法精神是一致的),农机事故的损害赔偿范围和计算标准如下。  相似文献   

12.
处理农机事故是农机监理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责。安徽省繁昌县农机监理站始终从政治的高度来认识农机事故处理的重要性,形成一套规范的事故处理制度和规范的事故处理程序。通过妥善地处理农机事故,维护了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化解了矛盾,促进了一方社会的安定。一、以制度规范事故处理。该站事故处理有一套完善的制度,如《事故队工作职责》、《事故队工作制度》、《农机事故处理四公开五不准》、《农机事故现场勘察程序》、《农机事故责任认定原则及责任划分》、《农机事故损害赔偿项目及标准》、《农机事故调解的有关规定》等。从事故勘察调查、责任认定、损害赔偿到事故调解,都有制度约束,有效地保障了事故处理的合法性、规范性。  相似文献   

13.
农机事故损害赔偿调解是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赋予农机监理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责,也是农机事故处理的关键环节。从农机事故案例的处理实践来看,农机事故损害赔偿调解难度大、问题多、成功率低,是农机事故处理的难点。  相似文献   

14.
在农机事故处理中,损害赔偿调解是农机监理机关的一项重要工作,调解的目的在于解决当事人之间因农机事故而产生的赔偿纠纷。因此,要取得调解成功,必须准确地确定赔偿主体,合理地确定当事人适当的民事责任,以使农机事故得到最终的处理。笔者根据自己处理农机事故的实践与体会,并结合有关法律法规,就农机事故赔偿责任的认定谈点个人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中央扶持“三农”有关政策的出台,农民购买和使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显著提高。由于农业机械拥有量和使用范围的增加,农机事故时有发生,但到目前为止,全国还没有统一的农机事故处理规定,农机法规建设的滞后,给农机事故的处理,特别是农机事故损害赔偿的调解带来很大困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七条“车辆在道路以外发生的交通事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接到报案的参照本法有关规定处理”的精神,  相似文献   

16.
具有损害后果,是农机事故的基本特征之一。有损害就应当赔偿,但从农机事故损害赔偿的调解实践上看,许多事故当事人不懂农机事故损害赔偿的范围,以致在事故处理过程中,盲目争议。有的甚至使矛盾激化,这对于农机  相似文献   

17.
农机安全监理机关代表国家依法对农业机械及各类驾驶操作人员进行安全监督管理,是法律赋予农机安全监理机关的职权和责任。 农机事故处理工作是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项工作牵涉着千万有机户和广大驾驶、操作人员的合法权益,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戚息相关,因此依法进行农机事故处理,是衡量农机监理机关重要的工作指标和社会安全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依法处理农机事故的全过程中,从现场勘察、询问证人、事故成因分析、损伤评定,到损害赔偿,乃至行政讼诉,都必须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国家的法律、行政法规为准绳的执法原则,…  相似文献   

18.
发生农机事故,其原因、责任往往错综复杂,不可能用简单模式套用。但是在处理事故时,有基本原则可以规范之。认真掌握其规范,是公正、及时调处农机事故的保障。在此结合《农业机械事故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做一阐释,与同行交流。《办法》第5条,"农机事故处理应当遵循公正、公开、便民、效率的原则"。那么如何使这一原则贯彻落实呢?  相似文献   

19.
在农机事故处理中,准确确定损害赔偿的连带责任人,是进行损害赔偿调解的前提,这对于及时结案,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在赔偿调解中,农机一方责任者应当按照所负的事故责任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如果其无力赔偿,那么连带责任人就应当  相似文献   

20.
处理农机事故是农机部门的职责,而事故处理的关键是调解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害的赔偿。农机事故的经济损害赔偿的项目以及损害赔偿参照标准已由《河北省农业机械事故处理暂行办法》和我省的规范性文件明确,但赔偿主体只有“当事人”、“责任者”的单一概念,不能完全适用目前农村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