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选用丽江新团黑谷和以其为背景的水稻单基因系Pi9为试验材料。试验分2组进行,一组以0.01 m M的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将2个品种5叶期幼苗做喷雾处理,另一组喷清水作为对照,2 d后,2组同时喷雾接种稻瘟菌孢悬液,病原菌选取2012年辽宁省优势菌株ZA1,以无菌水接种做对照。接种稻瘟病病菌后1~5 d对水稻叶片中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进行研究,间隔24 h取样1次,连续检测5次。试验结果表明,SA处理组POD和SOD的活性明显比清水对照组提高,接种稻瘟菌处理组的酶活性高于无菌水对照组;Pi9单基因系高于丽江新团黑谷的酶活性。同时到显症期SA处理组发病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试验表明,在水稻抗稻瘟病过程中,SA处理提高了SOD和POD的酶活性,并通过改变基础抗性增强水稻对稻瘟病菌的抗性。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蚜虫取食刺激诱导榆树虫瘿形成过程中信号化合物的变化和生理响应。本试验以榆瘿蚜(Tetran euraakinire Sasaki)为害的榆树叶片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叶片虫瘿形成不同时期信号化合物的含量及防御酶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榆瘿蚜为害后,在虫瘿形成的各个时期,茉莉酸(Jasmonic acid,J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在虫瘿成熟期JA含量为15.087μg/mg,达到峰值,比对照1.570μg/mg增加了近9倍;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含量无明显变化;脂氧合酶(Lipoxygenase,LOX)与丙二烯氧化物合成酶(Allene oxidesynthase,AOS)活性和JA含量的变化趋势一致;而多酚氧化酶(Polyphenod oxidase,PPO)活性在虫瘿开裂期达到峰值,为对照的3.0倍(P0.01);而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随着榆瘿蚜为害逐渐增加,成熟期达到峰值,为对照的3.2倍;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PAL)活性变化和SA含量变化趋势一致,与对照无显著差异。表明榆瘿蚜取食榆树叶片,可诱导榆树叶片JA含量和LOX、AOS等防御酶的活性,并随虫瘿的发育而持续增加,激活体内JA信号转导途径;同时,可显著提高PPO和POD酶的活性,增强其叶片对榆瘿蚜取食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水杨酸衍生物是否可诱导烟草抗TMV,及其对几种防御酶活性的影响。[方法]用外源水杨酸衍生物处理烟草以诱导其对烟草花叶病毒的抗性,并测定其对接种TMC的烟草叶片中防御酶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X)的活性。[结果]水杨酸衍生物处理可使烟草叶片中PAL、POX活性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对烟草花叶病毒的抗性影响较小。[结论]该研究为植物抗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水稻不同品种抗感条纹叶枯病的防御酶活性变化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条纹叶枯病抗性不同的3个水稻品种接种带毒灰飞虱,测定其叶片中与抗病性相关的防御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不论接种与否,抗病品种叶片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均明显高于感病品种;接种后,参试3个品种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氧酶(CAT)的酶活性均有升高;但抗病品种酶活峰值高,而感病品种酶活峰值较低或无峰值出现.  相似文献   

5.
外源水杨酸对棉花相关抗虫酶活性诱导的时间和浓度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喷雾方法,初步探讨外源水杨酸对棉叶总酚和抗虫酶活性的诱导作用,结果表明,在适度浓度和时间范围内,水杨酸(SA)能明显诱导棉叶中总酚含量、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和胰蛋白酶抑制力(TI)活性的增加;5 mmol/L 水杨酸处理后4 d对棉叶总酚含量、PAL活性和胰蛋白酶抑制力的诱导作用最为显著,水杨酸5 mmol/L处理后2 d和0.5 mmol/L 处理后4 d对棉叶PPO活性的诱导效果最优;随着水杨酸处理时间的延长,水杨酸诱导棉叶总酚含量和抗虫酶(PAL、PPO、TI)活性具有先升高后降低随后又升高的特点。这说明外源水杨酸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棉花抗虫相关的物质和酶活性以达到抗虫目的。  相似文献   

6.
放线菌769发酵液对水稻体内主要防御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放线菌769发酵液处理水稻植株,测定水稻叶片中主要防御酶活性的变化,初步从酶学水平探讨了放线菌769发酵液对水稻的抗性诱导机制.结果表明:769菌株发酵液处理水稻可引起水稻体内防御酶发生明显变化,可抑制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提高过氧化物酶(P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以发酵液原液的作用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7.
外源水杨酸对水稻幼苗耐寒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用水杨酸(SA)预处理提高水稻幼苗耐寒性的作用.在低温(6℃)胁迫前24 h用0.5 mmol/L SA预处理水稻幼苗.结果表明:叶面喷施SA预处理能降低膜透性,提高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及总蛋白质含量,提高SOD,POD,GR等抗氧化酶的活性和增加抗氧化剂和GSH含量,及时清除低温所引起的植物体内积累的活性氧,保持活性氧产生与清除的动态平衡,降低电解质外渗率和MDA含量,减轻低温胁迫对水稻幼苗的伤害,提高水稻幼苗的耐寒性.  相似文献   

8.
外源水杨酸对水稻幼苗抗冷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1.0、1.5、2.0、2.5、3.0、3.5 mmol/L水杨酸和蒸馏水处理一叶一心期的水稻幼苗,然后分别置于5℃和自然条件下生长,研究了水杨酸对水稻幼苗抗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低温胁迫下,经1.5 mmol/L水杨酸处理的水稻幼苗的脯氨酸含量、叶绿素含量和SOD活性均高于仅用蒸馏水处理的对照,而丙二醛含量则低于对照,表明一定浓度的水杨酸可增强水稻幼苗的抗冷性,但外源水杨酸处理对冷胁迫下水稻幼苗生长存在"低促高抑"的效应。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外源水杨酸(SA)对水稻苗期生长与SA相关防卫反应的影响,用不同浓度外源SA喷施苗期日本晴水稻,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水稻苗期生长关键指标叶绿素含量,采用qRT-PCR定量分析外源SA对水稻苗期SA合成基因PAL1、SA受体基因NPR1、SA信号途径下游的转录因子WRKY45/WRKY76和防卫基因PR1a/PR1b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外源SA对上述水稻基因的影响不同,即低浓度SA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水稻苗期叶绿素积累,并显著影响水稻苗期防卫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高浓度SA抑制叶绿素的积累,影响水稻的正常生长。综合比较结果显示,喷施2.0 mmol·L-1外源SA对水稻苗期防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最为有效,该结果为进一步探索外源SA促进水稻苗期生长并提高水稻苗期防卫能力的作用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11.
对10个抗瘟性品种Tetep、砦糖、矮梅早3号、IR36、IR9782、IR58、水源300、红阳矮4号、矮脚白米仔和国际油占1号对4个中国小种ZB15、ZC3、ZC15和ZG1的抗性遗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品种的抗性分别由1个或2个显性重复抗性基因控制.共发现19个不同的抗性基因,其中一些是连锁的.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等电聚焦分析表明1至2个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带与抗性有关.在抗性系H7R中鉴定出5个抗性关联蛋白(RR-1至RR-5),等电点为4.2~5.5、分子量为17~54KD,可能由抗性基因编码.在接种后5天的感病系H7S中发现等电点为4.4~6.7,分子量为12~22KD的4个新蛋白质点(S-1至S-4).  相似文献   

12.
采用模拟结合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不同浓度豆蔻酸对茄子幼苗生长及叶片防御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豆蔻酸浓度为0.05~1 mmol·L-1时,随浓度的增加,豆蔻酸对茄子幼苗生长指标、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的促进作用逐渐增加,在1 mmol·L-1时促进作用最大,而后随着浓度增大,又表现出抑制作用。适宜浓度的豆蔻酸对丙二醛(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起到抑制作用,并随浓度增加作用强度增大。当浓度增至1 mmol·L-1时,表现的抑制作用最强;在0.05~1 mmol·L-1时,豆蔻酸对叶片防御酶CAT、POD、PPO和PAL活性均表现促进作用,且在1 mmol·L-1的促进作用最大。豆蔻酸在某种程度上促进茄子幼苗的生长并提高叶片防御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13.
在植物遭受冷害后 ,较强的光照能在植物体内引起光氧化胁迫。外源水杨酸(SA)能改变植物叶片内抗氧化酶的活性而影响其抗氧化能力。在冷处理后的光氧化胁迫中 ,外源SA抑制了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而增加了超氧阴离子的含量。SA处理提高了过氧化氢酶活性而抑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 ,从而使H2 O2 含量降低。在整个光氧化过程中 ,SA处理使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提高 ,从而有利于植物迅速清除活性氧  相似文献   

14.
高温胁迫下外源水杨酸对金线兰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规模化生产金线兰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探索了高温胁迫下外源水杨酸(SA)对金线兰抗氧化酶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条件下,0.5~1.5mmol/L外源SA均可提高金线兰的SOD、POD和CAT活性;外源SA不能诱导SOD和CAT同工酶新酶带的表达,但有新的POD酶带产生。说明,外源SA通过调节金线兰抗氧化酶系统,缓解了高温胁迫对金线兰的伤害。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水杨酸SA对太子参叶斑病的诱抗效果以及有关酶活性的变化与SA抗病作用的可能联系,在离体培养条件下,运用水杨酸0.5-15 mmol·L~(-1) 6种不同浓度处理太子参组培苗,在1-7d内测定叶片相关酶活性的变化,诱导培养7d后,用太子参叶斑病孢子悬浮液对组培苗进行抗性鉴定。结果表明,SA5 mmol·L~(-1)诱导处理后能明显增强太子参叶片内POD、PPO酶活性,降低CAT酶活性,其中POD活性比对照增加170%,PPO活性比对照增加293%,CAT活性比对照降低43.3%。6种浓度均能不同程度地诱导太子参对叶斑病产生抗性,以5.0 mmol·L~(-1)水杨酸的诱抗效果最好,达到59.6%,诱抗效果极显著高于其它处理浓度。  相似文献   

16.
水杨酸对水稻种子萌发及其生理生化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为了更好地了解水杨酸与水稻抗病的内在联系,以水稻感白叶枯病组合威优402和抗白叶枯病组合威优64为材料,用0.005-0.2mmol/L的水杨酸处理种子后,观察种子发芽情况,水稻发芽种子中的过氧化物酶、淀粉酶活性、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威优64和威优402种子经较高浓度(0.1-0.2mmol/L)的水杨酸处理后,萌发都受到抑制,发芽种子中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淀粉酶活性升高,在威优64发芽种子中可溶性糖含量减少,而威优402发芽种子中其含量变化不明显。较低浓度(0.005-0.05mmol/L)的水杨酸处理,而威优402发芽种子中过氧化物酶活性下降,可溶性糖含量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水杨酸SA对太子参叶斑病的诱抗效果以及有关酶活性的变化与SA抗病作用的可能联系,在离体培养条件下,运用水杨酸0.5~15 mmol·L-1 6种不同浓度处理太子参组培苗,在1~7 d内测定叶片相关酶活性的变化,诱导培养7d后,用太子参叶斑病孢子悬浮液对组培苗进行抗性鉴定.结果表明,SA 5 mmol·L-1诱导处...  相似文献   

18.
采用盆栽实验方法研究了外源水杨酸(SA)对锰污染红壤中玉米的生长、脂质过氧化程度、活性氧水平以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过量锰明显降低玉米植株干重,显著提高了茎叶和根中锰的含量.SA促进锰胁迫下玉米的生长,但对植株中锰的含量与分布无影响.过量锰处理下,玉米叶片超氧阴离子(O-2)和过氧化氢积累显著增加,脂质过氧化、电解质渗透率和脯氨酸含量显著升高;而SA和过量锰复合处理下,这些指标则显著降低.过量锰诱导超氧化物歧化酶(SOD,EC 1.15.1.1)、过氧化物酶(POD,EC 1.11.1.7)活性升高,抑制过氧化氢酶(CAT,EC 1.11.1.6)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1.11.1.11)活性;SA处理促进锰胁迫下SOD和POD活性进一步升高,减小CAT和APX活性下降的程度.这些结果提示,SA调节抗氧化酶活性,保护组织细胞免遭氧化损伤,是SA缓解过量锰对玉米毒害作用的重要生理原因.  相似文献   

19.
绿熟番茄经2.4KJ/m2UV-C照射后,果皮中防御酶活性被诱导升高,POD、PPO活性在处理后第2天分别提高1.3和1.13倍,PAL活性在第4天提高1.69倍,贮期自然发病率和人工接种发病率降低.  相似文献   

20.
以水稻(Oryza sativa L.)品种西农优1号为材料,用0.5 mmol/L外源水杨酸(SA)对水稻幼苗进行叶面喷施和灌根预处理。结果表明,用0.5 mmol/L SA预处理使水稻幼苗叶片在低温胁迫下总叶绿素含量增加,气孔导度及胞间CO2含量下降,净光合速率增加,电解质渗漏率和丙二醛(MDA)含量降低。说明SA可能为低温胁迫下水稻幼苗的光合器官提供保护作用,从而减轻低温胁迫对水稻幼苗的伤害,提高水稻幼苗的抗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