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为揭示新疆草原主要毒草醉马草对水分胁迫的适应机制,采用常规纸上发芽法探讨了不同PEG浓度(质量/体积百分比为0%,5%、10%、15%)对其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PEG (5%~10%)可促进醉马草种子发芽,而高浓度PEG(15%)则抑制其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芽长,促进胚根的生长;PEG胁迫下不同来源的醉马草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间差异显著(P<0.05),且中低海拔区域(1650~1832 m)的醉马草抗旱性高于高海拔区域(2287 m)。  相似文献   

2.
段春华  鱼小军  徐长林  马燕玲 《种子》2012,31(4):7-9,14
研究了光照、水分和盐分对醉马草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醉马草种子萌发对光照不敏感,在黑暗和光照下的发芽率及幼苗长度没有显著性差异.NaCl和等渗透势的PEG对种子的萌发均产生抑制作用,降低了发芽率,且PEG的抑制程度大于等渗NaCl,说明渗透胁迫是影响醉马草种子萌发的主要因素.醉马草种子能在0~398 mmol/L的NaC1浓度下萌发,较低盐浓度有利于根长的生长.  相似文献   

3.
植物的扩散能力主要与扩散单元数量和形态特征、扩散方式和扩散距离等有关.本文以草原毒草醉马草(Achnather uminebrians (Hance) Keng)为研究材料,对其果序扩散体(果实)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对扩散体的扩散特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醉马草的果实(种子)属小型种子、果序结子数量多、结实率高;果实是该物种的扩散单元,风和水是其主要扩散媒介,风媒扩散属于近距离扩散,水媒扩散属于远距离扩散,稃片及芒对果实扩散无显著影响.以上特性是该物种在山区草原种大面积扩散,成为在分布区优势种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醉马草拔节期选择性农药防治筛选及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醉马草(A.inebrians)为害,是近年来草地畜牧业的一大灾害。醉马草大面积防治宜采用选择性除草剂。采用防除禾本科杂草的选择性除草剂15%精喹禾灵乳油、彪盖15%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更胜240 g/L烯草酮乳油,进行了醉马草拔节期化学防治选择性农药筛选及安全性评价,结论如下:在醉马草拔节期大面积选择性除草剂筛选、浓度筛选的过程中,应综合考虑选择性除草剂防治醉马草的效果以及选择性除草剂对草地其他植物的药害。醉马草大面积化学防治,单独施药时选择除草剂更胜240 g/L烯草酮乳油+伴侣,防治醉马草最佳施药浓度为(3.0 mL烯草酮+3.0 mL伴侣)‰;选择除草剂彪盖15%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防治醉马草最佳施药浓度(7.0 mL)‰、混合施药宜采用[4.0 mL(15%精喹禾灵乳油)+2.0 mL(240 g/L烯草酮乳油)+2.0 mL伴侣]‰、[4.0 mL(15%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2.0 mL(240 g/L烯草酮乳油)+2.0 mL伴侣]‰。沟羊茅、新麦草、冰草、针茅等禾本科牧草对选择性除草剂15%精喹禾灵乳油(A)、彪盖15%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B)、更胜240 g/L烯草酮乳油+伴侣(C)的耐药性强于醉马草。  相似文献   

5.
光果甘草和苦豆子硬实种子处理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不同处理条件下,对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和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 L.)硬实种子处理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水浸泡5 d的种子吸胀率很低,硬实率很高,用硫酸处理1~1.5 h减少硬实率、提高发芽率的效果最好,光果甘草和苦豆子种子发芽率分别可以提高到98%和100%,其次是赤霉素处理,磨损种皮处理效果为第三.  相似文献   

6.
蔷薇种子的萌发与休眠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蔷薇种子的种壳约占种子风干重的80%左右。种子的透水性良好。浓硫酸处理后,可以使种壳重量减轻30%左右。种壳变薄为种子的萌发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有些种类可进一步采用干——湿裂口处理。使种壳出现裂纹。无论以硫酸或是裂口处理,其目的都在于增强种子的透气性。处理后的种子经过一冬层积后,发芽率可达40%~80%,而对照种子则发芽极少甚至颗粒不发。  相似文献   

7.
硫酸脱绒棉种发芽率检测中的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棉花种子硫酸脱绒加工过程中,种子发芽率是控制加工质量的重要指标。经过精选加工后的棉花种子的发芽率得到显著提高,然而发芽床发霉严重是硫酸脱绒棉花种子检验中会遇到的问题之一。在现行规程规定的发芽试验条件下.有些种子即使采取更换发芽床、增大种子间距等方法,发芽床仍然有霉变发生,发芽率值较低;  相似文献   

8.
在棉花种子硫酸脱绒加工过程中,种子发芽率是控制加工质量的重要指标。经过精选加工后的棉花种子的发芽率得到显著提高,然而发芽床发霉严重是硫酸脱绒棉花种子检验中会遇到的问题之一。在现行规程规定的发芽试验条件下.有些种子即使采取更换发芽床、增大种子间距等方法,发芽床仍然有霉变发生,发芽率值较低;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主要针对多花黄精种子的形态学结构、内含物等进行研究,使用机械法去除种皮及化学试剂去除种皮束缚,以探究多花黄精种子结构及其休眠类型与萌发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多花黄精种子粒径大小为(3.950±0.422)mm×(3.683±0.404)mm。鲜种子千粒重为(25.036±2.117)g,生活力为(83.33±5.51)%,鲜种子含水量为(45.29±2.76)%,种子吸水4 d后可达饱和;10%硫酸处理种子1 min为最佳处理方式,可有效打破休眠状态,并提高萌发率。  相似文献   

10.
利用不同比重的硫酸溶液,对苦豆子、乌拉尔甘草、草决明、黄芪4份种子进行分离,研究结果表明:比重越大,种子硬实率、发芽率、活力越高,虫蚀率越低。苦豆子、乌拉尔甘草和草决明种子的硬实率与比重之间均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92、0.945、0.982。比重大于1.262g/ml的苦豆子种子批的硬实率为95.2%,低于1.241g/ml的种子批其非硬实率达到87.7%,比重大于1.296g/ml的甘草种子硬实率为97.8%,低于1.296g/ml的种子批其非硬实率大于61.6%;液体比重法可在苦豆子和甘草种子上较好地分离硬实种子和非硬实种子。由于硫酸溶液液体比重法在一定程度上破除了草决明种子的硬实,需要进一步探索其他适合的液体比重法。黄芪种子的比重与硬实率之间的相关系数只有0.866,不适宜采用液体比重法分选硬实种子和非硬实种子。  相似文献   

11.
不同处理和播种方式对黄芪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马尧  庄云  李永海 《种子》2007,26(9):58-59
黄芪种子外被有果胶质角质层,吸水力差,对其发芽率影响较大,严重影响种子发芽率。实验采用8种不同处理方法和不同的播种方式对黄芪种子进行处理,研究对其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用温汤浸种、硫酸处理、机械处理对提高黄芪种子的发芽率效果最显著,穴播好于条播。  相似文献   

12.
甘草种子发芽检验标准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素芳  李金田  杜弢  张延红 《种子》2016,(2):106-109
目的:研究影响甘草种子发芽的因素,为制定甘草种子检验规程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98%硫酸处理30 min+35℃温水浸泡9h打破种皮休眠,通过不同温度、不同发芽床和不同光照条件进行处理,以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3个指标对不同处理方法进行评价.结果:不同温度、发芽床和光照处理后甘草种子的发芽率无显著差异,但是温度和发芽床会显著影响发芽速度和种子活力,光照会影响种子的发芽整齐度.在25℃纸间黑暗培养条件下,甘草种子发芽效果最好,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分别为96.8%,94%扣245.9,在第2天可进行初次计数,第3天末次计数并结束试验.结论:98%硫酸处理30 min+35℃温水浸泡9h可以高效打破甘草种子休眠,纸间25℃黑暗条件下发芽,可作为甘草种子质量检验的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13.
苦参种子的硬实特性及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不同方法对苦参种子进行处理,并对处理后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用物理方法砂擦、砂纸摩擦、热水浸种均可破坏种皮,提高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砂纸摩擦处理种子效果较好.用化学方法高锰酸钾、硫酸、赤霉素溶液处理苦参种子均可破坏种皮.高锰酸钾和赤霉素溶液对苦参种子萌发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提高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不显著.用98%浓硫酸处理种子以20 min效果最佳,发芽率可达87.9%.砂纸摩擦处理种子发芽率可达91.3%.  相似文献   

14.
基于金属盐助催化剂的秸秆纤维素 稀酸水解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缓解当前能源危机,寻求农作物秸秆的有效利用途径,运用稀酸水解法对秸秆纤维素进行水解实验研究。该文基于自行设计的高温高压反应装置,以玉米秸秆为原料,以还原糖得率为指标,采用正交实验设计对硫酸浓度、秸秆粉碎度及金属盐助催化剂种类与浓度四种水解条件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氯化铬、氯化亚铁、氯化铜、氯化锌四种金属盐助催化剂均提高纤维素稀酸水解效率,并得出了四种助催化剂稀酸水解纤维素的最佳反应条件。实验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硫酸浓度2%、粉碎度60目、氯化亚铁浓度1%。实验结果为秸秆纤维素稀酸水解规模化生产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为缓解当前能源危机,寻求农作物秸秆的有效利用途径,运用稀酸水解法对秸秆纤维素进行水解实验研究。该文基于自行设计的高温高压反应装置,以玉米秸秆为原料,以还原糖得率为指标,采用正交实验设计对硫酸浓度、秸秆粉碎度及金属盐助催化剂种类与浓度四种水解条件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氯化铬、氯化亚铁、氯化铜、氯化锌四种金属盐助催化剂均提高纤维素稀酸水解效率,并得出了四种助催化剂稀酸水解纤维素的最佳反应条件。实验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硫酸浓度2%、粉碎度60目、氯化亚铁浓度1%。实验结果为秸秆纤维素稀酸水解规模化生产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对繁缕进行温度、光照、低温贮藏、赤霉素和破种皮处理实验,研究不同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繁缕种子萌发对温度敏感,对光照不敏感,最适宜的萌发温度为12℃,最适光照条件为8 h。低温贮藏处理可有效促进种子萌发,-70℃贮藏后种子萌发率达到93.25%。赤霉素对种子萌芽影响较显著,最适浓度为500 mg/L。破种皮处理后种子萌发效果最好,萌发率达到96.75%,并于5 d萌发完毕。  相似文献   

17.
影响冬珊瑚种子发芽的因素较多,其中温度、湿度和外源物质等都是极其重要的因素。为了探讨温度和秋水仙碱对冬珊瑚种子发芽的效应,本研究依次设定了6个不同梯度的温度并用外源物质秋水仙碱溶液4个浓度梯度下诱变冬珊瑚种子进行发芽实验。结果表明,在温度20℃、24℃、26℃、28℃条件下,用浓度0.2%和0.4%的秋水仙碱溶液处理冬珊瑚种子后对发芽率具有促进作用,用浓度0.6%和0.8%的秋水仙碱处理对种子发芽率具有抑制作用,其最适发芽率为温度26℃和浓度0.4%的秋水仙碱处理。在温度28℃和30℃条件下处理对根长具有促进作用,冬珊瑚种子的最适生长根长是30℃和0.2%浓度处理条件下。在温度20℃、22℃、24℃条件下处理对冬珊瑚种子发芽指数具有促进作用,在温度28℃和30℃条件下处理对发芽指数具有抑制作用,冬珊瑚种子的最适发芽指数是24℃和0.4%浓度秋水仙碱处理过的条件下。温度、秋水仙碱溶液浓度对冬珊瑚种子的发芽特性具有明显的影响,对冬珊瑚种子发芽特性具有促进作用的条件是26℃以下的温度和浓度0.4%以下的秋水仙碱溶液,而对其具有抑制作用的条件是28℃以上高温和浓度0.6%以上的秋水仙碱溶液。  相似文献   

18.
《种子》2014,(10)
目的:以8个不同产地的栀子种子作为实验材料,研究浸种时间、光照、温度对栀子种子发芽特性的影响,讨论种子发芽的最佳条件,从而确定不同产地栀子种子的发芽特性,为不同产地栀子规范化栽培提供依据。方法:测定栀子种子净度、千粒重、含水量、生活力和在不同浸种时间、不同光照、不同温度、不同发芽床条件下的发芽率。结果:种子净度福建最高,为88.13%,重庆最低,为72.68%;千粒重福建最高,为3.95 g,广西最低,为2.82 g;含水量湖南最低,为9.72%,重庆最高,为10.89%;种子生活力江西最高,为98.27%,湖北最低,为97.21%;种子发芽率江西84.78%、四川76.69%、湖北75.89%、浙江74.88%、重庆72.89%、福建72.56%、湖南69.13%、广西65.09%。结论:在滤纸床上,浸种2 d,30℃黑暗条件,是最适宜各省栀子种子的萌发条件。其中江西栀子种子的发芽率最高,广西最低。  相似文献   

19.
杨锋利  汪茜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13):126-129
为了探索美人蕉种子萌发的影响因素,从而提高种子萌发率和发芽势,为生产实践提供科学指导,笔者研究了赤霉素(GA3)、萘乙酸(NAA)、吲哚乙酸(IAA)3种不同植物激素及其不同浓度,以及浸种时间和温度因素对美人蕉种子发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是制约美人蕉种子萌发的首要因素,其最适的发芽温度为25℃。用0.02%的NAA浸种24 h,在25℃时的发芽率最高,达73.3%。硫酸处理之后,低浓度的IAA、NAA或者GA3浸种12 h就可明显促进种子萌发,其中以0.02%的NAA浸种24 h后,在25℃条件下的发芽率最高,为73.3%。  相似文献   

20.
利用GA 3、高锰酸钾、双氧水、甲醛、硫酸、多菌灵浸泡一把伞南星种子,探讨不同浓度药剂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不同浓度的GA 3、硫酸、甲醛、过氧化氢、多菌灵、高锰酸钾处理一把伞南星种子,对其发芽特性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200倍的多菌灵溶液浸泡2 h,一把伞南星种子的萌发效果最好,此时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达到最大值,分别为(86.79±2.73)%、(80.40±2.67)%、(9.83±1.21)%,且与对照差异极显著;其次是浓度为5%的甲醛溶液浸泡5 min,种子发芽率为(86.40±1.13)%。使用200 mg·L-1 GA 3溶液浸泡24 h,种子根长、芽长均最大,分别为(29.76±6.04)mm、(89.46±4.18)mm,长势最好。综合考虑各萌发性状,各药剂对一把伞南星种子萌发的促进效果依次为多菌灵>GA 3>高锰酸钾>过氧化氢>甲醛>硫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