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黄瓜霜霉病:在发病初期喷药,可选用的药剂有: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90%霜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72%克露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72%普立克水剂600~10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防治3~5次.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绍兴棚栽瓠瓜枯萎病的发生发病规律,同时筛选合适的防治方法和药剂.[方法]通过棚栽瓠瓜移栽后至开花结瓜期不定期调查总结出瓠瓜枯萎病的症状表现和发病种类;在开花结瓜前用灌根、开花结瓜后喷雾的方法进行研究了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等5种常用杀菌剂,对瓠瓜枯萎病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通过2年的调查基本总结出发生在绍兴的棚栽瓠瓜枯萎病依发病早迟分为2种症状表现:由初侵染引起的全株性枯萎病和由再侵染引起的局部性枯萎病,2类病害病茎病部或以上维管束均变褐色.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第2次灌根施药后10 d,各药剂的防效在50% ~ 70%,25%咪鲜胺乳油500倍稀释液表现较好;第3次施药(喷雾法)后10d,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稀释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稀释液、25%咪鲜胺乳油500倍稀释液的防效较好;第4次施药(喷雾法)后10 d,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稀释液、25%咪鲜胺乳油500倍稀释液50%及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稀释液优于其他2种常用药剂.[结论]瓠瓜枯萎病在成株期的症状表现分为由初次侵染引起的全株性萎蔫和由再侵染引起的局部分枝萎蔫2种.防治瓠瓜枯萎病应在未发病或发病初期灌根2次(间隔10 d左右),开花结果期喷施2次(间隔10 d左右),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稀释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稀释倍液、25%咪鲜胺乳油500倍稀释液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3.
柑橘黑点病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8年选择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8%波尔·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18%松脂酸铜乳油600倍液、37%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3 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开展了柑橘黑点病防治药剂筛选试验,结果 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和78%波尔·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防效分别达到85.76%和73.27%,其他药剂均在27%以下,防效均不理想。  相似文献   

4.
对防治苹果早期落叶病的4种常见药剂进行了筛选试验,通过比较其相对防治效果,确定了针对该病的最佳防治药剂及适宜浓度。结果表明: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防效最好,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次之。本研究结果可为指导苹果树科学施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中熟白肉油桃品种8-5-9为试材,进行了桃疮痂病的药剂防治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冬季清园,翌春花茅露红前,喷2次45%结晶石硫合剂300倍进行杀菌的基础上,以凯生PRO-80可湿性粉剂1000倍与20%银果可湿性粉剂800倍混配剂和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与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混配剂2种处理,在果实发病初期开始喷药,每10d喷施1次,喷药5次,对桃疮痂病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效分别达94.87%、94.34%.  相似文献   

6.
李成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5,(3):102-103,122
[目的]筛选控制赤松落针病的有效药剂.[方法]采用室内孢子萌发法筛选抑制赤松落针病病原菌(Lophodermium conigenium)的无公害化学药剂,在此基础上室外采用喷雾法开展林间小区防治试验.[结果]室内10种化学药剂中抑制效果达到100%的药剂有4种,分别是4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45%代森铵水剂和45%石硫合剂.林间防治试验效果最好的是4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倍稀释液和45%代森铵水剂100倍稀释液,平均防治效果均达到80%以上.[结论]试验结果为辽宁地区赤松落针病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防治柑橘砂皮病的最佳药剂,探索不同药剂适当的浓度配比在保护性施药条件下对砂皮病的防治效果及安全性;开展了易保 68.75%水分散粒剂、农立富30%苯甲.吡唑酯悬浮剂、大生M-45 80% 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3个药剂不同浓度, 连续于柑橘2/3花凋落至果实膨大期连续4次喷药,间隔15-20d。试验结表明,以大生M-45 80% 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表现最好,防治效果为90.0%。  相似文献   

8.
不同药剂防治黄瓜霜霉病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不同药剂防治黄瓜霜霉病试验研究结果表明,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2%锰锌·霜脲可湿性粉剂700倍液、72%杜邦克露700倍液、3%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3 750 g/hm2、85%乙磷铝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5种药剂对黄瓜霜霉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建议在生产实践中,黄瓜霜霉病发病较严重时,用以上5种药剂加以防治;在黄瓜霜霉病扩散蔓延情况下,为更有效地防治病害,72%锰锌·霜脲可湿性粉剂700倍液和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可作为首选药剂。  相似文献   

9.
葡萄树的后期管理也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到来年产量的高低,因此,必须做到如下几点: 1、喷施药剂 葡萄采收后喷施1:1:200波尔多液、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甲基硫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5%达克宁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等药剂对防治葡萄  相似文献   

10.
[目的]筛选对烟草赤星病防治效果较好的化学药剂用于农药的交替轮换使用,为减轻烟草赤星病菌的抗药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比较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灰核宁可湿性粉剂、3%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5%扑海因可湿性粉剂、45%咪鲜胺水乳剂7种化学药剂对烟草赤星病的防治效果。[结果]同一化学药剂的不同浓度对烟草赤星病的防治效果不同,第2次施药后10 d调查,代森锰锌以600倍稀释液的防治效果最好,其相对防效为60.7%,菌核净、灰核宁和多抗霉素均以500倍稀释液的防治效果最好,其相对防效分别为69.8%、66.9%和64.1%,甲基托布津和扑海因均以800倍稀释液的防治效果最好,其相对防效分别为65.8%和63.6%,咪鲜胺以400倍稀释液的防治效果最好,其相对防效为61.9%。不同药剂在其最佳处理浓度下对烟草赤星病的防治效果不同,其中以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500倍稀释液对烟草赤星病的防治效果最好,第1、2次施药后10 d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3.8%和69.8%,其次为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稀释液,第1、2次施药后10 d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2.1%和65.8%,均显著高于其他药剂。[结论]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和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的防治效果明显,可用于生产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浸种处理防治稻瘟病的药剂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水稻种子带菌是秧田发病的一个重要侵染来源。稻种处理过去主要采用广谱性的西力生或赛力散等有机汞制剂。七十年代开始,发现有机汞制剂对人、畜会积累中毒,国内外均禁止使用,并研制代替汞制剂的种子消毒剂。近年,我国推广抗菌剂401或402浸种。根据我们的试验,早稻用抗菌剂401或402浸种48~72小时有较好的消毒效果,但  相似文献   

12.
SSSSSS 【 】 选用了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等6种药剂开展马铃薯晚疫病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500g/hm2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效为77.4%;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375g/hm2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效次之,防效为73.6%。  相似文献   

13.
[目的]筛选出对辣椒疫病防效较好的新型杀菌剂。[方法]采用室内抑菌效果测定和网室生测,对50%氟吗啉锰锌等12种杀菌剂的抑菌效果进行测定。[结果]68%精甲霜灵.代森锰锌水分散粒剂6、5%代森锰锌.二氰蒽醌可湿性粉剂、50%氟吗啉锰锌可湿性粉剂和687.5g/L氟吡菌胺.霜霉威盐酸盐悬浮剂等药剂对辣椒疫霉有较好的抑制作用,EC50分别为4.822 0、4.814 0、0.475 9和2.502 6 mg/L,250 g/L嘧菌酯悬浮剂和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能使菌落变稀。在网室生测试验中,50%氟吗啉锰锌对辣椒疫霉的防效最好,2.0、2.4和2.8 g/L的防效分别为85.14%、89.39%和92.45%。[结论]50%氟吗啉锰锌对辣椒疫病有良好的防效,可用于辣椒疫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4.
杀菌剂对枸杞组织培养中真菌污染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为解决枸杞组织培养中的真菌污染问题。[方法]在枸杞继代培养物中加入不同浓度的农用杀菌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经灭菌后,在光照12 h/d、光强2 000 lx、温度23℃的条件下,培养并观察材料的受污染与生长情况。[结果]7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对枸杞组织培养过程中出现的真菌污染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污染率仅10%,且枸杞培养物的生长情况良好。[结论]找到了一种在枸杞组培快繁中既能有效防止真菌污染,又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组培苗生长发育的杀菌剂。  相似文献   

15.
8种杀菌剂对苹果斑点落叶病的抑菌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眯鲜胺等8种杀菌剂对苹果斑点落叶病病原菌的抑菌效果。室内测定结果表明:45%眯鲜胺微乳剂、25%眯鲜胺乳油和12.5%斑退可湿性粉剂3种药剂的抑菌效果较好,抑制率均达90%以上,显著优于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等其他5种药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的抑菌效果最低,为58.5%。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抑制率较高的3种药剂毒力也较强,25%眯鲜胺乳油、12.5%斑退可湿性粉剂和45%眯鲜胺微乳剂的EC50值分别为1.6406,1.8098mg/L和1.9088mg/L,3种药剂中,供试病原菌对25%眯鲜胺乳油和45%眯鲜胺微乳剂的敏感性相对较高,毒力曲线斜率分别为18.0592和14.1049,建议昆明地区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时首选眯鲜胺为有效成分的农药制剂。  相似文献   

16.
棘孢木霉可湿性粉剂研制及杀菌活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棘孢木霉分生孢子粉、发酵液冻干粉为有效成分制备混配杀菌剂。在测定助剂对棘孢木霉生物活性的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设计法测定助剂对制剂性能的影响,进一步确定助剂种类和含量;通过机械粉碎法将棘孢木霉分生孢子粉、发酵液冻干粉与助剂混合配比加工成可湿性粉剂。室内离体试验法测定棘孢木霉分生孢子粉和发酵液冻干粉不同配比的制剂对油菜菌核病菌抑菌活性,获得最佳比例,并将其加工成可湿性粉剂。结果表明:棘孢木霉孢子粉和发酵液冻干粉可湿性粉剂最佳配比(质量比)为1∶1,润湿分散剂为1% Morwet EFW、5% TERWET 1010、5% Morwet D425、7%木质素磺酸钙;紫外保护剂为0.3%纳米氧化锌,以硅藻土为载体补足100%。该配方可湿性粉剂的孢子萌发率为88.57%,质量悬浮率达81.79%,孢子悬浮率80.12%,润湿时间10 s,平均粒径27 μm,符合商品制剂的标准。室内生物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混配比例制剂均有一定的增效作用,但该配比可湿性粉剂增效作用最为显著,其中1 600倍液对油菜菌核病菌防治效果比孢子粉、发酵液冻干粉单剂分别高21.67%和12.09%,抑制率范围为64.17%~88.67%。该制剂属于环境友好型绿色农药,为农林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提供了一种新生防材料。   相似文献   

17.
烟草赤星病防治效果药剂筛选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对防治烟草赤星病的部分药剂进行了筛选,以期为选择防治赤星病的药剂提供依据。[方法]进行了5种药剂对烟草赤星病的防治效果及对烟叶产质量结果的影响试验。[结果]各种药剂对防治烟草赤星病有一定的效果。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30%菌核.福美双可湿性粉剂的效果均较好,平均防治效果分别达60.21%、59.82%、57.63%。5个施药处理均可以提高烟叶的产质量。[结论]生产上进行烟草赤星病防治可采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30%菌核.福美双可湿性粉剂3种药剂交替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18.
圆斑病是三七生产上的一种重要毁灭性病害,为筛选防治三七圆斑病的有效防治措施,本研究评估分析了7种杀菌剂和避雨培栽对林下三七圆斑病防治效果估。结果显示,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500倍、430克/升戊唑醇悬浮剂4000倍、400克/升氟硅唑乳油8000倍、450克/升咪鲜胺乳油1500倍、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1000倍和30%肟菌.戊唑醇悬浮剂1000倍防治效果分别为89.26%、87.26%、86.30%、87.82%、78.80%、81.58%和85.66%,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500倍的防治效果最好,避雨栽培的防治效果最高可达86.66%,7种杀菌剂和避雨栽培对三七圆斑病均有不同程度的防治效果,对三七生长无不良影响,在生产上可以推广使用,研究结果为三七病害的有效防治奠定了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9.
马铃薯包衣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药剂包衣对马铃薯影响不同。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20%病毒A可湿性粉剂包衣可防治马铃薯晚疫病和病毒病,显著提高出苗率和产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50%呋虫胺水分散粒剂、60%吡蚜酮·噻嗪酮可湿性粉剂防治水稻褐飞虱的效果,确定其最佳使用剂量.[方法]通过田间小区药效试验研究了50%呋虫胺水分散粒剂、60%吡蚜酮·噻嗪酮可湿性粉剂对水稻中后期褐飞虱的防治效果、持效时间和最佳使用剂量.[结果]在褐飞虱卵孵化高峰期使用50%呋虫胺水分散粒剂180 g/hm2或者60%吡蚜酮·噻嗪酮可湿性粉剂600 g,/hm2,药后23 d防效可达90%以上,且对作物安全,对天敌影响较小.[结论]该2种供试药剂在水稻中后期防治3代褐飞虱有较好的持效性,可望进一步研究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