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种植密度对豆薯块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豆薯又名地瓜、沙葛、凉薯、土瓜、地萝卜等,食用部分为块根,其块根营养丰富,既可作水果生食,也可作蔬菜炒食.贵州余庆县常年种植面积在300 hm2左右.为了提高豆薯产量,增加农民种植豆薯的经济效益,对豆薯不同种植密度进行试验,探讨不同种植密度下豆薯产量效应,为指导农民种植豆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在通辽地区以田间4种密度条件下研究了甜菜株高、根粗、鲜重冠根比等生理性状的变化及其与块根产量、舍糖率、产糖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甜菜株高、鲜重冠根比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根粗、块根鲜重、叶鲜重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在产量、含糖率、产糖量上都表现出:B3处理〉B2处理〉B1处理〉B4处理。综合评析得出B3处理(即9.0万株/hm^2)为最适密度处理。  相似文献   

3.
豆薯又名凉薯、地瓜,是豆科豆薯属植物,以地下块根供食,肉质块根富含淀粉、糖分和蛋白质.豆薯皮薄而坚韧,容易剥除.嫩薯收获早,脆嫩多汁,可作水果、作菜肴时可凉拌、炒食.  相似文献   

4.
豆薯〔Pachyrhizus erosus(L.)Urban.〕又叫凉薯、地
瓜、沙葛等,是豆科豆薯属中能形成块根的栽培种,为
一年生或多年生缠绕性草质藤本植物。原产于中国南
部、墨西哥、中美洲。豆薯的块根肥大,肉洁白,脆嫩多
汁,富含糖分和蛋白质,营养丰富,既可作水果生食,
也可熟食,是糖尿病、高血压患者较理想的保健食品,
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但是目前豆薯多限于南方栽
培,北方的种植面积很小。笔者于2010 年引进豆薯品
种,分别在北京、河北等地进行日光温室栽培,在元旦
至春节供应市场,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蕨麻在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对其地下块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对蕨麻地下块根的形成膨大影响较大,高密度处理下对蕨麻单株块根的数量、块根重量及块根直径(即膨大率)均显著小于低密度处理。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豆薯各生长时期进行50%的遮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全生育期遮光,不能形成块根和种子产量;幼苗期遮光苗素质下降;开花结荚期遮光,不能形成荚果;鼓粒期遮光,种子减产75.98%。因此,无论是豆薯块根或是种子生产均应选择光照充裕的适宜地区种植,特别是在山区应尽量选择山阳地块种植。  相似文献   

7.
作者以香炉瓜为试验材料,分别研究了不同的播种期和种植密度对香炉瓜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播种期、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香炉瓜的产量差异较大,种植香炉瓜应合理密植并适时早播,播种过早或过迟均不利于香炉瓜产量的提高,崇明地区适宜的播种期为3月15日左右,适宜的种植密度为6 667株/hm2。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提高遵义县辣椒种植水平,以遵椒4号为材料,测试不同种植密度对遵椒4号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对遵椒4号的生育进程影响小,对其主要生物性状和经济性状均有不同影响,对产量构成因素影响显著,过稀过密都不利高产。遵椒4号种植密度为7200株/667m~2时产量最高,其干椒产量达276.8 kg/667m~2,且收益也达到最高,为3 187.8元/667 m~2。通过种植密度影响产量的数学模型计算,遵椒4号种植密度达到7 133株/667 m~2时,可实现其最高干椒产量256.2 kg/667 m~2。  相似文献   

9.
豆薯     
<正>豆薯为豆科豆薯属中能形成块根的栽培种,一年生或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别名沙葛、凉薯、地瓜、新罗葛、土瓜等,以块根供食用。豆薯原产热带美洲,有6个种,中国有2个栽培种。豆薯的野生种在中、南美洲有广泛的分布。据西班牙学者雷昂20世纪80年代的研究,早在公元前12 000至公元前8 500年,今秘鲁地区的印第安人就最先知晓了豆薯的块根可食用。秘鲁的印第安人两千年前便已开始驯化、培育、种植豆薯了。豆薯被驯化栽培后,不久就传遍南美洲、墨西哥和加勒比等适合种植豆薯的美洲地区。豆薯被阿兹特克人称为"基卡马"(jicama),被马雅人称为"梅亨一奇卡姆"(mehen—chikam)。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青刀豆物候期、主要植物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合理密植可显著增加青刀豆产量,本试验中,以株距30 cm、每穴留3株为青刀豆春季栽培最佳种植密度,青刀豆产量为800.1 kg/667 m2。  相似文献   

11.
陈阳 《长江蔬菜》2011,(24):23-24
比较了高山栽培5种不同种植密度对晓丰甘蓝的生物学性状、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高山栽培晓丰甘蓝株行距为40 cm×45 cm时,其产量、纯收入较其他种植密度分别提高2.3%~14.2%和6.3%~19.3%,是一种较为合适的高山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12.
试验以‘北京圣粉’为材料,通过不同摘心高度和不同种植密度处理,主要对生长指标以及产量进行分析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摘心高度低,有利于番茄植株的生长指标增加,降低发病率。种植密度越大,相应的生长指标都有所降低,发病率也随之提高。综合摘心高度和种植密度来看,适当的摘心高度和种植密度有利于温室番茄的生长和产量增加。处理Ⅲ表现最好,为最佳种植方案,种植密度为8000株/667m2,产量较对照增产26.64%。  相似文献   

13.
进行了露地砍瓜栽培不同种植密度对砍瓜产量的影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1.5 m×2 m及1 m×2 m两种种植密度进行对比,1.5 m×2 m处理的产量、抗病性、产品外观和经济效益均比1 m×2 m处理有明显优势,其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每1 hm2增产18 390 kg,增产率迭18.4%.综合衡量1.5 m×2 m种植密度为最佳的种植方式.  相似文献   

14.
进行了露地砍瓜栽培不同种植密度对砍瓜产量的影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1.5m×2m及1m×2m两种种植密度进行对比,1.5m×2m处理的产量、抗病性、产品外观和经济效益均比1m×2m处理有明显优势,其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每1hm。增产18390kg,增产率达18.4%。综合衡量1.5m×2m种植密度为最佳的种植方式。  相似文献   

15.
选取3个籽用西葫芦品种,分别采用平作和垄作2种种植模式和3个密度处理,研究了不同密度和种植模式对不同籽用西葫芦品种病害发生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密度处理和种植模式对籽用西葫芦病害的发生有显著影响,在低密度垄作条件下,白粉病发病较轻,绵腐病不发生,高密度平作条件下,病害相对较重;同一品种不同种植模式下,垄作种植较平作种植产量显著增加;同一品种同一种植模式下不同密度处理中,低密度和对照较高密度处理产量高。目前,平作种植条件下,高密度种植不适宜河套灌区的籽用西葫芦生产,若要提高种植密度需要改变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6.
豆薯又名地瓜、凉薯,豆科一年生作物。华南及西南地区栽培较普遍。块根脆嫩多汁,富含糖分,维生素C和矿物质,既可作蔬菜炒食,也能当水果生食,耐贮藏运输。1990年春,我们从豆薯著名产区贵州省引种,在宁波试种。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华甜玉3号玉米鲜果穗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华甜玉3号在每667 m2种植3 000~4 000株范围内,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鲜果穗产量呈先增后减趋势;从生育进程及穗部性状上看,华甜玉3号在种植密度为4 000株/667 m2时,表现为采收期提前、生育期缩短,但穗部性状变差,果穗变短,秃尖变长,穗粒数、百粒质量、出籽率、双穗率等明显降低;从鲜果穗产量上看,华甜玉3号在种植密度为3 500株/667 m2时,每667 m2鲜果穗产量最高,为1 158.40 kg。综合研究结果表明,华甜玉3号的最佳种植密度为3 500株/667 m2。  相似文献   

18.
种植密度对不结球白菜叶面积指数动态变化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结球白菜"春油5号"为试材,设置不同种植密度(667m^2种植13 340、16 675、17 787、22 233株),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不结球白菜叶面积指数动态变化及产量的影响,以期为不结球白菜的合理密植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在整个生长季节供试的不同种植密度不结球白菜的叶面积指数、单株质量及产量的发展均呈"S"型变化,播种后41d各指标缓慢增加;播种后41~54d各指标呈指数型增长,各种植密度间差异显著;后期到达最高点后保持不变甚至出现下降,处理间差异消失。相关分析表明,种植密度与叶面积指数和产量呈正相关,与单株质量呈负相关,综合不结球白菜单株质量、产量考虑,适宜栽培株行距为20cm×20cm(667m^2种植16 675株),适宜的叶面积指数为3。  相似文献   

19.
豆薯属豆科又名凉薯、沙葛,一年生蔓性蔬菜,原产亚洲热带,我国长江以南普遍栽培。豆薯的块根肥大,肉质洁白、脆嫩、多汁,富含糖分和蛋白质,可生食,也可熟食。豆薯为乐平市主导蔬菜之一,现都为大  相似文献   

20.
胡东南  黄浩  文学  韦莹  黄宁 《北方园艺》2011,(22):155-157
以荫蔽度、种植密度、肥料为影响因子,块根产量为主要统计指标,采用正交实验设计,研究红大戟在类野生植被下的人工栽培技术.结果表明:影响红大戟块根产量的主次因素依次为种植密度、肥料、荫蔽度,并以种植密度30株/m2、有机肥2.5 kg/m、荫蔽度30%时产量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