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种养结合家庭农场是循环农业中的一种较为普遍的模式。"粮-猪"结合型种养结合家庭农场实现了传统农业中的"粮"与"猪"的高效结合。本文以驻马店升福"粮-猪"结合型种养结合家庭农场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收集了升福种养结合家庭农场2017年的生产经营数据,对升福种养结合家庭农场的循环模式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复合价值进行核算,最终得出升福种养结合家庭农场的复合价值为7 538.38万元,其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为进一步优化种养结合家庭农场循环模式和政府制定相关扶持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农技服务》2019,(8):44-45
为稻-鸭种养模式在重庆市荣昌区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2017~2019年荣昌区农业技术推广站进行了"稻田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业技术示范"项目。结果表明:稻-鸭种养模式比水稻单一种植模式增收601.5元/亩,具有较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稻田种养模式对推进农业和渔业循环、高效、绿色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广西推广稻渔生态综合种养模式已取得一定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对实现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提高种养产品品质、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和振兴乡村产业发挥了积极作用。文章介绍了广西近两年创新发展的稻渔生态综合种养十大模式,并分析其取得的成效,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推进稻渔生态综合种养、促进广西农业绿色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嘉兴市秀洲区种养结合生态循环新模式,包括:果园生态养鸡;"猪—沼—作物"立体循环种养结合模式;湿地种养结合新模式,并分析了各模式的应用效果,以期促进种养结合新模式的推广。  相似文献   

5.
稻——蛙生态种养技术模式研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蛙生态种养是种植业和水产养殖业结合的一种生产模式,该模式利用水稻和蛙类共生关系,使稻田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利用更充分,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更合理。介绍了稻—蛙种养模式的生态学原理,技术要点,以及稻—蛙种养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总结了稻—蛙种养模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提出今后应推进稻—蛙生态种养规模化发展,促进农民增产和增收。  相似文献   

6.
为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庆元县大力推广稻耳轮作、秸秆还田、冬闲田绿肥种植、稻鱼与稻螺共生种养模式、猪—沼—果(菜)三位一体生态循环模式等多种轮作技术与生态循环种养模式,以期促进庆元县农业实现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河北省临漳县积极引导农民改变种养模式,大力发展生态循环立体种养,节约利用资源,降低生产成本,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8.
大棚沙地种养循环生态模式是指在大棚内铺设河沙,在沙床上进行生猪养殖,而后进行蔬菜栽培的一种循环模式。本文从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播种育苗、沙床整治、定植、植株管理、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环节介绍了大棚沙地种养循环生态模式番茄栽培技术,以期为此种新型种养循环生态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基于农业生态系统与种养生产体系特征,综述了种植业与生猪养殖业、草食动物养殖业相结合的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模式及稻田种养循环模式,系统阐述了“猪-沼/肥-农田种植系统”、“猪-沼/肥-园地种植系统”、“猪-沼/肥-草”、“猪-沼/肥-藻”与“牧草(秸秆)-草食动物养殖(牛、羊)-沼/肥-种植系统”循环模式及“稻-鱼”种养、稻鸭共生、稻虾共作等循环模式应用现状。指出了饲料转化及养殖废弃物还田利用是调控种养复合循环模式养分流动的关键环节,参考种植系统作物种类与养分需求、养殖系统对饲料质量需求特点及种植系统对养殖废弃物养分的消纳能力等,合理配置种养复合系统生物结构及时空结构,提高种养复合系统养分循环利用效率是实现种养平衡的关键。提出了在传统循环农业模式的基础上,创新发展环境保育型种养复合循环农业模式,并构建种养复合循环系统养分资源综合管理体系是实现国内种植业、畜禽养殖业绿色生产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生猪养殖因占用大量耕地和造成周边环境污染,一直是养殖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也是政府亟待破解的保持猪肉供应和保护生态环境自相矛盾的难题。本文从推广生猪养殖种养循环生态模式的意义、研究重金属污染因子迁移特性的重要性和研究作物品种选择的重要性3个方面阐述了人工沙地生猪养殖种养循环生态模式试验研究需要关注的关键点,以期为人工沙地生猪养殖种养循环生态模式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发展现代农业、生态农业、高效农业是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结合广西西江流域种养循环模式的现状,探讨了种养循环模式目前面临的问题,并针对土地流转、种养脱离、种植品种单一、基础投入太大的问题提出一些有利于种养循环模式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果菜结合、种养结合的“四位一体”立体化生态栽培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菜结合、种养结合的"四位一体"是辽西地区立体化生态模式,推广面积大,产量高、品质好,效益高。  相似文献   

13.
猪-草-鱼生态种养技术(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草-鱼生态种养模式技术的原理是将猪粪尿经过发酵处理后种植优质高产牧草,再用牧草养鱼的一种生态高效种养模式。  相似文献   

14.
河北冀东稻区水稻种植面积8万hm2左右,其中生态种养面积约有4 000 hm2。本文介绍了冀东稻区稻田养蟹、养鱼、养泥鳅3种主要种养模式,并对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指出稻田种养模式必将成为冀东稻区的主推模式。  相似文献   

15.
种养结合家庭农场的基本模式及发展意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钱明  黄国桢 《现代农业科技》2012,(19):294-295,297
当前种养结合家庭农场已经成为生态农业中重要的生态养殖模式,基于种养结合家庭农场的定义与概述,总结了其基本模式及发展趋势,并分析了大力发展种养结合家庭农场的意义,为生态农业探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农家致富》2011,(21):22
秋蚕饲养步入关键时期时,江苏省海门市余东镇殷忠村蚕农何德生格外忙碌。每天,老何要采摘桑叶及时把蚕喂饱,桑园里还有好多活计在等着他。他说,以前养蚕可没这么忙,自从搞起桑园立体种养之后,每年起码要多得1500元。  相似文献   

17.
稻田生态种养起源于传统的稻田养鱼,现行的稻田生态种养模式比过去单纯的稻田养鱼不仅仅是增加了鱼产量,多种“稻田+”生态种养模式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生态种养产品,如生态米、生态鱼、生态虾、生态鳖、生态蛙…在物产丰富的时代,质优就是效益,在达到“稳粮增效”目的的同时还可帮助恢复稻田生态灶,每一个生态种养周期都相当于给疲惫的田地来一次深层的调理保健,对当前治理稻田环境的面源污染意义深远,内涵丰富。  相似文献   

18.
他虽然是一个普通农村泥腿子,但却能探索出一套生态循环种养致富经,走出了一条致富新路子,获得了一举多得的种养高效益。他就是江苏省大丰市大中镇万丰村二组模范共产党员、种养殖标兵王继山,现年56岁。过去,王继山一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躬耕在1.4公顷承包地里,全家人一年忙到头,辛辛苦苦也赚不了几个钱。为改变单一的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19.
养蚕技术 按以下方法进行种养,每亩成龄树每年饲养3盒蚕种,蚕茧产量平均为120~130公斤。1养蚕前的准备1.1 蚕种与桑叶的平衡。在每期养蚕前要做好桑叶产量的评估,根据上一年的经验和当年桑园的管理水平估测出桑园产叶量。一般春蚕每公斤茧用桑14~15公斤(芽叶),每盒蚕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果树—牧草—草鸡生态种养模式中牧草栽培要点、草鸡养殖要点、果树栽培要点,表明生态种养模式的推广价值,以期促进该模式的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