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辽宁省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示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大豆供需矛盾突出,近80%的大豆依赖进口,开展玉米-大豆条带复合种植,即在不影响玉米产量的情况下,获得一定产量的大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本试验选用紧凑型玉米品种(良玉88、铁研58、东单6531)和耐荫型大豆品种(辽豆32、沈农8号、辽豆15)为试验材料,组配良玉88-辽豆32﹑良玉88-沈农8号、良玉88-辽豆15、东单6531-辽豆32、铁研58-辽豆32五个组合,进行带状复合种植,以期从中选择出适合于辽宁地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的品种组合方式。结果表明:良玉88-辽豆32组合玉米大豆总产量最高,其次为东单6531-辽豆32组合和铁研58-辽豆32组合。在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中,应选择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有优势的大豆品种,选择穗行数和行粒数有优势的玉米品种。综合考虑玉米和大豆性状的组合,良玉88-辽豆32组合的综合性状较好,是适宜辽宁省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的品种组合。  相似文献   

2.
铁研919是以自选系铁0940为母本,自选系铁0941为父本杂交选育的中熟玉米单交种。在各级试验中表现为高产稳产、多抗,两年区试比对照辽单565平均增产16.05%,2014年1月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辽宁铁岭、抚顺、本溪、阜新、朝阳等地≥10℃活动积温2 650℃以上的中熟玉米区种植。适宜种植密度57 000~67 500株/hm2。  相似文献   

3.
在中非国家布隆迪高、中、低3个生态区开展了我国玉米杂交种的筛选.结果表明:与当地对照种相比.南校9665和云瑞6号2个品种在3个试验区平均增产38.1%和153.9%:南校18号在低、中海拔区增产38.1%、64.6%:农大95等3个品种在中、高海拔区增产率35.1%-130.5%;云瑞8号、南玉5号等12个品种在中海拔区增产31.7%~125.8%:迪卡008等3个品种在高海拔区增产41.3%~63_2%。来自我国南方及西南区选育的品种在当地适应性相对较好.引种品种在布隆迪非洲条纹病毒病疫区感病。此外.当地玉米种植技术落后,管理不科学,为发挥引进品种产量潜力需配套开发适应当地生产水平和种植方式的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4.
铁研120(铁120)是铁岭市农科院2004年冬在海南以98042—1为母本、铁0255—1为父本组配成的高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中晚熟玉米单交种。于2008年2月通过辽宁省品种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辽审玉[2007]320号。  相似文献   

5.
吉林省玉米生产现状及增产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吉林省玉米生产现状进行了分析,概述了玉米生产的增产潜力因素,认为吉林省玉米生产的增产对策应为:选用高产,抗病,耐密品种,确保适宜密度,提高土壤肥力,科学施肥;改革种植方式,精种细管,扩大机械化作业面积。  相似文献   

6.
甘孜州玉米育种有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家荣 《玉米科学》1997,5(1):032-033
玉米是我州的主要作物之一,常年栽培面积13333hm',占粮食作物面积的六分之一。195o-19M年间粮食年平均增产1.5%,同期玉米平均增产7.4%,大大高于同期粮食增产的平均水平,且玉米产量的增产在粮食增产中占有重要的比重(见附表)。因此,提高玉米产量对提高我州粮食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纵观我州的玉米生产,玉米单产每上一个台阶都与良种的推广相关,因此如何选(引)育适合我州相应生态类型的对路品种(组合)更为重要,l玉米育种的实践我州的玉米育种工作始于1963年,但此前雅江县曾于19ho年试配了品种间杂种。30年来我们选…  相似文献   

7.
玉米早晚促高产栽培法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玉米早晚促高产栽培法,系指玉米适期早播,选用晚熟品种,晚期收获,采用综合的促熟高产措施,而实现高产稳收的综合栽培技术体系。经1986~1990年的研究结果表明,玉米早晚促高产栽培法,较常规玉米栽培法增产31.8%~74.9%。高产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充分利用当地热量、光能资源和晚熟品种内涵的增产潜力,大大提高光能利用率,而且具有抗御旱害、冷害、涝害的功能作用,为实现玉米高产稳收开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进入90年代以来,许多中晚熟玉米品种北移或越区种植。为充分利用我省的光能、晚熟玉米品种的选育将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而丹玉16以其晚熟、增产潜力大,高产、稳产和多抗深受农民的欢迎.该品种的选育与推广实践为我省应用晚熟玉米品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小麦-玉米双晚种植对周年产量和资源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了解黄淮海地区冬小麦晚播、夏玉米晚收"双晚"种植模式的增产效应,选用3个半冬性冬小麦品种和3个中晚熟夏玉米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冬小麦播期、夏玉米收获期对周年产量及水温资源分配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期晚播冬小麦增产0.98%~8.17%,晚收夏玉米产量提高1 050.2~1 459.4 kg·hm-2,"双晚"种植模式周年最高产量达19 409.6 kg·hm-2,增幅16.64%。冬小麦适期晚播使降水生产效率和积温生产效率分别提高7.06%~14.68%和5.95%~13.49%,夏玉米晚收分别提高1.22%~4.44%和2.48%~5.50%。说明"双晚"种植模式能有效利用水、温资源,起到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丰禾3号是黑龙江省双城市丰禾玉米研究所于2000年以玉米自交系K5003为母本,以H891为父本杂交组配而成的玉米单交种。该品种经黑龙江省玉米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709.8kg/hm^2,比对照品种东农250增产10.84%。抗病性强、品质优良、出籽率高、增产潜力大,在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及第三积温带上限有广泛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