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林业产业》2010,(1):22-23
1月18日.国家林业局总工程师姚昌恬在出席“应对全球林产品贸易热点问题研讨会”上就我国如何应对当前国际林产品贸易热点、难点等问题进行了深入透彻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1月18日,由国家林业局规资司举办、国家林业局林产品国际贸易研究中心承办的"应对全球林产品贸易热点问题研讨暨林产品国际贸易研究中心2009年年会"在京召开。国家林业局总工程师姚昌恬出席会议并做《我国林产品贸易发展的机遇与挑战》的主旨报告。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 9月24日下午,国家林业局林产品国际贸易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揭牌仪式暨全球林产品贸易挑战与机遇研讨会在林科院举行。国家林业局总工程师姚昌恬出席、致辞,并与中国林科院院长张守攻共同为“中心”揭牌。中国林科院分党组成员、纪检组组长陈幸良主持揭牌仪式与研讨会。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林产品贸易如何确保合法性和实现可追踪性?林产工业如何既保护供应链又能获得合法或经认证的稳定原料来源?6月22日,可持续林业与市场发展国际研讨会在上海举办。国家林业局原总工程师、国家林业局林产品国际贸易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姚昌恬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5.
2011年1月14日,国家林业局发展规划与资金管理司召开了"2011年国家林业局林产品国际贸易研究中心年会",国家林业局原总工程师、国家林业局林产品国际贸易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名誉主任姚昌恬.封加平司长出席了会议,张艳红副司长主持会议。中央政策研究室经济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商务部对外投资合作司、商务部进出口公平贸易局、海关总署综合统计司、政策法规司、国家质检总局、  相似文献   

6.
全球林产品贸易现状与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分析了影响我国林产品贸易发展的国内外政策动向,然后分区域(北美、欧洲、非洲、亚洲、大洋洲、南美)分析了近两年全球林产品贸易现状与特点。同时,基于我国主要木质林产品的进出口情况,剖析了我国林产品贸易的现状与特点。在此基础上,全面分析了我国林产品贸易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提出了我国林产品贸易的未来走向以及应对举措。  相似文献   

7.
《国际木业》2011,(1):16
1月14日,2011年国家林业局林产品国际贸易研究中心年会暨林业对外贸易政策培训会在北京召开。国家林业局发展规划与资金管理司司长封加平出席培训会并致辞。国家林业局原总工程师、国家林业局林产品国际贸易中心名誉主任姚昌恬  相似文献   

8.
应对国际林产品贸易面临的新挑战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伴随着林产品贸易规模的扩大, 中国林产品贸易环境面临不断恶化的风险。金融危机、森林认证和雷斯法案构成了中国林产品贸易环境变化的主要因素。如何应对林产品贸易面临的新挑战成为制约中国林产品贸易发展的首要问题。文中首先分析中国林产品贸易环境的构成因素并简要介绍各个因素产生和发展的背景; 在此基础上, 结合中国林产品贸易的实际情况, 对不同因素的影响分别予以分析; 最后, 针对贸易环境不同层次的特点, 提出应对国际林产品贸易环境变化的系统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森林认证与中国林产品贸易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分析森林认证基本含义及中国林产品贸易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森林认证对中国林产品贸易和林产品竞争力的影响,并提出了政府和企业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0.
王莹  李静  徐斌 《林产工业》2022,(5):58-63
2018年至今,中美贸易摩擦,中美木质林产品贸易也卷入其中。基于贸易数据和调研结果,分析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林产品企业和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贸易摩擦对中美双边贸易规模影响显著,贸易进出口额大幅下降。其中,木家具和人造板的出口以及原木和锯材的进口受到的冲击较大。贸易摩擦对与美国有贸易往来的我国林产品企业产生了一定影响,导致其成本升高,出口受限,但很多企业已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损失。总体而言,贸易摩擦对我国木材工业和林产品贸易的影响有限,我国的木材供应和木材安全没有受到威胁。  相似文献   

11.
林产品贸易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双向浮动势必会给我国林产品贸易带来影响。从我国林产品贸易的现状和形势入手,深入分析了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对我国林产品贸易可能带来的影响,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5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美林产品贸易特点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中美两国林产工业的资源、市场、产业特征及大宗林产品的海关统计数据分析,指出中美林产品贸易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我国将继续保持中低端最终林产品的价格竞争力,但出口增速将放缓或下降。同时,我国将继续增加美国初加工林产品的进口,中美林产品的贸易顺差将逐步缩小。并对中美林产品贸易的健康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从林业地位、森林资源和林产品贸易三个方面介绍了巴西林业的概况,并在分析巴西林产品贸易特点的基础上,总结出对我国林产品贸易的4点启示,即要拓宽国内外市场,保证供需;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形成优势出口产品品牌;内外兼顾,完善本国对外贸易法规;防微杜渐,提高管理和科技水平。巴西是世界生物资源和森林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总结和借鉴巴西林产品贸易情况对推动和促进我国林产品贸易及林业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美贸易摩擦是中美经济关系中的重要问题。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爆发后,双边经贸关系曲折不断,木质林产品贸易面临极大考验。文中在梳理2015—2020年中美双边木质林产品贸易数据的基础上,分析贸易摩擦对双边木质林产品贸易的影响。结果显示,中美贸易摩擦对双边贸易规模具有较大影响,贸易总额、进口额和出口额均大幅下降;木家具和人造板等木质林产品贸易受到较大冲击,双方短期内均难以找到替代市场;中国从美国进口原木和锯材大幅下降,但中国木材供应和木材安全未受到威胁。未来,建议从增加国内木材供应、拓展替代市场、优化林业产业结构、建立国际国内双循环的林产品市场方面积极应对贸易摩擦。  相似文献   

15.
本展望了2010年全球林产品生产、消费和贸易形势,总结了世界不同类型国家为解决林产品供需问题在实施林产工业产业政策方面准备进行的战略调整及将采取的主要措施。作展望了2010年全球木材和主要林产品的贸易趋势。  相似文献   

16.
我国木质林产品贸易与森林生态安全耦合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头在外”是我国林产品贸易的典型特征, 它意味着对国内和国外森林资源的大量消耗。木质林产品贸易和森林生态安全的协调是开放条件下实现我国森林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文中运用耦合理论研究1961-2010年我国木质林产品贸易和森林生态安全之间的协调问题, 结论认为:1)2004之前森林生态安全指数高于木质林产品贸易指数, 2005-2008年则低于木质林产品贸易指数, 1991年之后木质林产品贸易指数的波动幅度显著大于森林生态安全指数。2)1961-1999年森林生态安全指数与木质林产品贸易指数的协调状态在初级协调和勉强协调之间波动; 2000年之后二者的协调进入稳定阶段, 并在2003年由初级协调进入中级协调阶段。  相似文献   

17.
文中基于贸易引力模型,以73个开展森林认证的国家(地区)2015—2020年林产品进出口贸易数据为被解释变量、森林认证证书数量为核心解释变量,结合经济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地理距离、森林资源禀赋和加入WTO、自由贸易区协定签署情况等影响因素,对森林认证与林产品贸易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一国所拥有的森林认证证书数量增加能够显著促进林产品出口和进口;若贸易双方经济规模较大且经济发展水平相当,均加入WTO或签署自由贸易协定也会促进该国林产品出口和进口;本国森林资源丰富有助于林产品出口,同时会减少林产品进口;双边距离过远则会阻碍两国林产品出口和进口。建议我国完善顶层设计,持续推进森林认证,通过深化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森林认证体系的交流与合作,保护森林、改善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国际金融危机也给我国林业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虽然我们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林产品进出口已出现企稳向好的势头,但今年1~8月全国林产品进出口仍然受到较大影响,主要林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365.98亿美元,同比下降13.68%o尤其是各国贸易保护主义势力明显抬头,为林业产业发展带来更为不利的形势。  相似文献   

19.
文中选取中国—东盟自贸区、中韩自贸区和中日韩自贸区3个典型中国自贸区案例,回顾和总结其建设进程和相关研究;在此基础上,重点梳理现有中国相关自贸区建设对林产品贸易影响的相关研究成果和不足。现有研究主要从关税政策、环境政策以及非关税壁垒政策角度探究自贸区建设对林产品贸易的影响,并从贸易规模、国际竞争力、潜力测评3个角度分别讨论中国自贸区林产品贸易现状,尤其是基于自贸区关税配额、分类减让和系统例外3种降税政策分析和比较自贸区建设对林产品贸易的影响。现有研究表明,目前对自贸区背景下的林产品贸易研究缺乏,尤其关于自贸区建设对中国林产品贸易流量和贸易结构变化的影响研究明显不足,且研究方法较为单一。今后可以重点开展不同自贸区政策下的我国林产品在出口贸易结构和流向上的差异性比较研究和潜在自贸区对中国林产品出口贸易影响的预测与评估研究。  相似文献   

20.
文中通过对与林产品贸易有关的环境保护贸易措施的阐释, 分析了WTO规则中的环境保护贸易条款以及环境保护措施对林产品贸易产生的影响, 并对二者的协调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