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管输改性原油凝点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吉良 《油气储运》1997,16(10):14-16
测定原油凝点的方法有国标法、直接冷却法、熔化法和凝点法等四种。原油的凝点主要与其化学组分和热处理有关。通过试验表明,用不同的方法测得原油的凝点其结果不同。根据原油蜡晶的结构性质提出了不同的原油应采用不同的凝点测试方法进行测定,同时指出新疆原油和室内试验采用直接法和凝点法测定,并建议尽快建立一种测定管道实际运行中的原油凝点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2.
基于自主搭建的电场参数(尤其是波形)可调的原油乳化液电场破乳脱水实验系统,对3种含水率的W/O型原油乳化液试样进行了静态电场破乳脱水实验,以脱水率和Turbiscan稳定性指数为评价标准,系统探讨了电场波形、电场频率、电压和含水率对原油乳化液破乳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交流方波的破乳脱水效果优于正弦波、三角形波以及脉冲直流波形。对于高频/高压交流方波电场而言,最优频率和最优电压则根据含水率的不同而略有不同,含水率为30%时原油乳化液在最优电场参数下的脱水率可达98.7%。开发原油脱水电源应该结合高频/高压交流方波电场形式,且无需追求过高的电场频率调节上限,同时可将Turbiscan稳定性指数作为评价合理电场破乳参数的可靠量化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基于自主搭建的电场参数(尤其是波形)可调的原油乳化液电场破乳脱水实验系统,对3种含水率的W/O型原油乳化液试样进行了静态电场破乳脱水实验,以脱水率和Turbiscan稳定性指数为评价标准,系统探讨了电场波形、电场频率、电压和含水率对原油乳化液破乳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交流方波的破乳脱水效果优于正弦波、三角形波以及脉冲直流波形。对于高频/高压交流方波电场而言,最优频率和最优电压则根据含水率的不同而略有不同,含水率为30%时原油乳化液在最优电场参数下的脱水率可达98.7%。开发原油脱水电源应该结合高频/高压交流方波电场形式,且无需追求过高的电场频率调节上限,同时可将Turbiscan稳定性指数作为评价合理电场破乳参数的可靠量化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三塘湖油田来液工况复杂,乳状液的性质差异较大,现场用破乳剂适应性不足,造成原油脱水效果波动的问题。通过评价破乳单剂和复配破乳剂对三塘湖原油的脱水效果,确定用酚胺类非离子破乳剂(P4)和聚氧丙烯聚氧乙烯烷基酚醛聚醚型破乳剂(P6)按5∶5的比例复配作为破乳剂。在温度为50℃条件下,使用加量为150mg/L的复配破乳剂对三塘湖原油进行脱水后,外输原油含水平均为0.37%,可以满足三塘湖油田原油处理要求。  相似文献   

5.
风城超稠油掺柴油长距离输送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莉  王从乐  姚玉萍  熊小琴 《油气储运》2011,30(10):768-770,716
针对新疆风城超稠油长距离管道的输送难题,结合超稠油特性及下游克拉玛依石化公司的加工工艺要求,对比分析了掺稀输送工艺常用稀释剂的优势与不足,提出了风城超稠油掺柴油降粘输送方法。以风重010井与重59井原油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变学法与瓶试法,同时依据相关测试标准,测试分析两种原油脱水前后的基本性质、流变特性与粘温特性,评价其掺柴油的脱水效果及其脱水前后掺柴油的降粘效果。结果表明:两种风城原油属于典型的超稠油,选用0#柴油作为稀释剂具有明显的安全经济优势;两种超稠油掺0#柴油不仅可以显著降低其表观粘度,而且有助于脱水;在0#柴油掺入体积分数为20%~25%、输油温度为80~90℃的条件下,两种超稠油掺混0#柴油处理后均具有较好的流动性与可泵送性。  相似文献   

6.
不同性质原油混合输送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叙述了鲁宁输油管道和中洛输油管道进行不同原油混合输送的两种混合方式和现场测试概况。国产原油和进口原油在油品性质上具有较大差别 ,原油混合均匀是一项重要指标 ,否则管道的运行安全将受到影响。研究了不同性质油品混合输送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解决方法并进行了现场验证  相似文献   

7.
原油屈服值的测量特性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原油屈原值测量系统条件和测量方法影响原油屈服值的测量结果,这种原油屈服值的信赖性质称之为原油屈服值的测量特性,除测量系统的几何尺寸,壁面性质等因素影响屈服值外,原油屈服值的一个重要测量特性就是其对时间的依赖性,这种时间依赖性是由胶凝原油的屈服本质所决定的,如果排除测量系统的几何尺寸,壁面性质等影响因素,且能保证测量过程中屈服时间的一致性,则有可能使不同测量方法所测得的原油屈服值得统一。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究集输管道和设备腐蚀产物对原油脱水的影响,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模拟铁腐蚀产物FeS、FeCO_3及其后续氧化产物Fe(OH)_3,研究其对模拟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基于此分析超声辅助破乳技术的脱水效果。研究表明:FeS和Fe(OH)_3由于Zeta电位高(绝对值在30 mV左右),对水/原油乳状液稳定性有极强的促进作用;FeCO_3导致原油在高温下脱水困难;采用超声配合破乳剂,在适当的条件下可显著提高脱水率。通过实验证实了腐蚀产物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作用,并建议加强集输管道及设备的防腐,从而有效提高原油加工效果。(图9,表1,参16)  相似文献   

9.
原油储运过程中的损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敏  周斌 《油气储运》2002,21(1):56-59
原油损耗直接影响着炼油厂的经济效益,针对兰州石化公司原油在储运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原油储运过程中产生损耗的主要原因及影响因素,针对原油卸车损耗,储存脱水损耗,交付装置损耗等主要损耗,提出了相应的降低损耗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黄丽萍 《油气储运》2001,20(3):31-33
中东含硫沙轻原油是一种高硫,低凝,轻组分多,重金属含量高的原油,其物化性质与大庆原油和胜利原油不同,因而必须对其在加工后的储运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安全与环保问题给预充分的考虑,分析了沙轻原油的基本特性,提出了沙轻原油的安全储运方式,储运设施防腐与改造以及环境保护与人身安全等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1.
有关原油流变性与石油化学的讨论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权忠舆 《油气储运》1996,15(10):1-6
含蜡原油综合改性处理输送工艺技术已成功地应用于低输量管道,为了进一步提高含蜡原油综合改性处理工艺技术的效能和扩大应用范围,认为选择廉价高效的化学剂是关键,应把原油流变性与石油化学紧密地结合起来,从原油与化学剂相互作用的机理出发开展专门研究会取得一些突破。讨论了原油化学类别,原油中蜡的组成形态和结晶习性,原油中胶质、沥青质及其与蜡的综合作用,原油中液态烃类对原油流变性和改善原油流动性的影响。指出在科学研究中要采用多种现代分析手段,从分析与综合两个方面深入开展研究,以求取得进展。  相似文献   

12.
对我国开展原油流变学研究的概况作了全面回顾,指出在当前的流变学研究方面存在着两种错误倾向,即对原油流变学应用基础的研究重视不够,缺乏研究的深度;只重视国外的研究成果而忽视国内研究经验的总结。以大量实例介绍了国内学者在流变学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指出为推动我国原油流变学的研究工作,应在三个方面进行重点研究:泵对原油的剪切影响;原油触变特性变化规律;原油流变特性的物理和化学方法改性机理。  相似文献   

13.
在模拟生产条件的基础上,对新滩KD451区块稠油O/W乳状液的流变性进行了研究。O/W乳状液在中低剪切速率下,含水量小于80%时,表现出明显的剪切稀释性;在含水量达到80%,剪切速率超过51s-1时,表现出明显的牛顿流体的特征。在同一剪切速率下,表观粘度随时间的变化主要是由于乳状液稳定性变化所致。温度、相体分数、混合强度、油水性质以及液滴大小分布都会对乳状液的流动性能产生影响。同时针对新滩KD451区块稠油集输特点,提出了评价稠油O/W乳状液性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非牛顿原油的管道摩阻特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分析具有假塑性流体特性的原油在加热输送管道中的摩阻损失特点,提出了随输油温度降低,非牛顿原油摩阻损失下降的临界有效管流剪切率的概念和计算公式。相对牛顿流体,当流量增大时,非牛顿原油的摩阻损失增加幅度减小,并且原油流变指数越小,这种趋势越大;对于热输非牛顿原油管道,管道的临界有效管流剪切率只与所输原油的性质有关。  相似文献   

15.
原油含水对管道运行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帆 《油气储运》1998,17(8):4-6
介绍了水在原油中的存在状态及含水率的测量方法,结合马惠宁管道近期的实际情况,就原油含水对原油流变性、管道运行及设备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试验研究,指出:(1)在一定范围内,原油的粘度和凝点随含水率增加而增大,含水率低于5%,对原油流变性影响不大;(2)高含水原油进入管道会造成管道运行不稳定,并使管输能耗明显增加;(3)靖马原油所含水分对管道和设备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并影响了加热炉的正常操作;(4)应避免3m罐位以下的高含水靖马原油集中进入管道,对这部分原油可采取与马岭原油掺合的输送工艺。  相似文献   

16.
CO2长输管道设计的相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O2在管道输送工况的温度、压力范围内会呈现出不同的相态,使得CO2输送管道不同于油气输送管道。为此,从CO2管道设计的角度出发,分析了CO2管道工艺系统的相关技术,包括CO2流的物理性质及相态、管道水力热力计算、站场工艺系统以及设备选取等。研究指出:相态控制是CO2管道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CO2管道站场工艺系统设计应根据CO2的含水量考虑脱水工艺,而脱水工艺与CO2的压缩工艺相结合形成一个系统;CO2管道输送设备具有其特殊性,如压缩机、输送用泵、脱水装置、放空系统等,需要根据CO2管道的特点选取和设计。相关结论可为CO2长输管道的设计与建设提供参考。(图6,表1,参7)  相似文献   

17.
静电场对原油粘度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管道输油效率的关键问题是降低原油粘度,目前生产中所采用的降粘方式很多,但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不足,为此必须寻求新的降粘方法,以达到降粘效果。通过一系列室内试验,利用静电场处理原油,改善原油的流变特性,以达到降粘目的,并初步分析了静电场处理原油的作用机理。试验结果表明:经过静电场处理的原油,能够利用分子的有序排列,减少原油的流动阻力,防止颗粒结晶分子的形成,其粘度可降低19%左右,能有效地提高管道  相似文献   

18.
辽河油田稠油集输技术现状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辽河油田所产的稠油品种繁多,物性较差,相对集输处理的难度较大.通过分析辽河油田稠油的特点,总结出了单管加热、掺稀油降粘、平台拉油集中处理、裂化降粘采集输一体化、超稠油乳化降粘等适合辽河油田稠油特点的地面集输工艺和几种稠油脱水工艺流程.指出应在提高集输系统的密闭率、提高稠油的脱水温度等5个方面进行科技攻关,保持稠油集输与处理技术的国际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19.
乳化含蜡原油沉积层含水是油水两相管流蜡沉积研究领域的新热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基于冷指、环道沉积实验等手段,分析了乳化原油蜡沉积层含水的影响因素,明确了油相体积含水率、分散水滴粒径等因素的影响。综述了乳化原油沉积层含水的影响因素及相关机理,讨论了含水对沉积层含蜡量、流变性的影响,列举了当前主流的乳化油水体系蜡沉积预测模型及方法,并展望了今后含水乳化原油沉积机理的研究方向,以期为深海含蜡原油混输管道的设计、运行及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东黄复线是我国第一条自动化输油管道,其中黄岛-广饶段于1999年12月正式开始进口原油的顺序输送.介绍了顺序输送工艺的特点,分析了顺序输送混油产生的机理,给出了混油量的计算公式.对影响混油量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给出了混油的切割方法,并对顺序输送管道的水力特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