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田生态系统提供了全世界约70%的粮食供给,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中国历来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并始终将其视为关系国计民生、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头等大事,而基于粮食安全的农田保护和生态系统修复也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以海口市域农田生态现状为基础,通过对农田面积、经营景观、防护林体系、水利设施等要素的分析,对全市农田生态系统的质量状况进行评价,最后提出海口市域农田生态系统优化提升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农田生态系统土壤碳固持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农田生态系统在陆地碳循环中具有重要地位且受人为活动影响较大,通过实施合理科学的土地管理措施,稳定和提高农田土壤碳库贮量,对于保证全球粮食安全与缓解气候变化趋势具有双重的积极意义。详细论述了全球及我国土壤有机碳库和无机碳库的固持总量以及农田土壤固碳的潜力,分析了农田管理中的土地利用方式、种植制度、施肥措施、灌溉条件等分别对土壤有机碳库和无机碳库的影响,以期为提升土壤碳库总量、提高农业生产力、缓解气候变化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农田土壤呼吸是碳平衡研究中的重要内容,相对于其他生态系统,农田土壤呼吸受人为因素的影响更为频繁,这使得农田土壤呼吸的研究具有复杂性和必要性。鉴于此,本文简要综述了我国农田生态系统土壤呼吸研究进展及其管理措施对农田土壤呼吸的影响,并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树木在农田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树木是高效农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调控农田生态环境的多种因素中,树木的作用是为深刻和广阔,树木进入农田的首要任务是改善农田小气候,减免自然灾害的侵袭和干扰,并且它本身也是农田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可对社会提供大量而多样的林产品,树木进入农田也有负影响,可以通过许多办法加以缩小,当前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农用林业新学科,核心就是在人多地少地区,让树木进入农田中,使农林牧三者相结合。  相似文献   

5.
东北农田网区林农牧生态系统能量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针对音河模式区的林农牧生态系统,从能量流角度分析了农林牧结构,指出了产业结构的合理性是整个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保证。  相似文献   

6.
农田防护林人工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樊巍  宋兆民 《林业科学》1991,27(4):393-400
本文通过大量观测资料,分析了毛白杨林网人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过程,结果表明:该系统的生物量可达42.0334t/ha,生产力达24.3950t/ha,年枯落物量为0.5545t/ha,归还率为35.72%。氮、磷、钾、钙、镁、锰6种元素的平均循环率为15.28%,比单一农作物群落提高了9.53%;太阳能转化率为2.14%,比农作物群落提高了3.19%。  相似文献   

7.
在云南绿春县采用网扫法调查紫胶林-农田复合生态系统稻田、旱地、天然紫胶林和人工紫胶林4个不同土地利用生境的蚱总科昆虫群落。共采集蚱606头,隶属于6科33种;其中蚱科、刺翼蚱科和短翼蚱科物种丰富。运用ACE方法对物种丰富度估计的结果表明:调查中实际采集到的蚱类物种接近物种丰富度估计值的90%。紫胶林-农田复合生态系统蚱类物种多度分布符合对数正态分布,分布模型为S(R)=8exp-(0.2R)2[χ2=0.688<χ2(4,0.05)=8.488;R2=0.623],显示出该生境利于蚱类的生存。不同土地利用生境蚱类物种多样性不同:稻田蚱类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最高,旱地和人工紫胶林次之,天然紫胶林多样性最低。一些蚱对于不同土地利用生境具有明显的选择性,有7种蚱(IndVal≥0.5,P<0.05)能作为该系统内不同土地利用生境的指示物种:贡山柯蚱、宽顶瘤蚱、云南瘤蚱和圆肩悠背蚱是稻田的指示物种,短背扁角蚱和长跗波蚱是天然紫胶林的指示物种,而上思庭蚱是人工紫胶林的指示物种。在紫胶林-农田复合生态系统中,蚱比蝗虫能够更好地反映土地管理对昆虫多样性的影响。运用IndVal指数进行指示物种筛选比单独依靠物种个体数更科学。  相似文献   

8.
<正>生态系统承载力,指某一特定环境条件下(主要指生存空间、营养物质、阳光等生态因子的组合),某生物个体存活的最大数量。随着土地退化、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人口膨胀等问题不断出现,维护生态系统承载力被提到日程上来。今天,这一概念被广泛用于和生态有关研究,如水资源承载力研究、土壤承载力研究、矿产资源承载力研究等。因为生态系统中各组  相似文献   

9.
<正>草原生态系统,是以草本植物为主的生物群落及其周围环境组成的生态系统类型。草原分为温带草原和热带草原。温带草原是由耐寒的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有时为早生小半灌木)组成的植物群落,它是温带地区的一种地带性植被类型。组成草原的植物,都是适应半干旱和半湿润气候条件下的低温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间杂一些灌木或乔木。温带草原地区的气候比较干燥,降水量在200~750mm之间,属于大陆性气候,夏季热,冬季冷,  相似文献   

10.
一、生态系统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大自然中约有 200万种生物,它们之间互相结合成生物群落,靠地球表层的空气、水,土壤中的营养物质生存和发展。这些生物群落在一定范围和区域内相互依存,同时与各自的环境不断地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传递,形成一个动态系统,叫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及其周围的非生物环境 (又称无机环境、物理环境 )四大成分组成,它们依靠物质的循环、能量的流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四位一体的生态系统结构。这种生态系统结构在自然界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自然界的生态系统有大有小…  相似文献   

11.
生态系统能提供全部生物生存所需的空间和资源,同时容纳废剩物。某些有机体生存不需很大的空间,例如寄生生物生活在寄主体内,它们的生态系统很小。有机体的生态系统则很大。因而,生态系统具有不同的地理性标准(有时较小的地区嵌入较大的地区内)和生物及物理范围。生态系统在时间和空间上呈复杂的相关性和永恒繁变性。  相似文献   

12.
<正>湿地生态系统是指地表过湿或常年积水,生长着湿地植物的地区,湿地生物与周围环境共同组成了湿地生态系统。湿地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上一般被认为是陆地与水域之间的过渡地带;广义上被定义为地球上除了海洋(水深6m以上)外所有大面积水体。1971年在拉姆萨尔通过了《湿地公约》,该公约将湿地定义为:"天然或人造、永久或暂时之死水或流水、淡水、微咸或咸水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海水区"。它包括所有的陆地淡水生态系统(如河流、湖泊、沼泽)以及陆地和海  相似文献   

13.
<正>湿地生态系统是指地表过湿或常年积水,生长着湿地植物的地区,湿地生物与周围环境共同组成了湿地生态系统。1971年在拉姆萨尔通过了《湿地公约》,该公约将湿地定义为:“天然或人造、永久或暂时之死水或流水、淡水、微咸或咸水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水区”。  相似文献   

14.
<正>森林是以乔木为主体,具有一定面积和密度的植物群落,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干。森林群落与其环境,所形成的一定结构、功能和自我调控能力的自然综合体就是森林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中面积最大、最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据专家估测,历史上森林生态系统的面积曾达到76亿公顷,覆盖着世界陆地面积的2/3,覆盖率为60%。在人类大规模砍伐  相似文献   

15.
森林工作者的实践对象是森林。可是怎样认识它?自古至今由浅入深不断发展。森林的最古老的定义是“丛木曰林”。随着社会发展,这个粗漏、直观论被“森林乃林木与林地之总称”一类的机械论森林观所代替。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森林经营集约度的增强,林学研究工作的深化  相似文献   

16.
17.
<正>由超旱生半乔木、半灌木、小半灌木和灌木等植被为主的生物与其周围环境构成的生态系统称为荒漠生态系统。温带荒漠生态系统分布在干旱缺水、植被不郁闭、生命活动受限制的地区,主要位于亚热带和温带的干旱区域。从北非的大西洋岸起,东经撒哈拉沙漠、阿拉伯半岛、伊朗、阿富汗、印度和阿富汗的塔尔沙漠,再到中亚荒漠和我国新疆及内蒙地区的大戈壁。构成世界上最为广阔的亚非沙漠区。此外,在南北美洲和澳大利亚也有较大面积的沙漠,为热带荒漠类型。  相似文献   

18.
19.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基础研究的指示,由我国生态文明研究领域十多位知名专家学者共同承担的《生态文明关键词研究》项目,正在紧张进行中。作为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党政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读本》(已出版)的配套项目,该项目以关键词为单元,以全面准确阐述生态文明的理论观点为目标,共收录关键词231个,涵盖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方面面。每个关键词由一篇独立的文章加以论述,旨在为构建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思想、理论、知识库做出贡献。透过这些文章,人们不仅可以看到每个关键词的深刻内涵,还可以看到每个关键词随着时间变化的过程以及作者的评价。为了使读者早日分享该项目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经征得该项目组和出版单位同意,本刊从本期开始将开设生态文明关键词专栏,陆续刊发其中部分关键词的解读文章,力求给读者展示一个生态文明的广阔的人文视野,相信一定会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相似文献   

20.
许艳 《防护林科技》2010,(4):51-53,74
红树林生态系统是陆地向海洋过渡的特殊生态系统,是热带、亚热带海岸的一种独特景观。红树林在调节生态平衡、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红树林特殊的生态适应性和底质沉积物特征,对于研究红树林净化海水、抵挡风浪、保护海岸和沿海地区生态安全等方面的作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