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如何保护好现有的健康生态系统,并恢复和重建退化的生态系统,已成为生态系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在介绍退化生态系统及其恢复与重建等概念的基础上,讨论了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目标、基本原则、方法以及程序,并进一步阐述了退化森林生态系统、退化草地生态系统、退化湿地生态系统、废矿地、退化海岛生态系统、退化水生生态系统等恢复与重建的研究进展.指出了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研究趋势,主要包括生态系统退化的预测预报机制的研究,退化生态系统恢复过程和机理的研究,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关键技术体系研究,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技术和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及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关系研究.参47 相似文献
3.
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基本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 ,对实现恢复与重建的理论、技术和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指出了今后有待进一步加强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4.
大熊猫栖息地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在探讨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问题和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大熊猫栖息地退化生态系统恢复途径,即:阶梯式恢复和辐射式重建;发展生态农业和小城镇转移农村入口。 相似文献
5.
退化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是现代林场管理的核心内容,具有不可估量的社会意义和现实价值.该文阐述了退化森林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基本理论,并结合多年在林场的生产管理经验,介绍了退化森林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有效举措,以期为退化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岷江上游退化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岷江上游区内广漠的森林,本是岷江流域得天独厚的大自然保护屏障,然而这些林地多分布在高山峡谷坡面上,由于长期过伐,森林的蓄水保水性能降低,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自然灾害频繁,泥石流、滑坡增加,荒漠化面积不断扩大。概述了岷江上游退化森林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和现状,提出了恢复与重建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森林退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巨大的,可以说目前森林退化问题已经演变成一个世界性的生态环境问题。而当务之急,必须加强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基于此,立足当前我国森林退化的现状,重点从应该如何加强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方面进行研究,并展现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9.
农牧交错区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的可持续发展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草地和农牧交错区生态系统重建机理及优化生态--生产模式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的要求,综合分析了我国农牧交错区的基本现状,系统论述了农牧交错区存在的草地“三化”突出、农业生产低下、自然灾害频繁等问题,研究和寻求生态系统退化、恢复和重建的关键技术与途径,进一步探讨在西部大开发中农牧交错区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0.
福建省天然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及其恢复与重建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照Conataza等对全球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测算方法,初步估算了福建省天然林生态服务价值。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天然林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74.35×108美元/a,其中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别占75.00%、19.32%、5.68%,这反映出天然林生态系统具有明显的生态功能;在生态效益方面,营养循环、气候调节、侵蚀控制等方面生态功能尤为突出。福建省天然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占全国总价值的0.88%,但基因资源、原材料、气候调节对全国生态服务功能贡献相对较高,分别为4.50%、4.17%和3.67%。由于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以及方法上的不成熟,故所得福建省天然林生态服务价值只是一个保守的、较低的估计值。以福建天然林生态服务价值分析为基础,提出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恢复与重建的策略,为生态—经济系统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生态保障。 相似文献
11.
基于恢复生态学的手法,以徐州市云龙山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设计为例,提出山体恢复的视觉层面、自然生态层面、历史人文层面,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退化山体生态系统恢复应遵循的一些基本方法与原则。最终实现退化山体生态系统恢复到一个自身稳定、自我维持的稳固的良性循环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2.
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观赏植物资源及其多样性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周繇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4,32(6):45-50
经过3a的调查研究,首次报道了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有观赏植物93科、255属、406种。其中国家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17种,占保护区观赏植物总数的4.19%;吉林省重点保护植物88种,占保护区观赏植物总数的21.68%。从观赏特性看:观花类、观果类及观叶类最多,分别占观赏植物总数的66.75%、24.14%、18.72%;从园林用途看:地被类、花坛类、盆景类最多,分别占观赏植物总教的31.28%、22.66%、12.56%。81.28%的种类分布在海拔720~1000m的红松针阔混交林中,54.55%的种类属于北温带分布区类型。优势科主要是蔷薇科、毛茛科、菊科、百合科等。同时提出了保护与开发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3.
14.
以生物种质资源的生态学意义及经济价值为出发点,分析了长白山地区生物种质资源的特点和重要性,探讨了该地区野生生物种质资源的生态地位以及保护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针对长白山目前生物种质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15.
2003—2004年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灯蛾科昆虫进行了系统调查,共采集到灯蛾科昆虫40种,隶属2亚科22属。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灯蛾科昆虫以古北-东洋共有种为主,并包含少量的新北成分,优势种为四点苔蛾。灯蛾科昆虫物种多样性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布格局:阔叶红松林植被带多样性、丰富度均最高,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相应植被带内灯蛾科昆虫种类逐渐减少,个体数量上亦呈减少趋势;在时间分布上,全年以7月份的物种多样性最高,各月份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是7月〉6月〉8月〉5月〉9月;长白山各植被带之间灯蛾科昆虫类群组成极不相似。 相似文献
16.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北坡蛾类的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2003年6月—2006年9月,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北坡的蛾类做了较全面的调查,共采集蛾类24科,445种,其中夜蛾和尺蛾是保护区内的优势类群,各林带均有分布的种共13种。随海拔的升高类蛾的多样性指数明显降低,其中红松阔叶林带蛾类的物种丰富度、个体数量和多样性指数都最高。苔原带物种丰富度、个体数和多样性指数最低,多样性指数与丰富度和均匀度相一致,相关系数都大于0.9。而不同林带间的蛾类相似性系数很低。 相似文献
17.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及其地理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多年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的调查研究,已查明保护区有蕨类植物101种,隶属8目23科44属;搞清了该区蕨类组成区系,地理分布和植被垂直分布等,对进一步研究保护区生物资源多样性和基因资源库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19.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物种多样性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大量的植被调查资料,采用盖度、密度、频度等数量指标,对保护区内一些植物种类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为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20.
长白山主要森林生态系统根系生物量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对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云冷杉林和亚高山岳桦林根系生物量的研究结果表明:3种森林类型根系总生物量排列顺序为阔叶红松林>云冷杉林>岳桦林;同土层深度下,根系生物量大致上也有上述规律,但第Ⅱ层根系生物量为云冷杉林>阔叶红松林>岳桦林;3种森林类型的根系生物量占其地上生物量及其总生物量的比例随着海拔升高而增加;根系大部分集中在0~60cm土层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