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流感病毒的组成结构A型流感病毒是正粘病毒科的主要成员之一。A型流感病毒基因组由长短不一的8条单股负链RNA穴ssRNA雪片段组成。流感病毒粒子是多形态的,直径大约80~120nm。在病毒粒子囊膜表面有3种蛋白:血凝素蛋白(HA),神经氨酸酶蛋白以离子通道蛋白M2;在病毒囊膜下面衬有大量的基质蛋白M1。聚合酶复合体穴RNP雪由病毒基因组RNA穴vR鄄NA雪、NP、PB2、PB1和PA蛋白组成。1.1流感病毒的生命周期流感病毒反义遗传学操作是建立在对流感病毒生命周期的彻底阐明的基础之上的。流感病毒的生命周期的第一步是病毒粒子表面的血凝素糖…  相似文献   

2.
流感病毒是单股负链有囊膜的RNA病毒,具有8个基因节段,编码11种蛋白。根据病毒粒子核蛋白(NP)和膜蛋白(MP)划分为甲,乙,丙3个型,甲型流感病毒根据其表面蛋白的抗原性又可以划分为16个HA亚型和9个NA亚型。所有亚型的流感病毒均已经在水禽中发现,其中H1~H3亚型的流感病毒在人类历史上爆发过大流行——1918 H1N1、1957 H2N2、1968 H3N2和2009 H1N1,而禽流感病毒(AIV)直接感染人事件的多次出现警示我们AIV一旦获得在人与人之间水平传播的能力将会引发新一轮的流感大流行。本文综述了影响流感病毒在哺乳动  相似文献   

3.
<正>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传染病。禽流感病毒属正黏病毒科流感病毒属。病毒粒子核心外有一层脂质膜,从脂质中伸出许多微粒,即血凝素(HA)与神经氨酸酶(NA),HA和NA是流感病毒的表面抗原,根据H  相似文献   

4.
流感病毒是有囊膜的负链RNA病毒,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学意义。在美国,每年有20000人死于新的具有潜在致死性的流感病毒。和所有病毒一样,流感病毒需要进入靶细胞才能引起感染。对于有囊膜的病毒而言,进入细胞的基本途径是通过受体结合而吸附和融合。这些理论基础对流感病毒来说,  相似文献   

5.
<正>猪流行性感冒是由猪流感病毒引起猪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播迅速,呈流行性或大流行。临诊上以突然发病、发热、咳嗽、呼吸困难、衰竭为主要特征,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可继发感染多种疾病。猪流感病毒在我国猪群中的感染普遍,曾有暴发,给养猪业造成重大损失。因此,需要对猪流行性感冒加强防控。1病原猪流感病毒属于正黏病毒科的A型流感病毒属。病毒粒子呈多形性,直径约20~120 nm,也有呈丝状者。有囊膜,囊膜表面上突出的糖蛋白,称为纤突,是表面抗原,由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  相似文献   

6.
正1猪流行性感冒1.1病原流行性感冒病毒属于正黏病毒科流感病毒属,为单股多节段RNA病毒。典型的病毒粒子呈球形,有囊膜,囊膜上有呈辐射状密集排列的纤突。流感病毒分A、B、C3种型,A、B型纤突中有两种表面抗原: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A型流感病毒的表面抗原易变异,重组许多新的亚型,如H5N1、H7N7等,各亚型之间无交叉免疫力。B型流感病毒的表面抗原不易变异,无亚型之分。HA能凝集马、驴、猪、羊、  相似文献   

7.
正马流感是由正粘病毒科流感病毒属的马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马属动物的急性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1病原马流感病毒属正粘病毒科A型流感病毒,典型的病毒粒子呈多形态(多为球型),直径约为80~120 nm。病毒具有脂质双层囊膜,其表面有致密排列的纤突,其中90%为血凝素,其余10%为神经氨酸酶,二者构成病毒的主要表面抗原。国际上根据流感病毒的H和N的不同,将H分成  相似文献   

8.
猪的流行性感冒是由猪的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一种猪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性呼吸器官疾病。猪的流行性感冒多发于寒冷的冬季 ,常突然所有的猪几乎同时发病 ,且临床症状一致。剖检主要可见气管及肺出血、水肿。1 病原学猪流行性感冒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流感病毒属A型流感病毒。典型的流感病毒呈球状 ,具有多形性。病毒粒子的囊膜纤突有血凝素和神经氨酸苷酶。血凝素是流感病毒的一种主要表面抗原 ,具有凝集多种红细胞的性质 ;神经氨酸苷酶是病毒粒子的另一种重要的表面抗原。A型流感病毒的抗原性比较复杂 ,核蛋白构成病毒抗原的特异性 …  相似文献   

9.
1病原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A型流感病毒属。外有囊膜,囊膜上有呈辐射状密集排列的2种穗状突起物,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A型流感病毒的HA和NA容易变异,已知HA有16个亚型,NA有10个亚型,他们之间的  相似文献   

10.
禽流感病毒(AIV)是正粘病毒科、流感病毒属A型流感病毒成员,病毒核酸为RNA。主要在胞浆中繁殖,病毒离子呈球形,仫农壳呈螺旋对称,囊膜表面纤突蛋白有两类,呈放射状,一类是棒状由血凝素(HA)的三个单聚体构成。另一类呈蘑菇状,由神经氨酸酶(NA)的四个单聚体构成,两种纤突存囊膜比例约HA:NA=75:20。现今经分析已知禽流感病毒HA抗原有15种亚型,NA抗原有9种亚型。因此,禽流感病毒业  相似文献   

11.
<正>禽流感(Avian influenza)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烈性传染病,感染后常表现为呼吸道、消化道症状,严重者可致全身败血性综合征,死亡率极高。禽流感病毒亚型众多,各亚型之间无交叉保护性,因此在实际生产中给免疫接种保护带来了很大困难,对养禽业构成严重威胁。1禽流感病毒及其特性禽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流感病毒属,病毒颗粒多为球形,有囊膜和纤突。禽流感病毒对热  相似文献   

12.
1 禽流感的病原学分类和流行特征 禽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流感病毒属有囊膜的单股RNA病毒,具有神经氨酸酶(NA)和血凝素(HA).可凝集某些动物的红细胞;对呼吸道系统都有致病性等,特别是这两种病毒对粘多糖和糖蛋白具有特殊的亲合力,尤其是对细胞表面的含唾液酸的受体具有更强的亲合力。流感病毒属共分A、B、C三个血清型,禽流感是属于流感病毒属中的A型流感病毒  相似文献   

13.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形态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电镜和免疫金电镜技术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中国分离株进行了形态学研究。该病毒粒子直径约55nm,多数呈球形,有囊膜,但在其囊膜上没有发现纤突结构。在病毒粒子中央部可观察到拟核(核衣壳),其直径约为40nm。在宿主细胞浆的空泡膜及滑面内质网小池膜上“出芽”,成熟的病毒粒子多蓄积在空泡腔内。病毒增殖数量与其适应宿主细胞程度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伪狂犬病病毒吉林分离株感染BHK-21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猪伪狂犬病病毒(PRV)吉林分离株PRV-JL感染体外培养的BHK-21细胞为模型,通过透射电镜对PRV的形态发生学和宿主细胞超微结构的动态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显示,PRV能导致BHK-21细胞圆缩,并发生细胞融合,形成合胞体;电镜观察到的病毒粒子呈球形或椭圆形,成熟的病毒粒子直径大小为140~210 nm,未成熟病毒粒子直径为90~150 nm,多呈中空状,部分呈致密核芯。病毒吸附于细胞后以膜融合的方式进入细胞,在胞核内复制,装配好的病毒粒子以出芽的方式离开细胞核,获得最初的囊膜,进入胞浆;在胞浆内的病毒粒子又利用高尔基体的膜结构合成第2层囊膜,形成完整的病毒粒子;最后包裹有完整病毒粒子的高尔基囊泡与细胞膜发生融合,将病毒粒子释放到细胞外。感染细胞超微结构变化主要表现为:细胞胞浆空泡增多,内质网扩张,线粒体增生、嵴肿胀、脱落,最后空泡化,整个细胞裂解、破碎。  相似文献   

15.
牛流行热又称暂时热、三日热、僵硬病或流行性感冒。是由牛流行热病毒(bovine ephemeral fever virus,BEFV)引起的牛的一种急性、热性和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病原为BEFV,弹状病毒科暂时热病毒属成员。病毒粒子呈子弹形或圆锥状,成熟病毒粒子约60-90nm×160—180nm。病毒粒子有囊膜,囊膜厚约10~12nm,表面具有纤细的突起。病毒粒子中央有紧密缠绕螺旋样的核衣壳。  相似文献   

16.
牛流行热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牛流行热(又称暂时热、三日僵硬热、牛流行性热或牛登革热)是一种虫媒传播的病毒性疾病,是由牛流行热病毒引起的、以感染黄牛、奶牛、肉牛和水牛为主的急性传染病。1病原牛流行热病毒属于弹状病毒科暂时热病毒属,为单股负链RNA病毒,呈子弹状或圆锥形,成熟病毒粒子长100~230nm,宽45~100nm。病毒粒子有囊膜,囊膜厚约10~12nm。牛流行热病毒对热敏感,56℃条件下经10min,37℃条件下经18h可将其灭活,pH 2.5以下或pH 9.0以上  相似文献   

17.
<正>A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IAV)属于正黏病毒科,是一个有囊膜的、分节段的单股负链的RNA病毒。它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原,在历史上曾引起多次流感大流行事件以及散发性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感染人事件,严重威胁公共卫生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流感病毒表面有两个重要的囊膜蛋白——血凝素蛋白(Hemagglutinin,HA)和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不同亚型流感病毒与受体的结  相似文献   

18.
猪繁殖—呼吸综合征病毒的形态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电子显微技术,对从上海某发病猪场分离到3株猪繁殖-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和标准美洲株(ATCC-VR2332)进行了形态特征的比较。结果表明,这4株病毒形态特征无显著差异。负染显示该病毒以球形为主,具有囊膜,囊膜上有纤突,大小为60-85nm。超薄切片可见病毒粒子大量存在于细胞浆内,有囊膜的直径为60-80nm,没有囊膜的直径为40-50nm,在细胞的线粒体,高尔基体和双基核膜内可见病毒粒子。在病毒增殖的同时,Marc-145细胞的显微结构逐渐发生破损,显示病毒的释放是通过破坏细胞膜结构的完整性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9.
伪狂犬病病毒北京株的纯化及电镜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将伪狂犬病病毒(PrV)北京株细胞培养物经超速离心沉淀后,用质量分数30%、35%、40%、45%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收集病毒蛋白带,经10g/L醋酸负负染色后电镜观察病毒粒子形态。结果表明,病毒粒子主要集中于35-40%蔗糖界面处,有囊膜病毒粒子直径约为150-210nm,无囊膜病毒粒子直径约为100-160nm,证明上述纯化PrV的方法是可行的,为今后建立分抗PrV杂交瘤细胞株及开展基因工程抗  相似文献   

20.
小鹅瘟又称鹅细小病毒病,是由鹅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败血性传染病,病毒粒子呈球形或六角形,直径为20~22nm;无囊膜、二十面体对称、核酸为单链DNA。电镜可见有完整病毒粒子和病毒空壳。全国各养殖区均有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