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从江西省一以产蛋下降、呼吸道症状为特征的蛋鸡群中分离到一株病毒,经血凝试验、干扰NDV、鸡胚发育试验等,证实该分离毒株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发生以肾病变为主的鸡群中分离到了IBV,经电镜观察、生物学特性试验、理化试验、血清中和试验、RT-PCR及RFLP分析、动物回归试验等证明该毒株为肾型IBV,血清型属于Gray株。  相似文献   

3.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杨帆  李淑梅  汤波  刘平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8):3226-3228
[目的]为研究传染性支气管炎(IBV)的流行变异及其防治奠定基础。[方法]从辉县某大型养鸡场疑似IBV的发病鸡群中采集病料,进行病毒分离和鉴定,并对分离病毒的M基因进行RT!PCR扩增。[结果]从鸡病料中分离到1株IBV,命名为IBV!HN05。经浓度1%胰酶、卵磷脂酶C和10%乙醚处理后,该病毒尿囊液可以凝集鸡、绵羊、人、小鼠和兔的红细胞,而未处理的病毒尿囊液则无此凝集活性。该分离株IBV-HN05和标准毒株IBVM41对NDVLaSota都有抑制作用。该病毒对9日龄鸡胚的致病变率达100%。通过鸡胚矮小试验和动物回归试验,发现该分离株能引起鸡胚和病鸡典型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PCR扩增结果进一步证实了该分离株为IBV病毒。[结论]该研究为SARS病毒的研究提供了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4.
从郑州某鸡场的病鸡中分离到1株病毒,经人工接种易感染鸡,可在第6d出现精神不振,拉稀,第8d出现死亡;并可致死部分鸡胚及产生卷曲胚,在鸡胚中干扰鸡新城疫病毒Lasota株的生长,但不能凝集鸡红细胞,经1%胰酶处理后能集鸡红细胞,在电镜下观察,可看到直径约100-160nm,周围有疏松突起,排列成花冠状的病毒粒子。初步鉴定了分离株是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相似文献   

5.
根据IBV Beaudette株全基因组序列,借助基因分析软件自行设计合成了3个引物(youl,you2-youM ),引物you1 和you2-在S1基因两则,跨幅为1611bp,引物you2-和youM 在S1基因的3‘端,跨幅为535bp,用引物you1 和you2-对5个IBV地方分离株(HN2、HN4、JX1、SC2和SC4)进行RT-PCR,均成功地扩增出预期大小的目的片段,对RT-PCR的产物用限制性内切酶PstI进行酶切分析,结果酶切产物中得到2条条带,大小分别为560和1050bp,与GeneBank中11株已发表的S1基因分析结果一致,初步鉴定结果显示,已经成功分离得到了IBV-S1基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从发病鸡群中分离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并对其进行鉴定。[方法]从安徽某鸡场发病鸡群中分离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采用鸡胚盲传,观察病毒对鸡胚的致病作用。通过动物回归试验,在SPF鸡上复制出支气管堵塞的症状,扩增分离毒株的S1基因片段,并与IBV疫苗毒株进行比较。[结果]对分离到的毒株进行HA检测,结果表明收获的尿囊液对鸡红细胞无凝集活性,说明分离到的病毒中无NDV、AIV等,但经1%胰酶处理则可凝集鸡红细胞,符合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生物学特征。该毒株的第6代SPF鸡胚尿囊液通过滴鼻接种SPF鸡,可复制出与现场相似的临床症状,其发生了支气管堵塞的现象,初步证实分离的病毒为一株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命名为XZ株。[结论]该研究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从拉白色水样稀粪,剖检肾脏肿大、苍白,呈花斑样的发病鸡场采集病料接种鸡胚后分离到1株病毒,经过人工感染试验、电镜检查、HA试验、NDV干扰试验、琼扩试验和中和试验、分离病毒被鉴定为肾型IBV。  相似文献   

8.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豫北株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离与鉴定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方法]从豫北某蛋鸡场疑似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病鸡中采集气管分泌物、肾脏等组织分离病毒,进行血凝试验、NDV干扰试验,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对HN07的纤突蛋白S1基因进行扩增、克隆和序列测定。[结果]结果表明,分离到1株病毒,经连续鸡胚传代后,出现侏儒胚和蜷缩胚;血凝试验中,尿囊液无血凝性,而经胰酶处理后有血凝性;NDV干扰试验中,分离的尿囊液明显干扰NDV的增殖;病毒回归试验中病毒可引发接种鸡37.5%死亡;RT-PCR检测试验中,扩增到了约为1.7 kb的目的片段。DNAstar软件分析表明,测定基因具有IBVS1基因的共有分子特征,而且分离株HN07和HD株S1的同源性最高,核苷酸同源性为93.6%。[结论]分离的病毒株HN07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相似文献   

9.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鸡胚接种盲传,从重庆某地疑似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发病鸡群中,分离到一株病毒,该病毒能导致鸡胚出现侏儒胚。用此病毒回归10日龄雏鸡,可使试验鸡出现典型的花斑肾。尿囊液毒穴36~48h雪经差速离心和不连续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纯化,在电镜下能观察到典型的冠状病毒形态,病毒粒子直径为80~120nm,有囊膜、纤突。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穴RT-PCR雪技术扩增出了该病毒的特异性基因M和N,这从分子水平进一步证实引起鸡群死亡的病毒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相似文献   

10.
2012年1月-2014年8月,从全国多地出现传染性支气管炎发病养鸡场(户)中采集病(死)鸡气管、肾脏和腺胃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根据各地分离株与YB160株S1基因分子进化树分析,筛选出5个代表性的毒株,在SPF鸡胚中传至第5代,分别进行毒价测定、无菌检验及对SPF鸡的致病力研究。结果,所筛选出的5个流行株在SPF鸡胚传至第5代时,毒价均大于或等于106.1EID50/0.1 m L,菌检阴性,人工感染试验接种1日龄SPF鸡,可引起试验鸡出现典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症状。  相似文献   

11.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分离鉴定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新疆疑似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发病鸡病料进行病毒分离和鉴定.[方法]采用3种不同的治疗方案对发病鸡群进行治疗.[结果]经过处理的病料组织在SPF鸡胚上盲传至第3~4代后,鸡胚出现尿囊绒毛膜增厚,鸡胚卷缩变小、侏儒胚等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特征性病变.将收获的病毒液进行电镜观察、病毒中和试验、病毒干扰试验、动物回归试验等证实,分离的3株病毒均属于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结论]电解多维+肾肿散(中药)+阿莫西林组合的治疗效果最好,治愈率达到80;~90;.  相似文献   

12.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变毒株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程太平  荣俊  彭本英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3):6207-6208
从疑似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IB)死鸡肾脏中分离到1株病毒,经鸡胚传代,到第3代,出现卷缩胚,第8代,卷缩胚达到50%。第3~8代的尿囊液经胰蛋白酶处理后对鸡红细胞可引发凝集。以琼脂凝胶沉淀试验检测,病料处理后的收获液、第3~8代鸡胚尿囊液与肾型IBV抗血清均可形成沉淀线,其沉淀线与肾型IBV阳性抗原和肾型IBV抗血清之间形成的沉淀线发生完全融合。该分离株在鸡胚病毒干扰试验中对新城疫病毒LaSota株的增殖有显著干扰作用。动物回归试验,试验鸡感染分离毒株,发病率达100%,死亡率达40%,死鸡的病理变化明显而典型。结果表明,该分离毒株是鸡肾型IBV。  相似文献   

13.
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分离株理化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河南分离株IBV-HN05对各种理化因素的敏感性。[方法]IBV-HN05经过热、酸碱、胰蛋白酶、乙醚、氯仿、甲醛等理化因素处理后接种10日龄非免疫鸡胚,以EID50或鸡胚矮化为判断指标,确定各种理化因素对IBV-HN05的敏感性。[结果]IBV-HN05在56℃温度条件下45 min可被灭活,耐酸碱,pH值2.5和10.5的环境能存活3 h,对浓度1%胰蛋白酶有一定的耐受性,浓度20%乙醚作用24 h能部分被灭活,浓度5%氯仿和浓度1%甲醛作用30 min即可灭活该病毒。[结论]IBV的理化特性因毒株的不同而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