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解青海省民和县奶牛布鲁氏菌病的分布和流行情况,净化布鲁氏菌病,对来自12个乡镇的10308份奶牛血清采用试管凝集反应试验(SAT)进行了血清学检测,检出阳性血清23份,阳性率为0.223%,表明青海民和地区存在奶牛布鲁氏菌的感染。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银川地区奶牛布鲁氏杆菌病的流行情况,采用平板和试管凝集试验对591份奶牛血清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被检牛只患布鲁氏菌病的有13头,平均阳性率为2.20%(13/591),其中规模养殖场、小型养殖场及农户饲养奶牛的布鲁氏菌病的阳性血清数分别为4份、3份、6份,阳性率分别为1.09%、2.44%和5.88%。此外,对某牛场近3年布鲁氏菌病流行情况分析结果表明:该场奶牛布鲁氏菌病的发生呈下降的趋势。针对此次调查结果,分析了奶牛布鲁氏菌病的发病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适合青海省海西州地区牛、羊布鲁氏菌病的监测方案,净化布鲁氏菌病.利用琥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全乳环状试验(MR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对1200份牛血清中376份奶牛血清、677份羊血清,以及376份牛奶进行检测.结果RBPT检测1200份牛血清中9份可疑,3份阳性;376份奶牛血清中3份可疑,1份阳性;其他牛6份可疑,2份阳性;677份羊血清中3份可疑.MRT检测376份奶样中5份可疑,1份阳性.SAT重复检测的20份血清中2份为阳性,RBPT与MRT结果的符合率为100%.结论三种检测方法的联合使用适合大样本的进行布鲁氏菌病的监测,为基层布鲁氏菌病的监测方案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李秀明 《当代畜牧》2013,(30):23-24
为了解青藏高原规模奶牛养殖场奶牛"两病"的感染情况,笔者采集了湟源县7个规模奶牛养殖场的奶牛血清800份,使用试管凝集实验进行布鲁氏菌病检测,检出阳性样本2份。对抽检血清的800头奶牛进行牛型结核分枝杆菌PPD皮内变态反应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相似文献   

5.
<正>应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2008~2016年间对共和县4个半农半牧乡镇的9000份奶牛血清,进行布鲁氏菌病检测,检出阳性血清15份,阳性率0.116%,结果表明共和县奶牛布鲁氏病在近几年得到了有效控制。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氏杆菌感染引起  相似文献   

6.
2008-2013年间,应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对共和县奶牛累计检测布鲁氏菌病的血清7004份,检出阳性血清15份,阳性率0.21%,结果表明共和地区奶牛布鲁氏病得到有效控制。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氏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接触性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其特征是妊娠母畜发生流产,公畜呈现睾丸炎。该病可造成奶牛不同程度流产,生产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7.
2008—2013年间,应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对共和县4个半农半牧乡镇的8004份奶牛血清,进行布鲁氏菌病检测,检出阳性血清15份,阳性率0.19%,结果表明共和县奶牛布鲁氏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江苏徐州市奶牛布鲁氏菌病的分布及流行趋势,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T)初步筛选,试管凝集试验(SAT)进行复核的方法对徐州市辖区内主要奶牛养殖场群及部分散养户持续4年进行布鲁氏菌病的监测。累计监测244个奶牛场群,共计血清样品47666份。结果显示,布鲁氏菌病个体平均阳性率为0.13%;群体平均阳性率为2.87%。随着奶牛养殖呈逐年集约化发展,布鲁氏菌病的分布也逐步向少数重点场群呈集中趋势。  相似文献   

9.
为查明甘肃省永靖县奶牛布鲁氏菌病流行情况、感染菌种和类型,2013—2017年对永靖县8月龄以上奶牛进行了布鲁氏菌病监测,对2016年检出的3份疑似感染布鲁氏菌奶牛的脾脏进行了病原分离与鉴定。结果显示:2013—2014年检测奶牛444头,未检出阳性;2015—2016年检测奶牛706头,检出阳性63头,个体阳性率为8.92%;3份脾脏样本均为布鲁氏菌PCR检测阳性,细菌分离培养15 d,只有1份生长菌落;将分离菌株用AMOS-PCR进行检测,获得流产布鲁氏菌特征的扩增条带,且分离菌株的omp25基因测序结果与流产布鲁氏菌高度吻合。本监测和细菌分离鉴定结果为该地布鲁氏菌病防控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2003年我们对可疑布鲁氏菌病奶牛血清179份,进行布鲁氏菌病补体结合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方法检验,179份牛血清检出67份呈强阳性反应,阳性率达37%。据了解,检出的阳性牛已全部扑杀处理。随后,我们开展了病原分离,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锦州地区奶牛布鲁氏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查明锦州地区奶牛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现状。[方法]对锦州地区两家奶牛场所采集的126份血清进行试管凝集试验(SAT)检测。[结果]表明阳性率分别为31.6%、27.4%,平均为29.5%,然后再采集阳性牛的全血15份和奶样71份,进行病原分离与鉴定,共得到7株布鲁氏菌。[结论]布鲁氏菌病应当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2.
为掌握本省牲畜布病的流行现状和发展趋势,2012~2016年,连续5年用试管凝集试验对全省所有存栏奶牛的血清及部分其他品种牛、羊、猪的血清进行了布鲁氏菌病监测,共监测血清703776份,阳性1192份,阳性率0.17%;2007-2013年监测阳性率分别为0.11%、0.28%、0.12%、0.19%和0.14%.监测结果表明:全省布鲁氏菌病监测阳性率总体较低,呈现良好的低位波动态势;不同动物品种间布鲁氏菌病监测阳性率差异较大;不同类型场点间布鲁氏菌病阳性率表现出随饲养管理水平提高而下降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和掌握大理州4县(市)的动物布鲁氏菌病流行情况,采用布鲁氏菌荧光偏振试验(FPA)和微量法补体结合试验(mCFT)相结合的方法对大理州剑川、洱源、大理、宾川4县(市)的7 655份家畜血清(牛血清样品5 467份、羊血清样品1 962份、猪血清样品226份)进行布鲁氏菌抗体检测。发现大理州羊血清样品布鲁氏菌病抗体阳性率为2.8%(55/1 962),牛和猪血清样品布鲁氏菌病抗体阳性率均为0。结果表明,大理州羊群布鲁氏菌感染风险高,牛群和猪群未检测到布鲁氏菌病抗体阳性,布鲁氏菌感染风险低。结果提示,大理州羊布鲁氏菌病流行形势严峻,需要加强监测与防控,减少布鲁氏菌由患病羊传染人的风险。本调查为进一步做好大理州家畜布鲁氏菌病防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摸清靖边县奶牛布鲁氏菌病流行情况,2017年7—8月对该县全部存栏奶牛进行了布鲁氏菌病血清学调查。共采集98个奶牛养殖场户的1 227份血清样品,分别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试管凝集试验(SAT)和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C-ELISA)3种血清学检测方法,对其进行布鲁氏菌血清抗体检测。结果显示:奶牛布鲁氏菌病群体阳性率为13.27%,个体阳性率为3.50%,其中散养户个体阳性率较高,为7.52%,远高于我国控制区标准,需重点加强防控。为探讨上述3种检测方法的一致性,对3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RBPT、SAT和C-ELISA 3种方法检测结果的一致率大于99%,Kappa值大于0.90,表明3种方法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因此,在奶牛布鲁氏菌病监测净化过程中,将3种血清学检测方法联合应用,能有效降低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的概率,准确识别野毒感染牛,从而减少阳性牛处理过程中的误杀和漏杀现象。  相似文献   

15.
为掌握贵阳市2018年奶畜布鲁氏菌病的感染情况,以指导全市奶畜布鲁氏菌病的防控工作,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对全市7个奶牛场和1个奶山羊场的1275份血清样本进行布鲁氏菌血清学检测。结果:奶牛、奶山羊布鲁氏菌病阳性率分别为0.43%(5/1155)和0.00%(0/120),总体阳性率为0.39%(5/1275)。结果表明:贵阳市奶畜存在布鲁氏菌病感染,但感染率在国家控制标准以内,今后需实行检疫和扑杀相结合的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16.
为查明甘肃省永靖县奶牛感染布鲁氏菌病的菌种和类型,为该地区布病科学防控提供技术支撑,2016年9月,对永靖县3份疑似感染布鲁氏菌病奶牛脾脏进行了病原的分离与鉴定。结果表明:PCR从3份样本均检测出布鲁氏菌;细菌分离培养,15 d内,3份样本中只有1份样本生长菌落,其余2份样本培养无细菌菌落出现;分离的1份菌株用AMOS-PCR获得流产布鲁氏菌特征的扩增条带;分离菌株的opm25基因测序结果与流产布鲁氏菌高度吻合。  相似文献   

17.
笔者等在2008年6月~2010年7月期间,对民和县10308头奶牛采用牛型结核分枝杆菌PPD皮内变态反应试验,检出阳性病牛54头,阳性率0.524%;采用布鲁氏菌病试管凝集反应试验(SAT)检测奶牛10308头,查处阳性血清23份,阳性率为0.223%;采用虎红平板法和布鲁氏菌病试管凝集反应试验(SAT)试验,检测黄牛1267头、绵羊2351只,结果全部为阴性;布病采用细菌学试验检测奶牛流产胎儿20头份、绵羊测流产胎儿20头份,全部为阴性。从监测调查来看民和县奶牛存在布鲁氏菌病和结核病。本文就"两病"监测调查、存在的隐患、问题和综合防治措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奶牛布鲁氏菌病是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病 ,特征是生殖器官和胎膜发炎 ,引起流产、不育和各种组织的局部病灶。本病不但对奶牛业危害极大 ,而且也严重危害公共卫生。笔者在 1 998— 2 0 0 0年期间对花溪区奶牛进行布鲁氏菌病检疫 2 374头(次 ) ,现将检疫情况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  ( 1 )待检血清 :从奶牛颈静脉采集牛全血于试管中 ,倾斜放置 1 h左右待血清析出后待检。 ( 2 )布鲁氏菌病试管凝集抗原、布鲁氏菌病阳性血清、布鲁氏菌病阴性血清 :以上 3种药品购自农业部成都药械厂。( 3) 0 .5 %石炭酸生理盐水溶液 :自己配制后高压灭菌…  相似文献   

19.
[目的]估计莱西市奶牛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率和地理分布,分析奶牛养殖场间布鲁氏菌病的传播风险因素。[方法]对莱西市1803个养殖户30119头应检奶牛,全部采样,采用虎红平板凝集和试管凝集垂直试验,同时开展奶牛布鲁氏菌病问卷调查。利用GIS、Epi Infor TM 7和SPASS软件,开展横断面研究和case-control研究,分析莱西市奶牛布鲁氏菌病阳性场户的空间分布、布鲁氏菌病流行率和养殖场间的风险因素分析。[结果]莱西市布鲁氏菌病的场户血清流行率是2.55%,个体血清流行率为0.38%;单因素分析发现存栏量、养殖模式、养殖环境、是否有专用产犊场地、挤奶方式、运奶方式、粪污是否分开处理、是否使用机械处理粪便等8个因素与奶牛布鲁氏菌病发生有一定关系(p<0.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存栏量少(10只以下)(OR=4.58,95%CI:1.87-11.23,p=0.001)和散养户集中村饲养(OR=2.21,95%CI:1.05-4.63,p=0.036)与该病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东莞市动物布鲁氏菌病的流行情况,采用布鲁氏菌病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对2012~2016年采自东莞市动物的血清进行检测,共检测猪血清20221份,牛血清203份,羊血清239份,犬血清4508份,马血清329份,其中,猪、牛、羊、犬、马布鲁氏菌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04%、0.73%、0.08%、0.09%和0。结果表明,东莞市猪、牛、羊、犬中可能存在布鲁氏菌病的感染,动物和动物产品存在布鲁氏菌污染的风险。对布鲁氏菌病的防控需采取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