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四季香芫荽     
芫荽又名香菜 ,伞形花科芫荽属 ,一、二年生草本。以叶及嫩茎为菜肴及调味料。每百克食用部分含维生素C135mg、钙 184mg ,还富含其它多种营养成分 ,我国南北各地均可栽培 ,芫荽已成为人们喜食的凉拌菜肴及调味料 ,相当一部分人对其有特殊嗜好。但芫荽为耐寒性作物 ,传统栽培为秋、冬季栽培 ,春、夏季因气温高难以生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希望夏季能供应芫荽的要求渐增 ,因此发展春、夏季芫荽的生产 ,将有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此 ,安徽望江县经济作物技术研究所高级农艺师著名蔬菜育种专家汪送宝同志培育出既耐高温又耐…  相似文献   

2.
李晓亮 《蔬菜》2001,(10):13-13
芫荽又名香菜,以叶及嫩茎为菜肴,或作调味料,营养成分十分丰富,相当一部分人对其有特殊嗜好。芫荽在我国南北各地均可栽培,但由于其属耐寒性作物,传统上只作秋、冬季栽培,春、夏季因气温高难以生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希望夏季能供应芫荽的要求渐增,因此,发展春、夏季芫荽的生产,将有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此,安徽望江县经济作物技术研究所经多年试种,培育出了耐高温,耐寒性强,品质优、产量高,一年四季均可栽培的四季芫荽新品种——四季香。 一、特征特性 四季香芫荽主根较粗,色白。叶绿,叶柄绿白色,叶缘波…  相似文献   

3.
芫荽又名香菜,以叶及嫩茎为菜肴,或作调味料,营养成分十分丰富,相当一部分人对其有特殊嗜好.芫荽在我国南北各地均可栽培,但由于其属耐寒性作物,传统上只作秋、冬季栽培,春、夏季因气温高难以生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希望夏季能供应芫荽的要求渐增,因此,发展春、夏季芫荽的生产,将有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此,安徽望江县经济作物技术研究所经多年试种,培育出了耐高温,耐寒性强,品质优、产量高,一年四季均可栽培的四季芫荽新品种--四季香.  相似文献   

4.
芫荽又名香菜,是人们喜食的一种调味蔬菜,可生食或调汤.芫荽性喜冷凉,气温高于20℃生长缓慢,高于30℃停止生长.夏季气温高,雨水多,栽培芫荽难度较大,利用遮阳网覆盖,采取相应技术可使667 m2产量达500~600 kg,种植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5.
滕道明 《长江蔬菜》2012,(15):31-32
芫荽属于长日照耐寒蔬菜,夏季栽培产量低、品质差,但芫荽属于叶菜类蔬菜,且在夏季消费量大,不耐贮藏,因此夏季市场供给不足,供需矛盾突出,亟需改进栽培技术,提高其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6.
近年由于粮食作物的比较效益下降,以小麦-玉米1年2作为基本轮作制度的粮食产区,都在积极探索新的高效益种植模式。2001年,我们在麦后以两茬抗热错季蔬菜-抗热芫荽和抗热菠菜取代玉米,667m2毛收入达8000元以上,而且两茬错季菜加起来生长期不过90天,与麦田套种的玉米收获期同步,接下来又可种植小麦。具体做法如下:一、抗热芫荽1.抗热芫荽的效益状况及其特点  当地的芫荽品种,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7~20℃,超过20℃生长缓慢,25℃以上则停止生长。因此,主要在春秋两季栽培,春季于3~4月播种,5~…  相似文献   

7.
王彬  郑伟 《西南园艺》2004,32(2):12-12,14
芫荽(Coriandrum sativum)又名香菜、胡荽,属伞形花科的一、二年生蔬菜,原产地中海沿岸。叶具有特殊香味,为主食部分。芫荽是喜欢冷凉的蔬菜,生长适温为15~18℃,属长日照作物。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芫荽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食用无公害芫荽已成为  相似文献   

8.
滇南大芫荽     
大芫荽(Eryngium foetidum L)又叫刺芫荽,野芫荽,阿佤芫荽,模纳野酸模,属伞形花科,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我省西双版纳、德宏、红河、思茅等地州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均有分布、生长于田边地角、路旁、旷野,也有专供菜用的人工栽培。大芫荽株高20cm左右,嫩叶有浓郁的芫荽香味、根圆锥形淡褐色,有细纵棱。叶自根出倒披针形长6~10cm、宽  相似文献   

9.
草菇是一种喜高温高湿的食用菌,菌丝生长最适温度28~35℃,出菇最适温度为30~35℃。在我国北方,栽培应选择在日平均温度稳定在23℃以上时进行,适合在夏季栽培。一般在6月上旬至8月下旬3个月中栽培,有利于菌丝的生长和子实体的发育。  相似文献   

10.
高温蘑菇"夏菇93"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温蘑菇“夏菇93”菌丝能在20-38℃生长,子实体能在22-34℃生长,十分适宜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连作栽培。本研究通过适宜播种期筛选,菌床覆土技术,高温虫害防治技术等试验,对该品种在宁波进行夏季连作栽培的主要高产技术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1.
田芳 《北方园艺》2003,(3):21-21
丝瓜是一种营养丰富,药用价值极高的瓜类蔬菜.具有消肿止痛清热解毒,舒筋活血,健脾利尿等功效.芫荽别名香菜,是耐寒性蔬菜,夏季受高温限制,栽培面积很少.通过棚栽丝瓜芫荽套种技术,不但可以增加夏季蔬菜市场品种,而且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菠菜是不喜强光的蔬菜,耐寒性强,气温超过25℃即生长不良,大多在秋、冬、春季栽培。夏季由于雨水多、气温高,越夏菠菜的种植容易发生先期抽薹,其品质和产量不太理想,若采用耐热菠菜品种,科学栽培,利用冬暖式大棚在夏季的歇茬期进行越夏菠菜种植,在6-7月份种植,8-9份上市,可获得较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吉醒 《花木盆景》2003,(9):22-23
温度 虎耳草是个比较耐寒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适温3~10月为18℃~21℃,10月至翌年3月为13℃~15℃,冬季温度低于O℃时,叶片变黄枯萎,而地下根茎可耐-5℃低温。翌年春季气温在10℃以上,从根茎重新萌发新叶。夏季室内栽培时,温度超过30℃且湿度又高时,匍匐茎容易受热腐烂。  相似文献   

14.
程晓彬 《食用菌》2011,33(1):51-51,53
金针菇是规模栽培菇类中所需温度最低的一种食用菌。孢子在15-25℃萌发形成菌丝体,菌丝在5~30℃均能生长,最适温度为23℃左右,对高温抵抗力较弱,在34℃以上停止生长,甚至死亡。子实体分化在3-18℃的范围内进行,  相似文献   

15.
刘雪琼  孙育红  张军 《食用菌》2009,31(3):66-67
草菇是一种喜温、喜湿、恒温结实的草腐菌,其菌丝适宜的生长温度是30-39℃,子实体分化发育的最适温度在27—31℃,子实体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8-33℃,所以一年中最适合草菇栽培的季节是夏季,也最经济。  相似文献   

16.
谭春兰 《花卉》2019,(20):95-96
园林绿化可有效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推动城市绿化的进程,城市建设对苗木需求量越来越大。目前苗木的栽培过程中存在苗木选择不合理、种植不规范、养护人员技术不过关等现象。苗木生长过程中要进行施肥、松土、修剪、病虫防治等养护,有效解决苗木栽培过程中存在的不规范现象。  相似文献   

17.
鸡腿菇,又称鸡腿蘑。属中温型食用菌,在我国北方地区广泛栽培。因鸡腿蘑有“不见土不出菇”的特性,所以它又是典型的土生菌.从其营养价值、药用价值等方面预测.鸡腿蘑在未来菌类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定地位。鸡腿蘑尽管受市场欢迎.但由于栽培季节单一,冬、夏两季市场很少见、生产效益难以提高,借鉴蔬菜生产经验,鸡腿蘑生产中反季节栽培,既有生产效益.又可满足市场需求。 鸡腿蘑菌丝生长的温度为 3~35℃ .最适温度 22~28℃,菌丝抗寒能力强、在- 30℃依然可以越冬,温度低,菌丝生长慢.呈稀、细绒毛状;温度高,菌丝生长…  相似文献   

18.
聂宗平  张世银 《食用菌》2004,26(4):28-29
在自然条件下,平菇的四季栽培量以夏季最少,尤其是黑色品系的中低温平菇夏栽更少见;其原因是夏季温度高,不适宜中低温平菇的生长。即使广温型的品种,夏栽也因病虫害严重,栽培管理困难,产量低,效益差,而使栽培规模受到限制。在我区,人们常年形成的消费习惯,尤其偏爱黑色平菇。由于我区地处云贵高原(平均海拔1,689m),冬无严寒,夏无  相似文献   

19.
施礼  徐向进 《食用菌》2005,27(4):49-49
近几年国内由于采取冷房低温刺激、夏季高温反季节栽培技术获得成功,使秀珍菇迅速成为食用菌夏季栽培品种之一。秀珍菇属中温型食用菌,原基分化温度在12~22℃,生长温度低于35℃,但温度超过30℃后随着温度的上升,菇质变差。畸形菇、次菇比例明显提高,甚至出现死菇、烂棒现象。为此,夏季反季节栽培秀珍菇,必须采取相关降温措施,使出菇棚的温度控制在35℃以下的出菇范围内。  相似文献   

20.
秦岭高海拔地区猪苓人工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世荣 《食用菌》2003,25(6):33-33
猪苓在秦岭主要分布在海拔1,000-1,800m的阔叶混交林地带。该地区冬季长达7个多月,没有明显的夏季,极端最低温度在-20℃以下,春秋相连。10℃以上的积温仅2,000-2,600℃,持续近5个月没有≥20℃气温。根据猪苓的野生生长条件,笔者进行了多年的人工栽培猪苓技术探索,并取得了初步成功,在该地区推广栽培近10万窝(1窝:下种0.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