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为了解丁字湾盐沼湿地不同生境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多样性,于2020年10月对盐沼植物芦苇、碱蓬、大米草及互花米草4种生境开展大型底栖动物调查。共鉴定出大型底栖动物47种,隶属于5门7纲35科,以多毛纲(17种)和软甲纲(13种)种类较多。大型底栖动物平均丰度芦苇生境最高,大米草生境最低,平均生物量则反之。Shannon-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显示大米草生境大型底栖动物的多样性高于其他生境。4种盐沼植物生境间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相似性程度较低,互花米草生境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率先聚类到一起,且与芦苇生境差异较大,芦苇生境以浮游生物食性功能群占优势,互花米草生境多为碎屑食性。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典范对应分析结果表明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受植被、沉积物有机碳含量和沉积物粒度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2.
红树林区大型底栖动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瑞 《热带农业科学》2016,(10):109-113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红树林区大型底栖动物的研究进展。目前,红树林区大型底栖动物研究主要集中在物种多样性、影响因子、与其他生物的关系、次级生产力和污染生态学等方面。同时提出今后还应该更深入地进行红树林区大型底栖动物的多样性、红树林恢复过程中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特征,并应用大型底栖动物对红树林生态系统进行监测和评价。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互花米草入侵对西门岛潮滩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造成的影响,对位于乐清市西门岛的红树林保护区内及周边被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所侵占潮滩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调查样品中共检出大型底栖动物18种,其中红树林保护区断面有17种,而互花米草侵占区断面仅10种。红树林保护区内互花米草覆盖的中潮滩大型底栖动物平均密度和平均生物量均低于互花米草侵占区的中潮滩,而红树林保护区内红树林覆盖的高潮滩则高于互花米草侵占区高潮滩。红树林保护区断面互花米草覆盖的中潮滩上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Marglef、Shannon-Wiener、Pielou和Simpson等多样性指数均接近或略高于互花米草侵占区中潮滩,2个断面分别为红树和互花米草所覆盖的高潮滩的大型底栖动物各多样性指数值则相近。聚类及多维标度(MDS)分析结果显示,各互花米草覆盖潮滩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相似度较高,而与红树林覆盖潮滩相比有显著不同。结果表明,被互花米草侵占的滩涂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指数没有下降,但种类组成和群落结构已与原有红树林潮滩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4.
东寨港典型红树林区底栖动物多样性特征指数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红树林区不同红树林群落及环境变化与底栖动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为红树林湿地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机械抽样方法选取采样点,对东寨港北港、三江典型红树林区底栖动物资源进行定性和定量调查,用多样性指数、丰富度、均匀度等特征指数进行底栖动物多样性分析,探讨不同红树林群落对底栖动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北港区和三江区的红树林底栖动物组成及数量分布都存在差异;北港红树林区底栖动物平均生物量、栖息密度和多样性指数分别为608.69 g.m-2、683.33个.m-2和1.157 1,三江红树林区分别为:214.60 g.m-2、547.00个.m-2和1.037 2;[结论]北港红树林区的底栖动物多样性比三江红树林区丰富。底质和盐质等生境条件以及红树林群落的高度、郁闭度和林下通风透光等生态特征的差异都是造成红树林底栖动物多样性差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为揭示现阶段西溪湿地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现状及其对湿地生态保护工程的响应,于2009年8月至2010年5月对西溪湿地在3个不同时期建设的区域(Ⅰ区、Ⅱ区和Ⅲ区)中的大型底栖动物进行季度调查.共记录大型底栖动物3门8纲15科45种.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多毛管水蚓(Aulodrilus pluriseta)和梨形环棱螺(Bellamya purificata)是现阶段西溪湿地大型底栖动物的优势种.最早建设的Ⅰ区的环节动物密度在各季节均低于建设较晚的Ⅱ区和Ⅲ区,而软体动物的密度和生物量的变化趋势则相反;Ⅰ区大型底栖动物的总密度虽然与Ⅱ区和Ⅲ区没有明显差异,但总生物量、物种数、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显著上升.上述结果表明,西溪湿地生态保护工程早期建设区域的底栖动物多样性趋于增加,水生生态系统环境质量得以改善.ANOSIM分析显示,西溪湿地不同区域或季节间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均存在显著差异,且这些差异的主要贡献物种为多毛管水蚓(Aulodrilus pluriseta)和梨形环棱螺(Bellamya purificata),表明这两个优势物种对西溪湿地底栖环境变化反应敏感,可作为湿地环境评价的指示物种.BIO-ENV分析表明,水温是影响春季和夏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水深是影响秋季和冬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主要因子,同时底泥总磷含量对解释大型底栖动物生物量和群落结构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6.
象山港中部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2012年4月、7月、9月和12月对象山港海域11个大面站进行了大型底栖动物调查研究,采用优势度(Y)、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H')、Margalef丰度指数(d)、Pielou均匀度指数(J')分析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物种多样性及群落种类组成,用Bray-Curtis相似性系数聚类分析和多维排序尺度(MDS)分析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以及采用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ABC曲线)法分析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受污染扰动的状况。调查结果显示软体动物中的半褶织纹螺(Nassarius semiplicatus)成为最主要的优势种,4季均可成为优势群体;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平面分布与Margalef丰度指数平面分布大体一致,Pielou均匀度指数的空间变化相较于Margalef丰度指数与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变化不大,说明每站种类组成的差异较小,站间分布均匀;大型底栖动物群落4季主要分布为靠近调查海域北岸和中部的站位相似性较高和靠近调查海域南岸的站位相似性较高,海域环境的不同形成不同的生境,进而在群落结构分布上形成不同的类群;ABC曲线分析表明,4月、7月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未受到污染扰动,9月、12月受到了轻微的污染或者扰动,主要影响因素与温排水、工业三废的排放、自然岸线和湿地面积的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海南省红树林区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现状,2009年6月对海南省7个主要红树林区进行大型底栖动物调查,采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Pielous种类均匀度(J′)、Berger-Parker优势度指数(Y)、多样性阈值(Dv)等进行种类多样性评价。结果表明,调查所采获的大型底栖动物共56种,以软体动物和甲壳类动物为主。红树林区大型底栖动物平均生物量137.67 g/m2,平均栖息密度为307.64个/m2。H′甚高,在1.94~3.41,J′在0.52~0.90,Dv达到1.01~3.07,种类多样性基本处于非常丰富和较好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选择乐清湾西门岛海域相同高程断面不同造林时间的人工红树林(秋茄林)、光滩和互花米草丛,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分析我国分布最北界人工红树林造林过程对大型底栖生物的影响.大型底栖动物生活型分布基本表现为幼林(1、4、8a秋茄林)以底上附着型为主,而在光滩、50a秋茄林和互花米草中底下生活类群相对增加.并且穴居型动物只出现在发育成熟的生态系统内.各项指标显示50a老林群落生态稳定性较好,光滩和互花米草丛次之,但优于发育中的秋茄幼林.与以往研究结果不同,50a老林的大型底栖动物生物种类的丰度及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最高,并不与红树林的发育状况呈负相关,也不比邻近光滩低.结合50a林下滩涂底泥情况,西门岛50a红树林林下滩涂的底质发育要落后于国内天然红树林土壤.这可能与当地红树林造林规模小以及强潮差海域有关.此外,红树林恢复过程中,大型底栖动物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稳定性之间的线性关系,其适用的系统面积和演替时间的尺度范围有必要做更加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在长江口北支北八滧河以北贝类放流滩涂湿地的潮下带水域,采集大型底栖动物,分析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在滩涂贝类放流前后的变化。贝类放流后在放流区邻近潮下带海域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51种,其中软体动物15种,节肢动物17种,环节动物4种,脊索动物14种,纽形动物1种,全年优势种有8种。年平均密度为0. 265个/m~2,年平均生物量为0. 06 g/m~2,年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为0. 93,年丰富度指数为0. 895,年均匀度指数为0. 39。与放流前调查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相比,贝类的放流影响了放流区邻近海域的底栖动物群落和优势种的组成。  相似文献   

10.
受到低山林地改植茶园影响的溪流各水体理化指标数值都比参照溪流高1倍左右.与参照溪流相比,林地改植茶园对相邻溪流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表现在节肢动物物种比例下降(47.54%),EPT丰富度和昆虫纲物种丰富度显著下降(P<0.05).水体营养指标的升高可能是导致低山林地改植茶园溪流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多样性下降的直接原因.低山茶林(茶园与溪流之间有成片林地间隔)对溪流影响小于低山茶园,说明沿岸带林地对减缓茶园对相邻溪流的牛态影响有积极作用.低山茶园、低山茶林、农田和参照溪流3个季节的群落相似性的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表明,溪流群落相似性主要与干扰类型密切相关,干扰对溪流底栖动物群落组成的影响要大于底栖动物群落组成的季节性变化.  相似文献   

11.
调查了文昌清澜自然保护区3个红树植物群落,并就保护和恢复文昌清澜自然保护区红树林提出了建议。调查结果显示,文昌头苑3个样地红树植物群落共有植物种6科8属11种,其中第1个红树植物优势种为木果楝、尖瓣海莲、榄李和海莲;第2个红树植物优势种为榄李和软叶海桑;第3个红树植物优势种为海莲和榄李。3个样地红树林植物群落物种组成相对简单,植物数量较多,发育较好,发育成复层群落,群落覆盖度在60%~85%。  相似文献   

12.
利用ABC曲线法结合粒径谱理论对鸭绿江口近岸海域的生物群落特征、优势种演替、多样性水平、稳定性状况等进行了分析,并尝试构建了鸭绿江口近岸海域生物群落稳定性的评估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鸭绿江口滨海湿地生物群落结构相对简单,优势种演替明显,受外界干扰较大.春、夏季浮游植物以r-对策者为主,群落数量偏离平衡点;秋季以r-对策者为主的微小型浮游植物逐渐被中大型k-对策者演替,群落完成反馈调节,恢复到平衡点.浮游动物由于较高的能量供应其幼体全年一直处于较高优势水平,但生态效率转换相对较慢.潮间带底栖生物群落结构相对简单,优势种演替明显,系统具有低多样性低密度的特点,群落在夏季受外界扰动较大.游泳生物群落主要以小型个体为主,已处于极不稳定状态.构建的群落稳定性评估模型测算结果与上述结论基本一致,这也验证了该评估模型具有一定的有效性与实用性.综合以上分析结果,说明鸭绿江口近岸海域生物群落稳定性较差,受外界干扰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13.
文昌市八门湾红树林区植物群落特征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椐文昌市八门湾红树林区自然条件和植被分布特征,设置研究样地对该区植物群落特征进行调查,研究不同区域红树林的多样性特征,并对八门湾红树林群落不同乔木树种重要值进行计算。结果显示:八门湾红树林区共有植物28科42属48种,其中乔木层共有植物17科24属29种,重要值前5位的树种是黄瑾、海莲、榄李、正红树、木果楝;灌木层共有植物3科3属3种,包括东风橘、马樱丹、鹊肾树;草本层共有植物11科16属16种,主要有卤蕨、夜香牛、老鼠簕、海芋、金腰箭、菊三七等。不同区域红树林物种多样性存在较大差异,半红树林区香浓-维纳指数、丰富度均大于其它3个红树林区。八门湾红树林区树种组成丰富、结构复杂,但受多种干扰因素的影响,群落多样性分布不均。建议通过加强人工防护,使群落多样性更加丰富。  相似文献   

14.
根据浙江省西天目山11目1147种昆虫,初步分析了该山的昆虫区系,介绍了该山昆虫在世界动物地理区和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中的归属及其比例,比较了该山与国内外几个点昆虫种类的异同,分析了以该山为分布南北限的昆虫种类。据此试推断西天目山昆虫区系特征:属东洋区近北缘;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昆虫种类繁庶;得益于植物区系和层次结构复杂,天敌丰富和人为干扰极少,昆虫群落结构处于稳定的平衡状态,特殊的地形、植被和地史产生了大量的特有种、残留种和间断种。  相似文献   

15.
土壤动物的恢复、群落演替及其多样性对于铜尾矿废弃地的生态重建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铜尾矿废弃地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特征,在铜陵市铜尾矿区设置4个样地23采样点,共捕获土壤动物4622只个体,隶属5门10纲18目29类.结果表明,铜尾矿自然废弃地与其对照组土壤动物多样性差异明显,自然废弃地土壤动物丰富度指数d、大型土壤动物密度、中小型土壤动物密度、多样性指数H''和D·G指数均小于其对照组且存在显著差异.而复垦废弃地中小型土壤动物密度和D·G指数小于其对照组且存在显著差异,多样性指数H''大于其对照组且差异极显著,其他土壤动物群落指标与其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相似系数q表明,外围林地间土壤动物群落相似性最大,其次是复垦废弃地与外围林地间,自然废弃地与其它3个样地间相似性最小.从垂直分层来看,复垦废弃地土壤动物表聚性强于自然废弃地,尾矿废弃地表聚性强于外围林地.灰色关联分析表明,铜尾矿区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动物群落结构指标关系密切,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土壤含水量和总钾含量,重金属全镉含量也不容忽视,植被因素和土壤全铜含量对土壤动物的影响相对较小.由此可见,土壤含水量、土壤基质的优劣、土壤有机质与营养元素的含量等因素限制了铜尾矿废弃地土壤动物的恢复与重建,而这些因素的改善主要归功于尾矿废弃地的土地复垦和作物种植.所以,尾矿废弃地的复垦与利用有利于土壤动物的恢复与重建.  相似文献   

16.
广西红树林的数量分布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为摸清广西红树林的数量分布 ,采用遥感、GIS和GPS技术与地面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广西红树林进行了全面的调查 .在此基础上以自然海湾为研究单位 ,对广西红树林的空间分布、群落类型和覆盖度、树高等级等林分结构进行了分析评价 .结果表明 ,红树林在宏观上沿整个海岸线呈展开式均匀分布 ,在 14 89 64km海岸线中 ,间断距离 <2km的红树林岸段占海岸线总长度的 75 7% ;14个海湾中有 10个海湾的红树林岸线率≥ 80 % ;红树林分布由海岸 (堤 )向外海延伸 50~ 10 0 0m ,最远外延达 2 82 0m ;74 4%的红树林分布于海堤外侧 ;桐花树群落 (Comm .Ae gicerascorniculatum)、白骨壤群落 (Comm .Avicenniamarina)、秋茄—桐花树群落 (Comm .Kandeliacandel,Aegicerascornic ulatum)和白骨壤 +桐花树群落 (Comm .Avicenniamarina ,Aegicerascorniculatum )为优势群落 ;61 9%的红树林覆盖度≥70 % ;78 1%的红树林平均高度 <2 0m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三亚潮间带大型海藻生态现状,布设6条岩相断面,于2008年1-11月进行了四季野外的调查,并使用物种多样性指数与聚类分析研究了潮间带大型海藻四季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变化。调查共鉴定出大型底栖藻类130种,隶属于4门75属,其中红藻门41属67种、褐藻门16属31种、绿藻门15属29种、蓝藻门3属3种。潮间带海藻种类数季节变化不大,并呈低潮带>中潮带>高潮带的垂直分布特征,且中低潮带有共同分布种,夏季尤为普遍。潮间带海藻夏冬两季平均生物量高于春秋两季,但并无显著差异。优势种季节变化明显:春季有波利团扇藻 Padina boryana、日本仙菜Ceramium japonicum、半叶马尾藻Sargassum hemiphyllum、海柏Polyopes polyideoides,夏季有波状软凹藻Chondrophycus undulates、冠叶马尾藻Sargassum cristaefolium、宽扁叉节藻Amphiroa dilatata、石花菜Gelidium amansii,秋季有冠叶马尾藻、波状软凹藻、叶状铁钉菜Ishige foliacea,冬季有瓦氏马尾藻 Sargassum vachellianum、苔状鸭毛藻Symphyocladia marchantioides、珊瑚藻Corallina officinalis、波利团扇藻、日本仙菜。群落多样性冬高夏低:Shannon多样性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最大值出现在冬季,Shannon多样性和Pielou均匀度指数最低值出现在夏季。区域底栖藻类以暖水性热带-亚热带种为主,其次为温水性的暖温带种类,基本符合南海南区暖水区系特点。研究表明,尽管三亚潮间带底栖海藻种类数与生物量上并无显著的季节差异,但群落结构与多样性均显示出一定的季节变化。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不同红树植物养分重吸收状况,以福建漳江口拒盐红树秋茄和木榄、泌盐红树白骨壤和桐花树为对象,测定成熟叶和衰老叶中N、P、K、Ca、Mg、Fe、Mn、Cu、Zn含量。结果表明,4种红树植物成熟叶(Zn除外)、衰老叶(Cu除外)养分含量差异显著(P<0.05),衰老叶N、P、K、Cu、Zn含量均低于成熟叶,为正转移,平均转移率分别为65.88%、38.35%、44.27%、35.78%和66.91%;衰老叶Mg、Fe、Mn(木榄除外)含量高于成熟叶,为负转移,平均转移率分别为-120.56%、-45.93%和-30.25%。泌盐红树(白骨壤和桐花树)N和P重吸收效率显著低于拒盐红树(秋茄和木榄)(P<0.05),而泌盐红树的K重吸收效率显著最高(P<0.05)。不同红树植物养分重吸收效率与其成熟叶养分含量呈正相关关系(Mg除外),与其衰老叶均呈负相关关系。综上可知,不同红树植物对不同养分的重吸收具有特异性,秋茄和木榄通过较高的N、P重吸收效率适应滨海的特殊生境,而白骨壤和桐花树则通过提高凋落物的N、P、Mg、Cu、Zn输入,对土壤养分的有效性作出正反馈。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植物生长不同物候时期凋落物分解过程中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动态及其与凋落物分解的关系,以四川盆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典型人工林树种马尾松和柳杉,次生林树种香樟和麻栎凋落物为研究对象,采用凋落物分解袋试验研究,凋落物分解过程中土壤动物的群落特征。4种凋落物分解袋共获得土壤动物8047只,其中,柳杉(2341只)>香樟(2105只)>马尾松(2046只)>麻栎(1555只)。其中,秋末落叶期、萌动期和展叶期,马尾松凋落物袋中主要以捕食性土壤动物为优势类群,而后以菌食性土壤动物为主;香樟凋落物袋中除秋末落叶期和叶衰期以菌食性土壤动物为主要优势类群外,其他各时期均以捕食性土壤动物为主要优势类群;柳杉凋落物分解各时期均以菌食性土壤动物为主要优势类群;麻栎凋落物分解在前3个时期以菌食性为主,而后以植食性土壤动物为主要优势类群。相关分析表明,在秋末落叶期和萌动期土壤动物的个体密度主要和氮、磷含量及其格局密切相关,叶衰期主要和难分解组分木质素显著相关。除在秋末落叶期土壤动物对凋落物分解的贡献率与土壤动物的个体密度显著相关外,其余主要物候关键时期均与土壤动物的类群密度及其食性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