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容器苗造林的优势1.1有效提高造林成活率。采用容器苗造林,容器内的水分不易散失,能够形成单株生长的小环境,而且在苗木起运、栽植过程中根系不受损伤,栽植后不用缓苗,抗性强,生长健壮,成活率高。在干旱年份,一般能保持70%以上的成活率。正常年份,造林成活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2.
TCP植物蒸腾抑制剂对荒山造林成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荒山造林中使用TCP植物蒸腾抑制剂能显著提高苗木造林成活率。容器苗造林,起苗前2d~3d叶面喷洒植物蒸腾抑制剂1次,栽植后间隔10d叶面喷洒,连喷两次,容器苗造林成活率提高7.6%;裸根苗造林,栽植前用植物蒸腾抑制剂蘸根处理,栽植后间隔lOd叶面喷洒,连喷两次,成活率提高24.0%。使用TCP植物蒸腾抑制剂可降低造林成本,节省人力,财力和物力。  相似文献   

3.
容器育苗在孟滦林管局从80年代初就以推广应用,目的是解决冀北石质山地十年九春旱造林成活率低的问题。在试验推广初期,严格容器苗培育应用操作程序,苗木质量高,雨季栽植,造林成活率均保持在95%~98%之间,达到了一次成林的目的,为防沙治沙做出了较大贡献。近几年来,由于容器苗培育方法和造林时间发生了变化,对造林成活率产生了较大影响,通过调查研究,现将几种不同的育苗方法、造林时间、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穴植方式对油松造林成活率与成本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松幼苗采用单株、双株两栽植点、3株丛植3种不同穴植方式进行栽植,运用标准地调查法,调查并分析了其造林成活率与投入成本。研究结果表明:油松穴植的成活率主要与栽植技术和造林地有关,单株、双株两栽植点、3株丛植成活率都达到95%以上,三者基本没有差异。从造林成本来看,单株费用最少,效果较好。建议在今后大面积造林中,大力提倡每穴单株造林。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林业》2008,(11):30-30
干旱地区及干旱季节造林成活率普遍较低。为了提高造林成活率,大面积栽植时一般采用容器苗。如水源不便及进行小面积栽植或补植时,采取以下几种栽植苗木的土办法,可明显提高栽植成活率。  相似文献   

6.
2010年,河北省滦平县在京承公路沿线栽植了8000亩地的常绿乔木油松和侧柏,面积核实率和造林成活率均在95%以上。如此高的面积核实率和造林成活率基于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投资额度比较高。每亩油松(大苗)投资5000元,每亩侧柏(大苗)投资4500元。二是造林方式得当。当年造林成活率达95%以上,拨款60%;第二年造林成活率在95%以上,再拨款20%;第i年造林保存率在95%以上,拨付余款。三是管理严格。  相似文献   

7.
科尔沁沙地西部樟子松抗旱造林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科尔沁沙地西部樟子松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在翁牛特旗玉田皋乡进行了一系列樟子松抗旱造林试验。结果表明:用3-5年生容器苗,采取局部块状整地,坐水打浆栽植,施用ABT生根粉,保水剂、覆盖地膜,培越冬防护土等系列抗旱造林技术措施,幼树根系主要分布土层(15-50cm)土壤含水量比对照提高25%-60%,成活率和保存率达85%以上,比对照提高15%-30%。  相似文献   

8.
<正> 为提高太行山区石灰岩柿树栽植的成活率,1987~1989年我们在辉县高庄乡宋庄村进行了柿树抗旱造林技术试验。试验结果如下。一、栽植时间由于柿树先萌芽,后根系生长,按常规时间栽植,成活率很低。据试验,3月中旬,柿树芽没有萌动时栽植,成活率为78%; 3月下旬柿树芽已萌动时栽植,成活率为90%,  相似文献   

9.
今年元月以来,娄底地委。行署把实现全区绿化作为1997年农村工作十件大事之一,列入目标管理考核内容重点抓,向各县市各部门单位下达了目标任务。最近,地区林业局、绿委办抽调人员对五个县市造林绿化工作进行了检查和督促。总的形势是行动早,进度快。去年8月,地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把丘岗山地综合开发任务下达到各县市,各县市将任务落实到了乡镇、村组及有关单位。到2月24日止,全区炼山整地任务全面完成,栽植任务完成计划67%、完成低改7066.7公顷,占计划70.7%。涟源市农村造林全面完成任务,各乡镇大都在春节前栽植完毕。双峰县…  相似文献   

10.
来自亚拉巴马州不同苗圃和不同种源的火炬松实生苗,其苗高与“优劣”造林地的成活率和高生长量有关,二年的成活率低于75%,总高生长量低于75毫米划为劣造林地,劣造林地与优造林地比,苗高与成活率呈负相关,回归斜率高出4倍,在劣造林地,原苗高与二年的高生长量也呈负相关,二年后,矮苗与高苗的总苗高达到相同,结果,二个生长季后,劣造林地的原栽植苗高对总苗高没有什么影响,因此,当成活率低于75%时,栽植苗高超过20厘米没有高生长优势,在优造林地,苗高20-34厘米问题不大,。在美国南部成活率低的造林地用矮苗造林,预计可以大大提高火炬松实生苗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1.
哲里木盟奈曼旗兴隆(土召)林场,几年来由于重视和坚持用科学方法造林,并总结出了沙地造林的主要经验,这些经验已在全旗推广,取得了好成绩。 1981年全林场造林1.62万亩,平均成活率达85.5%,严重干旱的1982年,造林成活率仍达75.1%。他们在雨季到来之前对造林地进行全面整地,经过整地的1万亩造林地,墒情均很好。今年4月1日开始,该场用5天时间造林3000亩,采用水浸苗木、蘸泥浆、深开沟、深挖坑,深栽植的方法:造林苗木在造林前全部浸水3天;浸水后苗根全部蘸泥浆,然后运往造林地栽植;造林地全部实行机械开沟、人工挖  相似文献   

12.
在黄土高原沟壑地区,如何提高油松造林成活率,是目前面临的突出问题。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法对泾川县影响油松造林成活率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选择适宜的栽植时间、立地条件和苗木规格是提高油松造林成活率的关键措施;在油松造林方面,应注重调查规划,科学编制设计;选择阴坡和半阴坡立地类型,清明之前栽植,采用带土球或营养钵苗木,可有效提高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13.
李大林 《中国林业》2011,(16):53-53
河北坝上属于高寒山区,造林成活率偏低,主要原因是气候恶劣、产苗地与植苗地气候差异明显,苗木从外地购进很难适应当地气候。近几年,随着造林任务的加大,提高造林成活率显得尤为重要。要提高造林成活率关键是要做好苗木选育工作,只有在本地育苗、本地栽植,才能提高造林成活率。笔者多年培育针叶苗木,现已获得成功,本文就针叶树育苗管护试验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三倍体毛白杨配套造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10年来大规模的三倍体毛白杨春、秋、冬三季造林,总结出了通道工程绿化、农田林网和滩涂用材丰产林的整地、苗木质量标准、栽植八要诀、育造一体化和林木管理等系列配套造林技术。参照应用本技术,可使毛白杨造林成活率达到95%以上,并使三倍体毛白杨产业的经济效益提高三倍以上,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林业》2011,(11):47-47
可控根育苗是一项新的大苗培育技术,赤峰市通过一年的引进、推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10年全市培育19种、6.7万株可控根苗木,其中有3000多株针叶树大苗在城区、公同绿化中栽植,成活率达99%以上,与同规格其他苗木相比,控根苗表现出造林成活率高、无需缓苗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进行了慈竹一种新的栽植方法———“兜秆平埋”栽植造林试验。结果表明,新的栽植方法可明显提高造林成活率,提高竹株平均发笋数量,而发笋质量与传统的栽植方法没有差异。因而,认为采用新的栽植方法可提高造林成效,在生产上可推行。试验同时表明:母竹的年龄对造林成活率有显著影响,对竹株发笋数量和发笋质量也有一定影响。造林母竹以选择1年生竹为宜,2年生竹次之,3年生竹不宜采用。  相似文献   

17.
系统地总结了太行山干石山区多年来的造林经验,提出了提高造林成活率的具体措施,即选择合理的造林树种和造林模式.运用截流聚水、精细整地、发展容器苗、科学栽植等造林技术,明晰产权、实施禁牧、加强抚育管护、防治鼠害和免害等管护措施,造林成活率平均达到了91%.保存率平均达到了86%。  相似文献   

18.
柳栎树形优美,且抗高温和寒冷气候,是目前国内最具前景的多用途树种。考察了立地类型、栽植方式和苗木地径规格对柳栎造林成活率及苗高、地径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地径2.0 cm裸根苗,通过宽窄行栽植能有效提高柳栎造林成活率,最大造林成活率高达91.86%。在出圃幼苗地径规格相同的情况下,柳栎造林成活率宽窄行栽植行植均匀栽植。栽植方式和出圃苗木地径规格均对造林后柳栎苗高及地径生长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和田县核桃面积迅速增加,但由于栽植核桃时,使用的多为二、三年实生苗,主根发达,侧根、毛根较少,且不完整,加之栽植后没有及时定干,核桃成活率很低。近两年来,在生产实践中,我们通过采用适宜的栽植时间,合格的苗木,实行开沟挖大穴造林,提早定干的方法,使核桃的定植成活率由前几年的50%提高到目前的90%以上。  相似文献   

20.
成活率是检验造林成败的一个关键技术指标,对影响华北落叶松成活率的几大关键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良种壮苗和认真栽植是提高造林成活率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