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利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浸种时间、播种密度、第1次和第2次收获时间4个因素对豌豆芽苗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播种密度对2次收获时的株高均有显著的影响;第1次收获芽苗菜的最高产量优化措施为浸种13h,播种密度为2.71kg/m2,第11天收获。总产量的最优化栽培措施为浸种13h,播种密度为2.71kg/m2,播种后第9天收获1次,第2次收获时间为第1次收获后8d。  相似文献   

2.
王迪轩  胡为 《蔬菜》2010,(9):27-28
<正>1收获食用薯块和加工薯块以达到成熟期收获为宜,一般认为在生理成熟期时收获产量最高。马铃薯生理成熟标志是:叶色变黄转枯,块茎脐部易与匍匐茎脱离,块茎表皮韧性大,皮层厚,色泽正常。种用薯块应适当早收,一般可提前5~7d收获。此外,马铃薯的收获还应依气候、品种等多种因素确定。  相似文献   

3.
1栽培方式与季节大白菜可进行春、夏、秋栽培。春大白菜露地栽培多在3月下旬播种,5月下旬~6月上旬收获;春保护地大白菜可在3月上旬直播或育苗移栽,5月中旬前后收获;夏大白菜5~7月播种,播后50~70天收获;秋大白菜8月播种,小雪前后收获。  相似文献   

4.
谷士荣 《蔬菜》2007,(12):28
一、菠菜 11月中下旬,土壤夜温低,收获下来的菠菜能很快结冻,处于休眠状态,损耗最低,为收获适期。若收获过早,气温偏高,即便不埋在土里,菜捆内的菠菜仍呼吸旺盛,热量又不能散出,轻则叶片捂黄变质,重则腐烂如果收获过晚,也会因土壤封冻难以采收。  相似文献   

5.
<正>1收获1.1适时收获无明显成熟期,一般日平均气温在12℃-15℃时为最佳收获期。1.2注意事项1.2.1选择晴天收获,避免雨天收获。人工、机械起薯时要发力均匀,避免戳伤和损伤薯块。1.2.2按照不同品种、不同用途(种薯、鲜食薯和加工薯)分别收获。1.2.3应去除薯块表面泥土,在粘土地或地下水位较高地区生长  相似文献   

6.
《蔬菜》2008,(10)
俄罗斯科学院医学-生物研究所实验室主任瑟乔夫近日表示,国际空间站俄罗斯宇航员收获了1个月前种下的日本生菜。 俄罗斯媒体援引瑟乔夫的话说,1个月前宇航员曾在空间站收获了大麦。这次收获的部分生菜将和上次收获的大麦一样,被冷冻起来,然后在2008年底交由航天飞机带回地球,供俄罗斯、美国和日本专家研究。  相似文献   

7.
荸荠机械化收获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分析了当前我国荸荠的种植情况和收获现状,阐述了荸荠机械化收获技术研究进展,比较分析了各种荸荠收获机的特点,揭示了我国荸荠机械化收获存在的问题,展望了我国荸荠机械化收获技术的研究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1茬口安排 春黄瓜于1月上旬播种育苗,2月中旬大棚内定植,4月上、中旬至6月中旬收获;萝卜于6月中旬直播,8月上旬至中旬收获;大白菜于8月下旬直播,11月下旬开始陆续收获。  相似文献   

9.
低温状态和适当的包装材料对瓜果、蔬菜的储运期间的品质保存有一定的效果,同时受果蔬自身状况的影响。影响果蔬储藏性的要因之一是栽培条件,目前尚未进行系统地研究。笔者以数种蔬菜作为供试材料,调查了品种、栽培地、光照、温度、收获成熟度、收获季节、收获时期、收获日的气候对储藏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塑料大棚小白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包括撒施底肥、耕整地、播种、田间管理、收获 等5 个生产环节7 个技术节点,可显著提高小白菜生产各环节的作业效率,减少用工量, 收获效率是人工收获的40 倍。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甜菜纸筒育苗机械化的主要设备及其工艺流程,阐述了甜菜纸筒育苗移栽的技术要求及甜菜移栽机的类型和工作原理。实现甜菜纸筒育苗移栽机械化不仅能够保证甜菜纸筒秧苗的移栽质量,而且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已成为甜菜生产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以6种杀菌剂单剂浸泡甜菜种子;在单剂中筛选出对甜菜立枯病有明显效果的药剂品种进行复配;筛选出复配品种后再进行浸种时间对甜菜立枯病防治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单剂试验福美双防治甜菜立枯病效果最好,复选试验中以福美双十恶霉灵防治效果最好,田间试验中证明浸种2h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揭示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与甜菜的共生关系,收集甜菜根系及根际土壤,采用湿筛倾析-蔗糖离心法分离甜菜根围土壤AM真菌孢子。利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分离得到的AM真菌抱子进行分类鉴定,并应用Nested—PCR技术检测甜菜根际土壤AM真菌侵染甜菜根系情况。依据AM真菌孢子形态特征及25SrDNA D1/D2区域序列分析,鉴定出甜菜根围土壤中具有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并且应用Nested—PCR技术从甜菜根内检测到了G.mosseae,表明G.mosseae侵染甜菜根系。  相似文献   

14.
以甜菜为基础材料。研究不同配方种衣剂处理对甜菜苗期生长、立枯病的防治效果以及对甜菜产量、含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9种甜菜种衣剂对甜菜发芽率均无抑制作用,对甜菜种子安全;其中种衣剂P1、T3处理效果较好.能够有效防治甜菜苗期立枯病、促进幼苗生长,提高百株鲜重,促进甜菜品种充分发挥其自身生产优势,产量和含糖率表现突出。  相似文献   

15.
采用人工病圃和自然病田同步进行抗褐斑病性鉴定筛选,初步试验结果表明,甜菜品种的含糖率随着抗病性的增强而明显提高,凡抗褐斑病品系材料,综合性状表现也较好。通过3期播种试验,植株生长至2~4对真叶期接种鉴定抗褐斑病性与田间成株鉴定结果相同,可以作为田间鉴定育种新材料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玛纳斯人工接种的最佳时间7月中下旬接种效果较理想,这为解决干旱地区抗病品种筛选鉴定提供了一条途径。利用甜菜褐斑病尾孢毒素粗提液对甜菜种子胚根生长的抑制作用,鉴定不同品种的抗病性,试验结果显示,各品种抗性结果与人工接种及自然病田抗性鉴定结果有一致性。试验表明采用早期鉴定方法,方法准确,可行性高,可以提高育种效率,有效缩短抗褐斑病育种进程。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营养液中不同盐度(0.2%~0.8%)对甜菜代号"K"叶片和根主要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甜菜幼苗叶片的单株叶面积、相对含水量、肉质化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在叶片中呈逐步升高趋势;在根内则呈下降趋势。研究证实了NaCl浓度低于0.4%,对甜菜的生长发育有明显促进作用;超过0.6%的高浓度NaCl对甜菜的生长有胁迫作用,浓度越高胁迫作用越强。  相似文献   

17.
在哈尔滨地区自然条件下,采用5个分期播种处理对温度变化与甜菜出苗天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播种时间越早,甜菜出苗越早,随着播种期的推迟,出苗所需天数逐渐减少,在出苗率上,处理1>处理2>处理3>处理4>处理5,总体上播种时间早的处理出苗率好于播种时间晚的.随着播种期的推迟,日平均气温与出苗天数呈幂函数关系变化(y=251.1723x-13093),平均土壤温度与出苗天数呈指数关系变化(y=57.5499e-0.1624x),方程拟合合适,此方程可根据平均气温和平均土壤温度,对甜菜出苗天数进行预测,为甜菜生产上播种期的选择提供指标依据,为甜菜的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新疆2007—2010年多点品种比较试验的产量和含糖率结果分析,比较全面地了解不同来源甜菜品种在新疆糖区的表现,为新疆糖区甜菜品种选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王荣华  王维成 《中国甜菜》2010,(3):63-64,67
主要介绍了新疆糖区甜菜生产发展动态、新疆甜菜品种的利用现状及应用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0.
杨晶  许庆轩  周芹  吴玉梅  阎静 《中国甜菜》2010,(1):30-31,34
实验测定了甜菜水提取液和乙醇提取液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并且采用福林-酚比色法测定了这两种提取液中总酚含量。结果表明,乙醇提取液对自由基的清除率(85.3%)高于甜菜中水提取液(59.5%),并且高于文献报道的甜菜渣的乙醇提取液,这与其中的总酚含量呈现正相关性,说明酚酸是甜菜抗氧化成分。实验表明甜菜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性能,这为甜菜的综合开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