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施银杏良种早实丰产栽培项目,对采用嫁接苗定植和实生苗定植两种建园方式进行栽培研究,认为在选择银杏优良株系品种的基础上,通过加强肥水管理,整形修剪,人工辅助授粉及促花保果等技术措施。可获得较好的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2.
银杏外种皮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声波法辅助提取和传统的溶剂浸提法对银杏外种皮黄酮等有效成分进行提取,再用溶剂法分离纯化黄酮、白果酸和白果酚。结果表明,传统溶剂浸提法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浸提剂95%乙醇,料液比1∶30,60℃恒温水浴浸提2 h;超声波辅助提取法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浸提剂80%乙醇,料液比1∶8,浸提30 min。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最佳工艺条件下,银杏外种皮黄酮得率为7.84%。  相似文献   

3.
银杏物候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必荣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4):176-180
介绍了银杏物候研究的概念、内容以及发展历史,综合论述了银杏物候研究各个阶段的研究成果与应用,对银杏物候研究的前景作出展望,认为银杏物候研究与银杏生产有着直接的关系,银杏物候研究还需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4.
银杏施肥的向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次采用向量分析(Vector analysis)的诊断方法研究银杏栽培的施肥问题。这也是该法第一次在国内应用的。结果表明不同肥料、不同配比及其不同的施肥水平,对银杏生长、叶酮含量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5.
樊有赋  陈晔  柳闽生  刘瑜琦  彭琴  徐同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4):10953-10955
[目的]探讨银杏内生真菌种群的多样性。[方法]报道江西彭泽和九江学院校园产的银杏根、茎、叶、种子4个部位内生真菌种群多样性。[结果]从银杏(Ginkgo biloba L.)根、茎、叶、种子中分别分离获得内生真菌162、2、38和14株,共计90株。经形态观察分类鉴定为6个目、7个科、22个属。结果表明,银杏不同部位内生真菌的数量、分布、种群及其组成存在差异。[结论]该研究为开发利用银杏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国繁2号为我国农科院郑州果树所通过对原有生根剂的改良和优化得到的一种主要成分为IBA、NAA的混合生根剂。本文以银杏为试验对象,在国繁2号1600 m/L,30 min处理后成活率可达91%。该生根剂在珍稀树种的繁育中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7.
王一萍  李小平  梁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290-19290,19307
[目的]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法测定银杏外种皮中银杏内酯C含量。[方法]采用Waters ODSC18柱(250.0 mm×4.6 mm);以乙腈∶水=40∶60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为210 nm。以银杏内酯C标准品为对照,采用外标法定量测定。[结果]银杏外种皮中银杏内酯C含量为0.043%;该方法平均回收率为101.06%,RSD为2.25%。[结论]该方法结果准确、可靠,便于操作,为银杏外种皮中银杏内酯C含量的测定以及进一步开发银杏外种皮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采用元素分析仪和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对7个白果品种(泰兴4号、洞庭皇1号、洞庭皇2号、洞庭佛手、塂西2号、正安1号和正安3号)的粗蛋白和氨基酸的含量进行定量检测,并进行对比分析和营养价值评价。结果表明,白果中粗蛋白含量为18.06~20.96 g/100 g,氨基酸总含量为38.69~62.13 g/100 g pro,其中必需氨基酸总含量为15.85~24.08 g/100 g pro。白果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Lys。通过显著性分析发现,除了Ser和pro,7个白果品种在其余氨基酸的含量上均存在明显差异。基于氨基酸分(Amino acid score, AAS)和必需氨基酸指数(Essential amino acid index,EAAI)评分可知,白果品种洞庭皇1号的氨基酸组成和蛋白质量为最优。该研究可为今后科学食用白果、或将其应用到更广的领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TLC—UV法测定银杏叶中槲皮素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银杏叶黄酮类成分槲皮素的薄支析测定方法,分析条件:硅胶GF254薄层,展开剂为苯-醋酸乙酯-丙酮-甲酸(10:8:2:1,体积比),无水乙醇作解吸溶剂,吸光度检测波长360nm。结果表明:该法精确、重现性好和线性范围宽。  相似文献   

10.
银杏(Ginkgo biloba L.)幼苗移栽后,用吲哚乙酸(IAA)溶液喷布叶片,结果表明:500μg/g与250μg/g的IAA溶液处理能极显著地提高银杏苗高,料大程度地增粗干径,同时也能增加银杏苗叶片数。从处理效果和经济的角度综合考虑,500μg/g与250μg/g的IAA溶液处理为本试验的最佳处理。  相似文献   

11.
连续2年采集分布在江苏省的89株银杏雄株的花序,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银杏雄株花粉,探讨银杏雄株种质资源的分类情况。结果表明:①银杏雄株花粉表面纹饰主要表现为4种类型,即球珠镶嵌型、贝甲镶嵌型、线纹镶嵌型和弧纹镶嵌型。②银杏雄株花粉壁厚度为0.861~1.076μm,外壁厚度是内壁的2~6倍。③经对花粉形状指数进行三元变量系统聚类分析,供试雄株可分为4种类型,与花粉形状指数的分类数相同,Ⅰ类4株,Ⅱ类34株,Ⅲ类47株,Ⅳ类4株,证明雄株间花粉表面纹饰和壁厚度性状指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银杏叶粗提物对茭白二化螟的生物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银杏叶的乙醇粗提物对二化螟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提取物对二化螟成虫具有较强的产卵忌避作用,1.25g/L的浓度时,产卵忌避率达61.76%。提取物对二化螟幼虫具有较强的拒食作用,对2龄1日龄幼虫的选择性和非选挥性的拒食中浓度(AFC50)分别为2.3,3.8g/L.提取物对二化螟幼虫具有明显的生长发育抑制作用,对2龄1日龄幼虫的抑制中浓度为5.1g/L.提取物对蚁螟有一定的触杀作用。  相似文献   

13.
冀南地区银杏种子育苗成套技术体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银杏是现存的古生代二迭纪孑遗植物,至今已存活了四亿年,是我国宝贵的裸子植物资源.近20年来,对银杏的化学成分、药理及临床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研究.通过研究发现,银杏中的提取物(GBE)具有扩张血管、降低血清胆固醇及解痉、神经保护、改善记忆、抗菌消炎、抗病毒、抗心血管疾病等作用,因而引起各方的关注,把从银杏叶中提取GBE的科研和生产推向了新的高潮.银杏在我国重点分布在江苏的三泰地区(泰兴、泰州、泰县)、山东郯城和广西桂林.华北虽有零星种植,但不成规模,冀南地区几乎是空白.  相似文献   

14.
以银杏的胚为材料诱导愈伤组织产生,研究愈伤组织生长量及其培养过程中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ATP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2,4-D与BA组合比NAA和KT有利于各种外植体愈伤组织的诱导,NAA与KT组合更利于愈伤的继代培养。未成熟胚子叶愈伤组织的生长曲线大致为"S"型,在含BA的培养基上,愈伤组织前期生长较快,而在后期(24~28 d)鲜重有所下降,POD活性和ATP含量在20 d时达到最大;在含KT培养基上,愈伤组织在24~28 d期间仍有增长,其POD活性和ATP含量在28 d时最大,且有继续上升的趋势。这表明POD活性和ATP含量与银杏愈伤组织的生长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银杏外种皮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正交实验设计探讨银杏Ginkgo biloba L.外种皮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由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得知,在本实验所考察的影响因素中,提取次数对提取的影响最大,温度对提取的影响次之,乙醇浓度对提取的影响最小。其中提取次数和提取温度对提取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乙醇浓度对提取的影响没有达到显著水平。实验结果表明,确定银杏外种皮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条件为:70℃,7倍体积的60%乙醇,回流提取4次,每次1h。在上述条件下,银杏外种皮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率达到84%以上。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的平均回收率为97.3%,5次平行的相对标准偏差CY为0.73%。  相似文献   

16.
利用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分离银杏叶提取物中的黄酮类物质芦丁和槲皮素,研究有关的分离测定条件。结果表明,以pH为8.5的50mmol/L硼酸盐溶液为缓冲液,加入35mmol/L的SDS(十二烷基磺酸钠),在电压20kV、柱温20℃,检测波长260nm条件下对样品进行电泳,其中的芦丁和槲皮可以完全分离。该方法具有分离时间短、样品处理简单、分辨率与回收率高等特点,可以在实际检测中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17.
银杏外种皮多糖浸提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比较各因素在银杏Ginkgo biloba L.外种皮多糖的浸提中的影响程度,确定浸提的最佳工艺,采用L9(34)正交实验方法对银杏外种皮多糖的各影响因素进行实验与分析,将浸提的多糖经沉淀、透析进行初步纯化,得到粗多糖并计算其得率,从而判断各因素对多糖浸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浸提的各因素中,温度的F=219.33,固液比的F=46.55,都大于F(0.01),说明浸提温度和浸提固液比对银杏外种皮多糖的浸提都有非常显著的影响;浸提时间的F=3.44,大于F(0.10),说明其对银杏外种皮多糖的浸提有显著影响;而浸提次数的F=2.36,小于F(0.10),说明对银杏外种皮多糖的浸提的影响不显著,各因素对银杏外种皮的影响程度依次为浸提温度>漫提固液>浸提时间>浸提次数.银杏外种皮多糖浸提的最佳工艺为浸提温度80℃,浸提固液比15,浸提时间2h,浸提次数1次.  相似文献   

18.
银杏叶中有效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2  
银杏叶中主要生物活性成分黄酮类和萜内酯是目前银杏叶提取物及植物药质量控制的有效。依据。本文详细综述了银杏叶中黄酮类和萜内酯有效成分,扼要讨论了它们的结构与活性关系,并简单概述了萜内酯的合成。  相似文献   

19.
经过 8 0 %饱和度硫酸铵沉淀、几丁质亲和层析和SephadexG 75的凝胶过滤层析 3个步骤 ,从银杏(GinkgoBilobaL )的叶片中纯化获得 1个抗真菌蛋白 ,把它命名为GAFP 1。以SDS PAGE胶为基础进行电泳分析 ,GAFP 1的分子量约为 30kD。氨基酸组分分析显示 ,1mlGAFP 1的甘氨酸、谷氨酸和天冬氨酸残基较其它氨基酸残基多。抑菌分析表明 :1μg或 2 μg的GAFP 1能够抑制水稻纹枯病菌和棉花炭疽病菌菌丝的生长 ,但对水稻稻瘟病菌和小麦纹枯病菌菌丝的生长没有抑制效果。GAFP 1的N 端 10个氨基酸残基为Asp Pro Gly Cys Asn Val Leu Glu Asp Ile ,以这 10个氨基酸残基为基础进行同源性比较发现 ,它与蛋白质数据库中已知的蛋白质没有同源性 ,表明GAFP 1可能是 1个新的抗真菌蛋白  相似文献   

20.
以泰山老君堂1300年生银杏和中国发现的第1株800年生叶籽银杏木材为试材,对其管胞性状指标的径向变异趋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叶籽银杏枝丫材的管胞双壁厚、径向直径、弦向直径、管胞长度均大于银杏,而银杏的壁腔比大于叶籽银杏,两者的微纤丝角相差不大;两者枝丫材自髓心向树皮的径向变异规律为:双壁厚、径向直径、弦向直径、管胞长度均呈增长趋势,应压木壁腔比为增长趋势,对应木壁腔比则为下降趋势,微纤丝角为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