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正> “青虫菌六号”液剂是由湖北省农科院配制筛选出的一种新型生物杀虫剂。经过毒力测定和飞机防治马尾松毛虫证明,该剂型分散性好,菌株毒力高,无论是防治越冬代幼虫,还是第一代幼虫,效果均达85%以上。青虫菌为苏云金杆菌类群中的一种,为广普性天敌细菌,对多种昆虫,特别是鳞翅目昆虫有很强的致病力。为了弄清“青虫菌六号”液剂对桑蚕的致病力,以便为该菌剂在蚕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我们于1986年结合我市飞机喷药防治了马尾松毛虫进行了有关试验。现将试验情况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湖北林业科技》1996,(4):43-44,47
通过对"点"——虫源地的综合防治试验,摸索出虫源地松毛虫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为采取"治点保面"这一重要防治策略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3.
Bt乳剂是一种广谱微生物杀虫剂,属苏云金杆菌系列。用BT乳剂200ml/亩,防治越冬2~3龄马尾松毛虫,15天平均药效为78.39%。防治第一代3~4龄马尾松毛虫,7天平均药效为71.04%。BT乳剂有抑制下代马尾松毛虫繁殖量的作用,对寄生无效影响较少,经济成本低于白僵菌、赤眼蜂等生物制剂。  相似文献   

4.
5.
通过试验,总结出采用航空常量、低容量和超低容量喷洒青虫菌六号液剂防治马尾松毛虫的技术经验。在高差较小,起伏较缓的丘陵林区,飞机航高10—15米、时速160公里/小时,喷幅50米,每公顷喷菌液750—1500毫升,每平方厘着米落100μ左右的雾滴30个时, 喷雾3天后,对3—4龄幼虫防治效果达90%以上;对下代虫口有明显抑制作用。在湖北、湖南、广东示范推广10多万公顷,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6.
带菌活虫防治马尾松毛虫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活的马尾松毛虫幼虫蘸白僵菌菌水的办法防治马尾松毛虫解决了大面积利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菌粉不足和防治经费短缺的问题,又克服了高大林木施药难的矛盾,平均防治效果89.5%,平均校正防治效果为72.6%。  相似文献   

7.
8.
伏虫隆(Nomolt)属于昆虫生长调节剂,是当前协调综合治理较为理想的药剂。为了验证其对害虫的控制作用,于1987年,分别对美国白蛾和赤松毛虫进行了室内和林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对美国白蛾1~2龄幼虫,室内试验有100%的杀灭效果;对赤松毛虫的林间防治效果达84%。本文仅就赤松毛虫的防治试验总结如下。1 试验地点于1987年7~10月,在铁岭县李千户林场的11年生人工赤松林内选设试验地。  相似文献   

9.
以活的马尾松毛虫幼虫蘸白僵菌菌水的办法防治马尾松毛虫解决了大面积利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菌粉不足和防治经费短缺的问题,又克服了高大林木施药难的矛盾,平均防治效果达89.5%,平均校正防治效果为72.6%。  相似文献   

10.
苏力精防治马尾松毛虫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毒力效价为32000DPIU/mg含菌数为2000-3000亿/g的苏力精原粉、微胶囊的粉,以1:40-80(轻质碳酸钙):0.16-0.32(苯甲酸钠)的配方防治马尾松毛虫,每公顷施药量为2.25kg防治后第10天虫口 率为70.9-91.1%,防治后第25天虫口减退率为83.6-98.3%;平均达94.0%,校正防治效果为68.9-96.8%,平均达88.6%。苏力精防治以毛虫个有用量少,  相似文献   

11.
12.
苏氏克虫菌1号、2号防治文山松毛虫的药效对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研制出的苏氏克虫菌1号和2号生物农药, 对文山松毛虫幼虫进行了林间药效对比试验。其用药后1天、5天的效果: 苏氏克虫菌1号的虫口减退率分别为13 6 %和54 4 %; 苏氏克虫菌2号分别为7 2 %和43 2 %,差异达极显著。用药后10天和15天的效果: 苏氏克虫菌1号的虫口减退率分别为79 2 %、87 6 %, 2号分别为76 0 %和84 0 %, 二者的效果差异由极显著降为显著水平。纵观其防治文山松毛虫幼虫效果, 苏氏克虫菌1号比2号的药效来得快, 且最终效果也强于2号。  相似文献   

13.
14.
白僵菌和苏云金杆菌复配防治马尾松毛虫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主要研究白僵菌和苏云金菌以不同量昨配后对马尾松毛虫的致病效果。  相似文献   

15.
16.
<正> 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a Walker)是我县危害最严重的森林害虫。1986年至1988年省林业厅在我县开展了马尾松毛虫综防试点工程的工作。摸索大面积、长期控制松毛虫危害的措施和方法。综合防冶试点工程,把害虫综合防治新理沦与我县实际情况结合起来,从生态系统和松毛虫整体群落着眼,以预防为主,以生物防治为重点,以营林工程为基础,科学、协调运用经济上和生态环境可以接受的各种防治措施。强调自然因素的控制作用,发展生物群落中有利于松林生长而不利于松毛虫猖獗的因素,允许害虫存在于经济危害水平以下。通过三年的努力,使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取得了一定成绩。  相似文献   

17.
应用Y-5B飞机超低量喷洒千虫克防治马尾松毛虫试验结果表明,千虫克是一种高效、快速、持效性长的生物农药,施药量150g/hm^2和375g/hm^2均有较好杀虫效果,7d死亡率分别可达88.9%和94.2%。  相似文献   

18.
报道了马尾松毛虫在新余市历年来的发生情况及生活史,探讨了该虫的发生原因,根据该市实际情况总结并提出了综防对策。  相似文献   

19.
丘陵区马尾松毛虫防治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通过室内、外饲养马尾松毛虫、松树针叶蓄积量调查以及人工模拟危害和自然状况下马尾松毛虫危害等试验获得的大量数据,利用微机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马尾松针叶损失达50%时,对树高、胸径、材积生长影响显著。由此,求算出丘陵区马尾松毛虫对5、10、15、20年生马尾松危害的防治指标是,越冬代分别为7、15、32、52(条/株),第一代分别为7、16、34、56(条/林),第二代分别为9、17、40、61(条/株)。  相似文献   

20.
1986年,汉中地区南郑县马尾松毛虫危害成灾,发生总面积约866ha。其中,成灾面积280多公顷,受害株率100%,平均虫口密度124.8条,危害严重林木,针叶几乎被吃光,如同火烧,严重威胁着60年代初人工营造的近2.6万公顷马尾松林的安全。从1986年开始,汉中地区森防站、南郑县森防站等单位联合制定了马尾松毛虫生活史观察、综合防治和分年防治计划。五年来,根据不同情况进行了飞机超低容量化学药剂喷雾、烟剂、溴氰菊酯喷环、黑光灯诱杀、人工摘茧、保护天敌、营林措施等综合防治,其中飞防892ha、烟剂防治706ha,溴氰菊酯喷毒环33ha,防效十分显著,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要求,有虫株率由100%下降为11.3%,平均虫口密度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