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茶树原产于中国西南地区,茗饮之事亦始于中国西南一带。各地种植的茶树和茗饮之风,寻本溯源,最初也是从这一地区传播开来的。茶的传播,在人类对茶的利用之前,是靠山川河流将茶子带向下游,茶子着陆后,适者生长成树,逐渐漫延,如此经历漫长的年代。远古采集利用的茶树,则属这种自然传播而长成的野生茶树。当我们的祖先发明茶的种植栽培方法之后,茶的传播,则转而靠采集种子或野生茶苗,乃至其它繁殖材料,进行繁衍扩种,于是就大大加快了茶的  相似文献   

2.
茶类丰富显特色台湾茶叶界称台湾是世界上一个特殊的茶区,若就茶类而言,的确如此。由于地理条件得天独厚,世界上生产的茶类,在台湾几乎都能生产。台湾最初的制茶方法,是从福建武夷山和安溪引进的,生产乌龙茶,以后进而创制出台湾特有的包种茶。四十年代初,太平洋战争爆发,乌龙茶在美国的市场被爪哇红茶代替,台湾乌龙茶一落千丈,台湾始转向印度引种阿萨姆种,在平镇、鱼池试种,发展红茶生产。五十年代初,由大陆来台的茶业经营者倡导,兴起生产外销绿茶。同时,大陆各省同胞迁台居住者甚多,不少人士喜欢饮用绿茶,遂仿效大陆制法生产多种内销绿茶以及其它内销市场需要的茶类。以致目前台湾茶类众多,但仍以乌龙茶和包种茶为台茶  相似文献   

3.
蔡襄字君谟,福建仙游人,是北宋的一位著名茶人,他以创制小龙团茶和著作《茶录》闻名于世。我在1984年曾写了“蔡君谟与茶”,刊登在《福建茶叶》第4期上,现根据新收集到有关他的茶诗方面的资料,写一续篇,蔡襄有茶诗二十余首,这些茶诗,既是福建的珍贵茶事史料。又是中国茶文化的精品,特撰之以文供大家研究和欣赏。北苑十咏这十咏包括:出东门向北苑路,北龙、茶垄、采茶、造茶、试茶、御井、龙塘风池、修贡亭。纵观这十咏,它写了北苑的地理位置(第一、二首),贡茶(龙凤团茶)的采制和品尝(第三、四、五、六、十首),优质的条…  相似文献   

4.
台茶源流在武夷台湾也有野生茶树分布,在南投县的眉原山上,如今还保存着野生茶林。据台湾大学吴振铎教授称,眉原山野生茶树的树龄,在两百年以上。日本名城大学桥本实教授曾前往考察,并报道眉原山尚存的野生茶树,主干直径达90余厘米。但是,台湾栽培的茶种,则是一百多年前由福建移民自福建携带而至。《台湾通志》对此有明确记载:“嘉庆时(公元1796~1820年),有柯朝者,归自福建,始以武夷之茶,  相似文献   

5.
台湾茶史之考证关于台湾产茶历史,连横在《台湾通史》农业志有绪言中写道:“嘉庆时(公元1796~1820年),有柯朝者,归自福建,始以武夷之茶,植于(鱼桀)鱼坑,发育甚佳,既以茶籽二斗播之,收成亦丰,遂互相传植。盖以台北多雨,一年可收四季,春夏为盛。茶之佳者,为淡水之石碇、文山二堡,次为八里坌堡,而  相似文献   

6.
皮日休与陆龟的有关茶诗,曾在《福建茶叶》1985年第一期上刊登过,但当时仅阐述了他们的《茶中杂咏》唱和诗(20首),对他们的其他茶诗,尚未提及,现特再作一续篇,俾得观皮、陆茶诗的全貌。 一、以茶祭神 包山祠 皮日休 白云最深处,像设盈岩堂。村祭  相似文献   

7.
我在本刊1985年第二期上写的《苏东坡与茶》论述了有关他的茶诗、茶词和茶文三个方面。对于茶诗,我觉得写得太少了,意有未尽,特再写一续篇,以供茶人们研究、欣赏。东坡写有茶诗近八十篇(包括詠茶之诗和有茶之诗),内容大体可分为:名茶、名泉、议论、立传、怀念陆羽、自比卢仝、煎茶、饮茶、茶叶生产、茶具等十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茶具之贵在壶艺茶具,广义地讲,包括采、制、品饮等所有茶事所用的器具。然社会上一般所言茶具,乃是指品茗饮茶时所用的器皿,通常包括茶壶、茶杯、茶船(或茶盘)等。茶具不仅是品茗的器具,而且是组成茶的文化的重要部分。茶具的玩味,也是中华茶道的重要内容。茶具之中,最令茶师茗友所重者,乃是茶壶。台湾茶艺界,不仅将其艺术及其欣赏列为茶道的范畴,而且认为它是考证“茶的文化”的重要依据,其中最  相似文献   

9.
七、应用在茶史的研究上,每每要联系到我国上古传说中的重要人物“神农氏”。关于茶叶的应用,溯源到最早是他;关于药用、饮用的孰先孰后问题,也因他而一般认为是先药用而后饮用。“神农尝百草”,这是流传甚广、影响极深的传说,在古代典籍中有很多翔实的记载。例如:《史记·三皇本纪》:“神农以赭鞭鞭  相似文献   

10.
二、名来之诗吴傅朋送惠山泉两瓶并所书石刻锡谷寒来双玉瓶,故人捐惠意非轻。疾风骤雨汤声作,淡月疏星茗事成。新岁头纲领击拂,旧时水递资经营。银构重尾增奇丽,{并得暗晴两眼明。锡谷寒泉:即江苏无锡的惠山泉。银钩至尾:《法书苑》:“索靖草书绝代,名日银钩至尾。”索靖为西晋书法家,工书法,尤擅章草。银钩:比喻书法刚劲有力,如:铁画银钩。贾尼:比喻书法的劲锐。玉井茶饮贵石泉,江流亦其亚。甘寒如此并,未肯出汝下。汝:抬石泉。即玉井之水质不亚于石泉。三、煎、饮茶之诗煎茶贫中有佳设,石鼎事煎烹。顾诸草芽白,惠山泉…  相似文献   

11.
俭朴清雅的茶宴台湾在弘扬中华茶道、倡导茶艺中,推展出了茶宴,在茶宴的研究和设计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茶宴,就是以茶宴客。它不但是社交的礼仪,而且是即席艺术表演,雅而不俗,俭而不吝,既符合中华民族的俭朴的美德,又具有待客交谊之功,确是值得提倡之事。据台湾陆羽茶艺中心总经理、《茶艺月刊》社长兼主笔蔡荣章1985年报道,茶宴已在台湾倡行,受到茶艺、文化界和社会的欢迎。  相似文献   

12.
林行止 《中国茶叶》2003,25(5):34-35
5现在,尤其是Non-U(nonupperclass)的人,普遍将下午茶押至6时左右,这倒并不是要恢复爱丽丝时代的古风,而是下午茶,尤其是苏格兰式的Hightea,通常有各色饼食甚至肉类三文治,使在中午吃过Dinner的人,可当这一顿下午茶为晚餐。按英国的Non-U阶级,是没有所谓“午餐”(lunch)的,他们  相似文献   

13.
(三)自动氧化反应在制茶质变过程中,多酚类化合物不靠酶或热的催化,称自动氧化,制任何茶类都与此有关。在制红茶的“发酵”过程中,不论酶的特性如何,总有个别类型的多酚类化合物会利用空气中的氧引起自动氧化作用,特别是在水溶液中,从初泡的  相似文献   

14.
(三)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生存状况的改善。茶以其饮用和药用价值逐渐流行,原始的采集野生茶叶已不能满足社会需求,于是人们开始栽种茶树,并认真改进茶叶的加工方法,茶文化也从粗鄙的原始状态逐渐发展和积累,逐趋成熟,而形成独具鲢力的中国传统茶文化。传统茶文化的一个主要特点是,茶由原始茶文化的被神化而转向人格化,从而使茶更广泛地走向人的精神生活,使茶与人的思想和情感更密切结合。传统莱文化时期茶被人格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是茶与佛教的结合。佛教从印度传入我国后在唐朝盛行,此时种茶已较普遍,饮茶风尚普及,茶…  相似文献   

15.
以龙井茶为代表的扁形茶,是我国生产量最多、平均卖价最高的名优茶类型。在我国的茶叶机械中,以龙井茶为代表的扁形茶炒制机的研制,经历了极为曲折和漫长的研究历程,最终获得成功和普及。本文详细介绍了我国龙井(扁形)茶炒制机的研制与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6.
三、字义笔者赞成陈椽先生所说的“分析中唐以前的记载,要依当时所说的事情实质而断定其所指何物,不能以字论字。”在“茶”字出现之前,“荼”一直分担着茶的意义。“荼”是一个多义词,对于“荼”字在上古时代的意义,特别是作为充饥之物,有的认为是茶,有的认为是苦菜,各执一端,莫衷一是。现摘录几条再作讨论。  相似文献   

17.
比利时茶缘与狮王牌茶叶小包装 到达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下飞机步入机场大厅,就可见到一个显眼的标语:这里是欧洲中心!在机场等候转机去非洲时,曾看到一两分钟就有一班飞机起飞,飞向欧洲各地及世界很多地方,“欧洲中……  相似文献   

18.
陈文怀 《中国茶叶》2002,24(3):39-39
科纳克里筷子楼饮茶 1997年9月,笔者到几内亚首都科纳克里(Conakry)时,在一家台湾人开办的中国餐馆中喝到了冻顶乌龙茶。餐馆的名字很有趣,叫筷子楼。来到……  相似文献   

19.
陈文怀 《中国茶叶》2002,24(5):21-21
班珠尔茶市及茶餐厅景观 班珠尔(Banjul)是冈比亚的首都,城市很小,好似中国20世纪70年代的南方县城。城市建筑简陋,但市场十分繁荣,主要街道上到处簇拥着黑人妇女,……  相似文献   

20.
四、吃茶去(赵州茶)“吃茶去”,为禅林法语,出自唐代高僧从谂禅师之口.从谂(公元778~897年),本姓郝,青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人,一说曹州(今山东曹县西北)人,自幼出家,为池阳南泉山普愿禅师法嗣,属清源系,居赵州(今河北赵县)观音院,人称“赵州古佛”,又称“赵州禅师”.卒谥“真际禅师”.从谂崇茶、爱茶,主张“任运随缘,不涉言路”.有学人问:“如何是赵州一句”,其曰:“老僧半句也无”,惟认为吃茶能悟性,能消除学人的妄想.未普济《五灯会元》载:“有僧到赵州,从谂禅师问:‘新近曾到此间么?’曰:曾到.’师曰:‘吃茶去.’又问僧,僧曰:‘不曾到.’师曰:‘吃茶去.’后院主问曰:‘为甚么曾到也云吃茶去,不曾到也云吃茶去?’师召院主,主应喏,师曰:‘吃茶去.’”赵州禅师的三云“吃茶去”,其意就在消除人的妄想,打消人的杂念.为此,清湛愚老人《心灯录》载:“赵州‘吃茶去’三字,真直截,真痛快.”清杨焯《游弁山资福寺呈霞胤师》诗曰:“赵州茶熟人人醉,卧听空林木叶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