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茯砖茶发花过程中优势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对茯砖茶发花过程中优势菌--冠突散囊菌(Eurotium cristatum)的特征、生长条件、毒性、营养保健作用及发花过程中茯砖茶主要成分变化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冠突散囊菌是黑茶类茯砖茶发花过程的主要微生物,通过它的代谢作用不仅能够改善茶叶的品质,还可以增加许多微生物代谢活性物质。本文主要对茯砖茶中冠突散囊菌及其代谢产物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探讨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3.
冠突散囊菌(Eurotium Cristatum)是茯砖茶“发花”过程中形成的优势菌种,是目前研究较深入的发酵类真菌。冠突散囊菌发酵茶叶后可改善茶汤滋味与香气,赋予茶叶多种活性生理功能。综述了冠突散囊菌的分离与鉴定、对茶叶品质的影响以及冠突散囊菌发酵茶的功能活性等方面的研究结果,旨在为冠突散囊菌发酵茶新产品的开发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夏秋茶为主要原料的茯茶对促进茶业发展、提高茶叶生产效益、增加茶农收入具有重要意义。“散茶发花”工艺可克服传统“茯砖茶”工艺工序繁琐复杂、耗时长、发花质量不可控、饮用不便等缺点,为普及夏秋茶的饮用提供了新方法,为茯茶的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通过在茶叶上人工接种冠突散囊菌(Eurotium cristatum),并控制一定的温、湿度条件,促使该微生物生长繁殖,形成大量金黄色闭囊壳,最终形成茯茶特有的色、香、味品质。目前,利用冠突散囊菌散茶发花工艺提高茯茶品质的研究备受青睐,市场发展前景广阔。本文综述了散茶发花工艺流程及原理、散茶发花加工过程中物质的变化及对茶品质的影响,冠突散囊菌的特性及其发酵应用等内容,以期为其深入研究和开发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大量试验结果为依据,论述了茯砖茶品质及风味形成的机理,提出了发花是茯砖茶色、香、味品质形成的关键工序。发花期间,随着优势菌种——冠突散囊菌(Eurotium Cristatum)的生长繁殖,通过生化动力——微生物产生的胞外酶,物化动力——环境热和微生物呼吸热,在一定水分参与的协同作用下,促使叶内生化成分发生极为复杂的变化,形成了茯砖茶特有的品质风味。干燥工序在茯砖茶“菌花香”的形成中,起了进一步完善和定型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茯砖茶中冠突散囊菌的液体培养和茶叶提取液培养.旨在研究茯砖茶中冠突散囊菌的代谢产物对茯砖茶品质形成机理及其对茯砖茶功能性成分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冠突散囊菌在不同茶类及几种植物材料上“发花”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采用几种不同茶类和植物材料为研究对象,在模拟茯砖茶工艺条件下进行"发花"试验。结果表明,在没有冠突散囊菌接种的情况下几种试验茶类和植物材料均可获得良好的"发花"效果。通过对"发花"菌采用稀释平板分离法得到的菌株进行菌落特征分析和个体形态观察,可初步判断为冠突散囊菌。并对冠突散囊菌的营养需求、孢子传播途径以及开发多功能复合保健茶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冠突散囊菌是茯砖茶"发花"过程中的优势菌,其体内含有丰富的吲哚类生物碱类代谢产物。吲哚生物碱类化合物具有抗菌、抗过敏、抗辐射、抗紫外和抗肿瘤等重要的生物活性,开发前景广阔。为提高吲哚类生物碱类代谢产物的产量,本研究考察了冠突散囊菌繁殖、生长与发酵的影响因素,并利用薄层色谱(TLC)、高效液相色谱(HPLC)、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对其发酵产物内含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冠突散囊菌在察氏固体培养基上能快速繁殖,8 d内能产生大量的成熟孢子,液体培养的最佳条件与时长分别为pH 6.0、温度30℃、转速200 r·min~(-1)和培养时长6 d;鲜茶干粉、鲜茶提取物、茯茶粉、茯茶提取物和色氨酸等能显著诱导吲哚生物碱的合成,其中色氨酸诱导效应最强;内含成分分析表明,TLC可分离出至少10种冠突散囊菌代谢物质,HPLC与LC-MS检测分析其代谢产物的主要成分为吲哚类生物碱,产量达到2.45 g·L~(-1)。本研究为茯茶冠突散囊菌的高值化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茯砖茶中散囊菌的产毒性研究Ⅱ.冠突散囊菌的菌体毒性测定王志刚,程苏云,童哲,王钦升(浙江省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杭州310009)(浙江省军区卫生防疫检验所杭州310002)关键词茯砖茶,冠突散囊菌,产毒,卤虫生物测试法keywords:FuzhuanB...  相似文献   

10.
散囊菌是茯砖茶发酵中的益菌。18份茯砖茶样的分离鉴定结果表明,散囊菌的最高含量达1700000 CFU/g,平均含量是24000 CFU/g;并分离到7种散囊菌,它们是冠突散囊菌(Euro-tium cristatum)、匍匐散囊菌(Eurotium repens)、间型散囊茵(Eurotium intermedius)、谢瓦散囊菌(Eurotium chevalieri)、阿姆斯特丹散囊菌(Eurotium amstelodami)、赤散囊菌(Euro-tium rubrum)和一种未定名的散囊菌(Eurotium sp.),其中前5个菌是优势种类。文中还对它们的分类及产毒性问题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用卤虫生物测试法对茯砖茶中分离的21株散囊菌进行产毒性筛选。在蔗糖酵母浸汁培养基上培养的散囊菌滤液用卤虫幼虫进行毒性测定,发现47.6%的菌株培养液对卤虫呈现毒性。其中毒性最大的是匍匐散囊菌032号,其培养液对卤虫的 LC_(60)是0.164μ1/m1,它的卤虫毒性单位是6098μ1/m1,并可引起小鼠急性中毒死亡。冠突散囊菌除1株菌外对卤虫幼虫不呈现毒性。文中还对散囊菌的培养性质、产毒特点作了分析和讨论。认为茯砖茶中除冠突散囊菌之外,其它散囊菌不应存正。  相似文献   

12.
茯砖茶制作工艺独特,需在特定的温湿度条件下进行“发花”,促使冠突曲霉(A.cristatus)大量繁殖,形成茯砖茶特有的品质风格。茯砖中“金花”是否茂盛、普遍,是衡量茯砖茶品质优劣的重要标志之一。冠突曲霉在茶坯中生长繁殖,要求有一定的温湿度,因此在茯砖加工中须对茶坯加入一定量的茶汁水,并通蒸汽蒸热,然后经压砖、冷却、退模,进入定温定湿的烘房处理,即整个加工都处在有控制的高温、高湿条件下进行。湖  相似文献   

13.
正据考证,茯砖茶的生产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历史上简单纯手工方式制作的手工茯砖到当代机械化生产的机制茯砖都有一个共同点:以黑毛茶为原料且原料有一定成熟度,经特定的发花制作工艺,形成了茯茶特殊的保健功能和品质风格——菌花(冠突散囊菌)与菌花香。新中国成立至今,为规范茯砖茶品质,先后颁布了5个标准,即1956年农产品采购部标准、1973年商业部标准及GB/T9833.3-88、GB/T9833.3-2002、GB/T9833.3-201 3  相似文献   

14.
茯砖茶中冠突散囊菌纤维素酶的酶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从茯砖茶中分离出冠突散囊菌,对其进行液体发酵培养,制备成粗酶液。在不同条件下处理粗酶液,运用3,5-二硝基水杨酸(DNS)还原糖法测定纤维素酶活性。试验结果表明,冠突散囊菌所产纤维素酶酶活最佳温度是50℃,最佳pH值是4.8;在30~50℃,pH4~6范围内有较高的稳定性;Ca2+、Mg2+离子对酶活有激活作用,Mn2+、Zn2+、Pb2+离子对酶活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茯砖茶冠突散囊菌多样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湖南的不同地区采得较具代表性的茯砖茶样品7种,分离纯化各样品中优势微生物"金花菌"。以广东微生物研究所鉴定确认的冠突散囊菌(Eurotium cristatum)作为标准菌株,描述并比较各菌株平板培养下菌落大小、形状、颜色、质地等特征,以及电镜下有性型与无性型等生理结构的差异,并依据各菌株形态特征上的典型差异对它们予以初步命名。结果表明:七株菌株均属于冠突散囊菌,但在形态和在生理等特征上有四种却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分化,可能属于冠突散囊菌的变型。本研究为冠突散囊菌多样性的鉴定与不同生理小种的命名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康砖和青砖茶中散囊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在砖茶加工过程中微生物对砖茶品质有重要影响。茯砖茶中的冠突散囊菌(Eurotium cristatum (Raper & Fennell) Malloch & Cain;也称“金花菌”)直接影响茯砖茶的品质,而康砖茶和青砖茶中却被认为不含“金花菌”。但是,有研究指出,康砖、青砖等砖茶中都含有多种真菌,康砖茶品质主要是湿热和微生物作用引起内含物变化而形成。然而这些微生物的种类、生物学特性以及它们在砖茶加工过程中的作用,未见后续报道。  相似文献   

17.
传统上,茯砖茶是一种在加工过程中产生"冠突散囊菌"、具有一定保健功能的边销茶。然而,若对茯砖茶的保健功能进行开发利用,就无法忽视茯砖茶企业从研发、生产到销售、宣传等各个环节所面临的复杂法律营销环境及其对具体营销策略的影响。本文基于茯砖茶的保健功能,对传统茯砖茶和茯砖保健茶两种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宣传的各个阶段所涉及的法律环境规范作出梳理,并分析了法律对于营销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根据茯砖茶品质形成的机理,将诱发剂应用于茯砖茶发花中,通过感官审评和现代先进仪器检测,表明添加诱发剂能促进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加速“金花”的形成及茶叶中生化成分的转化,发花9天(比传统发花提前3天)就达到了发花工序的正常品质要求,从而证明应用诱发剂是缩短发花时间,优化茯砖茶品质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9.
“发花”散茶中“金花”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湖南益阳茶厂2008年生产的金湘益砖茶中分离纯化得到一株"金花"菌,接种至2008年一品茯茶的原料上,控制环境条件让它"发花"。从发花散茶中分离到一类"金花"菌,经过继代纯化,选取一株长势较好的"金花"菌作为供试菌株。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菌株的有性型和无性型形态,并在扫描电镜下观察菌株的子囊孢子(有性阶段)和分子孢子(无性阶段),同时结合DNA测序,在分子水平上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根据菌株的表观形态、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DNA序列分析,确认该菌株为冠突散囊菌(Eurotium cristatum)。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茯砖茶中"金花"菌是否能在葛根上生长,并进行生物转化,得到活性更高的发酵产物。从茯砖茶中分离出一株优势菌株LS1,并进行鉴定;以野葛、粉葛、葛渣为底物进行固体发酵,以DPPH自由基清除法比较发酵前后产物抗氧化活性,并测定了总黄酮含量及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葛根素质量浓度。结果表明,LS1经形态学观察及ITS-5.8S r DNA序列分析,鉴定为冠突散囊菌Eurotium cristatum,Gen Bank登录号为KR812327;野葛、粉葛、葛渣固体发酵后总黄酮和葛根素含量分别提高了15.97%、12.33%、20.69%和20.48%、7%、20.2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