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奶牛围产期代谢紊乱是影响奶牛健康和生产性能的主要因素,探寻奶牛围产期营养代谢调控作用和机理是保证奶牛健康,提高生产性能,保证牧场经济效益的重要基础。本文深入分析了奶牛围产期能量代谢的调控机理,指出奶牛产后葡萄糖代谢失衡是引起奶牛围产期代谢紊乱的根本原因,并进行了详细论述。充分认识奶牛产后葡萄糖代谢失衡理论,对奶牛脂肪肝病、酮病及产后失重的预防和治疗具有指导意义,对奶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酮病是奶牛养殖过程中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之一,严重影响奶牛健康,导致奶牛生产性能下降。为了减少奶牛酮病造成的经济损失,本文研究了中药复方口服液结合复方布他磷注射液对奶牛酮病的治疗效果以及对奶牛健康的影响。本研究在安徽某牧场筛选出血酮值大于1.4 mmoL/L的酮病奶牛173头,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奶牛使用中药复方口服液+复方布他磷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奶牛单独使用复方布他磷注射液治疗。统计分析奶牛血酮下降水平、酮病治愈率、疾病发病率、死淘率以及产奶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中药复方口服液+复方布他磷注射液组能显著降低奶牛血酮水平,提高奶牛酮病治愈率与产奶量,降低奶牛发病率,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奶牛死淘率。  相似文献   

3.
奶牛酮病是危害奶牛健康的主要代谢性疾病之一,通过测定牛乳中丙酮和β-羟丁酸的含量可以对奶牛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和筛查.对云南4家DHI参测牧场的酮体测定数据进行分析.根据Foss公司推荐的判断标准,4个牧场亚临床酮病平均发生率为6.1%,范围在3.3%~9.4%,临床型酮病发生率为0.7%,范围在0.4%~1.8%.Ⅰ牧场...  相似文献   

4.
奶牛酮病的综合防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奶牛产奶量的提高,酮病逐渐成为危害奶牛健康最重要的代谢病。产前干物质采食量不足可以诱发产前瘫痪、分娩异常、死产、难产以及初乳抗体含量较低,产后发生酮病等。酮病可继发奶牛产后胎衣不下、低血钙、产后瘫痪、真胃变位、子宫炎、乳房炎等疾病,已成为制约奶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临床兽医对酮病认识不足,临床型酮病治疗效果差,死淘率较高。牧场管理者由于缺乏酮病的系统防控技术,不能够从奶牛生产过渡期着手开展奶牛酮病的防治工作,造成奶牛分娩失败病例剧增,死胎、弱胎增多,产后酮病爆发,健康程度下降,产后60 天奶牛的死淘率高居不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解2021年我国规模化牧场奶牛酮病发病情况和防控状况。[方法]本文选择105个规模化牧场进行调查,包括酮病发病率、诊断和监测方法、治疗方法、治愈率、防控方法和治疗成本等。[结果]牧场奶牛平均单产为9.7 t,酮病平均发病率为17.9%,高于国外控制目标。大多数牧场奶牛酮病诊断和监测,主要采用检测血液中β-羟丁酸浓度的方法,奶牛酮病治愈率无论单一或综合措施都达90%以上,奶牛酮病综合防控效果明显好于单一措施。[结论]目前我国规模化牧场奶牛酮病发病率控制目标、诊断和监测、治疗和防控仍需更多研究,完善和制定相应的技术规范,为规模化牧场奶牛酮病的高效防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上海地区奶牛酮病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酮病是奶牛主要代谢病之一,酮血症是其重要特征,本文通过调查上海甲、乙、丙牧场病史记录及观察产前膘情对产后酮病发生的影响,探讨上海地区奶牛酮病的发病特点,为防治本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中国兽医学报》2017,(5):914-917
为研究亚临床酮病奶牛的氧化应激状态及其对奶牛乳品质的影响,分别选取21头亚临床酮病奶牛和21头健康奶牛,通过尾静脉采集非抗凝血,用于氧化抗氧化指标的检测;同时收集新鲜乳样,用于乳成分的检测。结果表明,与健康奶牛相比,亚临床酮病奶牛的总抗氧化能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乳蛋白和总固形物活性、血清葡萄糖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P<0.01),乳脂肪比、非酯化脂肪酸、β-羟基丁酸、丙二醛含量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P<0.01)。由此可见,亚临床酮病奶牛体内存在氧化应激,主要抗氧化酶活性降低,并且氧化应激状态显著高于健康奶牛,乳品质低于健康奶牛。  相似文献   

8.
探究亚临床酮病发病率与奶牛泌乳天数、胎次及体况的关系。选取7个规模化奶牛场的493头临床状况健康荷斯坦奶牛进行检测,采用全血中β-羟丁酸(BHBA)≥1.2 mmol/L作为亚临床酮病的标准。研究发现,奶牛亚临床酮病发病率为1.5%~62.5%,不同牧场之间发病率差异很大,亚临床酮病高发期为奶牛产犊后1个月内,高发胎次为3胎及以上,高发牛群的体况评分在3.5及以上。牧场应该提高饲料品质和改善产后护理来确保奶牛达到理想体况,降低奶牛亚临床酮病发病率,减少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9.
奶牛隐性酮病是由能量负平衡引起的高产奶牛常见病,对泌乳量、乳品质均有不良影响.试验采用"酮病制剂1号"防治奶牛隐性酮病,旨在对试验奶牛泌乳量及其乳汁成分进行研究,阐明该药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王炳杰 《中国乳业》2020,(11):52-53
奶牛酮病是碳水化合物和挥发性脂肪酸代谢紊乱引起的一种危害性较大的营养代谢病,高产奶牛或分娩3~6 胎的奶牛患酮病的几率更高。随着养殖技术的进步,牧场会通过多种手段来提高奶牛的产奶量,而奶牛酮病不仅造成产奶量和消化机能下降,还容易引发奶牛内分泌系统和生殖系统的疾病。对奶牛酮病的病因、临床症状进行概述,并提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畜牧业主产区之一,奶牛存栏量居全国前列。酮病对奶牛的生产及繁殖性能影响极大。对影响和诱发奶牛酮症的激素,如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以及甲状腺素水平的变化及其对卵巢功能的影响进行综述,以期为奶牛酮病的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奶牛隐性酮病是由能量负平衡引起的高产奶牛常见病,对泌乳量、乳品质均有不良影响.试验采用"酮病制剂1号"防治奶牛隐性酮病,旨在对试验奶牛泌乳量及其乳汁成分进行研究,阐明该药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奶牛是重要的经济动物,牛奶被誉为人类最完美的食物。酮病是奶牛泌乳初期的高发性疾病,是影响牧场盈利和奶牛福利的主要原因之一。一般来说,奶牛在出现酮病临床症状之前,往往会经历一段亚临床状态,而这段时间很容易被牧场主忽视,给牧场造成损失。目前主要通过检测血液或奶中的代谢物浓度对酮病进行诊断,然而受人工和成本限制,化学检测法不适用于大规模牛群,中红外光谱(Mid Infrared Spectrometry,MIRS)分析技术因其低成本、高通量的特点已经被逐步应用到酮病监测中。本文介绍酮病的发病机理、MIRS分析技术和当前研究者对于酮病相关指标的模型建立情况,为后续相关模型的建立及优化和酮病抗性性状的遗传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围产期是对奶牛的健康、生产、繁殖具有重要意义的关键时期,奶牛在该时期一旦出现健康问题,会导致其生产性能降低,各种代谢性疾病,以及繁殖障碍等问题。酮病作为围产期奶牛重要的群发性常见多发病,不仅引起产奶量的降低,还增加其他疾病的易感性,对奶牛生产影响巨大。酮病的发生与奶牛机体的能量平衡状态、矿物元素代谢、日粮营养水平、饲养管理等密切相关。随着奶牛养殖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奶牛群体管理和群体疾病监测已成为保障奶牛养殖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对围产期奶牛酮病的群体监测和预警一直被各国列为重要的疾病防控手段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15.
酮病对奶牛的机体健康和生产性能具较大损伤,若不及时治疗会导致提前淘汰。根据临床特征不同,主要分临床型酮病和亚临床型酮病。亚临床型酮病临床症状不明显,隐秘性强,多发于高产奶牛,若不及时治疗会造成较大影响,带来经济损失。该病原因较多,部分养殖人员认知较差,不利于防控。本文对亚临床型酮病发病原因、特点、临床诊断手段和对奶牛健康危害综合概述,有利于养殖人员更好了解该病,降低损失,促进奶牛养殖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奶牛养殖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而养殖高成本、高发病率和低产出是阻碍奶牛养殖业持续发展的障碍。其中,奶牛酮病的发病率有逐年升高趋势,不同的胎次、产后天数、月份、泌乳量等风险因素均影响奶牛酮病的发生。目前,基于奶牛行为、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数据、代谢组学技术和机器学习的酮病早期预警技术已经取得巨大进展。本文综述了奶牛酮病的发病规律和酮病早期预警技术,为奶牛围产期健康管理提供理论参考,对促进奶业提质增效、提高奶牛福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奶牛酮病早期预警指标的确立与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早期预测奶牛酮病的发生,在黑龙江省东、西部2个集约化牛场(均有250多头泌乳牛)随机选取产前15~2 d,分娩当天,产后2~15 d的奶牛为试验动物。通过检测试验牛血浆中葡萄糖(Glu)、β-羟丁酸(BHBA)和游离脂肪酸(NEFA)的浓度,了解产后奶牛酮病发生状况;通过检测试验牛产前和产后各肝功指标,阐明奶牛围产期肝功指标与酮病间的关系以及对产后酮病发生风险的预警作用。结果表明:酮病发病率在东部牧场为40%,在西部牧场为45.16%;两牧场产后奶牛的血浆谷草转氨酶(AST)、NEFA和BHBA的水平均显著高于产前奶牛并与酮病呈显著正相关,血浆Glu水平显著低于产前奶牛并与酮病呈显著的负相关。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确定了东部牧场的预警值为产前血浆AST69.5 U几、Glu4.16 mmo1/L、NEFA0.25 mmol/L、BHBA0.32 mmol/L。西部牧场预警值为血浆AST68.0 U/L、Glu3.97 mmol/L、NEFA0.27眦nol/L、BHBA0.43 mmol/L。结果显示,奶牛产前血浆NEFA、Glu、AST和BHBA指标超过预警值可作为奶牛发生酮病的早期风险预测依据。  相似文献   

18.
奶牛蹄病会影响奶牛健康和产奶性能,给牧场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从营养、环境和管理3个方面分析奶牛发生蹄病的原因及处理措施,以期为牧场减少奶牛蹄病发病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高酮血症和高游离脂肪酸血症是酮病的主要病理学特征。酮病的发生与动物机体发生氧化应激密切相关,研究表明,高酮血症和高NEFA血症影响动物体淋巴细胞、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数量及功能,对外周血免疫球蛋白G和部分细胞因子也有相应影响,从而酮病的发生降低了奶牛免疫功能,使患酮病的奶牛发生乳房炎、胎衣不下、子宫内膜炎等其他围产期疾病的风险增加,严重降低了奶牛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给奶牛养殖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论文主要综述了奶牛酮病对奶牛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为深入研究酮病与其他围产期疾病之间的关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正>酮病是危害高产奶牛产后健康的、最重要的营养代谢疾病之一,它可引起奶牛食欲减退、产奶量下降、反应迟钝、消瘦、抗病力减弱和繁殖能力显著下降,给奶牛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酮体定量检测是诊断奶牛酮病最准确、最可靠的手段,而目前临床多采用血浆酮体进行检测。由于临床采血不仅影响正常生产,还会给奶牛带来疼痛等不良刺激。如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