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所谓科学施肥 ,是综合考虑土壤的供肥状况 ,作物的需肥规律 ,作物生长的环境条件 ,肥料的特性等因素 ,旨在取得高产优质、低耗产品的施肥措施。有3个基本内涵 :一是施肥既要满足作物生长的营养需求 ,又要维持土壤的肥力 ,达到土壤养分收支循环的基本平衡。二是减少施肥的成本 ,包括肥料的成本和施肥技术成本 ,取得低耗产品。三是施肥对环境不产生负面影响 ,即环境友好。1 科学施肥的基本原理1.1 养分归还学说 人类在土壤上种植作物 ,作物从土壤中吸收养分 ,随着作物的收获 ,土壤中所含的养分将越来越少 ,如果不弥补土壤养分的损失 ,就难…  相似文献   

2.
科技文摘     
《中国园艺文摘》2013,(2):195-200
济南地区日光温室土壤养分的分布状况和累积规律 对济南地区不同种植年限日光温室内外及不同蔬菜作物的土壤养分差异和频数分布进行比较,分析了日光温室土壤养分随种植年限的累积特征,并对不同蔬菜温室土壤养分与种植年限进行曲线拟合,研究了引起土壤盐渍化和酸化的原因。结果表明:济南地区日光温室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电导率显著高于棚外土壤,增幅分别为135.3%、475.2%、290.1%、97.7%、188.7%,pH值较棚外土壤降低0.31;各土壤养分的频数分布曲线均呈正态分布。  相似文献   

3.
刘善江 《蔬菜》2003,(11):20-20
施肥的前提是要知道土壤能供应多少养分,作物需要吸收多少养分。根据两者的差值和肥料的利用率计算出需要施用的养分数量(主要指氮肥、磷肥和钾肥)。一般来说,通过查阅一些植物营养教科书或肥料使用方面的书籍就能知道某种作物 “达到50 kg的产量所需要吸收的氮磷钾养分总量”和肥料的利用率,而想了解土壤的养分状况,就需要依靠对当地土壤样品的分析了。我们平常所说的土壤养分测定值均是指常规方法的测试值。该方法是经过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实验和实践,具有普遍的实用性、可靠性、可比性和可重复性,是土壤肥料和植物营养界的经典方法。但是…  相似文献   

4.
<正>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一项农业新技术,作物在吸收水分的同时吸收养分,又称水肥耦合、灌溉施肥。其借助压力系统,将可溶性固体或液体肥料配兑成肥液,与灌溉水一同通过可控管道系统将水和作物所需的养分以较小的流量均匀、准确地直接输送到作物根系生长区域,使作物根系土壤始终保持疏松和适宜的含水量。该技术可根据作物的需肥特点、土壤环境和养分含量状况,把水分、养分定时定量按比例直接提供给作物,灵活、方  相似文献   

5.
果园土壤养分状况是决定水果产量和质量的基本因素,营造适宜的土壤环境,根据土壤养分进行科学合理的施肥,是发展高产、高效、优质和可持续农业的必要前提。太原市现有果园2.13万hm^2,针对其中1.07万hm^2苹果园土壤养分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施肥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农业生产中,随着农化测试工作进展,多以作物产量指标及其需肥量,并考虑土壤供肥状况作为确定施肥种类与数量的依据,从而获得作物高产并提高肥料的经济效益。作物需肥量通常根据养分平衡法估算,是以形成一定数量的生物产量,自土壤摄取的营养元素的数量为基数,这可由测定收获物所含养分量求得。鉴于蔬菜种类较多,且受土壤肥力及施  相似文献   

7.
为适应种植业结构调整和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的需要 ,晋中市于 2 0 0 0~ 2 0 0 2年对全市 6万hm2 果园进行了土壤施肥与养分状况的调查。通过对 672个样点的果园土壤施肥种类、数量、作物产量、土壤类型、养分状况等的调查 ,基本摸清了全市果园土壤施肥与养分现状 ,为今后合理施肥奠定了科学基础。现将调查结果汇总如下 ,同时提出晋中市果园施肥建议供广大果农参考。1 土壤养分状况调查结果表明 ,全市 6万hm2 果园 ,施肥量及种类上存在很大差异。在榆次、太谷、祁县、平遥 4县平川果园有机肥一般可施到 3 7 5t/hm2 左右 ,化学氮磷肥均在 3 …  相似文献   

8.
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是指既不用天然土壤.又不用传统的营养液灌溉植物根系.而是用一种生态型有机基质代替土壤的无土栽培技术。它的特点是:作物种植后.整个生育期不使用任何化肥就能保证作物对养分的需求.达到提高作物的产量.改善品质.减少农药用量,节水节肥,产品纯洁卫生,省工省钱的目的,同时还可利用非耕地生产蔬菜等。  相似文献   

9.
《中国瓜菜》2006,(6):54-54
复合肥具有养分含量高、副成分少、物理性状好等优点,对于平衡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促进作物的高产稳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它也有一些缺点.比如它的养分比例总是固定的,而不同土壤、不同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种类、数量和比例是多样的。因此,使用前最好进行测土,了解田间土壤的质地和营养状况,另外,也要注意和单元肥料配合施用,才能得到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亓延凤 《现代园艺》2013,(24):18-18
作物秸秆含有多种养分和生理活性物质,能改善设施土壤理化性状,补充土壤养分,促进难溶性养分转化,提高土壤速效养分含量;还会影响土壤微生物的种群结构和活性,改善设施土壤生物学性状。  相似文献   

11.
为了摸清青州市蔬菜地养分状况,为科学施肥提供依据,2002年对303个土壤养分样点进行了测定,将蔬菜地划分为日光温室、塑料大棚、露天菜地三种设施类型,提前对各类地块分布状况进行野外调绘,绘制1:10 000土地利用现状图.在充分考虑设施类型、土壤类型、作物种类、种植制度的基础上,每66.7hm2选择一个取样调查点,在现状图上标定、取样和调查施肥量.  相似文献   

12.
《吉林蔬菜》2013,(8):21
作物除了通过根系吸收养分外,叶片也能吸收养分,叶面施肥又称根外追肥或叶面喷肥,这种施肥是生产上经常采用的一种施肥方法。叶面喷肥可使养分吸收运转快,避免土壤对某些养分的固定,提高养分利用率,且施肥量少,适合于微肥的施用,增产效果显著,尤其是土壤环境不良,水分过多或干旱低湿条件,土壤过酸、过碱等因素造成根系吸收作用受阻或作物缺  相似文献   

13.
杨帆  赵丹 《吉林蔬菜》2009,(2):27-29
1.1.1轮作的危害:马铃薯受多种病害侵染,有不少病害是通过土壤传病的。因此,马铃薯是忌连作的作物,喜欢轮作倒茬。如果不实行轮作倒茬,长期连作使土壤养分严重缺乏,有的病菌在马铃薯连作的情况下会在土壤中潜存量愈来愈多,导致马铃薯发病愈来愈重,甚至造成毁灭性灾害。特别是癌肿病能够通过根系传染给作物。  相似文献   

14.
莴苣测土配方施肥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不施氮肥、不施磷肥、不施钾肥均会影响作物产量,不施磷肥对作物产量影响不大;磷肥与钾肥增产作用相差不大,在增产作用中氮肥〉钾肥〉磷肥。缺磷区和缺钾区相对产量和土壤有效磷、速效钾测定值分析结果与施木田编著的《园艺植物营养与施肥技术》的“蔬菜土壤养分分级标准”中土壤有效磷、速效钾分级标准无差异;缺氮区相对产量和碱解氮测定值分析结果与施木田编著的《园艺植物营养与施肥技术》的“蔬菜土壤养分分级标准”土壤碱解氮分级标准有较大差异。因此,蔬菜土壤养分分级标准中土壤碱解氮丰缺指标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肥料利用率分析结果认为该试验区在近年来化肥年使用量普遍较高的状况下,特别是磷、钾肥普遍过量使用,且土壤有效磷、速效钾含量高的状况下,氮、磷、钾肥利用率较低,磷、钾肥利用率更低,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本区 (夏县 ) 96个果园土壤养分的测定和土壤施肥情况的调查 ,摸清了本区果园土壤养分状况和施肥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从而为果树高产优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 土壤养分状况表 1 本区果园土壤养分状况调查统计表土壤养分(g kg) 最大值最小值中位值变异系数  相似文献   

16.
灌水高温闷棚处理对温室连作土壤理化性状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佳川  杨瑞平  张显 《北方园艺》2016,(13):178-181
以温室连作土壤为试验材料,采用灌水高温闷棚技术,对西瓜连作的土壤环境状况变化及后期种植牛角椒的生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灌水高温闷棚处理对温室连作土壤起到了淋溶作用,减少了土壤盐分的积累,改善了土壤理化性质,平衡了土壤养分,有利于后期作物牛角椒的生长。  相似文献   

17.
为推进乌苏市农业信息现代化工作,解决种植户施肥造成浪费等问题,利用ArcGIS for Android移动开发技术建立当地土壤养分信息空间数据库,并结合不同作物施肥模型,开发移动推荐施肥系统。该系统将土壤养分数据与地理图相结合,对乌苏市耕地进行肥力分级,使枯燥的数据可视化。同时根据土壤养分数据和施肥模型设计移动智能端,为乌苏市每一个地块、每一种作物提供施肥方案,从而提高耕地利用率和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18.
许东海 《现代园艺》2011,(12):18-19
<正>蔬菜地土壤,尤其是设施蔬菜地土壤,由于不合理施肥,以及长期旱作及蔬菜作物间(轮)作方式,导致蔬菜地土壤特殊的肥水运动、作物对养分的选择性吸收  相似文献   

19.
《长江蔬菜》2005,(1):45-45
①养分归还学说德国化学家李比希提出了此学说。其中心内容是:植物仅从土壤中摄取为其生活所必需的矿物质养分,由于不断地栽培作物,这种摄取势必引起土壤中矿物质养料的消耗,长期不归还这部分养分,会使土壤变得十分贫瘠,甚至寸草不生。轮作倒茬只能减缓土壤中养分的贫瘠和较协调利用土壤中现存的养分,但不能彻底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20.
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皖南酸性红黄壤上进行了为期4年的定位试验,探讨不同作物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秸秆还田配施化肥,在提高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方面优于单施化肥。稻草还田产量最高,稻草>油菜秆>麦秸草>单施化肥,并且作物产量随着稻草用量的增加而增加。秸秆还田可以增加土壤的养分含量,以稻草还田最佳,且土壤养分的增加量随着稻草还田量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