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近年来以西瓜种子纯度为主要内容的质量问题日益突出,对西瓜生产和买卖双方关系产生了消极影响。为确保西瓜杂交制种的质量和产量,我们在多年反复实践、研究总结的基础上制定出此技术,以期通过多方面加强技术管理来保证种子质量,并使制种产量有所提高。4年的多点示范结果证明:按此技术要点操作,生产的种子纯度和发芽率等各项指标完全达到和超过国家规定的一级种子标准,且种子产量大幅度提高。1用好亲本 制种田所用亲本必须是经过多代严格自交的原种,也可用这些高度纯合的原种,配制成杂交一代种子后再配制成三交种或双交种。2合…  相似文献   

2.
以上海茄门,南京黑壳早椒等6个辣(甜)椒亲本为试材,研究了杂交节位、辣甜类型组配、露地与地等不同处理下,杂交座果率及单株种子产量等性状的变化。结果表明,杂交座果率较高的节位为“四母斗”和“八面风”;辣×辣与辣×甜的亲本类型配组及采用保护地制种有利提高座果率及单株种子产量。  相似文献   

3.
大白菜制种通常是利用自交不亲和系繁殖杂交1代种子,采用人工蕾期自交,用工量大,制种成本高。为了降低繁种成本,探索提高种子产量的方法,以大白菜新品种‘郑白65’为例介绍了大白菜的常规制种技术,并从亲本花期一致试验、初花期摘心试验、末花期打顶试验和亲本栽培密度试验4个方面,初步探索了提高大白菜单位面积种子产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以南瓜高代自交系为研究对象,在湖北咸宁良种繁育基地进行南瓜品种杂交制种与种子纯度鉴定,分2茬种植,在1年内完成。制种茬要求制种基地方圆300 m以内没有南瓜以及其他近缘葫芦科作物种植,适宜播期为3月上旬,父、母本行比例为1∶6,父本比母本早播种8~10天,杂交种子按株编号留存。纯度鉴定时,将制种茬收获的杂交种子于8月上中旬播种,9月下旬至10月中旬嫩南瓜成熟;根据F1代植株和果实特征,鉴定杂交种子纯度。  相似文献   

5.
西葫芦又称美洲南瓜,是葫芦科南瓜属中的一种,原产于北美洲南部。其杂交一代制种在陕西、河北、山东等地,均采用露地直播,管理简单,容易操作,而且能保证一代杂种种子的质量和产量。  相似文献   

6.
在蔬菜生产上,杂种优势的利用已成为提高产量和改进品质的重要措施之一,如何利用杂交制种技术提高一代杂种种子产量,是农业科技人员多年来面对的重要问题。杂交制种技术需要简便易行,同时种子繁  相似文献   

7.
柳虹 《吉林蔬菜》2003,(4):11-11
目前,黄瓜杂交种一代利用已在全国大面积推广,杂种一代种子供不应求。特别是近几年冬暖式大棚等系列保护栽培的迅猛发展,进一步加剧了杂交一代种子供与求的矛盾。而杂交制种生产现状是单位面积产量较低且不稳定。宁阳县作为黄瓜杂交制种的主产区,每年的制种面积1667.5万平方米,2000年平  相似文献   

8.
《中国瓜菜》2019,(10):42-44
为了提高黄瓜杂交制种种子产量,结合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蔬菜上的应用实践,研究了乙烯利和氯吡脲对黄瓜杂交制种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50~250 mg·L~(-1)乙烯利于母本4叶1心时喷施效果较佳,种子产量提高了45.8%;3~6 mg·L~(-1)氯吡脲于授粉后浸蘸瓜,效果较佳,产量增加30.0%,化瓜率由对照的34.1%降低到8.0%。乙烯利和氯吡脲的研究应用可为黄瓜制种实践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丝瓜杂交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影响杂交丝瓜制种产量、质量的因素 丝瓜杂交制种单位面积内的产量由种植密度、单株结瓜数、单瓜种子数、千粒重等因素决定,且均呈正比例关系,种子的产量主要是杂交率和发芽率(即种子成熟度),因此整个杂交制种的技术措施应围绕增加单位面积内的采瓜数和提高杂交率和种子成熟度来进行.  相似文献   

10.
赵国云  陈正武 《蔬菜》2000,(7):19-20
我国每年黄瓜需种量达60万kg,杂交种需种量占30%-40%,种子的产量、质量直接影响到农户的利益。常规品种主要靠昆虫自然授粉,因而种子的产量与当年的气候、昆虫、隔离区等条件息息相关。杂交种的制种(除雌性系制种)主要靠人工授粉,种子的产量不仅与授粉技术、气候条件等因素有关,而且与植株的营养面积有关。以前人们认为采种密度越大,种子产量越高,但每年的种子产量特别是杂交制种产量总停留在每667m225-35kg范围之内。为此,我们在我所采种基地进行了初步研究,探讨密度对黄瓜种子产量的影响,以便找出密度这一简单实效的采种…  相似文献   

11.
不同熟性青花菜间在杂交制种过程中常出现花期不遇、花球异常以及产量低等问题,一直是困扰制种户的主要问题。为充分利用云南元谋县的天然光热资源,提高该区域内青花菜制种产量及效益,从2014年开始,笔者在元谋县的青花菜制种地,结合播期选择和穴盘育苗技术,开展了青花菜不同熟性间组配的高效杂交制种技术研究与推广,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这不但能减少不同熟性青花菜间花期不遇造成的产量下降现象,同时,还能避免夏秋极端天气引起的花球生长异常给种子生产过程中带来的影响。现将青花菜杂交制种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茄子重复授粉杂交制种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哈茄2018"的父、母本为试验材料,研究重复授粉对茄子坐果率、杂交制种的种子产量及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重复授粉能够显著提高杂交制种的产量和坐果率,但对种子的千粒重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提高茄子制种纯度和产量的几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茄子在抗病、丰产、优质、整齐性等方面具有很强的杂种优势,目前我国推广的茄子品种绝大多数为一代杂种,种子生产主要由人工杂交制种。由于制种技术性强,在种子生产过程中的操作不当,往往会造成种子纯度不高,制种产量低,导致一代杂种种子成本高。为此笔者总结了在生产实践中确保一代杂种种子纯度、产量的几点经验体会,供制种者参考。  相似文献   

14.
利用保护地进行丝瓜杂交一代制种,可简化露地制种杂交隔离操作规程,省时省工;栽培模式由原有1年1制变为1年2制,使年生产种子能力提升。在此基础上,通过提高母本的种植密度,可有效增加每667m^2产量。近年来经多次试验得出,保护地密植制种667m^2种子产量70奴以上,比露地制种增产10%以上。现将该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瓠瓜杂交制种过程受露地多变的天气条件、病虫害及同类作物的花粉影响很大,对露地制种环境的要求很苛刻,而塑料大棚内相对隔离和相对可控的环境条件使制种操作基本不受外界条件的影响,因而在塑料大棚内制种比露地制种风险小,杂交授粉率较高,一代杂种种子产量也较高.现将浙江省中东部地区瓠瓜春季塑料大棚制种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针对南方地区春季雨水较多的实际情况,利用保护地进行春季番茄杂交制种,克服了露地生产番茄杂交种子产量低、质量差、效应低的缺陷。本研究在南方地区利用保护地进行春季杂交番茄种子生产,从播种育苗、定植、田间管理、人工授粉、病虫害防治、采种等几个方面总结了南方地区保护地春季番茄杂交制种技术,促进南方地区番茄种子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有棱丝瓜杂交制种主要采用人工杂交授粉的方法,其操作简单、生产成本低、种子纯度高。根据近年来有棱丝瓜杂交制种经验,结合他人研究成果,摸索出一套露地杂交制种高产技术。①适时播种,合理密植一般春季2~3月下旬保护地育苗,3月中旬至4月上旬移栽露地,每667m2栽1400~1600株。秋季7月中旬~8月上旬,露地可直播,每667m2栽1500~1700株。  相似文献   

18.
白菜为我国最重要的蔬菜。近年来,由于杂种优势利用,使白菜的产量和质量得以大幅度提高。为了获得优良的一代杂种,除了选配优良组合之外,一代杂种种子生产也是关键环节。目前常用的方法是利用自交不亲和系或核型不育系生产杂种种子,但均存在一些缺点。为此,我们尝试利用组织培养方法繁殖核型不育单株,以获得100%不育群体,为一代杂种制种创造了一条新路。虽然它的制种成本较商,但高质量种子的效益可超过成本的提高。与原有制种技术比较,它有下列优点:①母本群体具100%不育率,因此可保证100%的杂交率;②不会因多代自交出现生活力退化,③可从自…  相似文献   

19.
授粉技术对西葫芦杂交一代种子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授粉技术对西葫芦杂交一代种子产量的影响朱培贤,李天奇,姚徐生(陕西省宝鸡市种子管理站721006)近年来,在早熟覆盖栽培中,西葫芦杂交种应用面积不断扩大,对种子的需求也愈来愈大。但是在杂交种子生产中,常因授粉不良造成种瓜内种子数量少,制种产量低。陈世...  相似文献   

20.
为进一步提高青椒杂一代种子的产量,本试验对青椒杂交制种中的栽植密度、疏花方式以及去雄方法进行了研究,以探索青椒制种的最佳栽培方式及合理的去雄方法.为杂交制种工作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大幅度提高杂交种子的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