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蕨菜的孢子繁殖技术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蕨菜〔Pteridiumaguilinum(L.)Kuhnvar.latiusculum(Desv.)Underw.exHeller〕又名拳芽菜、商芝菜,是我国的主要野生蔬菜之一,以拳卷的幼嫩叶和叶柄为食用部分,含有丰富的营养,而且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是出口创汇的主要野生蔬菜品种之一。蕨菜传统的繁殖方法是利用根茎进行无性繁殖,因繁殖系数低,不便运输,限制了蕨菜栽培的发展。笔者对蕨菜孢子的有性繁殖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 孢子的采集蕨菜孢子的成熟期在北方地区是7月上旬至8月上旬,当…  相似文献   

2.
蕨类植物孢子的生命力是有性繁殖成败的关键之一,经试验明确了孢子生命力(萌发力)与孢子成熟度、采集时期和保存方法的关系:荚果蕨孢子的采集期长约5个月;而同一地点蕨菜、东北蹄盖蕨和亚洲分株紫萁孢子成熟至脱落一般为7-10d时间,具有极强的时间限制。保存温度和保存时限对孢子萌发力比较结果:冷冻最佳,冷藏居中,室温保存孢子生命力较弱;4种孢子的生命力强弱排序:蕨菜﹥东北蹄盖蕨﹥荚果蕨﹥亚洲分株紫萁。  相似文献   

3.
蕨菜日光温室优质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蕨菜为蕨科凤尾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叫蕨儿菜、火蕨菜、拳菜、拳头菜、蕨薹、米蕨菜、狼蕨、龙须菜、龙头菜、如意菜、鹿角菜等.以叶芽生长出来尚未开展的羽状叶和幼嫩叶柄供食用.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保健功能.蕨菜地下根部分布较浅,吸收根只存活当年;植株可高达60~70 cm,嫩茎是主要产品器官;地下根状茎粗壮,长而横走,根状茎一般在地下10~15 cm处生长,每年可长7~8 cm,有贮藏营养的功能,能存活多年;其上有芽,可萌发产生新的植株,是主要繁殖器官.  相似文献   

4.
蕨菜加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蕨别名蕨菜、拳头菜、龙头菜、如意菜、狼萁等,属凤尾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食用部分为由叶芽生长出来未开展的羽状叶和幼嫩叶柄,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野生山菜,有“山菜之王”的美称。我国蕨菜资源丰富,每年都大量出口,年出口量达万吨以上,是典型的无公害蔬菜。如温州市文成县的“亨哈”牌野生蕨菜远销东亚、西欧、我国香港等12个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5.
蕨菜不同生育期对环境条件要求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蕨菜(Pteridunl aquilinum kuhn)为蕨科蕨属,宿根性草本蕨类植物.生长于山缘、林下和灌木丛中,适应性很强,分布于全国各地,常采集未展叶的叶柄为主要食用器官(即拳卷叶期的蕨菜).  相似文献   

6.
赵洪新  韦立军 《蔬菜》2001,(8):35-36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意识的增强,对膳食结构不仅要求合理而且要求其要有医疗保健作用。山野菜营养丰富,具有保健作用,而且是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食品,能够满足人们对膳食的要求;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素有“山菜之王”美誉的蕨类野菜更是人们所喜爱的山野菜中的珍品。在北方生长的众多蕨类当中,可作为蔬菜的主要有4种:蕨、分株紫萁、荚果蕨、猴腿踢盖蕨。 一、蕨菜 俗名拳头菜、龙头菜、如意菜、鹿蕨菜、蕨台。 1.生物学特性 凤尾蕨科,多年生草本。根状茎长而横走,幼嫩部分粗壮,被有棕褐色绒毛叶柄深麦秆色,长3…  相似文献   

7.
蕨菜又叫如意菜、拳菜,蕨羊,藏语称之为“抄娄”。属凤尾蕨科,蕨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80~110cm,根为须状不定根,茎为根状茎,略呈圆形,直径0.5cm左右,有维管束,没有形成层和次生构造,横走于土中成匍匐茎;叶由根状茎上长出,绿色,叶有长柄,多为三回羽状复叶,叶柄长而粗,无毛,小羽叶革质,长圆形,先端微圆形,叶脉羽状,主脉较明显,叶表面凹  相似文献   

8.
蕨菜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野生菜,以叶芽生长出来的展开羽状叶和幼嫩叶柄供食用,根茎中还可提取出蕨粉,是天然的保健食品。现将温室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刘艳霞  马卫东 《蔬菜》2001,(5):33-34
拳菜,又叫蕨菜、蕨儿菜、拳头菜、龙须菜、龙头菜、如意菜等,属凤尾蕨科多年生植物,多野生于阴湿浅山荒坡、半山坡及林下草地。拳菜新发枝芽,羽状小叶苞尚未展开时呈半握拳头状,富含多种营养成份,常被人们采收以供食用。 一、植物学特征 拳菜成株高0.5~1m,2~3回羽状复叶,以春夏两季生长最为茂盛。地下根状茎细长,于地下20~30cm 处匍匐延伸。茎节处长出叶芽,继后发出枝梗。叶背常有毛,叶柄长而粗。叶脉羽状分枝,叶面凹下,叶背凸起。成熟植株叶片小脉顶端的联接脉上呈线形分布有繁殖器官──孢子囊,内含大量孢…  相似文献   

10.
蕨菜,又名龙头菜,蕨薹.是一种凤尾蕨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在黑龙江省黑河市山林草地间分布极为广泛.因其新鲜可口,风味独特,营养丰富而为人们喜食.近年来,食用绿色食品极为风行,而蕨菜因其生长在无污染的环境中,是极其优良的绿色食品品种,因而深受国际市场,特别是日本和韩国的欢迎.每年出口为国家创造大量外汇,具有极高的经济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蕨(Pteridiumaquilinum(L.)Ku-hn),别名蕨儿菜,青海称蕨菜,系蕨类,蕨属蕨科,凤尾属野生经济植物。其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一米余;根茎长,在地下匍匐延生,叶草质,卵状三角形,二、三口羽状分裂,背面常有毛,叶柄长而粗、无毛,埋在土中部分谈褐色,有细毛;第一回羽叶对生,披针形或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西南凤尾蕨的发育过程和孢子的无菌培养方法。结果如下:孢子萌发为书带蕨型,配子体发育为水蕨型。1/2MS培养基中萌发率可达83.3%;MS培养基中配子体成苗率可达55.4%;试管苗移栽成活率可达80%以上。认为利用孢子的无菌繁殖方法进行西南凤尾蕨的规模化生产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蕨菜又名火蕨菜、拳菜、狼萁、龙须菜、鹿角菜等,生长在山林阴湿处,属凤尾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初生时无叶,状如雀足之拳,又如人足之蹶,供食部分是由叶芽生长出来未开展的羽状叶和幼嫩叶柄.  相似文献   

14.
正江南春来早,几场潇潇春雨后,大自然又为人们献出了一味天然珍品——蕨菜。每当此时节,便偕夫人去郊外登山,从事医疗工作的夫人,对蕨菜情有独钟,每当在山间看到它的影子时,便收住脚步,赶快来采这山野之珍——蕨菜,以带回家让家人好好品尝。蕨菜,又名紫蕨、蕨萁、拳菜、山凤尾等,为凤尾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野生于山区的草坡、林间空地和林缘地带,叶大,幼时拳卷,茎紫色,根状茎蔓土中。当它嫩叶还处于卷曲未展时,采摘下来便可以作菜食用。蕨菜分布于大江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西南风尾蕨的发育过程和孢子的无菌培养方法.结果如下:孢子萌发为书带蕨型,配子体发育为水蕨型.1/2MS培养基中萌发率可达83.3%;MS培养基中配子体成苗率可达55.4%;试管苗移栽成活率可达80%以上.认为利用孢子的无菌繁殖方法进行西南凤尾蕨的规模化生产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蕨菜属于蕨科蕨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又名拳头菜、如意菜、龙头菜等,其主要食用部分为幼嫩叶柄及未展开的拳卷叶,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北、华北、西南各省,著名产地主要是内蒙古、辽宁、河北的承德等地区。蕨菜的食用早在《诗经》中就有记载,且医学巨著《本草纲目》也曾对其作过详细介绍。蕨菜全株均可入药,具有清热化痰,利尿安神的功效。随着人们生活水  相似文献   

17.
徐跃兴 《西南园艺》2004,32(2):13-14
蕨菜又名蕨、龙头芽、拳头芽、如意芽、商芝菜,为可以食用的蕨类植物的统称。蕨菜叶、芽、嫩茎营养丰富,常利用鲜品和干制品炒菜、做汤;根状茎含有35%~40%淀粉,可提取蕨粉为滋补食品。野生蕨菜无农药化肥污染,是一种典型天然有机绿色食品,民间食用历史悠久,目前在国  相似文献   

18.
野生蕨菜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华 《上海蔬菜》1999,(3):39-40
蕨学名Pteridium aquilinum(L.)Kuhm var.Iatiusculum(Desv.)underw,别名山蕨、蕨菜、木蕨等。为凤尾蕨科多年生枯叶草本植物,株高30~120cm。叶片幼时卷曲,成熟时伸展,呈阔三角形或矩圆状三角形。叶色绿,叶片呈三回或四回羽状分裂,全缘或下部1~3对浅裂片或呈波状圆齿。叶柄长20~80cm,基部有锈黄色短毛,上部近光滑。根状茎长而横向生长,黑色,有锈黄色茸毛,以后逐渐脱落。蕨适应性较强,多分布于山地荒坡、林缘、树林下及灌木丛中,生长旺盛,常成片。  相似文献   

19.
苏哲 《花木盆景》2004,(9):37-37
9月的天气状况基本为冷空气开始活跃,温度下降,多雨天,是除春季外重要的繁殖季节。繁殖分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有性繁殖只有播种一种方式,而无性繁殖则有扦插、分株、压条、嫁接等方式。这些方式各有不同的优缺点,可根据养花人需要的幼苗数量、成苗的大小以及方法的难易和花卉的种类习性而定,但是家庭养花常用到的则是播种和扦插两种,因为分株  相似文献   

20.
白玉凤尾蕨孢子繁殖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徐艳  石雷  刘燕  李东 《园艺学报》2005,32(4):658-662
 研究了白玉凤尾蕨( Pteris cretica ‘Albo-lineata’) 孢子的无菌培养和常规繁殖方法。结果表明: 孢子萌发为书带蕨型, 配子体发育为水蕨型。1 /2MS培养基中萌发率最高, 可达82.3%; 低于2%的蔗糖浓度较适于孢子的萌发; MS培养基中配子体成苗率最高, 可达53.4%; 试管苗移栽成活率可达80%以上。草炭土+河沙(体积比1∶1) 是播种孢子的理想基质, 配子体成苗率达8912%; 当幼孢子体苗的第1片子叶长至1~2 cm长时分苗, 移栽到草炭土+蛭石+素砂+有机肥(体积比4∶2∶2∶1) 的栽培基质上,移栽成活率最高, 可达98.1%。幼孢子体苗长至10 cm左右时已经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