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高价名特优茶──苦丁茶王家 ,刘良源,李梓辉,周早弘苦丁茶即冬青科冬青属植物大叶冬青(IlexlatifoliaThunb.),将叶片加工即成为非茶类植物茶。它又名皋卢茶、瓜卢茶、苦登茶,民间大多称苦丁、茶丁等。广西农民多习惯采嫩枝叶煮茶解暑避邪。其?..  相似文献   

2.
杨扇舟蛾又名白杨天社蛾、小叶杨天社蛾,属鳞翅目舟蛾科扁舟蛾属,是我国林木主要害虫之一。杨扇舟蛾是一种食叶性杨树害虫,取食树叶,严重影响杨树生长。该虫在澧县1年发生4代,对杨树危害很大。该虫以蛹在枯叶内、地被物、表土中越冬。翌年4月中旬开始羽化,4月下旬为羽化高峰期,5月上甸第一代幼虫开始出现,至9月第四代幼虫期到来。10月底化蛹越冬。杨树叶全展开时,即为危害盛期。  相似文献   

3.
苦丁茶是冬青科的大叶冬青和冬青的别称,均为常绿乔木,用其嫩叶加工制成茶,又称大苦丁、小苦丁,具有茶药两用功效。  相似文献   

4.
朱才熙 《湖南林业》2001,(11):14-14
用植物防治茶园病虫害,不仅可节省资金,而且可确保茶叶中无残留农药,可生产出高档次的优质茶叶。 1、苦楝树叶:采苦楝树叶2公斤,切碎并加水10公斤,煮沸1小时后过滤,冷却后再加2%洗衣粉溶液200倍喷雾。可防治茶蓑蛾、小绿叶蝉、茶毛虫、卷叶蛾、刺蛾等多种害虫。 2、枫杨树叶:采枫杨树叶5公斤,切碎并加少许水捣烂后榨出叶汁,然后每公斤原汁加水2公斤喷雾,可防治茶尺蠖、卷叶蛾、茶毛虫、茶蓑蛾和刺蛾等。 3、樟树叶:采樟树叶2公斤,切碎加水10公斤、食盐0.2公斤,煮沸1小时后过滤,喷雾可防治茶树炭疽病…  相似文献   

5.
春尺蠖生物学特性与防控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尺蠖属完全变态昆虫,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虫态的发育阶段。越冬蛹羽化成虫时期早,幼虫不仅活动能力强,而且取食量极大,三龄后进入暴食期,当虫口密度较大时,可将整株树叶食光,使树木无法正常进行光合作用,造成树势衰弱,持续受害可导致植株死亡。其取食为害的树种约20余种,还为害小麦、玉米、苜蓿等,当食物短缺时,也取食苦豆子,为害部位为叶片和花蕾,这是长期适应环境的表现。  相似文献   

6.
槐尺蠖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槐尺蠖又称国槐尺蠖。属鳞翅目、尺蛾科,主要为害国槐,也为害刺槐、龙爪槐,以幼虫为害叶片,取食量大,为害严重时,可以将树叶成片吃光。通过多年来对槐尺蠖发生规律的观察,采用人工、化学药剂等多种方法进行防治,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乌桕金带蛾[Eupterote sapivora Yang]在贵州每年发生一代,以幼虫取食叶、嫩芽、花萼造成危害,取食15科22种林木,是目前贵州经济林、用材林中的重要害虫。该虫以蛹越冬,幼虫共分七龄:1~3龄分布于叶片或树干顶部;4~7龄分布于树干中、下部,其中5~7龄幼虫取食量最大。幼虫每年6月中旬出现,白天群集静伏,夜晚上树取食;8~9月为发生盛期,10月中旬结茧化蛹,越冬场地为草丛、杂灌、树皮裂缝。幼虫的发生与海拔、坡向、坡位、坡度、品种、树龄、树势等因子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8.
中槐尺蠖(Macaria elongaria Leech)属鳞翅目尺蛾科,俗称吊死鬼。国内分布于河北、北京、山东、浙江、陕西等地,是西安市中槐的主要害虫之一。1龄幼虫仅危害叶片的表面,2龄以后取食叶片,形成缺刻,严重时可将树叶全部食光。1967年、  相似文献   

9.
鸦胆子巢蛾(Atteva fabriciella Swederus)属鳞翅目(Lepidoptera),巢蛾科(Y ponomeutidae)花巢蛾属,为小型蛾类,分布于广东、澳门。寄主为鸦胆子(Brucea javanica),幼虫吐丝缀叶取食,发生严重时整株树叶被吃光。该虫的形态及生物学在国内尚未见报道。现将调查观察和防治方法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0.
安徽无为油桐尺蛾的发生与防治油桐尺蛾BuzurasuppressariaGuenee幼虫取食油桐叶片,甚至啃食桐果的皮层。油桐受害后影响生长、结实,严重时造成树木死亡。在安徽省无为县,油桐尺蛾一年发生2代,以蛹在树下土壤中越冬。翌年5月上中旬成虫羽化...  相似文献   

11.
诱导抗性作为一种新的植物抗性类型,在防御植食性昆虫的取食和产卵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该项研究在室内采用选择性方法,观察了分月扇舟蛾幼虫对不同处理的杨树叶的取食选择行为。用虫害叶喂食2~3龄幼虫48 h,测定其营养效应,分析了喂食虫害叶对分月扇舟蛾的幼虫发育历期、蛹重、羽化率等生长发育的影响。利用生化方法测定了杨树叶片虫害后营养物质和次生物质的变化。结果表明:虫害叶对分月扇舟蛾表现为忌避作用;机械损伤叶不影响对寄主的选择性。分月扇舟蛾取食虫害叶后幼虫的发育历期延长、蛹重增加、羽化率降低,可溶性糖含量下降,单宁和黄酮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12.
几个茶树品种的绿茶适制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河南省信阳茶叶试验站的901、信阳10号、信阳种、中茶108、中茶302、白毫早、福鼎大白、茂绿、石佛香等9个茶树品种制成烘青的氨基酸、茶多酚、咖啡碱、叶绿素等主要化学成分进行了测定及感官审评。结果表明,中茶108、信阳10号、福鼎大白、白毫早制绿茶品质比较好。  相似文献   

13.
苦丁茶的栽培技术苦丁茶属冬青科植物,因原产于广西新县龙门乡苦丁村而得名。用其叶制成茶叶,有清热降火、止渴生津、消炎解毒、止泻镇痛之效果,又可治痢疾和降压减肥,常食可抗癌长寿,是药用和保健佳品。现市场价每公斤达几百元,仍供不应求,是茶之珍品。苦丁茶是常...  相似文献   

14.
苦丁茶属冬青科,又名皋卢茶,学名IlexKudinyCheTsenv、主要分布广东、广西等省区,迄今人工栽培不多。经国内外医学界测定,苦丁茶系一种高贵饮料和药用植物。具有消暑解毒、生津止渴、降低血脂、血压、防癌等良效,含有一般茶叶的氨基酸、咖啡碱、多酚类等物质成分,还含有果态酸、B一香毒脂醇、蛇床脂醇等药用成分。它树干挺直高大,木质纹理细直,枝繁叶茂,花色淡黄,果实红艳。因此,它是集药用、材用、观赏于一体的珍\稀。特植物,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通道县林业中学1993年从广西引种苦了茶试验,经过5年的精心栽培管理,目前长…  相似文献   

15.
苦丁茶即苦丁茶冬青,又名苦登茶、富丁茶、万承茶等,是一种冬青科的多年生植物。原产广西大新县(旧名万承县)一带,现在广西的西南部如隆安、龙州、凭祥等地也有种植。苦丁茶的叶子加工后,可作饮料,先苦后甘,在口中回味良久。据测试分析,叶中含有咖啡碱、鞣酸、蛋...  相似文献   

16.
茶袋蛾(Coyptothelea minuscula Butler)分布广泛,为害茶树、悬铃木、黄檀、柏树、南洋杉、柑桔等31科70多种植物。对黑荆树主要取食叶片,连同叶柄和端部嫩梢咬断,造成嫩梢脱落或叶被吃光,树木生长受影响,甚至死亡。1991年6月我们调查了赣州地区林科所1986年种植的黑荆树林发现,一株高10m、胸径12cm的黑荆树上茶  相似文献   

17.
冬青苦丁茶氨基酸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氨基酸对苦丁茶口感、香味以及营养价值均有重要影响.采用岛津LC-4A高效液相色谱仪分析了湖南、海南、广西、广东的商品冬青苦了茶以及广西大新小明山林场种植的冬青苦了茶树老叶的氨基酸组分及其含量.结果表明:苦丁茶游离氨基酸与水解氨基酸种类相同,均为17种;苦了茶游离氨基酸含量低,仅34.24~119.93mg/100g.其中,以组氨酸占绝对优势,占总量的90%左右;苦丁茶水解氨基酸含量较高,达4.38~11.52g/100g,其中以组氨酸稍高,占总量的14%左右;湖南、海南苦丁茶游离氨基酸含量比广东、广西的高,水解氨基酸则是湖南、广西比海南、广东的高;老叶苦丁茶氨基酸比嫩芽叶的低得多。但组分相同,且老叶产量高,收购价格低,老叶仍有较大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化香(Platycaryastrobilacea Sieb.et Zucc.)又名假核桃、野麻树,是胡桃科化香属落叶乔木。化香树全身都是宝,树干在当地主要作薪炭材用,树皮经过处理可以将纤维代替麻用,枝叶在当地用于制作土农药,杀死茶园和菜园里的害虫等。其各部分都含单宁,为重要的栲胶树种。安徽省祁门县林业局2020年在荒山上造了一片试验林,  相似文献   

19.
苦丁茶又称富丁茶、益寿茶等。系冬青种冬青属高大乔木。野生的株高6~20m,小技粗壮,叶片长8~25cm,叶缘有疏锯齿,齿的尖头黑色,上面光滑,青黄色或青灰色,下面青灰色或黄庆色,叶脉明显,以叶片大,色青黄者质量最佳。叶片中富含咖啡碱、多酚类等一般茶叶中的成份外,还含有α-香脂醉β-香脂醇、蒲公英萜酸、蛇麻脂醇等物质,药理试验证明它有止渴生津、消暑解毒、消炎抑菌、利尿降压、健胃强身等方面的作用,中医用于治疗头痛、牙痛、目赤、痢疾、肝炎、疟疾、花柳等症。据报道,它对防治无名肿痛、肥胖症、高血压、抗衰老、鼻咽…  相似文献   

20.
南方山区发展油茶潜力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别名茶子树,为山茶科木本油料植物。油茶为我国南方所特有,主产湖南、江西、福建、浙江、广西、广东等省区。油茶具有产量高、寿命长、适应性强的特点,通过加强科学栽培和管理,可实现稳产、高产,增产潜力大。茶油色清味香,每100kg茶籽可榨油23~30kg,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88.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