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化学药剂喷雾防治棉蚜,具有见效快、杀蚜率高、应急性强等优点;但存有污染环境、杀伤天敌、对人畜不安全等严重弊端。为充分用好化防棉蚜这把“双刃剑”,特进行了5%丙硫克百威GR处理土壤防治棉蚜效果试验。1材料和方法试验在山东滨州郊区棉田进行,壤土,pH6.5~7,有机质含量1.1%~1.2%。试验设5个处理5%丙硫克百威GR(日本新产)①每公顷15kg、②30kg、③45kg和④10%吡虫啉WP(浙江海正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产)600g,均兑150kg毒沙,⑤空白对照,共5个处理。每处理为1小区,50m2,随机排列,重复4次。于2006年6月3日,沿棉株行一侧开沟,均匀撒入沟内,…  相似文献   

2.
棉蚜是山东棉花苗期的常发性、重发性害虫。长期以来 ,靠高毒有机磷农药喷雾防治 ,存在诸多弊端。为寻找新的药剂和使用方法 ,2 0 0 3、2 0 0 4年进行了 70 %吡虫啉 WS不同用量拌种防治棉蚜试验。1材料和方法试验在山东滨州市郊区连作大片老棉田进行 ,地膜覆盖种植。两年供试品种分别为山农丰抗 6号、山东滨棉 1号。共设 5个处理 :70 %吡虫啉WS(浙江海正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 5 0 0 g、60 0 g、 70 0 g分别拌棉种 1 0 0 kg。 60 %甲拌磷 EC(江苏铜山农药总厂生产 ) 5 0 0 ml拌棉种 1 0 0 kg为标准药剂对照和空白对照清水。吡虫啉 3个处…  相似文献   

3.
几种杀虫剂对豆大蓟马的毒力测定及复配增效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豆大蓟马是海南冬种豇豆的重要害虫,严重影响豇豆产品质量和商品价值。本文采用离心管药膜法,测定了毒死蜱、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吡虫啉和啶虫脒等6种杀虫剂对豆大蓟马的毒力,并测定了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与其它5种杀虫剂复配的增效作用及最佳配比。结果表明:供试药剂对豆大蓟马毒力(LC50)大小顺序为:甲维盐(0.000 5 g/L)阿维菌素(0.056 1 g/L)毒死蜱(0.125 3 g/L)高效氯氰菊酯(0.165 4 g/L)啶虫脒(0.228 3 g/L)吡虫啉(19.803 5 g/L);以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与毒死蜱复配的共毒系数为776;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与毒死蜱配比为1∶9时的共毒系数为1 733。本研究为开发豆大蓟马防治药剂和田间化学防治提供了基本资料。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所用 1 0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由石家庄化工厂提供 ;40 %久效磷可溶性浓剂为青岛农药厂产品。将未被污染的新鲜棉叶分别置入试验药剂稀释的系列浓度中浸渍 5秒钟 ,清水为空白对照 ,晾干后放入培养皿中 ,每皿两片 ,并接入试虫 (异色瓢虫 4龄幼虫、成虫 ) 1头 ,放入足够的食物 ,每处理30头 ,保湿保温培养 ,处理后 48小时检查试虫死亡情况 ,计算毒力回归式和 LC50 值。在田间小区试验中 ,棉花苗蚜设吡虫啉每公顷有效用量 3.2、4.5、7.5g,久效磷水溶剂 1 0 0 0倍 (每公顷有效用量为 90 g) ,空白对照共 5个处理 ,喷雾量为每公顷 2 2 5升 ;伏…  相似文献   

5.
吡虫啉是一种新型高效、广谱、内吸性强和残效期长的杀虫剂 ,对刺吸式口器害虫 ,如稻飞虱、叶蝉、蚜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为了明确吡虫啉防治稻飞虱的效果及其对稻田蜘蛛的影响 ,进行了试验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供试药剂10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江苏省吴县农药厂 ) ,2 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 (江苏省江都农药厂 ) ,50 %甲胺灵乳油 (苏州化工厂 ) ,4 0 %毒死蜱乳油(江苏省南通农药厂 )。1 2 田间试验田间设 10 %吡虫啉 10 0 0倍、 150 0倍、 2 0 0 0倍液 ,2 5%扑虱灵 2 0 0 0倍 ,50 %甲胺灵 80 0倍 ,4 0 %毒死蜱 80 0倍 ,…  相似文献   

6.
呋喃丹是一种高效、高毒、内吸性很强的广谱性杀虫剂。近年来国内先后在水稻、玉米、棉花、油菜等作物上进行了广泛试验,证明对许多食叶性害虫有很好的防治效果。1980年我们试用3%呋喃丹颗粒剂(美(国产),在棉田进行土层施用,亦表明对棉蚜、棉叶蝉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现将试验结果整理如下:一、试验方法1、呋喃丹拌种。试验分五个处理:(1)3%呋喃丹颗粒剂每亩3斤;(2)3%呋喃丹颗粒剂每亩5斤;(3)3%呋喃丹颗粒剂每亩7斤;(4)常规农药(1000倍的甲胺磷,每隔10天左右喷一次);(5)对照(不喷药)。每个小区面积一分。5月1日播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 ,甘肃省敦煌市棉田棉铃虫危害呈逐年加重的趋势。为了控制危害 ,探索化学防治的最佳药剂 ,2 0 0 3年进行了不同药剂防治棉铃虫药效试验。1基本情况试验在敦煌市七里镇进行。肥力中等 ,棉花长势较旺 ,棉铃虫发生较重 ,前期未用药。施药时间为7月 2 4日 (二代棉铃虫发生高峰期 )。试验药剂由地区植保植检站和敦煌市农技中心提供。试验设 8个处理 :( 1 ) 2 4 %万灵水剂 1 0 0 0倍液 ;( 2 ) 48%乐斯本乳油 80 0倍液 ;( 3) 1 0 %大功臣可湿性粉剂 30 0 0倍液 ;( 4 ) 1 .8%集琦虫螨克乳油1 0 0 0倍液 ;( 5 )圣方 1 5 0 0倍液 ;( 6) 35 %赛…  相似文献   

8.
香蕉黄胸蓟马是为害香蕉最主要的害虫之一,目前急缺高效的防治方法。近年来应用的花蕾注射法为控制香蕉黄胸蓟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精准施药方式,但适用该方法的药剂筛选鲜有报道。为了获得适用于此方法的高效低毒的杀虫剂,本文采用花蕾注射法在田间筛选了22种化学农药对香蕉黄胸蓟马的防效,结果表明,在推荐剂量下,吡虫啉、螺虫乙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溴氰虫酰胺、阿维菌素、虫螨腈等6种杀虫剂对香蕉黄胸蓟马的防治效果最高,处理后28 d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9.80%、99.67%、99.48%、99.61%、99.33%和98.96%;同时,研究还发现吡虫啉与溴氰虫酰胺具有一定的协同增效作用,当其制剂用量分别在0.5 mL/L+0.5 mL/L和0.5 mL/L+0.25 mL/L时增效作用明显,防治效果分别为98.75%和95.81%,优于单剂的防治效果。本研究结果表明,吡虫啉、螺虫乙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溴氰虫酰胺、阿维菌素、虫螨腈用于花蕾注射防治香蕉黄胸蓟马高效、可行,另外,吡虫啉与溴氰虫酰胺复配使用可以更有效地减少蓟马防治中的农药用量。  相似文献   

9.
花生花蓟马室内药剂筛选及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浸叶法在室内对花蓟马进行了药剂筛选试验,并对毒效较高的3种药剂开展了进一步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有机磷类的三唑磷和乐斯本,拟除虫菊酯类的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以及氨基甲酸酯类的丁硫克百威等药剂对花蓟马的毒效很低,致死率均在37.6%以下。阿维菌素、啶虫脒和吡虫啉对花蓟马的致死作用明显,致死率分别为98.3%、98.7%和66.8%,它们的LC50分别为0.97mg·L^-1、15.4mg·L^-1和42.4mg·L^-1,以阿维菌素的毒力最高,是吡虫啉的43.71倍。田间药效试验结果与室内毒力测定结果相符合,以阿维菌素的防效最高,达93.3%以上,且持效期较长,施药后12d的防效仍在90%以上,是防治花生花蓟马的首选药剂。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吡蚜酮对茶园假眼小绿叶蝉的田间防治效果,开展了50%吡蚜酮WG5000倍、4000倍、3000倍、50%吡蚜酮WG4000倍+10%联苯菊酯EC1500倍和10%吡虫啉WP1500倍等5个处理对假小绿叶蝉的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供试药剂5个处理对假眼小绿叶蝉均有一定的防效,持效性稍好,但速效性较差,以药后7d的防效最佳。生产上建议在低龄若虫高峰期喷施50%吡蚜酮WG3000倍为宜。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抗虫棉品种的大面积推广种植,棉田原有的生态环境和害虫发生了较大改变。大田生产中,由于抗虫棉田用药次数与用药量大幅度减少,失去了对棉蚜的兼治效果,从而使棉蚜发生呈现加重趋势,成为抗虫棉田的重点防治对象。为有效控制棉蚜的为害,2005年在大田进行了几种杀虫剂防治棉蚜的药效试验。1材料和方法供试药剂: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江苏克胜集团);10%烟碱水剂(湖北绿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3%啶虫脒乳油(江苏扬农化工集团有限公司);10%氯氰菊酯·氧乐果乳油(香港德利尔工贸集团有限公司);20%丁硫克百威乳油(江苏常隆化工有限公司);0.6…  相似文献   

12.
鲁北覆膜棉田,由于长期单用防除禾本科杂草的土壤除草剂,导致阔叶类杂草日趋上升且难以防除。为偿试和选用同时防除棉田两大类杂草的药剂与用量,2004年测试了酰胺类3种常用药剂与扑草净复配后的除草效果及安全性,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药剂处理。按有效成份计,酰胺类与扑草净的比例为4∶1,分别设每公顷1125、1500ml(g)两种用量,共7种处理(均为公顷用量):150%乙草胺EC(山东侨昌农药有限公司产)1800ml;243%甲草胺EC(山东威海市农药厂产)2100ml;372%异丙甲草胺EC(山东滨州农药厂有限公司产)1245ml;123分别加入50%扑草净WP(浙江长兴农药厂有…  相似文献   

13.
橡副珠蜡蚧(Parasaissetia nigra Nietner)和六点始叶螨(Eotetranychus sexmaculatus Riley)是橡胶树的重要害虫,为协调其药剂防治与天敌(日本食蚧蚜小蜂)利用,在室内采用药膜法和喷雾法测定了6种常用杀虫(杀螨)剂对日本食蚧蚜小蜂的毒力。结果表明:噻嗪酮、三氟氯氰菊酯、阿维菌素等3种药剂喷药后24 h成蜂死亡率均为100%,而螺虫乙酯、氟啶虫酰胺药后24 h成蜂死亡率为2.61%~17.39%;6种药剂处理日本食蚧蚜小蜂的蛹后,其羽化率由高到低的顺序为:氟啶虫酰胺>螺虫乙酯>噻嗪酮>阿维菌素>三氟氯氰菊酯>溴氰菊酯,羽化后成虫寿命最长为螺虫乙酯1 500倍液处理(23.89 d),最短为溴氰菊酯1 500倍液处理(0 d);用6种药剂处理日本食蚧蚜小蜂的高龄幼虫后,其羽化率由高到低的顺序为:螺虫乙酯>氟啶虫酰胺>溴氰菊酯>阿维菌素>三氟氯氰菊酯=噻嗪酮,羽化后成虫寿命以氟啶虫酰胺2 500倍液处理最长,为18.80 d;药剂处理后日本食蚧蚜小蜂的寄生率及产卵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噻嗪酮>阿维菌素>三氟氯氰菊酯>氟啶虫酰胺>螺虫乙酯>溴氰菊酯。因此,以成蜂死亡率、蛹羽化率、成虫寿命和产卵量等生物参数为评判,推荐使用氟啶虫酰胺螺虫乙酯防治橡副珠蜡蚧。  相似文献   

14.
研究5种不同药剂对大豆食心虫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20%吡虫啉可溶液剂防治效果最好,蛀荚率防效为97.45%,30%毒死稗微囊悬浮剂和77.5%DDVP乳油防效略差于20%吡虫啉,防效分别为92.76%和89.71%,显著高于其他2种药剂,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和1.8%阿维菌素可湿性粉剂防效分别为62.90%和55.58%。5种药剂虫食粒率防效与蛀荚率防效相一致。  相似文献   

15.
P20植保无人机作业参数优化及其施药对棉蚜防效评价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明确适合麦盖提垦区防治棉田蚜虫的高效技术,以P20植保无人机、常规机力牵引式喷雾机的2种喷施方式以及不同药剂剂型(超低容量剂和乳油)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施药方式及农药剂型对棉蚜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P20植保无人机飞行高度为3 m、飞行速度为5 m·s-1时施药,对棉蚜有较好的控制作用,且对棉花安全,无药害。吡虫啉超低容量剂的防效大于吡虫啉乳油,高剂量的吡虫啉超低容量剂处理防效高于低剂量;机力牵引式喷杆喷雾机施药效果好于无人机喷药防效。  相似文献   

16.
1990年我站在南方棉区综防攻关协作组的统一安排下,进行了六种药剂防苗病的筛选试验。试验设八个处理:(1)40%拌种双0.5%拌种;(2)10%灵福合剂2.0%拌种;(3)多菌灵盐酸盐0.5%拌种;(4)12.5%速效治萎灵1.0%拌种;(5)12.5%速效治  相似文献   

17.
为了验证保硕1号防治棉蚜的效果及对天敌的影响,为棉田防治棉蚜筛选防效好并对天敌安全的药剂提供科学依据。1材料和方法试验地点在新疆兵团农七师125团14连2#-3棉田进行,供试棉花品种为新陆早23号。供试药剂保硕1号(由稼稷丰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提供);赛丹、艾美乐(由拜耳作物科学公司提供);扑虱蚜(由山东京蓬生物药业提供);吡虫虫蚜(由郑州良友种衣剂有限公司)提供;莫比朗(由日本曹达株式会社提供);Bt(由湖北康欣农用药业有限公司提供)。试验设7个药剂处理:1.保硕1号800倍液;2.赛丹1500倍液;3扑虱蚜1500倍液;4.吡虫虫蚜2000倍液;5.莫比…  相似文献   

18.
从化学防治黄曲条跳甲成虫的角度,选择20 %啶虫·哒螨灵SP(可溶性粉剂)、10 %阿维·哒螨灵EC(乳油)配方制剂在为害最为典型的菜心上进行黄曲条跳甲田间药效筛选试验。结果表明:药后5 d,3种药剂处理防治黄曲条跳甲均达到了极显著性差异(P<0.01),20%啶虫·哒螨灵SP(可溶性粉剂)处理和10 %阿维·哒螨灵EC(乳油)两种处理防效均极显著高于对照药剂15% 哒螨灵EC,10%阿维·哒螨灵EC500倍液在药后5 d防效达到了90.00%。该3种药剂处理区的持效期达到5 d,高于传统防治药剂2~3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明确盖攻EC防治棉蚜的效果,2 0 0 2—2 0 0 3年在棉蚜高抗区的山东临清市室内和田间进行了2 5 %盖攻EC防治棉蚜药效试验。1材料和方法1 .1试验材料2 5 %盖攻EC (桂林集琦生化有限公司生产,市售) ;40 %氧化乐果EC (山东农药厂生产,市售) ;棉花品种为转基因抗虫棉华丰6号。1 .2试验方法1 .2 .1室内试验。将2 5 %盖攻EC稀释80 0、1 0 0 0、1 5 0 0倍,40 %氧化乐果1 0 0 0倍,另设清水为空白对照。从田间采摘带蚜棉叶,在稀释不同药液浸泡3s,捞出放在吸湿纸上晾干,置于培养皿内,每处理棉蚜1 60头,重复4次,于处理48h时观察记载棉蚜数,…  相似文献   

20.
 采用浸叶接虫法测定了啶虫脒与硫丹混配对棉蚜防治的增效作用及两种药剂混配的最佳配比。结果表明,啶虫脒与硫丹按有效成分1∶643比例进行混配时,混剂表现为明显的增效作用,共毒系数达178.9。啶虫脒与硫丹按有效成分1∶1713配比亦表现增效作用,共毒系数为203.8。2种药剂以最佳比例进行增效混配,不仅可以优化单剂的毒杀效果,还可延长单剂的使用寿命,延缓棉蚜的抗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