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稻光温敏不育基因的遗传及等位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以光敏核不育系M901S,F151S,HS-1,HS-2和温敏核不育系培矮64S、5460S1、5460S2材料杂交配组。通过对这些光温敏核不育系和杂交组合的育性观察,研究光温敏核不育基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光敏核不育系与温敏核不育系之间及各温敏核不育系之间的不育基因不等位。HS-1与培矮64S,HS-2与5460S1,M901S与5460S1,分别存在着1对、2对、3对基因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两系杂交早稻杂种优势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对安农S-1配制的117个杂交早稻组合的杂种优势分析,阐述了两系杂交稻在产量、生育期和经济性状上的优势表现;论述了杂种与父本、杂种产量与产量性状及各产量性状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在选育两系杂交早稻组合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3.
四种温敏核不育水稻不育性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选用安农S-1,衡农-1S,5460S及W6154S四种不同种质温敏核不育系与特青、湘早籼1号、Vary Lava 1312三种常规品种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并于1994,1995年长日高温条件下种植其F1,F2,F3及BC1代,观察其育性变化状况,以进一步探明各不育系的遗传构成以及不育基因在不同遗传背景中的表达本质。结果表明安农S-1,衡农-1S的育性由核由核内隐性单基因控制,但因遗传背景的不同,  相似文献   

4.
中籼光(温)敏核不育系XO7S鉴定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XO7S是一个实用性较好的中籼光(温)敏核不育系,起点温度较低,育性稳定,育性转换明显,制种风险较小,秋、冬繁产量高,配制组合优势较强,并表现较好的早熟遗传性、结实性和抗白叶枯病特性,1992年与中籼665、明恢63配制的中籼杂交组合,小区试验亩产分别达到622.5kg和605kg,比对照汕优63显著增产。  相似文献   

5.
两系杂交稻制种是以光(温)敏核不育系在不育期间与恢复系配组,其操作技术与三系制种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不育系的差异。两系不育系是光(温)敏不育系,其育性除受自身遗传特性影响外,还受光温调节,存在育性的转换。因此两系杂交稻制种成败的关键是选择最适宜的抽穗扬花期,以保证不育系安全通过育性敏感期。1严格隔离,实行连片制种由于光(温)敏不育系具有自由配组的特点,与一般品种配组,只要不是籼粳杂交,所得杂种都具有正常结实能力,对F代杂种产量影响较小,但其性状则与原组合不同,仍属混杂种子,严重影响杂种群体的整…  相似文献   

6.
粳型光敏核不育系配制组合杂种优势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卢义宜  杨久 《杂交水稻》1999,14(4):32-33
对用粳型光敏核不育系N5088S和7001S与75个不同类型的恢复系配制的150个两系杂交稻组合杂种优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单株产量、单株有效穗、千粒重、穗总粒数等性状具有较强的超父优势和竞争优势,株高、穗长、生育期等性状表现负向超父优势和竞争优势。分析了杂种与父本之间各主要性状的相关关系,讨论了在选育两系杂交稻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制种因简化制种和节约劳动力成本已成为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的重要手段。研究棉花花粉育性及“三系”组合F1可育花粉率与产量、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可以达到强化“三系”制种,提高育种效率的目的。用联苯胺-甲萘酚法测定12个不育系与4个恢复系杂交所得的48个F1的花粉育性,统计了可育花粉率并分析了可育花粉率与产量、品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20℃保存条件下,花粉育性随贮藏时间的增加而减弱,51 h内其花粉育性依然保持88%以上,51 h内花粉育性无显著性影响。F1的可育花粉率均低于其恢复系及常规杂交种,大部分组合降低水平在20百分点以内。不同恢复系的恢复力有明显差异, 其中H46恢复力较强。F1的可育花粉率与单株铃数呈显著正相关。本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离体花粉的育性变化规律及“三系”杂交组合后代可育花粉率与产量品质的关系,可应用于异地授粉并在一定程度上指导“三系”杂交种选育,为育种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籼型两系杂交水稻杂种优势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培矮64S等5个籼型两用不育系与明恢63等14个籼型或广亲和品种共配成60个两系杂交水稻组合,分析了各不育系杂种8个主要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结果表明:5个两用不育系的杂种均具有明显的产量超亲优势和一定比例的产量竞争优势组合,其中以YS-1最高,其次为测64S和培矮64S;60个F1代组合中,具产量竞争优势的组合共9个,其中以安湘S×YR15、YS-1×湘香籼6号、培矮64S×YR10等5个组合的产量竞争优势最高。  相似文献   

9.
盐582S系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籼型光温敏两用核不育系,具有不育起点温度低、育性稳定、开花习性好、异交结实率高、稻米品质优、抗病性强、熟期适中、制繁种产量高,所配制杂交稻组合杂种优势强、综合性状突出等特点.是一个综合性状优良的籼型光温敏两用核不育系。  相似文献   

10.
几个粳稻不育系、恢复系产量性状配合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粳型不育系和恢复系是通过籼粳交或粳粳交的方式培育而成的中间型稳定品系,杂交组合的育性正常或接近正常。粳型不育系和恢复系配组,杂种F1的产量性状差异显著或极显著。组合9512A/R364、73A/R55、150A/R198、9512A/R2690、150A/R55,具有产量的正向超亲、超标优势,另一些组合呈显著或极显著的负向优势;本研究产量性状一般配合力好的不育系是中14A、辽150A、73A、9512A、9214A。恢复系是R198—2、R238、R46、C418、R364和花38;亲本的产量性状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在不同性状的作用没有交叉。杂种优势的表现与服亲亲和力高低、配合力高低:肯明显的相关性。辽150A、9512A的超亲优势明显,R198、R55、R2690、R364、C204等恢复系具有较强的杂交优势。不育系对产量性状的作用显著大于恢复系。  相似文献   

11.
苯达松致死标记两用不育系8077S选育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8077S是采用水稻光温敏雄性不育系W6154S经辐射诱变选育的一个具有苯达松第三致死标记的水两用不育系,其自交种苗能被对普通水稻安全的除草剂苯达松杀死,杂交种苗则对该药剂安全。对8077S的遗传行为、农艺性状、育性特点、药剂反应以及配组优势的研究表明,该不育系所具有的致死标记由隐性单基因控制,并且这一标记基因对农艺性状无明显不良影响。运用8077S建立了一种针对杂交水稻的标记技术,能够简便而有效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2602S的选育经过,并初步研究了其特征特性,2602S为籼头型光温互作型不育系,长光不育起点温度为23℃,不育期长,可育期结实较好,可恢性好,配合力强,昨用它测配的强优组合产量高,熟期适中。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T55A所配组合与特优组合主要特征特性及其差异。福州市农业学校于2002年晚季从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引进8个三系杂交稻组合进行品比试验。试验按省区试规定的标难进行,并对结果进行了产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对特A育性不稳定的缺点进行遗传改良选育而成的不育系T55A所配的T优5537、T优5570和T优55多系1号具有特优组合的株叶态,杂种优势强、产量高。虽然T优55组合产量比特优组合低些,但均未达到显著水平,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高产稳产抗病水稻新组合T优5537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针对龙特甫A具有配合力好、杂交率高、制种产量高,但育性不稳定的特性,选用具有互补性状的地谷B、珍汕97B与龙特甫B进行复合杂交 ,后代根据育种目标选株与珍汕97A我并经多代回交选育出不育性稳定且基本保留龙特甫A优良特性的新不育系T55A。用其与抗稻瘟病性强的恢复系蜀恢537配制成的杂交稻新组合T优5537具有高效、稳产、稻瘟病性强等特性,于2002年2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28S是用Y58S作母本、蔡S和安农S的杂交后代作父本进行杂交,后代经多代筛选育成的光温敏核不育系。该不育系农艺性状优良、育性稳定、育性转换临界温度低、繁殖制种产量高、杂种优势强,2016年通过海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所配组合两优2877于2017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宿根性水委D.S89-1的越冬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宿根稻D.S89-1能在郴州地区正常越冬,其宿根苗冬后发育特性,产量构成几个重要的植株性状与实生革一致,产量潜力相当,试验表明生产上直接利用水稻宿根性是可行的,由于D.S89-1是一个粳裂糯稻品系,提出了将该宿根性转入籼型稻中,或转入杂交稻“三系”“两系”中,可固定杂种优势,以及作再生稻育种和抗寒育种的种质材料。  相似文献   

17.
水稻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天源903S是以早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HD9802S为母本、中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华201S为父本杂交,经多代选育和低温筛选育成的水稻早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2015年8月通过湖北省种子管理局组织的技术鉴定.该不育系育性转换特性稳定,开花习性和品质性状好,繁殖和制种产量高.利用其配制的杂交晚稻组合天两优...  相似文献   

18.
优质早籼不育系803A的选育与利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803A系用L301B与地谷B的杂交后代与L301A回交转育而成的优质早籼不育系。其育性稳定,败育彻底,不育度和不育株率均为100%,米质优良,抗稻瘟病能力较强,农艺性状优良,遗传性状稳定,开花习性好,配合力强,杂交一代米质好,产量高,利用前景广阔。所配组合B优840生B优838已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9.
新粳型不育系和恢复系是通过籼粳交或粳粳交的方式培育而成的中间型稳定品系,杂交组合的育性正常或接近正常。粳型不育系和恢复系配组,杂种F1的产量性状差异显著或极显著。组合9512A/R364、73A/R55、150A/R198、9512A/R2690、150A/R55,具有产量的正向超亲、超标优势,另一些组合呈显著或极显著的负向优势;本研究产量性状一般配合力好的不育系是中14A、辽150A、73A、9512A、9214A,恢复系是R198-2、R238、R46、C418、R364和花38;亲本的产量性状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在不同性状的作用没有交叉。杂种优势的表现与双亲亲和力高低、配合力高低有明显的相关性。辽150A、9512A的超亲优势明显,R198、R55、R2690、R364、C204等恢复系具有较强的杂交优势。不育系对产量性状的作用显著大于恢复系。  相似文献   

20.
g08-1S等起点温度低的温敏核不育系的耐寒基因供体来自江苏紫稻,温敏核不育基因供体来自衡农S-2-6,通过杂交,经多代定向选择,育成了具有耐寒性强,育性转换温度低(22~23℃),开花习性好,制种产量高且地域广,湖南繁殖区主要在海拔700m以上山区,不育系包茎少,经济性状好,配合力强的早熟温敏核不育系。其中g08-1S通过湖南生物研究所人工气候箱模拟1989年最坏天气的盛夏低温处理结实率仍为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