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南农业科学》2005,(1):40-40
2003年,上海市生物基因研究中心培育的我国第1个节水旱稻品种“中旱3号”通过国家审定,现已大面积种植。据调查,该品种不但比普通水稻至少节水50%,且米质与产量都与水稻相近;即使在严重缺水的环境里,也有3000~4500kg/hm^2的稳定产量。目前,全球旱稻种植面积占总稻作面积的13%,而我国旱稻面积仅占总稻作面积的1%。专家估计,早稻在我国发展空间很大。  相似文献   

2.
一、旱种的分布 旱稻种植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总种植面积为1910万公顷,占世界水稻种植面积1435亿公顷的13.2%。其中亚洲为1070万公顷,非洲为230万公顷,拉丁美洲为610万公顷。虽然旱稻仅为世界水稻总面积的一小部分,但在拉丁美洲和西非,它是重要的。在拉丁美洲,旱稻占水稻总面积75%,非洲占50%。旱稻平均产量约为1  相似文献   

3.
旱稻是水稻长期驯化演变形成的一种生态类型,主要分布在夏季雨水稳定但缺乏灌溉条件的旱地、山坡地。目前,全世界旱稻种植面积约 1 900 万 hm2,约占水稻栽培总面积的 12.7%。旱稻在我国具有丰富的资源和悠久的种植历史,在国内不同稻作区均有分布。农业是重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之一,其中水稻种植过程中需要建立较长时期的水层,排放的温室气体约占农业的 16%。而旱稻种植在减少稻田温室气体排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光温条件和降雨量总体相对平衡,广东各生态区以双季水稻种植为主,旱稻发展相对滞后。随着农村劳动力减少、水资源短缺,以及高温干旱等极端天气的不断发生,广东乃至华南稻作区对旱稻品种的需求逐年增加。本文介绍了国内外旱稻抗旱机制、品种培育及配套技术研究进展,对广东旱稻研究和种植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广东旱稻研究的建议,以期为广东旱稻品种的分子育种、低碳栽培技术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产量增加赶不上人口增长世界稻米生产面临巨大压力据国际水稻研究所预计,世界水稻产量在今后30年里必须增长70%才能满足人口增长的需要,以维持现在的人均大米消费水平,若要消除贫困和饥饿,则需增产更多。大米是近70%世界人口的主食,在大米消费量占世界92%...  相似文献   

5.
农业发展系统方法国际讨论会于1991年12月2—6日在泰国曼谷亚洲理工学院召开。这次会议由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联合国际基准土壤网农业技术转让(IBSNAT)、水稻生产系统分析与模拟(SARP)、荷兰农业生物研究中心(CABO)、荷兰农业大学理论生产生态系(TPE)和亚洲理工学院(AID)组织的。会议目的是报告农业系统  相似文献   

6.
世界水稻研究的先驱──介绍国际水稻研究所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以南65km的菲律宾大学校园内,有一座占地252ha的科研中心,这就是世界著名的国际水稻研究所。国际水稻研究所1960年由福特基金会和洛克菲勒基金会创办,现已发展成为一个拥有2000名科研人员...  相似文献   

7.
研究稻作抗旱的根系特征及其遗传机理,发掘旱稻有利基因,从水旱稻杂交中选育高产耐旱的稻作品种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材料。以强抗旱的旱稻毫格劳为供体亲本,超高产水稻品种沈农265为受体亲本,利用187个SSR标记构建了一套具有180个家系的旱稻渗入系群体,并采用单标记分析法,对抽穗期根系6个性状:最长根长、粗根数、总根数、平均最粗根粗、根干重、总干重进行QTL定位。抽穗期共检测到QTL38个,其中影响上述6个性状的QTL数目分别是6、6、4、6、4和12个,它们的总贡献率分别为29%、27%、21%、33%、23%和61%。此外,在粗根数和总根数中分别检测到3个和1个来自毫格劳的等位基因的加性效应为负,其余均为正。除平均根粗外,其他5个性状的加性效应都较大。89.5%的渗入位点对以沈农265为遗传背景的渗入系的6个性状根系有促进作用;定位到的影响不同根系性状的QTL多数成簇、集中分布;RM3853附近定位到影响4个性状的QTL,推测是一个在抽穗期与根系性状和抗旱密切相关的基因或基因簇。  相似文献   

8.
应中国科学邀请,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法籍客座植物育种科学家阿劳迪尤(M·A·Arraudeau)博士,于1989年10月5月至9日访问了中国科学院长沙农业现代化所。阿劳迪尤博士是国际上著名的法国热带粮食作物研究所的植物育种学家,主要从事早稻、水稻的育种研究。这次来访的主要目的是:相互交流旱稻、水稻育种研究进展;现场考察由国际水稻所赠送的在桃源生态农业  相似文献   

9.
抗旱剂在几种作物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1998~1999年在水稻、旱稻、甘薯、花生等作物上进行FA旱地龙抗旱剂喷施试验,结果:不同喷施次数处理均有一定的增产增收效果,以喷施3次的增产增收效果较好,一般增产6.7%~10.6%,增收7.3%~30.8%  相似文献   

10.
为了给外来入侵植物黄顶菊(Flaveria bidentis)的综合治理提供参考依据,采用生物检测方法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的黄顶菊提取液对旱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黄顶菊提取液质量浓度为0.100 g/mL时,旱稻种子的萌发率降低到66.7%,幼苗芽长仅为0.67 cm.其对旱稻种子萌发和幼苗芽长表现出显著的抑制效应,抑制率分别为24.0%、47.7% (P<0.05).黄顶菊提取液质量浓度为0.050~0.100 g/mL时,旱稻种子根长为0.26~1.23 cm,其对旱稻种子根长表现出显著的抑制效应(P<0.05),抑制率在43.3%~88.0%,且随着质量浓度的升高,抑制作用增强.黄顶菊提取液对旱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具有抑制作用,并表现出浓度效应.  相似文献   

11.
以粳型旱稻中旱3号及粳型水稻淮稻5号为材料,设置不同土水势和不同氮素处理组合,比较研究了旱稻、水稻根系生长对水氮响应的差异。结果表明,旱稻的平均根数低于水稻,但平均最长根长、根干质量和根直径显著高于水稻。随着土壤水分胁迫的加重,旱稻、水稻的平均根数和根干质量均逐渐减少,但旱稻的下降幅度小于水稻。旱稻、水稻根干质量随水分胁迫在耕作层上、下层所占比例的变化趋势完全相反;在不同氮素水平处理下,旱稻的平均根数、根直径和根干质量均表现为中氮高氮低氮,水稻为中氮低氮高氮,其直径和最长根长均为低氮中氮高氮,旱稻根系变化幅度大于水稻。随着施氮水平的增加,旱稻和水稻根干质量在耕作层上、下层所占比例的变化趋势一致,但幅度不同。旱稻根系主要集中在10~20 cm耕作层,水稻根系主要集中在0~5 cm耕作层。旱稻对水分胁迫钝感,对氮素增减敏感,而水稻表现则相反。  相似文献   

12.
以旱优804、旱优649、旱优650和旱优813为试验材料,比较研究传统栽培和旱播旱管2种种植方式下节水耐旱稻生育进程、产量、外观品质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旱播旱管条件下节水耐旱稻播始历期(播种至始穗)、灌浆成熟期(齐穗至成熟)和全生育期分别比传统栽培条件下长6.5、2.5、10.2 d;与传统栽培相比,节水耐旱稻旱播旱管条件下株高矮21.7 cm、穗长短2.9 cm、有效穗数少8.09%、每穗总粒数少10.43%、结实率高4.2百分点、千粒质量低5.75%、产量低31.35%;旱播旱管降低了节水耐旱稻稻米垩白粒率,但提高了稻米直链淀粉含量;节水耐旱稻旱播旱管生产资料总投入较传统栽培低35.54%,且成本收益率高7.71百分点.旱播旱管是水资源匮乏地域节水耐旱稻种植的合理方式,为节水耐旱稻生产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3个旱稻品种杂交配合力及其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1个传统农家旱稻品种和2个改良旱稻品种与国内外7个水稻品种进行不完全双列组配,获得21个杂交组合,对旱稻品种9个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参数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传统农家旱稻品种的各性状有很高的一般配合力,改良旱稻品种一般配合力较低;改良旱稻品种虽然部分结合了传统农家旱稻的抗旱性和水稻的丰产性,但是传统旱稻中仍然有许多优良的基因有待挖掘利用.特殊配合力分析表明4个组合单株产量特殊配合力正向效应显著,主要源于单株总谷粒数、单株总实粒数、单株结实率和单株有效穗数的特殊配合力的显著正向效应.各性状遗传力分析表明,主茎穗长、株高有较高的狭义遗传力,适于早代选择;单株总谷粒数、单株总实粒数、单株产量、单株结实率和单株有效穗数的特殊配合力方差所占群体总方差比例均大于70%,所以应该在较晚的世代加以选择.  相似文献   

14.
微生物制剂与瘤胃原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反刍动物有其特殊的消化系统,而且瘤胃微生物区系复杂多样。瘤胃是反刍动物体内的饲料加工厂,草料中约有70%~75%可消化物质和50%粗纤维在此消化,在这一系列的消化过程中,微生物起着重要作用,构成特殊的微生态空间和微生态系。在瘤胃微生物区系中,原虫和细菌几乎各占50%。微生物制剂对瘤胃原虫有何影响,对机体起到什么作用,这是本文探讨的问题。1反刍动物瘤胃原虫对机体的作用1.1对机体的有利作用瘤胃内的原虫至少有30种以上,主要是属于纤毛虫纲,约有130多种纤毛虫,也有少数鞭毛虫纲的。纤毛虫数量为105…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北京郊区陆续有乡镇开始规模种植旱稻。通过查阅文献和访问调查等方式,对北京地区种植旱稻的规模布局、发展模式、品种应用、栽培技术、产量水平、产品销售、融合开发等情况进行了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对北京旱稻的种植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在种植发展旱稻的过程中存在品种引进不规范、良种良法缺配套、产品认知不够高、三产融合不深入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引导合理布局、规范引种丰富品类、开展研究配套技术、三产融合创新发展、打造品牌突出特色等对策与建议,以期为北京地区旱稻的种植和发展提供指引。  相似文献   

16.
探讨不同浓度的Cd^2+对不同品种旱稻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镉(≤1mg/L),对旱稻种子的萌发有促进的作用。高浓度(≥10mg/L)会影响旱稻种子的发芽率(种子发芽率以70%计),且随Cd^2+浓度增加,抑制作用增强。Cd^2+对旱稻幼根生长的影响,在低浓度下即表现为抑制作用,根长随Cd^+浓度的增加而递减。不同旱稻品种对镉的反映不同,0-119的耐镉性最强,2179—1次之,超级稻最差。  相似文献   

17.
紫色土早稻免耕对土壤动物群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紫色土旱稻免耕中土壤动物群的变化研究表明、旱稻免耕有利于土壤动物生长繁殖。免耕垄作比平作土壤动物增加5种,每立方米增加3118个,其优势种的数量增加50%,并集中在0~20cm 土层内,占总量的95%。免耕不施肥覆盖比不覆盖的土壤动物增加1175个/m~3。免耕施有机肥和化肥,垄作比平作的土壤动物分别增加5895个/m~3、2902个/m~3。垄作施有机肥比施化肥和不施肥的土壤动物分别增加5864个/m~3和7655个/m~3,其优势种数量分别增加30%~190%和110%~440%。同时,土壤动物的活力使土壤容重降低4%~12%,氮磷含量增加0.001%~0.005%,谷物产量增加4%~9%。  相似文献   

18.
旱稻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旱稻栽培是一种节水型稻作农业,尤其在低洼沼地、山间浸润田以及水资源缺乏地区有较大发展空间。旱稻栽培关键技术环节,一是一次播种保全苗,二是防除田间杂草,三是各项栽培技术措施必须配套。  相似文献   

19.
霍邱有大量的低洼滩涂耕地,适宜种植旱稻。为引进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较好的旱稻新品种(组合),开展了不同旱稻品种对比试验,初步筛选出适合霍邱种植的绿旱3号、绿旱优1号、旱优88旱稻新品种。  相似文献   

20.
黄淮地区时稻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旱稻 ,也称陆稻 ,是一种能够在近似旱地生态条件下生长发育的特殊稻类。它适宜于低洼易涝旱地、雨水较多的山地及水源不足或能源紧缺的稻区种植。近年来 ,黄淮流域旱稻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但由于过去对旱稻品种改良和栽培技术研究不够 ,旱稻的单产较低 ,影响了农民收益。为此 ,现将我们研究的旱稻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 选用优良品种根据 2 0 0 0年国家旱稻联合区域试验和河南省旱稻产量鉴定试验结果 ,适宜黄淮各地种植的旱稻品种有郑旱 2号、旱稻 5 0 2、郑旱 96 7、济旱97- 1 5、旱稻 2 77和巴西陆稻等。2 种子处理2 .1 晒种播种前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