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甘薯蛋白质生物学价值相当高,Adolph等(1939)报道,人类可以只依靠甘薯氮素来维持氮素平衡。从甘薯中提取的蛋白质,其蛋白质效能比(PER)与酪蛋白的相等(Walter,  相似文献   

2.
基于甘薯叶绿体基因组,利用cpSSR分子标记,对104份甘薯栽培品种和地方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构建指纹图谱,为甘薯资源的保护鉴定和遗传改良提供参考。使用了11对cpSSR引物,在104个甘薯材料中总共扩增得到58条条带,多态性条带为47条,单条引物平均扩增的条带数为5.27,平均多态性百分率为81.03%。根据引物在甘薯材料中的扩增结果,构建104个甘薯品种的指纹图谱。对104个甘薯品种的扩增结果进行聚类分析,每个品种间的遗传距离为0.0386~5.2723,平均遗传距离为0.2201,在遗传系数为0.74时将104个甘薯品种分为5组。  相似文献   

3.
为比较甘薯在不同土壤重金属环境下的富集能力的差异,以广87、普薯32、金山57、苏薯16等4个甘薯品种为供试材料,采用小区试验,研究4个甘薯品种在铅(以下简称Pb)含量不同的土壤环境下种植后对Pb的富集能力大小。结果表明:4个甘薯品种在不同Pb含量试验田种植,其生长及产量未受到明显影响。甘薯不同器官对Pb的累积能力为须根鲜样最高,Pb含量为0.178~2.90 mg/kg;块根最低,Pb含量为0.019~0.179 mg/kg。不同甘薯品种对Pb的吸收能力差异较大,广薯87最强(3.298 mg/kg),苏薯16最弱(1.525 mg/kg)。  相似文献   

4.
品种与改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大部分甘薯选系失传,因而自1946年以来,台湾省嘉义农业试验站从日本、菲律宾、美国和中国大陆引进了一批甘薯品种。到1970年,已引进了100多个品种与无性系(Wang.1976),并以下列目标  相似文献   

5.
进行了水分胁迫对不同抗旱性甘薯品种膜脂过氧化和非酶促保护物质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水分胁迫条件下,潮薯1号(耐旱)、胜利百号(不耐旱)2个供试品种的抗坏血酸(ASA)、丙二醛(MDA)、电导率、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和过氧化氢(H2O2)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而类胡萝卜素(CAR)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先下降后上升;2个品种变化趋势一致,但变化幅度却因品种而异。还探讨了甘薯膜脂过氧化及非酶促保护物质与甘薯品种耐旱特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6个紫肉甘薯新品系比较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金山57和Ayamurasiky为对照,通过比较试验,初步分析了福建省泉州农业科学研究所新近选育的6个紫肉甘薯品种(系)的鲜薯产量、薯块烘干率、食味品质和花青素含量等主要经济性状,并评述了其在生产或育种上的利用价值。这些品系的育成,丰富了紫肉甘薯育种材料;同时提出以紫肉甘薯品种或中间材料为亲本,进行计划集团杂交或放任授粉,扩大基因背景和杂种后代的选择群体,是选育紫肉甘薯品种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7.
文摘     
84021 甘薯根系固氮菌特性——(W.A.Hill等),《Canadian Journal ofMicrobiology》,1983,Vol,29,№29,860~862(英文) 甘薯根系具有固氮活性。本研究描述在温室诺福克(Norfolk)沙壤土(pH6.5)上种植1或3个月甘薯根系固氮螺菌分离菌的特性。甘薯品种包括  相似文献   

8.
甘薯茎尖菜用品种莆薯53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薯属旋花科植物 ,茎叶很少或不受十字花科害虫为害 ,因而不用或少用农药 ,是较理想的无公害蔬菜。茎尖及嫩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粗纤维、蛋白质、糖分及一些生理碱性物质 ,有助于减轻营养不良或食物酸碱不平衡引起的疾病。 90年代日本人把甘薯茎尖誉为“保健食品”或“长寿食品” ,而香港人则尊其为“蔬菜皇后”。以往甘薯主栽品种的茎尖食味苦涩 ,作蔬菜适口性差而难以应用。为进一步开发利用甘薯品种资源 ,开辟一条新的绿色食品途径 ,我们从大量品种资源中筛选出了茎尖翠绿、食味清甜、无苦涩味、口感清爽的莆薯 5 3茎尖菜用品种。1 品…  相似文献   

9.
改进杂交制种方法加速甘薯新品种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后用528个甘薯品种、品种资源作杂交亲本,根据多个育种目标有目的地配制多种杂交组合是甘薯多出品种、快出品种重要的制种方式,同时采用人工辅助授粉是制种方式的有效补充.在较短时间选育出烟薯16号、鲁薯3号、烟薯8号、鲁薯6号、烟薯27、烟薯18等一批优良品种(系).  相似文献   

10.
栽培密度对优质鲜食型甘薯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不同密度处理对优质鲜食型甘薯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选用优质鲜食型甘薯品种广薯87和福薯8号开展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密度水平对2个甘薯品种的蔓长、蔓重、单株结薯数、单株薯重及商品薯率等主要农艺性状均有重要影响,2个品种表现不一;在不同密度水平下福薯8号产量水平部分间达极显著性差异,其中以5.4万株/hm~2的栽培密度时,其产量最高达45 562.50 kg/hm~2,不同栽培密度水平下广薯87无显著性差异。2个甘薯品种需选择适宜的栽培密度进行种植才能达到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11.
从重庆市甘薯生产现状谈推广高淀粉品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测定和调查了重庆市农业生产上应用的11个甘薯品种的干物质含量,淀粉含量和生产力的基础上,初步提出了目前重庆市的甘薯推广新品种为:兼用型品种渝薯34和南薯88,淀粉加工专用型品种徐薯18,渝苏1号,苏薯2号和绵粉1号,重庆市甘薯生产的出中在于加工,在推广高淀粉品种的前提下,走农户或就地小规模初级加工淀粉,企业收购淀粉进行各类深度加工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
2017年以甘薯品种金山57为对照,共八个甘薯品种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供试品种中,普薯30的鲜薯产量、薯干产量、淀粉产量,每666.67m~2产量分别为3897.28 kg、1066.69 kg、599.40 kg均为最高。  相似文献   

13.
郭小丁  阎文昭 《杂粮作物》1990,(5):44-44,46
病毒鉴定采集的具有不同病毒病症状的甘薯品种大多与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PFMV)抗血清发生反应,这说明血清学变异小。从中分离到14个SPFMV变异株,让其系统侵染牵牛花(Ipomoea nil)和巴西牵牛(I.setosa)。其中8株容易在苋色藜(Chenopodium amaranticolor)和昆诺藜(C.quinoa)上产生大量的局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适合热带地区种植的甘薯品种,以18份甘薯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采用生理生化方法测定块根主要营养品质,通过隶属函数与因子分析,综合评价甘薯块根营养品质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甘薯品种间产量和营养品质指标差异显著;相关性分析表明,块根各营养品质组分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大多数品质指标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7个营养品质指标转化数据经因子分析提取3个公因子,被提取的3个公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达85.51%,3个公因子对7个指标变量贡献范围为0.78~0.95,其中影响块根品质的关键因子依次为:可溶性糖、蔗糖、类黄酮、干率组成的公因子1,淀粉、纤维素组成的公因子2,可溶性蛋白组成的公因子3;不同甘薯品种营养品质综合评价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综合评价筛选出5个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种,分别为‘福建1号’‘海口3’‘美国番薯’‘文昌6’‘龙岩2’,这些品种可以用于进一步的推广利用。  相似文献   

15.
黄淮海地区夏大豆区试品种化学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研究了1985-1990年黄淮海夏大豆区试品种籽粒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在不同试点的变化,鉴定出高蛋白质含量品种9个,高脂肪含量品种1个,兼用型双高品种14个高蛋白大粒品种1个,高蛋白产量品种10个。研究了蛋白质,脂肪,蛋白质+脂肪与蛋白质产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甘薯是贵州省重要的旱地作物之一,长期栽培形成了丰富的甘薯品种资源。本文通过田间试验对收集的贵州甘薯地方品种的主要性状进行鉴定,以期筛选性状优良的地方品种,为贵州甘薯育种提供材料及在生产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1985—1998年大豆品种育成概况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单宏  顾晓红 《大豆科技》2000,(4):17-20,28
1 育成概况1985 -1998年黑龙江省共育成大豆品种 10 9个 ,其中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系统所属的研究所共计育成品种 65个 ,占 5 9 6% ,大豆所育成品种 16个 ,黑河所育成品种 15个 ,合江所育成品种 12个 ;东北农业大学育成品种 6个 ,占 5 5 % ;农垦系统各单位共计育成品种3 0个 ,占 2 7 5 % ;余者为其他单位所育成。详见附图。2 品质结果分析对 1986-1997年我省审定推广的 88个大豆品种主要品质性状进行初步分析。( 1) 88个大豆品种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的分布表 1 88个大豆品种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的分布蛋白质分布脂肪分布含量 (‰ )占‰含量 (…  相似文献   

18.
甘薯DUS测试标准制定及新品种保护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我国加入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UPOV),植物新品种保护工作就越来越重要和紧迫。介绍了制定甘薯DUS测试标准的主要做法,以及甘薯DUS测试标准与国内外相关记载标准的异同,分析了我国甘薯新品种保护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扩大甘薯品种申请保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培育纤维含量低的甘薯品种乃是消费者的一个基本要求。由于甘薯是块根,因而任何品种必然含有一些维管成分的纤维。甘薯品种间维管成分的含量不同,我们对烧煮后纤维含量低的材料进行了选择。甘薯纤维在块根外层或皮层区与木栓和维管形成层结合在一起,在块根中心则与不规则形成层结合在一起。我们还  相似文献   

20.
早熟甘薯鲜薯产量与其相关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素兰 《杂粮作物》1998,18(4):36-38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中关联度分析法对7个早熟甘薯品种的6个相关因素与鲜薯产量的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甘薯早熟品种与其相关因素的的关联度排列顺序依次为:上薯率r5,藤叶重r3,一次分枝数r2,烘干率r6,最长蔓长r1,结薯数r4。明确了各因素对鲜薯产量影响的主次关系,为选育早熟高产甘薯品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