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玉米膜下滴灌节水保产增产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玉米膜下滴灌技术是大庆市近来和将来要重点推广的节水保产增产新技术。此技术具有增温、增产、增效;省工、省时、省劳;节水、节肥、节药;高产、优质、高效:抗灾保产和旱涝保收等优点。2008年大庆市推广玉米膜下滴灌面积1.55万hm2.2009年预计推广玉米膜下滴灌面积累计至4.67万hm2.力争在2012年推广到20万hm2,膜下滴灌玉米产量将达30亿kg。  相似文献   

2.
耿苹 《种子科技》2023,(6):47-49
文章探索了节水滴灌玉米种植技术,通过了解节水滴灌玉米种植的经济增产效果,分析其促使玉米增产的原因,详细探讨了节水滴灌玉米种植技术,包括选种、整地、覆膜铺设滴灌带、播种等,分析了节水滴灌玉米种植灌溉,确保以成熟的节水滴灌技术满足玉米种植生长需求。  相似文献   

3.
膜下滴灌条件下不同灌水量对玉米产量及土壤水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建立赤峰地区膜下滴灌玉米灌溉制度,指导农业生产,通过连续两年的田间试验,研究不同灌水定额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分析了不同灌水定额的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规律,进而讨论了在不同灌水定额条件下玉米的产量、总耗水量、以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差异。结果表明:膜下滴灌条件下玉米土壤水分运移变化多在60cm土层以上,尤其以0~20cm土层变化最为明显。膜下滴灌玉米产量和全生育期耗水量与灌水定额大小成正比,随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水分利用效率与之相反。综合连续两年的产量、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对比分析,认为赤峰地区膜下滴灌玉米的灌水量为150~180mm是较为适宜的,为指导赤峰地区玉米膜下滴灌合理灌溉及增产节水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了明确覆膜和滴灌对北疆密植玉米产量、田间灌溉水利用效率(IWUE)和经济效益等因素的影响,于2017-2018年在新疆奇台农场设置膜下滴灌、露地滴灌、覆膜沟灌和露地沟灌4种灌溉方式开展技术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灌溉方式处理玉米产量、IWUE和经济效益均表现为膜下滴灌>露地滴灌>覆膜沟灌>露地沟灌。2017年,膜下滴灌、露地滴灌、覆膜沟灌与露地沟灌相比分别增产36.8%、27.8%和16.8%;2018年,在600mm灌溉量下膜下滴灌、露地滴灌、覆膜沟灌与露地沟灌相比分别增产31.7%、22.4%和11.1%;在900mm灌溉量下,各处理产量比露地沟灌分别提高了20.7%、14.2%和7.3%。2017-2018年,滴灌处理的IWUE比沟灌提高16.9%~22.1%,经济效益提高了24.5%~35.3%;覆膜处理的IWUE比露地提高了7.8%~11.3%,经济效益提高了7.3%~13.0%。因此,在干旱灌溉区域密植结合膜下滴灌技术有利于获得高的产量、IWUE和经济效益,膜下滴灌是使得该区域春玉米高产、高效的最佳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5.
王建富 《种子世界》2021,(10):0015-0017
在资源节约型社会中,要求各类生产活动均能遵循资源节约原则,在农业生产中也不例外,玉米膜下滴灌栽培技术便是在此种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型栽培技术。其主要应用优势在于,可以通过滴灌方式降低水资源浪费现象,同时能够起到改良土壤,提高其保墒能力的重要作用,在一些干旱时期也能够满足玉米水分需求,可以有效促进玉米增产。因此,该项技术在推出之后,就备受人们关注,且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良好的作用。为此,下文围绕玉米膜下滴灌节水栽培技术的应用要点展开研究,以期能够进一步提升该项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力度。  相似文献   

6.
笔者通过2年的试验研究,提出了较适合滴灌玉米的宽窄行种植模式,并简要介绍了其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膜下滴灌水稻增产幅度大,节水效益显著,目前发展很快。本文简要介绍了膜下滴灌水稻播种机的开发背景,并根据农艺与农机相结合的要求,提出膜下滴灌水稻播种机的相关技术要求。通过大面积的试验示范表明,采用膜下滴灌水稻播种机作业,播种质量好,作业效率高,出苗整齐。其主要技术指标:空穴率≤3%;穴粒数6~12粒/穴;穴粒数合格率≥85%;膜孔覆土率≥95%;播种穴数31 000~33 000穴/667 m2。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滴灌技术的规范应用,很多作物都开始采用滴灌技术,该技术"节水、节肥、增产、增效"效果明显,不但产生了很大的经济效益,而且也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近几年,甘肃甘州在制种玉米上开始应用滴灌技术,目前推广面积近0.2万hm2,为了更好的推广该技术,现将该技术从滴灌及配套栽培技术方面进行汇总,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玉米膜下滴灌技术,于2008年引入我县,当年示范面积2hm2,总产量28050kg。2009年又分别在长山乡向阳村和甘南镇长胜村进行大面积试验、示范。示范面积达21hm2,经调查和室内考种分析,总产量27.1万kg。  相似文献   

10.
张世天 《作物杂志》2007,23(5):36-38
节水是当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采用滴灌技术进行了3年3季小型南瓜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滴灌比漫灌平均每季可节省费用307.1元/hm2,平均增产南瓜1500kg,折款3000元,实际增收3307.1元,平均每季可节水315t/hm2,比漫灌节水近1倍,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应大力推广滴灌技术。  相似文献   

11.
2002年农五师九十团开始进行地下滴灌试验,至2008地下滴灌面积已达400hm^2,棉花平均单产448.6k-667m^2,最高单产519.9kg/667m^2。经过6年的地下滴灌棉花种植试验,在地下滴灌规划设计、灌溉技术管理、农作物栽培管理等方面均积累了一些经验,本文通过对九十团棉花地下滴灌种植技术的应用与分析总结,提出了地下滴灌规划设计和应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为今后在不同地区大面积示范推广地下滴灌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棉花膜下滴灌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膜下滴灌试验的结果表明:棉花膜下滴灌较常规的沟灌节水57.6%,肥料利用率提高20%,土地利用3%,减少化控1次,籽棉666.7m^2(即旧制1亩,下同)产量提高25.7%,扣除成本后666.7m^2新增效益196.42元。  相似文献   

13.
追施不同形态氮素对膜下滴灌玉米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进一步提升膜下滴灌玉米产量,2014-2015年以玉米杂交种辽单1211为材料,研究了追施不同形态氮素对膜下滴灌玉米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量和子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浆期玉米叶片净光合速率追施氮肥处理显著高于对照,其中硝酸铵处理光合速率最大,其次为硝酸钙处理,二者净光合速率与氯化铵、硫酸铵、尿素处理差异显著;各生育时期玉米干物质积累量以硝酸铵处理最高,与其他追施氮肥处理差异显著;追施氮肥处理的产量显著高于对照,其中以硝酸铵处理产量最高,其次为硝酸钙处理,氯化铵处理产量较低,各处理主要是通过影响粒重来影响玉米产量。膜下滴灌追施硝酸铵可显著提高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14.
徐杰  李从锋  孟庆锋  葛均筑  王璞  赵明 《作物学报》2015,41(8):1279-1286
春旱是东北玉米产量增长的主要障碍因素之一,滴灌可有效缓解其对玉米生产的不利影响,不同滴灌方式的效果具有差异性。本文以常规雨养玉米为对照(CK),研究了传统滴灌(采用内嵌迷宫式滴灌管)和新型滴灌(采用自流插入式滴灌管)2种方式与不同埋管深度(0 cm、5 cm和10 cm)对玉米生长发育、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与对照相比,滴灌显著增产,增幅达9.5%~20.1%。传统滴灌不同埋管深度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显著,而新型滴灌埋深5 cm产量显著高于地表滴灌,增幅为4.4%。同一埋深不同滴灌方式之间,新型滴灌埋深5 cm比传统滴灌增产8.8%,其他埋深差异不显著。与对照相比,滴灌处理出苗率提高11.3%,收获期穗数增加13.3%。新型滴灌埋深5 cm产量高于其他处理的原因是生殖生长期叶面积指数下降慢,显著提高收获期干物质重。与对照相比,滴灌处理水分利用效率提高8.1%~10.9%,其中新型滴灌埋深5 cm处理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因此,埋深5 cm新型滴灌是有效提高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灌溉方式。  相似文献   

15.
棉花耕层滴灌技术及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耕层地下滴灌是目前国际推广应用的先进节水灌溉技术之一.2007年,农一师十四团推广耕层式滴灌棉田667hmz,经田间测产籽棉380kg,667m2,个别高产条田可达400kg/667m2以上,与膜下有压滴灌相比,籽棉增收26kg/667m2,增产8%;与常规沟灌棉田相比较籽棉增产41kg/667m2,增产13%,比膜下有压滴灌节水16%,较常规沟灌节水31%.  相似文献   

16.
兵团棉花膜下滴灌技术综述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本文作者在分析棉花膜下滴灌技术优点、增产原因的基础上,介绍了棉花膜下滴灌栽培技术要点,并提出了棉花膜下滴灌技术中应当尽快研究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棉花膜下滴灌增产机理及技术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表明,膜下有保证棉花生长始终处于一个良好的水分环境中,有利于棉花充分利用当地的光热资源,其中叶面积指数(LAL)高值持续期进行入早,持时间长,积累的的光合产物多,膜下滴灌植株能够增产20-50%,节水20-50%,水产比提高50个百分点;滴灌植棉不仅使大量的人力从灌水,施肥、除草等体力劳动中解放了出来,而且具有不污染摹特点,使农工有充足的时间用来回收废膜,大大减轻了土地的薄膜污染进程,提高了  相似文献   

18.
一八三团打瓜加压滴灌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节水灌溉条件下打瓜栽培方式,我们在一八三团八连节水灌溉示范园区进行打瓜加压膜下滴灌试验。  相似文献   

19.
为了建立赤峰地区滴灌玉米施肥技术体系,指导农业生产,按照“3414”回归最优设计方法实施玉米随机区组肥料试验,研究配方施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通过拟合玉米产量与施肥量之间的三元二次和一元二次函数方程,进行综合决策分析,得出在本试验土壤类型和气候条件下,滴灌玉米最高产量施肥量为N369.53kg/hm2、P20578.52kg/hm2、K2049.50kg/hm2,最高产量是11824.61kg/hm2;最佳经济效益施肥量为N342.02kg/hm2、P2O575.13kg/hm2、K2O47.53kg/hm2,最佳产量是11787.99kg/hm2,最佳N、P2O5、K2O比例为1:0.22:0.14。通过试验得出的最佳施肥量即为适合赤峰地区滴灌玉米生态系统的推荐施肥量,也即是滴灌玉米优化推荐施肥量。  相似文献   

20.
膜下滴灌是一种高效、节水的灌水技术,尤其在水资源匮乏的地区得到了广泛的认同,本文通过在晚熟哈密瓜栽培中应用膜下滴灌技术,总结探索出膜下滴灌技术在节水、节肥、省地、省工、增产、增效,改善生态环境的诸多优势,对加快缺水地区的农业产业化,提高水的利用率方面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