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云南野生余甘子果实类群及其分布特点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云南是野生余甘子资源最为丰富的省份,本文根据果形和其它经济性状,将它分为6在类群,30多个类型,其中,球类群占调查总数的61.9%,单果生大于6g的结果株数不到10%,在集中分布区大面积单产权350-410kg/hm^2。云南野生余甘子果实中Vc含量和SOD活性比福建所产的余甘子果实高,分别为769mg/100gFw和293units/gFw,单宁和纤维素含量亦比福建的高。果实10月即可成熟,而种  相似文献   

2.
野生余甘子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野生余甘子的初步研究方嘉兴(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富阳,311400)余甘子(PhyllanthusemblicaL.)为大朝科叶下珠属的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我国主要分布南亚热带地区的福建、台湾、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省区以及浙江、江西、四川部...  相似文献   

3.
为便于云南元谋干热河谷区冬季余甘子资源收集和完好保存种质遗传特性,需要用当即嫁接保存的方法,但冬季气温低,嫁接成活率低,不能满足需求。试验表明,采用冬季人工辅助增温、保温设施能大幅提高余甘子嫁接成活率,可满足余甘子资源收集和保存的要求,同时还缩短了研究周期。  相似文献   

4.
余甘子,也称油柑子、橄榄等。其根、叶、果、树皮均可入药。主要分布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台湾等地。余甘子味酸涩、生津止渴、清热解毒,有抗癌、抗衰、美容等作用。其果实鲜食、加工、药用均可,用途广泛、经济价值高。据测定,每克鲜果含有活力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482.14国际单位,每克干粉含有SOD5891.0国际单位,每毫升原汁含964.28国际单位。余甘子果实含量为370mg/100g~1416mg/100g,每克干粉含Vc相当于市售Vc1片。余甘子干粉含  相似文献   

5.
开发余甘资源 发展山区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发余甘资源发展山区经济钟祥余甘子,又名油柑、滇橄榄。其果实初食味酸涩,后回甘。属大科叶下珠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的余甘子,生长适应性强,利用价值高,开发潜力很大。余甘子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的干热河谷地区。原产我国和印度、菲律宾、泰国、巴基斯坦、斯里兰...  相似文献   

6.
余甘果抗衰老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用果蝇作实验动物,通过余甘原汁、余甘粉和余甘营养液对果蝇寿命影响的研究表明,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余甘子的3种产品都能延长果蝇寿命,尤其是25%浓度余甘营养液能使果蝇平均寿命比对照延长1倍以上,从而进一步验证了余甘果的抗衰老作用。  相似文献   

7.
选用果蝇作实验动物,通过余甘原汁、余甘粉和余甘营养液对果蝇寿命影响的研究表明,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余甘子的3种产品都能延长果蝇寿命,尤其是25%浓度余甘营养液能使果蝇平均寿命比对照延长1倍以上,从而进一步验证了余甘果的抗衰老作用。  相似文献   

8.
惠安县余甘子资源开发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甘子具有较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惠安县是余甘子生产区,余甘子资源极为丰富。文章对余甘子资源利用价值、用途、经济价值及开发的优劣势做了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开发措施。  相似文献   

9.
余甘子(Phyllauthu Semblical)别名余甘,属大戟科叶下株属,落叶小乔木或乔木.老枝灰褐色,小枝纤细,被锈色短柔毛,落叶时小枝脱落.叶互生成二列,条状距圆形.花小,单性,雌雄同株,花无瓣.内果皮骨质,外果皮肉质,球形光滑.余甘子主要分布四川、贵州、云南、广西、福建南部,品种繁多,主要有粉甘、玻璃甘、扁甘、六月白等.其果较大,扁圆形,果肉纤维少,质细,汁多,品质佳.余甘子喜光,根系发达,穿透能力强,生长迅速,萌芽快,能在干旱瘠薄的红壤、黄红壤、黄棕壤山地生长,适应福建闽南地区的山地栽培,是荒山造林绿化和水土保持的优良树种.几年来,我市林业部门为了治理山地水土流失,在洪梅镇新林村种植余甘子,总结一些栽培经验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0.
余甘子(Phyllauthu Semblical)别名余甘,属大戟科、叶下株属.为落叶小乔木或乔木,老枝灰褐色,小枝纤细,被锈色短柔毛,落叶时小枝脱落,叶互生成二列.条状距圆形,花小,单性,雌雄同株,花无瓣,内果皮骨质,外果皮肉质,球形光滑.余甘子主要分布在四川、贵州、云南、广西、福建南部,品种繁多,主要有粉甘,玻璃甘、扁甘,六月白等.其果较大,扁圆形,果肉纤维少,质细,汁多,品质佳.余甘子喜光,根系发达,穿透能力强,生长迅速,萌芽快,均能在干旱贫瘠的山地红壤、黄红壤沙质地生长,适应福建闽南地区瘠薄的山地栽培,是荒山绿化,水土保持、涵养水源的优良树种.几年来,南安市为了治理水土流失、涵养水源,在水头镇大力种植余甘子.笔者根据几年来的育苗技术,对余甘子种子采用不同方式浸种,现将经验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1.
我国余甘子良种现状和选育重点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分析了我国余甘子生产现状和良种选育状况,通过对国内外余甘子遗传改良水平的比较和国内余甘子种质资源研究和利用,国内良种选育,国内余甘子引种和种质资源交换工作的总结,提出了我国当前和今后余甘子良种选育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12.
余甘子俗称余甘、油甘、牛甘果。属大戟科叶下珠属的落叶小乔木,原产马来西亚、印度等地。我国台湾、福建、广东、云南、广西、四川等省、区均有分布。我区百色地区野生面积很大,种类较多。余甘是一种生态效益好、经济价值高的多用途树种。根系十分发达,在荒芜山丘,沟边溪旁以及砂土碎石地带均能生长,萌蘖能力强、蓄水固土作用大,是荒山、四旁绿化和保持水土的优  相似文献   

13.
余甘子又叫滇橄榄,我省通称为橄榄。是大戟科落叶小乔木,高二至八米。余甘子在我省分布较广,产量亦高,主要分布在海拔三百至二千二百五十米的干热河谷地带。过去,这一资源不被重视,长期沉睡在山野,有的甚至作烧柴而被砍伐。其实,余甘子在我省是一宝物,它在我国被列为高营养的三个杂果品之一(即余甘子、猕猴桃、山楂)。余甘子营养价值极丰富,除含单糖、  相似文献   

14.
培育壮苗是余甘子栽培速生丰产的基础。余甘子育苗分为选种、制种、播种和幼苗托管等几个步骤,现依次介绍如下。1 选种选择树形好、无病虫害、果实大、连续2~3年开花结果的优良单株为亲本母树。余甘子一般在10~12月成熟,种子饱满。选择果皮透明、椭圆形、纵横径约2~3cm、单果重8~10g、有6条腹缝线、易离核、口感好的果实作种。2 制种将作种的果实在水中浸泡或堆积腐烂,除去果肉,取出果核洗净,自然晾干贮存备用。果核不能曝晒,以免影响种子出苗率。3 播种余甘子一般于12月底制种,翌年2月底至3月初播种。…  相似文献   

15.
<正> 余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L系大戟科叶下珠属落叶乔木或灌木果树、药用植物。广泛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四川等地,其中,云南、福建两省产量最为丰富。由于余甘果实所含维生素C是苹果的160倍,大部分矿物质和氨基酸也比苹果高得多,是已知水果中Vc含量最高的。近年来,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发现它具有防癌抗衰老作用,因此它的医用、食用价值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以它为原料开发的系列产品,如饮料、罐头、果脯、粉剂等相继问世,为人们提供了又一种天然,保健营养食品。余甘果成份分析见表1。(与苹果比较)。  相似文献   

16.
利用超临界CO2萃取(SCDE)技术,采用响应面优化法(RSR),对广东惠州野生余甘子籽油的萃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00g余甘子籽萃取余甘子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时间103min,萃取压力19 MPa,萃取温度35℃,在此工艺条件下余甘子籽油得率为26.13%±1.4%.通过GC-MS分析表明,余甘子籽油中含有16种脂肪酸,主要为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等不饱和脂肪酸,总GC含量达91.33%.通过分析油的理化参数及生产成本表明,超临界CO2萃取余甘子籽油是一个好的方法,具有工业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余甘子的应用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甘子(Phyllantusemblica)亦称油柑、庵摩勒、余甘果等 ,是亚热带地区的一种野生果树 ,是近年来新开发的营养野果之一。联合国粮农组织也把余甘子列为待发展的果树之一。余甘子为大戟科叶下珠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叶互生 ,线状长椭圆形 ,在小枝上排成两列。春季开花 ,花小型 ,腋生 ,黄色。果实肉质 ,扁球形 ,常黄绿色 ,熟时变红色。在我国栽培利用约有 180 0年的历史。食后回甜生津 ,故名余甘子。据统计全国有余甘子面积约 13.33多万hm2 ,以选出一批果大、核小、肉厚、汁多的优质新品种 ,可供人工引种栽培。余甘子具有…  相似文献   

18.
余甘子为大戟科叶下珠属植物,分布范围较广,具有较好食用和药用价值.对比福建、广东等地区大力开发余甘子资源,海南地方品种利用率低且正在消失.为了发现和保护地方品种,针对海南岛野生余甘子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仅在海口市、临高县和万宁市3个地区暂未找到野生资源,其他市县均有分布;野生余甘子资源分布范围虽广但资源很少,且多为...  相似文献   

19.
余甘子又名油甘子、牛甘子、杨柑等 ,是近年来新开发的营养野果之一。联合国粮农组织也把余甘子列为待发展种植的果树之一。余甘子全身是宝 ,果实富含维生素C ,还含有蛋白质、脂肪、果酸、单宁、钙、磷、钾和多种氨基酸等 ,可加工成蜜饯、果脯、果酱 ;还可药用 ,清肺化痰、治疗喉炎、感冒、哮喘、牙痛等 ,药用价值很高。余甘子对立地条件要求不高 ,荒山坡地 ,疏林或草丛中均能生长 ,抗旱耐瘠 ,适应能力强。易栽培、寿命长、产量高、销路广。将栽植技术作一介绍 :  一、砧木培育秋季采集成熟的野生余甘子果实 ,将其堆沤至腐烂后 ,洗净 ,放…  相似文献   

20.
1989年林业部下达亚林所“余甘子丰产栽培和加工利用技术的研究”课题.经过科技人员两年多的努力,已基本摸清余甘子分布、形态特征、物候学、结果特性、生长发育周期、生态特性、品种类型、营养和药用价值、栽培技术和贮藏加工利用技术,并对开发利用余甘子,提出了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