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开栏的话:伴随着新中国前进的步伐,农垦事业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光辉历程。经过三代农垦人的开发建设,今日农垦已成为拥有1200多万人口、700多万亩耕地、2500多亿元资产的庞大的经济社会系统,并形成了独特的农垦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枝奇葩。 农垦精神是农垦文化的核心和灵魂。随着时代的进步,农垦文化、农垦精神的内涵不断丰富和发展。在新的时期,创新农垦文化、弘扬农垦精神,是农垦系统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农垦小康的需要。为此,农业部农垦局于2003年11月6日在京召开了新时期农垦文化研讨会。以此为契机,本刊从今年第一期开始开辟“农垦文化纵横谈”专题征文。本期编发与会领导的发言和部分垦区的交流材料,抛砖引玉,希望大家踊跃来稿,共同办好这次征文活动。年底本刊将对所有征文进行评奖,并颁发证书和奖金。  相似文献   

2.
我们家,三代与农垦结缘,并将不怕吃苦、不畏困难的农垦精神传递下去. 小时候,我不知道"农垦"是怎么回事,只知道父母是农垦职工,每天忙个不停.早起看不见他们的身影,晚上困了也等不到他们回来.记忆中总是姥姥陪在我身边,用一只残疾的手帮我梳小辫,揪起来的头发总有种说不出来的疼.大一点了才知道,当时父母是去参加生产队的集体劳动...  相似文献   

3.
一、充分认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 中国农垦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南泥湾文化、军垦文化、北大荒文化及其他企业文化等多种文化形式。“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农垦精神,至今仍鞭策着广大农垦人奋勇前进。但在新时期,在资源配置市场化的今天,农垦精神如何体现,农垦文化如何建设,将是我们要探索的新课题。自2000年以来,重庆农垦将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一个重要战略列入“十五”规划强力推进。做出这种选择,理由有三: (一)适应体制转变的需要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客观要求政  相似文献   

4.
农垦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垦荒垦殖的过程中形成的伟大精神之一,被代代农垦人传承下来,它是中华民族精神资源宝库的重要构成。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秉承"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农垦精神,与时俱进,丰富农垦精神的内涵,这对于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和实现伟大的中国梦都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通过党史学习教育,我们清晰地看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垦事业伴随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全过程不断发展壮大,并以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优良作风、伟大品格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农垦精神,为农垦人立垦兴垦强垦提供了无比珍贵的情感纽带、思想沃土和创造源泉。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也是农垦事业的孕育地。井冈山时期所创办的"红军公田""模范农场""红军公谷管理委员会""农事试验场""留守处粮仓"等一些符合当时当地实际情况、初步具有农垦性质的土地经营新模式,  相似文献   

6.
付学军 《中国农垦》2005,(11):74-74
我是1997年从潇湘大地来到湛江农垦的,我的农垦情结也就从这一年开始编织。记得刚来时,我被安排到一个农场办公室当秘书,虽然此前在语言学课本上知道一些广东地方语系的粗略理论,但毕竟是纸上谈兵。我所在的办公室,主任姓罗,副主任姓刘,每当有人打电话找,这两个姓在我听来就是一个音,搞得我无所适从,闹了不少笑话。尤其严重的是,我竟然分不出书记、主席和司机这几个重要的常用词,幸好所在单位的领导对我这个新来的秘书十分理解和关照,即使搞错了也从不怪罪,还经常安慰我、  相似文献   

7.
感谢农垦     
程龙 《中国农垦》2007,(4):83-83
一首《感恩的心》,经常萦绕在耳畔,道出了我的心声。农垦给了我一切,我由衷地感谢农垦!我是农垦人的后代我是第二代农垦人。我的爸爸、妈妈是湖南省汉寿县新兴乡军牛村人。1956年春,父母响应湖南省人民政府的号召,来到西洞庭湖民主阳城垸,垦荒创建国营西洞庭农场。弹指一挥间,50年过去了,当  相似文献   

8.
获悉文章华老师创作的23万字的长篇纪实文学《农垦春秋》,即将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真让我欣喜万分。我是农垦二代,长期从事宣传工作,坚持宣传农垦精神,积极主张创建湖南农垦博物馆。2012年初夏,该主张终于得到中共益阳市委大力支持,区委成立了大通湖区研究挖掘整理农垦文化领导小组,下设农垦文化办公室,申报筹建农垦公园与湖南农垦博物馆。农垦文化工作轰轰烈烈搞起来了,老农垦奔走相告,一片赞好。  相似文献   

9.
产业振兴是农垦振兴的基础,农垦的产业振兴了,人才、资金等要素才会向农垦聚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垦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农垦产业深度融合、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及农业生产方式,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发展农垦经济社会的主动作为,也是新时代农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正>祖国大陆最南端的雷州半岛上,17万湛江农垦人在这里辛勤耕耘。作为农业国家队,他们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宝贵的精神财富,也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命在肩迈大步在雷州半岛这片红土地上,一片片橡胶林是最美的景致;一桶桶白乳胶是最好的馈赠。作为广东农垦的重要组成部分,六十多年来,湛江农垦为国  相似文献   

11.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怎样买到放心安全的食品,确实成了百姓关心的大事。2018年9月19日,我第一次走进农垦直供赤峰店,了解到中国农垦的光荣历史。经理还为我们上了食品安全科普课,让我们懂得了无公害、绿色、有机等知识。员工服务热情周到暖人心。我们高兴地加入了农垦直供大家庭。从此,我们开始享受农垦直供的好食材。尤其是垦区的大米和白面,吃着放心还美味。  相似文献   

12.
一、关于新形势下农垦的战略定位 定位是指农垦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所处的位置.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它关系到农垦今后的发展方向.我说这个问题的目的是,要把我们农垦工作放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放在“三农”工作的全局中来考虑、来谋划、来推进.  相似文献   

13.
农垦是现代农业的排头兵,引领着农业发展方向。2000年以来,广东农垦在探索现代农业发展新道路的实践中,得益于"艰苦创建、勇于开拓"的农垦精神和风清气正的做事风气。这种文化体系激励了农垦广大干部职工奋发有为,赋予农垦人有为才有位、有为必有位的希望,为广东农垦高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邱宏伟(黑龙江农垦江川农场):捻指算来,我这个到了知天命之年的人与《中国农垦》结缘整整20年了。期间,他就像良师益友,时时鞭策我笔耕不辍。当我写作遇到难题时,他会给我正确答案;当我偶有佳作时,又是他给了我极高荣誉。从《中国农垦》身上,我吸吮了营养,收获了乐趣,了解到农垦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5.
辉煌的历史 红色的记忆 “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一曲悠扬动听的歌曲把我们带到了这个红色而神奇的地方——南泥湾。南泥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农垦事业的发祥地,也是南泥湾精神和中国农垦精神的发源地。  相似文献   

16.
丁哲元 《中国农垦》2014,(11):71-74
1987年4月至2007年9月,我在中国农林水利工会工作的20年间一直与农垦打交道,深知农垦经历的坎坷和农垦人有过的酸楚.  相似文献   

17.
农垦精神概括起来就是:“艰苦奋斗、勇于开拓”。这八个字是农垦事业的开拓者、奠基人王震将军提出来的。1991年国务院颁发的四十二号文件中明确指出,“艰苦奋斗,勇于开拓”就是农垦精神,从此,农垦精神有了明确的表述。一、农垦精神的形成农垦系统所在的地理位置特殊,大多数在边境或边远地区,交通不便,气候条件恶劣。北大荒原来是亘古荒原,人烟罕至,多年沉睡,资源闲置。历史上的统  相似文献   

18.
剖析了农垦精神的当代意蕴,明确"艰苦奋斗,勇于开拓"作为农垦精神的核心文化,在时代发展与社会改革进步中被赋予了更为深刻的内涵,指出它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进行党内建设的基本要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原则,是实现中国梦的价值抉择,是推动时代前进的创业精神的体现。同时分析了新时期农垦精神与高校教育教学的关系,认为农垦精神对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有着无限潜在的推动力。传承和发扬农垦精神,能深入拓展高校育人为本的理念,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也符合我国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根本要求。探究了新时期高校传承农垦精神的途径,强调营造农垦文化氛围,强化农垦精神体验,开发农垦精神载体关联,培育先进典型,从而将农垦精神融入到高校工作中。  相似文献   

19.
正经过几代农垦人的建设,如今的吐列毛杜农场有着全国最美乡村的殊荣。之所以有今天的辉煌发展成就,源于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农垦精神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农垦人,他们挥洒青春和热血,用勤劳的双手建设美丽家园。时序更替,梦想前行。作为农垦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既拥有广阔发展空间,也承载着伟大时代使命,既是追梦者,也是圆梦人。2009年,我考录到吐列毛杜农场工作,到现在已经整整10个年头了。10年来,我在农垦精神中汲取营养,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炼意志。  相似文献   

20.
<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农垦企业特殊的地理人文环境和复杂的内外矛盾,如何发挥宣传信息工作引导人、鼓舞人、教育人、团结人的优势,更好地为农垦企业改革和经济建设服务,是一个重要的课题。现结合工作实际,探析如何做好新形势下农垦宣传信息工作。一、宣传信息工作在农垦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宣传信息工作是反映企业经济发展状况、展示职工精神风采、提升企业形象的重要窗口,也是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