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分析倒伏对油菜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以中双11号为材料,在油菜生长不同阶段进行人工模拟倒伏处理.结果表明,除成熟后期倒伏外,其他生长期油菜的产量和经济性状指标均受倒伏影响而显著变差;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初花期倒伏>盛花期倒伏>终花期倒伏>成熟初期倒伏>成熟后期倒伏,减产幅度分别为67.3%、46.4%、30.7%、23.7%和10.5%.总体表现为倒伏时期越早,倒伏对产量和经济性状造成的影响越大;每果粒数和千粒重在向阳面影响不大,在背阴面减少极为显著,表明倒伏造成田间荫蔽是致使油菜减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防止协青早A倒伏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庆伟 《杂交水稻》2000,15(1):21-22
协青早A开花后期容易倒伏,从而影响种子产量和质量。从协青早A的特征特性和栽培管理等方面分析了其倒伏的原因,提出了防止倒伏的具体技术措施及倒伏后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超级杂交稻准两优527、两优0293在3种不同的施硅水平下生育后期的抗倒伏能力、抗倒形态及生理性状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施硅对提高超级杂交稻的抗倒伏能力作用明显,其中以施用中量硅肥的处理(施五水偏硅酸钠300 kg/hm2)效果较好;两优0293的抗倒伏能力在各时期均明显强于准两优527;超级杂交稻生育后期随生育进程的后移,单株抗折力明显下降,倒伏指数明显上升,降低株高、单株生物量和茎鞘物质输出率,增加茎鞘干重有利于提高超级杂交稻生育后期的抗倒伏能力,降低倒伏风险.  相似文献   

4.
1前言大麦大面积倒伏是影响大麦产量和品质的主要问题。1994年,我场种植大麦8万亩,在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局部倒伏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15%,仍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现结合生产实践,把大麦倒伏的主要因素分析如下,供研讨。2大麦倒伏的主要时期据多年生产调查初步认为,大麦倒伏分二个时期:一是前期倒伏(灌浆前),二是后期倒伏(籽粒形成后)。倒伏的部位有两处,一是根基倒伏和茎倒伏,前者倒伏是根基部向一方倾斜35度,茎倒伏在茎杆的不同部位弯曲或折损,弯曲角度轻者达45度,重者可达105度以上。茎倒伏的部位一般发生在第二节间或…  相似文献   

5.
由于小麦茎秆基部弹性容易测定,因而本研究用其替换茎秆基部机械强度,对王勇等(1997)提出的倒伏指数进行改进。为验证这种方法的应用效果,以47个河南省区域试验小麦新品系及自育品系为试验材料,通过对小麦茎秆特性进行分析,结合多试点抗倒性验证,应用改良倒伏指数法对小麦抗倒伏能力进行初步鉴定。结果表明,从灌浆中期到灌浆后期,小麦基部茎秆弹性总体处于下降趋势,但仍有22.3%的品系基部茎秆弹性呈上升趋势,72.3%的品系倒伏指数有所下降,说明大部分小麦品系在灌浆后期的抗倒伏能力相对于灌浆中期有所上升。经相关性分析,节间充实度、长度、干重、重心高度、地上部鲜重、茎秆基部节间弹性等特性均与小麦抗倒性有关,其中,茎秆基部第一、第二节间充实度、长度、基部茎秆弹性与抗到性关系最为密切。在灌浆中后期,倒伏指数与倒伏点率、严重倒伏点率、平均相对倒伏面积、平均倒伏级及乔春贵等(1988)的方法计算得到的倒伏指数均呈正相关,以灌浆中期相关性较高。说明应用改良的倒伏指数衡量小麦品种抗倒伏能力是可行的,且在灌浆中期准确度更高。  相似文献   

6.
龙粳20倒伏的原因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粳20于2007年1月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累计推广面积43.6万hm^2,成为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的主栽品种,但在种植时生育后期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倒伏现象,主要原因在于基因型、个体与群体生长不协调,施肥不合理也是造成倒伏的重要因素。防止倒伏栽培的主要对策有适当深耕,科学确定播栽期、合理选择播栽密度,合理运筹肥料、保证后期营养充足,科学管水、促进水稻生长健壮。同时提出抗倒伏品种选育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水稻免耕抛秧栽培在生产中应注意的关键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基于水稻免耕抛栽生产实际情况,提出了化学除草灭茬、有机肥料施用、立苗难、根倒伏、高产稳产和后期早衰等在生产中应注意的关键问题及其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对绥农14系谱中14个品种进行大田及盆栽试验,揭示同一大豆系谱的产量及相关生理性状演化趋势,探讨未来大豆品种改良的关键件状.结果表明:经过5个世代的杂交重组,鼓粒初期(R5)的光合速率显著增加,绥农14最高,为16.2 mmol·m-2·s-1,且光合速率的增加与产量显著相关(P<0.05),但叶面积指数(LAI)没有规律性的变化;通过系统选育,根系形态性状也发生显著变化,从绥农14的早代亲本到晚代亲本,根重、根长及根表而积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主要表现为生殖生长后期;抗性方面,倒伏级别从4(75%倒伏)下降到1(无倒伏),籽粒病虫害比率也分别从5.3%和20%降低至0和6.8%;生殖生长后期的干物质积累、收获指数及荚粒数的增加与产量的提高密切相关,而百粒重对产量的提高贡献不大.  相似文献   

9.
顶端调控对亚麻生物力学及冠层性状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生育后期顶端调控后亚麻茎秆抗倒能力变化,以常规栽培为对照,研究了"打顶+抑芽"、打顶、抑芽处理后亚麻茎秆生物力学性状变化规律及其与冠层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打顶+抑芽"处理后可明显降低重心高度、倒伏指数,处理后平均较对照分别减少31.24%、51.06%,增强茎秆基部、中部、上部抗折力和麻株最大承载能力,分别增加46.05%、26.72%、34.82%和9.24%;打顶处理对重心高度、麻株承载能力影响较少,但增加了茎秆中部、上部和基部处理中后期抗折力,平均分别增加5.48%、7.13%和8.28%,降低了麻株倒伏指数(14.72%);而抑芽处理后生物力学性状均有所减少或减弱。相关分析表明,茎秆基部、中部及上部抗折力与冠层性状和倒伏存在极显著负相关性,麻株承载力与分枝鲜重和蒴果鲜重分别呈显著和极显著负相关性,而重心高度、倒伏指数与冠层性状呈极显著正相关性。因此,从生物力学性状来看,亚麻生育后期以"打顶+抑芽"处理防倒效果较理想,处理后能有效提高麻株的抗倒伏能力。  相似文献   

10.
赵黎明  孙伟  崔鹤 《北方水稻》2010,40(3):23-26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为探索和了解寒地水稻不同角度倒伏的变化特征,以寒地水稻垦稻12号为试验材料,比较了不同角度倒伏的寒地水稻植株干物质和形态变化规律,探索了不同倒伏角度水稻的空间部位分布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倒伏前期水稻茎鞘干重表现为0°>45°>90°,节间重与节间长度的比值表现为0°<45°<90°。在倒伏前、后两个时期,水稻倒1、2叶片长度以及重量均以0°倒伏的作用强度最明显;而在株高和重心高度上均表现为0°>45°>90°,而在穗长与株高比值上的变化则正好与其相反。综合分析表明,0°倒伏水稻上部空间承受的压力要明显高于其它倒伏角度的水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