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云盘山茶场是安徽省宣州市杨柳乡兴安村的村办集体茶场。现有职工104人,750亩茶园(已开采茶园580亩),105间厂房,85台(套)粗精制茶机,固定资产已达50万元。开发了绿红两大茶系、40多个名优茶,远销全国各地及东南亚各国和港、澳、台地区。去年,该场年产干茶14万公斤,亩产干茶185公斤,亩产值1400元,全场工业产值已逾百万,年利税17万元,职工人均收入近2000元。从1985年开始,共向国家纳税30.5万元,上交村委会承包费34.2万元,支援全村各项公益事业建设16万元。多次被评为“文明单位”,成为全省村办集体茶场中的一朵奇葩。他们的成功经验主要有三条。  相似文献   

2.
汉寿县月明潭公社谷家冲大队属岗山陵区,有11个生产队,279户,1253人,耕地面积1250亩,山林900亩,现有茶园400亩,其中幼龄茶园50亩,这些茶园有30%,是解放前的“老祖宗茶”70%是1958年以后逐步发展起来的新茶园,新茶园中约有一半,由于播种和管理粗放,茶树未老先衰,因此,茶叶产量不高,质量低劣,1980年以前,全大队每年茶叶收入只1~2万元。1979年冬,大队党支部为了积极发展茶叶生产,夺取茶叶优质高产,按照党的三中全会精神,在茶叶生产上,推行包产到组、到户的责任制,此后,从实践中又不断总结、完善了包干到户的责任制,并长期稳定不变,有效地调动了茶农的生产  相似文献   

3.
根据大力发展茶叶生产的方針,58年全国发展了新茶园約三百万亩,如果要把这三百万亩新辟茶园发展到收利的話,那末国家就要投资一批很大的款子。以我場为例吧,县委交給我們新辟五千亩茶园的任务,每亩开荒费用40元,計20万元,这20万元只能解决一时开荒的工资、茶籽、肥料等。茶叶要三年后才能收利,在这三年中如房屋、生产管理費用花的錢还要多  相似文献   

4.
地处皖南山区的泾县铜山公社麻岭生产队,这里丛山峻岭,适宜兴茶,盛产竹木柴炭茶。全队山场面积8251亩,141.5亩茶园。这里居住40户人家161人全靠竹木茶营生。过去重粮轻茶,自1970年以来茶叶产量徘徊在七千斤上下,1980年交售给国家只有2845斤,均价担茶141.55元。面对茶叶产量逐年下降的趋势,该队于80年夏茶后,采用茶园分户管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现有国营茶场45个,茶园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28%;茶叶产量占全省总产的70%,平均亩产160多斤,比全省平均单产高50%左右。但各场之间尚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1)投产:有的场三、五年即能投产,也有的场七、八年生茶树尚属幼年茶园。(2)产量:有的场平均亩产干茶400斤,并出现亩产700斤以上的丰  相似文献   

6.
发展早生、优质、高产、高效和聚生态旅游、休闲观光为一体的无性系良种茶园,是现代新建茶园和茶产业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增强茶叶发展后劲和提升茶叶品牌市场竞争力的基本保证,松桃现有茶园21586亩,其中投产茶园13200亩,2007年冬—2008年春新建无性系良种茶园8386亩。2007年全县干茶生产总量1430.82吨,销售收入1263万元,今年由于受百年不遇的雪凌灾害天气的影响,春茶开园时间与去年同期相比推迟了24天,  相似文献   

7.
伊坑村地处歙县西溪南乡,是以茶林为主的茶乡。八三年有七个村民小组,一百八十二户,八百四十八人,经营八千七百多亩山林,水田一百八十零五亩,茶园有一千五百二十二亩,可采面积一千四百五十亩。八一年平均的亩产茶叶六十斤,人均茶叶收入一百四十九元,人均农业总收入二百五十三元六角。八二年包干到户以后,平均亩产茶叶七十三斤,  相似文献   

8.
皖南垦区有省属五场一公司,即十字铺、祠山岗、周王、九连山、敬亭山茶场和宣郎广茶叶公司,茶园集中分布在宣(州)、郎(溪)、广(德)、芜(湖)的低丘缓坡一带。茶园总面积44629亩,1988年,垦区年产干茶6194.6吨,全园平均单产138.8公斤,其中平均亩产干茶150公斤以上的高产茶园33698亩,占总面积的75.51%,单产水平已达到171.8公斤,是全国平均单产(41公斤)的4倍,是全国农垦系统(83.4公斤)平均单产的2倍。垦区三十多年的实践表明,要夺取茶叶大面积高产优质,关键在于掌握茶叶高产优质规律,发挥茶树的高产优质特性,采取综合的栽培技术措施与为之相适应的经营管理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9.
王东明 《茶业通报》1996,18(1):31-33
衰老茶园改造复壮技术总结王东明(宣州市南湖茶林场242000)我场地处皖南丘陵小山区,是以茶为产的劳教专场。现有茶园面积5000余亩,近几年茶叶平均年收入250万元,占农业总收入的四分之一以上,因而茶叶是我场的主守产业,是我们经济发展的优势所在。但目...  相似文献   

10.
我场建于1954年,现有茶园20570亩,年产干毛茶2600吨。建场三十多年我场已形成一个以茶为主、多种经营、农工商运建服综合发展的大型农垦企业。近几年,我场从实际出发,在发展机械化茶园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一、发展机械化茶园,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一次革命。八十年代,我场依靠科技进步,茶叶生产经营先后完成了四项系统工程。一是八十年代初采取以封养为主、配合改园改土的低产茶园改造,奠定了茶叶生产的茶园基础,茶叶  相似文献   

11.
查道生 《茶业通报》2007,29(2):53-53
安庆市主产茶区位于大别山腹地,生态环境优越,茶叶品质优良,是全国名优绿茶优势发展区域。为加快全市茶叶产业化进程,安庆市政府于2007年4月9日至10日在岳西县召开了全市茶叶产业化工作推进会。会议确定了今后4年茶叶产业化发展的目标:建成30万亩高品质茶生产基地,其中高标准无性系良种茶园10万亩;500座标准化、清洁化茶叶加工厂;打造1个年销售额过亿元的龙头企业、2至3个年销售额5000万元的龙头企业;创1至2个省内外知名茶叶品牌。到“十一五”末,全市茶叶总产量达到6500吨,初级产品产值5亿元,带动相关产业收入1、5亿元。  相似文献   

12.
婺源自古就是个“山阻而弗车,水激而弗舟”的闭塞山区,因茶而扬名天下。调查分析婺源的茶叶产业化,对婺源农业产业的发展,对婺源经济的发展,乃至对中国茶叶产业的发展,都具有借鉴意义。1婺源茶叶产业的现状婺源现有茶园8847hm2其中无公害茶园2000hm2(有机茶园),2003年产茶3900t,其中名优茶800t,有机茶1600t,实现产值1.2亿元,其中一产产值6500万元,二产产值4700万元,三产产值800万元。九十年代以前婺源名优茶品种很少,基本上是普通茶。八十年代中期提出名优茶系列开发,目前全县已获省、部优质名茶证书的有23个,其中国家级两个。2003年产名优…  相似文献   

13.
我场1953年开始建立,共有茶园110亩。其中用种籽直播茶园42.2亩,苗圃改建茶园26.1亩;用一年生苗于1954年移栽定植计41.7亩。至1959年茶树树龄已有6足龄。1956年3足龄时,即投入生产,每亩平均采制毛茶20斤,特别是在大跃进的1958年,出现了五年生的新茶园平均亩产茶条136斤、茶子36斤、茶叶  相似文献   

14.
覃士才 《茶业通报》2002,24(3):23-25
应用无性系茶树良种发展新茶园,是提高茶园建园质量,开发名优茶、提高茶叶品质的基础,是培植五峰新世纪茶叶新的经济增长点,使我县茶叶再上新台阶、再上新水平的一项重大科技措施。因此从1997年冬开始,我县引进国家级无性系茶树良种“福鼎大毫”、“福鼎大白”、“福云6号”、“白毫早”等,在全县3000多个农户中栽植茶苗2800万株(其中自繁240万株),建无性系茶树良种园250hm2,占全县茶园总面积的4.85%,实现了“一年栽、二年采、三年亩收入过千元”的目标,最高的茶农亩收入达到2500元以上。春茶开园…  相似文献   

15.
许裕奎 《茶业通报》2010,(3):121-122
<正>休宁是中国有机茶之乡,著名的屯绿产区,茶园生态环境优越,茶叶内质世界一流。但一直以来,茶园产出效益不高,全县茶园年平均亩(667m2)产出只有600多元,其原因是嫩度好价位高的高档名优茶产量少,而占总产量74%的大宗茶是炒青绿茶,且数量多单价低,平均每t单价只有万余元。迅速提升量多价低的大宗茶的花色成品价位,是目前茶产业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石阡茶在省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并传说石阡坪山的毛尖茶曾为“贡茶。”据《石阡县志》云:“城南五十里,包溪大地方(原属石阡县)一带产茶,最富岁约出十万斤,东贩湖南、长沙;北贩四川酉阳,间亦有运至贵州省城者。”则进一步说明石阡茶叶早已作为商品广销它乡。从石吁茶叶生产的历史状况看,全县由解放初期的一九五O年,茶园面积为1276亩,发展到现在的12755亩,是我省万亩茶园的县份之一;茶园面积逐年扩大,现在全县  相似文献   

17.
史生南 《茶业通报》1992,14(3):18-19
安徽农垦现有茶园面积5172亩,58座毛茶初制厂,9座茶叶精制加工厂,其中一座为年加工出口茶3000吨的外贸精制加工厂、专业茶业生产队62个,茶区总人口二万余人,职工近万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200多人,其中高级职称42人,中级职称420多人。农垦茶园集中连片,素有“茶海”之称。生产茶类以绿茶为主,约占总产量的90%,其余为花茶、红茶、乌龙茶和蒸青茶等。近几年来,我省农垦茶叶生产发展较快,单产水平较高,其中33698亩高产茶园,1988年平均亩产于茶171.8公斤,获得了国家农牧渔业部丰收二等奖。  相似文献   

18.
祁门县红茶山口商品基地范围现有六乡一场,茶园总面积36557亩,可采茶园面积32648亩。近两年来,基地建设一是每年春锄秋挖面积均在95%以上,亩施化肥13.2公斤,家园茶还施了农家肥,平均亩产干茶33.4公斤;二是茶园基本建设步伐快,质量好。近两年,共开辟新茶园1529亩,比前两年增加6.25倍,改造低产茶园2155亩,通过检查验收,合格率达80%。并发展了一批茶树良种母穗园和苗圃;三是茶叶加工初步实现了初精  相似文献   

19.
20.
茶叶是一种商品作物,由于人们的嗜好趋向多样化方向发展,在日本国内茶业动向也发生一些变化。从(表1)的数字可以看出,近20年来(1960—1981年)种茶农户有所减少,1960年为137.6万户,1970年减少到102.6万户,1981年再减少到71.8万户。零星的成块的不到10亩(合999.15平方米)面积的茶园,几乎都被淘汰,现在的茶园大多集中成片。但全国栽培面积却有较大增加,1960年为727,500亩,1970年为774,000亩,1981年为915,000亩,较1960年增加187,500亩。采摘面积由1970年661,500亩,1981年增加到793,500亩。干茶总产量由1960年1,551,320担,到1981年上升为2,046,000担。每亩产干茶1970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