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树种、品种与经营效益 不同树种、品种的经营效益(去年的产量和销售价)分为3种类型:1)667m2(1亩)纯收入在5000元以上效益较好的树种、品种.红提葡萄2.8万元,晴朗油桃(5年生)2.6万元,红灯樱桃1.58万元,爱宕梨(3年生)0.65万元.这几种果品除红灯樱桃销售价为25元/kg外,其余3种均为10元/kg左右.2)667 m2纯收入在2 000~5 000元效益一般的树种、品种.苹果有红富士苹果3 800元,王林3 100元,套袋金冠2000元;梨有锦丰梨4 60尢,早酥梨3 000;桃有重阳红4 980元,宫廷水蜜和大久保4 500元;葡萄有酒葡萄4 200元,巨峰3 500,玫瑰香3 100元,龙眼2 100元.3)667 m2收入在2 000元以下效益较低的树种、品种.红星苹果1 600元,国光苹果1 050元,安梨720元,板栗650元.  相似文献   

2.
<正>甘肃省庆城县赤城乡赤城村坷崂组村民李希恒,家有5口人,有1993年栽植的盛果期苹果园7.5亩。根据专家指导,2007年他通过间伐对果园进行阳光树形改造,栽植密度降至6 m×4 m。主栽品种为红富士,授粉品种为秦冠。果园配套电动抽水井1眼,可存2万kg苹果的果窖1个。2011年,通过SOD奶蜜苹果生产和品牌包装销售,产值达25万元,亩纯收入突破3万元,人均收入5万元。当年,新购面包车1辆,新建四合院1处,初步实现了自己的果业致富梦。  相似文献   

3.
667平方米(1亩)苹果园,能卖2万元,这不是神话。提起果园的主人董奎奎,如今可是凤翔县的名人,在凤翔果区可谓大名鼎鼎,2001年,栽植苹果800平方米,栽植密度为2.5米×3.5米,667平方米栽72株,全园93株,2008年生产苹果5000千克,均价4.2元/千克,收入2.1万元,成为当地有名的高产状元。董奎奎是凤翔县彪角镇官帽头村人,  相似文献   

4.
招远市现代苹果生产基地座落在蚕庄镇金华山脚下一前孙家白占霞果园,现经营乔化苹果20亩.品种,红富士,其中,盛果树10亩,2013年,生产优质苹果2.5万千克,收入40.8万元,生产成本4.8万元,纯收入36万元,  相似文献   

5.
我县车网乡房村苹果园面积85亩,2230株。1967年定植,株行距5×5米。品种以国光、金冠、红星为主,占80.7%。果园土层深厚,地势平坦,属中性壤土,地下水位1米以下,水浇条件较好。1984年以前,由于投资少、管理差,腐烂病严重,产量低而不稳。1984年实行承包后,被定为全县低产园开发试验点。经过几年的努力,已取得了显著效果。1987年与1984年相比,苹果总产量由40吨上升到280多吨,亩产量由470.6公斤提高到3382.3公斤,全年总收入和平均亩收入分别由2.3万元、270.59元,增加到24.15万元和2841. 18万元(表 1)。 一、主要技术措施 1、增肥改土壮树:每年于…  相似文献   

6.
民权县位于河南省豫东平原黄河故道地区,是全国著名的苹果产区,全县现有果树种植面积27万亩,其中苹果种植面积达23万亩.种植的品种以红富士、新红星、金冠、秦冠居多,树龄在20~50年不等,20世纪90年代初期种植的一大批以红富士为代表的苹果品种,由于种植期间受密植早产思想的影响,株行距为2米×3米、2米×4米.  相似文献   

7.
果树再植障碍及其控制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国以来,我国的果树业得到迅猛发展,全国果树面积1952年为1027万亩,2000年则为13001.1万亩,增加了12.66倍;果树产量1952年为244万吨,2000年为6237.64万吨,增加了25.56倍,跃居世界第一。但我国果树品种结构极不合理,如苹果总面积的46%~50%为晚熟品种红富士,而早熟品种比例很低,加工品种严重短缺;梨树中95%以上栽培面积为晚熟品种砀山酥、鸭梨和雪花梨成熟期过于集中,且鸭梨和雪花梨品质一般,在国际市场上,价格仅是日本梨的1/6左右,因此,我国果业的品种结构调整已势在必行。在此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苗木再植现象,对果树再植问题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我场苹果系1959年栽植,共65亩,1446株。株行距除7亩为5.5×6.5米外,其余均为5.5×5.5米。品种以红星、金帅为主,其中红星40亩,840株,为主栽品种。1970年前,由于盲目管理,除金帅结果较好外,红星产量低,且单株间产量相差悬殊。1970年实行科学管树后,至1973年苹果总产由1972年的30多万斤增至57.6万斤,13亩红星苹果  相似文献   

9.
洛川位于陕西延安南部,是以苹果为主导产业的特色农业县和国家确定的优质无公害苹果标准化生产示范县,也是全国唯一的出口优质苹果质量安全示范区.目前,全县苹果面积50万亩,人均3.1亩.自从2000年县委、县政府先后作出《建设苹果专业县的决定》和《加快建设苹果专业县的意见》后,洛川县的苹果产业规模化和专业化建设驶入快车道.2010年苹果总产量68万t,总产值24亿元;农民人均苹果纯收入6 000元,占人均纯收入6 352元的95%.2010年该县苹果收入5万~10万元的果农户达19 668户,10万元以上的果农户2 045户,人均收入1万元以上的达9 130户.  相似文献   

10.
<正>在静宁县双岘乡胡河村梁家社有位叫梁守雄的果农,2014年在3亩山台地苹果园,书写了辉煌的一页。产果15 000多千克,收入10万元,成为静宁苹果生产的佼佼者,其中1.2亩15年生的红富士苹果产果6 000千克,收入5万元,1.8亩27年生秦冠产果9 000多千克收入5万元,平均亩产超过5 000千克,亩收入3.3万元以上,为静宁山地果园高效生产典型之一。最近,我们有机会走访了这位果农,将其主要经验整理总结,以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1.
1基本情况中村村位于河南省西部山区洛宁县上戈镇西南方向,距上戈镇5千米,海拔高度1000米,年均温度11~12℃,年降雨量640毫米,年日照时数2258小时,果实着色日照率在50%以上。全村1500人,耕地面积4000多亩,苹果园面积3000亩,人均苹果面积2亩左右,苹果年产量  相似文献   

12.
正1引种概况蜜脆苹果是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园艺系杂交选育的苹果新品种。2002年引入庆阳、平凉。2005—2006年共引入30万株,2005年在西峰区温泉乡米堡行政村设2个试验点,引种面积10亩。2006年在镇原县马堡行政村设2个试验点,引种面积20亩。蜜脆苗木均为乔砧,定植株行距2米×3米,授粉品种为红富士(以长富、秋富为主)。  相似文献   

13.
河北省林业局组织“河北省果树技术培训团”于2 0 0 1年 11月 5~ 2 5日赴韩国进行考察学习 ,了解了韩国果树栽培的先进经验 ,考察了韩国的果品生产、加工、流通以及农协的运作方式。现将考察结果总结如下 ,以为我省林果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提供借鉴。1 韩国果树生产情况韩国主要的栽培树种有苹果、梨、桃、葡萄等落叶果树和柚、柑桔类等常绿果树。目前全国果树面积16 9万hm2 ,产量 2 4 2 9万t,其中苹果 2 9万hm2 、产量 4 8 9万t ,品种以红富士、红露为主 ;梨 2 6万hm2 、产量 32 3万t ,品种以晚熟新高梨为主 ,占73 2 % ;葡萄…  相似文献   

14.
四川省养窝农场,1980年以来先后发展了5万多株苹果树,约2000多亩。但因夏秋多雨冬春干旱给苹果栽培带来了诸多不利。针对此问题从1983年起,在云盘山中队进行了400亩苹果幼树丰产栽培技术的探索。 苹果园位于侧水河北岸,多为缓坡台地,海拔1800-2100米;年均温14.6℃,年降雨量1487毫米,83%分布在5—9月份,形成了明显的夏湿冬干气候,全年日照2029.7小时;无霜期278天;极端最高温度35℃,极端最低温度-5℃。 品种以金冠为主,占80%以上,三红苹果占11%;砧木均为山定子。定植时挖1立方米的坑,填埋青草28公斤,株行距3×3米。 主要栽培技术措施 一、土肥…  相似文献   

15.
<正>陕西蒲城:生产平年质量提升蒲城苹果面积25万亩,其中红富士17.5万亩,占总面积的70%,其余金世纪、嘎拉、红星5万亩,秦冠2.5万亩。2013年苹果总产约32万t,总产值约6.5亿元,果农人均果业收入约4 200元。2014年花期气候条件较好,苹果园普遍坐果好,挂果情况与上年持平,属于生产平年。同时苹果  相似文献   

16.
<正> 于1977年在青县司马庄村建立苹果密植园13.9亩,株行距3×4米,共栽763株,品种为金冠、国光、元帅,砧木为海棠,土质为砂壤土,全盐含量0.05—0.06%,pH值8.3—8.7,地下水位1米。定植第2年开花株率27.1%,3年开始给果,5年平均亩产达425公斤,6—10年平均亩产2123.04公斤,10年平均每亩纯收入755.57元,其中1987年  相似文献   

17.
<正> 唐山市现有苹果树38万亩,年产量7391万公斤,约占果品总产量的30%。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又有了较快的发展,1—6年生的苹果幼树已达10万余亩,主要品种为红富士,占幼树面积的50.5%。幼树实现3年见果,4年有经济产量(亩产200—300公斤),5—6年丰产(亩产1000公斤以  相似文献   

18.
谢幼华  王友强 《福建果树》1992,(1):12-14,24
福建目前的落叶果树种类有:李、桃、(木奈)、梅、梨、板栗、柿、中华狝猴桃、葡萄、苹果、银杏、无花果、刺梨、枣、余甘、山核桃、山楂、枳椇等18个种和变种。其中李、桃、(木奈)、柿、梨、板栗等面积发展较快。1986年达万亩以上有李树七个县、桃一个、柿一个;1990年达万亩以上的县计李树11个、桃3个、柿2个、梨1个、板栗2个、(木奈)1个;还有达到0.5~0.98万亩的县有李树6个、桃9个、柿5个、板栗2个、梨1个、(木奈)2个,由此可看出落叶果正朝向商品生产县方向迈进。  相似文献   

19.
通过11年试验表明,乔砧苹果速生丰产的栽植密度,以株距3m,行距4m,亩栽56株的效果较好。供试的4个苹果品种,按早果、早丰产性能排列,依次为金冠>青香蕉>国光>红星,从而表明金冠是适于乔砧密植的品种。  相似文献   

20.
王田利 《果农之友》2012,(12):30-31
新义村是静宁县雷大乡的一个山区小村.全村685人,有耕地2600多亩,自从2004年发展果树以来,走出了一条以果致富的好路子.种植业效益大幅提升,目前全村种植苹果1800亩,2011年全村挂果面积1400多亩,果品收入700多万元,人均果品收入超过1万,2012年预计果品收入可达1000万元,人均果品收入将超过1.5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