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苹果病虫害防治,既要有效控制病虫危害,保证果品安全、高效、可持续生产,又要降低防控成本,减少化学农药的投入量。这需要在科学栽培管理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各种技术措施,压低苹果园有害生物的种群数量,当病虫基数过大或有严重危害趋势时,按照病虫害发生规律和防控需求,选择适宜的防控药剂,适时、精准地用药防治。苹果生长的不同时期病虫害防治重点不同:苗期重点防控苗木传带病虫和检疫性病虫;幼树期除防治叶部病虫外,重点保护枝干和根部;树体休眠期以清除越冬病虫源为主,并保护枝干;生长前期是全年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重点防治的病虫有螨类、蚜虫、苹果霉心病、套袋果实斑点病、苹果白粉病等;雨季以雨前喷药,保护寄主不受苹果褐斑病、苹果炭疽叶枯病、苹果轮纹病、苹果树腐烂病和苹果炭疽病等病菌侵染,兼治各种虫害,雨前若没有及时喷药或降雨过多时,应在雨中和雨后及时喷药;后期以保护近成熟的果实为主,并促进叶部营养回补树体,增强树势;免套袋果园除按常规方案防治病虫害外,需重点防控果实轮纹病、苹果炭疽病、桃小食心虫和梨小食心虫。  相似文献   

2.
《落叶果树》2021,53(4)
对青岛苹果病虫害探索以"清园控害、合理修剪、理化诱控与监测、天敌保护利用技术、病原生物防控和精准施药技术"为核心的苹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体系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病虫害防控效果达70%以上,蛀果率1%以下,有效解决了苹果病虫危害严重、化学防控不理想的问题,为苹果绿色生产提供了方案。  相似文献   

3.
山东产区苹果实施无袋栽培首先要选择苹果轮纹病、苹果炭疽病、桃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等果实病虫发生基数较低的果园。实施无袋栽培前,治理果园内外环境,压低病虫基数,防止果园病虫大量繁殖蔓延。在此基础上,依据本地主要病虫害种类及其防治关键时期,设计周年监测与防治预案,即防治历:以10 d为1个周期,监测和预测病虫害的发生动态;当病虫需要用药防治时,选择相应药剂及时防治。苹果无袋栽培的病虫害防控可划分为休眠期、幼果期、雨季和果实采收前4个时期,各个时期的重点防控对象和目标各不相同。休眠期主要铲除在树体和周边环境中越冬的各种病虫,减轻生长期的防治压力;幼果期以防治苹果霉心病、苹果锈病、红蜘蛛、蚜虫、绿盲蝽等为主,兼治其他病虫;雨季以防治苹果轮纹病、苹果炭疽病、桃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为主,兼治其他病虫;采收前,病害以防止弱寄生菌在果面定殖为主,虫害主要防治各种危害果实的害虫。3年来在多个园片试验示范,绝大部分果园病虫果率控制在10%以下。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国苹果产业在生物防控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苹果生产观念、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病虫综合防治能力、施药机械化、危害苹果病虫害种类、减量化用药等方面。正确认识这种变化,有助于对苹果生产中有害生物进行的防控,从而促进苹果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苹果病虫害防治是确保苹果优质高产的关键因素之一,针对荣成市现代苹果病虫害的发生现状,为了减少农药残留、降低病虫果率和提高果品品质,初步提出绿色综合防治方法和各生育期的防治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6.
为了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塑造绿色苹果果品品质,提高市场竞争力,必须从防治苹果病虫害入手,采取农业、生物和物理等环境友好型苹果病虫害防控技术,实施绿色防控,打造绿色苹果品牌。  相似文献   

7.
苹果连作障碍是指苹果连作时表现出生长发育不良的现象,常表现为新栽苹果幼树生长衰弱,病虫害加重,枝条生长量小,根系不健康,产量低、品质变劣,给果树经营者带来巨大损失。针对该问题,国内外科研人员研究了苹果连作障碍的机理及防治措施。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课题组结合我国实际,经过近10年的研究,进一步提出了苹果连作防控技术体系,在我国苹果主产区多点示范,以期该防控技术体系为老果园的更新和苹果连作障碍的综合防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无公害省力化苹果种植模式和绿色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愈来愈受到重视,是我国苹果节本提质增效的关键。主要论述无公害省力化苹果栽培模式建园技术、适宜砧穗组合选择、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及病虫害综合防控等苹果种植技术要点,以期为我国苹果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由于豫西地区苹果栽培生产技术条件的改变和生产管理水平的变化,加之广谱农药的过度使用,致使苹果园的生态环境发生变化,导致苹果病虫害种类及危害程度出现了变异,一些次要和已得到控制的病虫上升为主要病虫,如苹果褐斑病、苹果球坚蚧、苹果树腐烂病、苹果霉心病等;个别潜在性病虫,如果树根腐病、苹果绵蚜等在部分果园造成危害,若不及时加以控制,将威胁果树的正常生长.笔者针对这些病虫的防治时机、药剂选择、使用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苹果套袋是防治果树病虫害的有效措施,能有效减轻多种常见病害,降低农药在苹果中的残留量,提高苹果外观品质,尤其是苹果病虫如烂果、炭疽病、蛀食害虫能得到控制.开花至苹果套袋前农药是否对路及喷雾质量如何,都将影响苹果病虫害的发生程度.如果套袋透气性差,引起苹果黑点病大发生;封口不严使介壳虫入袋危害苹果,雨水渗入产生果锈;雨后套袋未喷治疗性杀菌剂引发轮纹烂果病发生等.  相似文献   

11.
预测预报病虫害的发生发展规律有利于控制和预防苹果病虫害,而开花前后的病虫害防治是后期苹果树保花保果的关键。对苹果树萌芽至花期的病虫害状况,如虫口基数、气候变化等进行调查,预测病虫发生情况,总结苹果生长关键时期,如萌芽期、修剪期、花期前后的病虫害综合防治建议,能够提高苹果的产量和品质,维护苹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针对山东产区套袋苹果的常见病虫害,设计了病虫害综合防控"164"农药减施模式,即1个重点生态防控期、6个化学防治关键期和4个病虫重点监控期。按"164"减药模式制定适用不同地区和采用不同农药公司药剂种类的具体防控方案,在栖霞、蓬莱等地的果园连续试验2年。结果表明:试验园全年用药9~14药次,与当地常规管理的对照园相比,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50%以上;试验园的病虫叶率和病虫果率都控制在5%以内,果园内无落叶现象;病虫防治效果、果实的产量和品质、优质商品果率等项指标,与当地常规管理的对照园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正>为进一步做好烟台地区苹果主要病虫害的防控,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烟台苹果综合试验站联合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病虫害防控研究室的岗位专家,研究制定了烟台地区主要病虫害防治试验方案,根据烟台地区的气候特点和病虫害实际发生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药剂防治筛选研究。经连续多  相似文献   

14.
杨育国 《北方果树》2010,(1):25-25,29
<正>苹果采收后病虫害的有效防治对降低病虫害越冬基数、控制病虫种群数量、减轻来年病虫害为害程度有很好的效果。天水地区果园普遍存在忽视采收后的病虫害防治,造成生长季病虫害爆发成灾,为害极为严重。笔者经过近几年的调查,总结出苹果采收后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措施,供广大果农参考。  相似文献   

15.
2012-2013年,在苹果炭疽菌叶枯病发生严重的丰县地区,进行了金冠苹果炭疽菌叶枯病的防控试验。结果表明,波尔多液是防控苹果叶枯病较理想的保护性杀菌剂,其与内吸性杀菌剂交替使用,是成功防控苹果炭疽叶枯病的最佳施药方法。同时应注意应在炭疽病菌侵入前就开始使用波尔多液。2013年的试验处理,对果实、叶片都起到了较好的保护效果,落叶率控制在5.63%,病果率控制在2.58%,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苹果全生育期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集成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2013年通过建立苹果树病虫害绿色防控组合技术示范区,坚持"技术配套、减量增效、提质降本、确保安全"的原则,在做好病虫监测预报的基础上,实施了"病虫基数控制,植物免疫诱抗,部分害虫诱杀,科学药剂组合,高效器械应用"五大绿色防控技术,达到了集成技术、规范体系和减量增效的效果,丰富和提升了苹果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7.
对鲁中山区苹果病虫害的种类和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和研究,总结了鲁中山区苹果主要病虫害的种类,明确了优势种群,确定了主要防控对象,为该地区苹果病虫害科学防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苹果落花后至套袋前是全年病虫防治的关键时期,重视并做好此期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对提高苹果产量、改善苹果品质和增加果农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苹果落花后至套袋前苹果主要病害的发生特点,总结了此期主要病害药剂防治的措施,提出了科学使用农药技术。  相似文献   

19.
2012-2014年,在新建新凉香苹果示范园内,进行了苹果腐烂病的防控试验。结果表明:1.2%辛菌胺醋酸盐水剂、丙烯酸外墙涂料和108胶混合制成的树体涂剂,是成功防控苹果腐烂病的长效、低毒、低残留的杀菌涂剂。需要注意的是,涂剂的使用应该选择在果树落叶后阳光充足的午后进行,涂抹部位主要包括果树1m以下主干及主要分枝开杈处,防控时间可以长达1年。  相似文献   

20.
优质果品生产中病虫防控的难点、共性与防控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阐述了优质果品生产中病虫防控的4个难点,果树病虫害发生的3个共性,并提出了3项病虫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