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邱源 《福建茶叶》2023,(4):56-58
茶叶在中国具有近五千年的发展历史,从神农氏时代就已经开始出现茶叶的踪影。在数千年的历史演变中,我国在茶叶的种植、生产中蕴育出了越来越丰富的物质文化。与此同时,我国在茶叶种植、生产以及加工等产业中,与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具有密切的来往,保证茶叶质量、提高茶叶加工安全性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就现阶段的茶叶加工存在着一系列质量安全问题,对我国茶叶销售具有不利影响,因此必须要重视茶叶加工中的质量安全问题,针对性采取应对措施。本文在探讨茶叶加工流程的基础上,从茶叶种植、质量监管、硬件条件等三大方面探讨茶叶加工中所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最后针对性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以期为我国茶叶加工领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茶叶质量安全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鲁成银 《茶叶》2004,30(2):67-69
对茶叶质量安全进行了探讨。茶叶质量安全包含了茶叶质量与茶叶安全,茶叶质量是指“茶叶的特性及其满足消费要求的程度”,茶叶安全是指“长期正常饮用茶叶对人体不会带来危害”。在阐述茶叶质量安全内涵的基础上,对影响茶叶安全性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探讨。介绍了茶叶质量安全评价及质量安全标准。  相似文献   

3.
《福建茶叶》2009,32(1):55-55
4月20日,宁德市副市长谢兴旺在全市茶叶质量安全工作会议上称,第三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将于今年十一月中旬在宁德市举办,要把宁德的茶叶推向全国、世界,最根本的是保障茶叶的质量安全。保障茶叶质量安全不仅关系到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也关系到闽东整个茶产业的发展与兴衰。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讨茶叶加工过程中的质量安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茶叶作为一种广泛消费的饮品,其质量安全问题备受关注。首先概述茶叶的生产和加工过程、传统和现代技术,深入研究茶叶加工中可能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包括农药残留、微生物污染、重金属和放射性元素污染以及自然因素;随后介绍茶叶质量安全监测与检测的各种现代检测技术;最后针对不同污染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期望本文能对提高茶叶加工过程中的质量安全,确保消费者的健康与利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王慧敏 《福建茶叶》2023,(7):126-128
茶叶是中国传统的饮品之一,其质量安全信息对消费者的健康和消费决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存在,消费者对茶叶的质量和安全讯息了解不足,导致了一些品质不佳的茶叶长期存在于市场中。本文基于信息经济学与消费者行为理论,分析了茶叶质量安全信息不对称现状和消费者的行为表现,探讨了茶叶质量安全信息不对称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提出了解决茶叶质量安全信息不对称的措施,旨在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6.
试谈HACCP体系在出口茶叶生产加工中的实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秀容  陈峰 《中国茶叶》2002,24(1):18-19
茶叶作为健康饮料风靡世界。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和人民饮食结构的调整,尤其是卫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对茶叶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全面提高茶叶产品的质量,包括内质、外观、包装和卫生安全等,已日趋为人们所重视。笔者就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在茶叶生产中的实施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7.
随着茶叶生产流通中出现的一系列质量问题而导致的不良影响以及给相关的茶叶生产管理、质量监管等带来的难题,使得构建茶叶质量安全追溯系统非常具有紧迫性和价值。本文基于.Net平台构建了茶叶质量安全追溯系统,首先探讨了茶叶质量安全数据信息的标识问题,为系统设计与构建做数据上的技术准备,即对茶叶种植至茶叶销售整个环节的与茶叶质量安全有关的环节进行数据信息的标准化处理,在此基础上从系统总体构想、系统结构、数据库、功能等方面进行了设计,并继而对系统实现问题进行了研究,采用MVC三层模型实现系统的功能,最后对系统的功能、优势和局限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产茶大国,其茶叶无论是生产还是消费都位居世界前列,但从近年来的茶叶质量安全检查与安全类型规范上来看,我国茶叶无论是在种植、生产加工过程中都存在一定问题。本文就将探讨当前我国茶叶在种植环节、生产环节的质量安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对促进我国茶叶行业卫生质量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张进华 《茶叶通讯》2009,36(4):46-48
茶叶是世界三大天然饮料中最具生命力、最受消费者欢迎的饮料。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健康意识逐步增强,对茶叶质量的要求不仅限于色、香、味的界定、异味杂质的限制,而是对茶叶的安全质量更加关注,崇尚无污染、无公害的天然食品的需求日益增强。如何能保证并提高茶叶卫生安全质量水平.采取清洁化生产加工技术便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国内对茶叶中稀土元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帅帅  李烨  王旻 《茶叶通讯》2010,37(4):18-22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日益重视,茶叶质量的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特别是稀土的残留问题,已成为影响茶叶质量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综述了我国茶叶中稀土元素,尤其是含量的研究情况,希望能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我国茶叶质量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沈珂 《福建茶叶》2016,(3):281-282
如今人们对茶叶的质量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茶叶质量安全的保障需要从茶叶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上加强质量监管,通过加强和完善茶叶质量安全监管优化茶叶供应链组织模式。本文对茶叶供应链以及茶叶质量安全监管进行了简单介绍,分析了目前我国茶叶供应链质量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江苏省茶叶产业的质量安全现状进行概述,同时对潜在的茶叶质量安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加强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加快技术推广、完善茶叶质检体系建设、建立茶叶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等方面保障江苏茶叶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3.
我国茶叶质量安全现状与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我国的茶叶质量安全水平虽有所提高,但问题依然不少。本文对我国茶叶质量安全现状、问题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提高我国茶叶质量安全水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从福建省茶叶质量安全现状入手,分析了存在的主要质量安全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从提高质量安全意识以及构建质量安全标准化体系、农药监管信息化平台、质量安全可追溯平台等方面提出了构建并完善福建省茶叶质量安全的战略对策,以期提高福建省茶叶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促进茶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简要分析调研安溪县茶叶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发展现状,通过依靠科技支撑,构建茶叶质量安全管理与可追溯体系,茶叶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上还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相似文献   

16.
我国既是茶叶重要产地也是主要的消费地,茶叶是人们生活中的必备佳品。结合现代先进技术,对茶叶从产地到销售地实行全方位监控,用以减少人们对茶叶质量安全的担忧实有必要。鉴于茶叶在产业链上的流通过程可能会出现的质量和安全问题,以及在智能手机中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NFC)已大面积普及的背景下,构建基于NFC技术的茶叶产业链可追溯系统,从而实现全面监督茶叶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环节,减少质量安全问题,保障消费者利益。  相似文献   

17.
茶叶的安全质量和清洁化生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茶叶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全国有茶园面积122万h a,茶叶产量2004年为79.0万吨,出口量2004年为28.99万吨,茶叶及与茶有关的产业总产值在350亿以上。茶也是全国人民的生活必需品,有6亿人口饮茶。尤其是茶与健康的研究取得很大进展,因此茶产业在新世纪中已经有很大发展并将继续以较大的速度发展。在新世纪中,茶产业仍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无性系的发展、茶叶的安全质量、茶叶的清洁化生产、茶叶产品的多样化、品牌问题、茶叶的出口价格问题等。本文主要从茶叶的安全质量和清洁化生产问题进行讨论。一、我国茶产业发展的特点1、生产持续…  相似文献   

18.
茶叶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全国有茶园面积122万ha,茶叶产量2004年为79.0万吨,出口量2004年为28.99万吨,茶叶及与茶有关的产业总产值在350亿以上.茶也是全国人民的生活必需品,有6亿人口饮茶.尤其是茶与健康的研究取得很大进展,因此茶产业在新世纪中已经有很大发展并将继续以较大的速度发展.在新世纪中,茶产业仍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无性系的发展、茶叶的安全质量、茶叶的清洁化生产、茶叶产品的多样化、品牌问题、茶叶的出口价格问题等.本文主要从茶叶的安全质量和清洁化生产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9.
江山茶叶质量安全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小琴  毛伟  陈加土 《茶叶》2014,(2):97-98
茶叶是我国的国饮,茶叶卫生质量事关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消费者对茶叶的卫生质量要求日趋严格。江山市是茶叶重要产区,为了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应高度重视茶叶质量安全。本文就江山市茶叶质量安全的现状与控制措施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20.
茶叶质量安全问题主要包括农药残留、有害微生物的存在、重金属残留等。研究表明,茶叶中重金属元素含量与灌溉水、土壤、采摘部位、生长周期有密切的联系。本研究拟通过监测不同采摘季节茶叶中重金属的含量,结合茶园生产中灌溉水中重金属监测数据和茶园管理措施,分析茶叶中重金属含量的随同采摘季节变化规律,降低茶叶重金属污染,减少企业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