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当前影响辽宁省发展玉米收获的制约因素1.1玉米收获机械制造质量不过关、机具性能差、作业效果不佳。玉米收获机仍处在技术生长期,本身还存在不少设计和制造方面的缺陷,主要表现在籽粒破损率、损失率和果穗损失率较高,清洁率较低;作业功能只能进行摘穗集箱和秸秆还田作业,有些  相似文献   

2.
我国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玉米收获机械化成为制约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瓶颈.在介绍国外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我国玉米收获机械的研究进展.研究表明:我国现有不同玉米联合收获机各有其优缺点,其中,悬挂式玉米联合收获机是我国特有机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价格低廉,但作业效率不高、操控性能不佳;牵引式玉米联合收获机是我国最早研发的机型,技术较为成熟,但不适合小地块作业;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具有籽粒损失小、剥皮效果好、动力匹配合理、机动灵活等优点,适应性和可靠性较好,但结构复杂、造价较高.针对我国玉米种植地块小、行距不统一、品种繁多等特点,提出今后我国玉米收获机的研究方向,包括:采取主动喂人方式,解决行距不统一问题;改进摘穗台结构,降低动力消耗;采用先进的秸秆粉碎装置,完成低功耗秸秆还田处理;改进摘穗机构,降低籽粒破碎率;采用新型材料,利用先进制造技术和机电一体化技术,提高产品性能.  相似文献   

3.
1 总工艺流程 (1)自走式收获-摘穗-剥皮-集穗-秸秆粉碎或还田回收。 (2)背负式收获-摘穗-集穗-秸秆还田-人工剥皮-清理。 2 玉米收获的配套机具及类型  相似文献   

4.
针对云南地区地形特点、玉米种植模式及玉米品种,根据现有玉米收获技术设计了小型玉米收获机,阐述了整机、传动系统、摘穗装置、剥皮装置、切碎还田装置的设计及特点。对整机部件进行合理配置,使整机的设计结构紧凑;摘穗辊采用金属与橡胶两种材料结合的方式,能够有效降低摘穗过程中玉米果穗的损伤率;对剥皮装置进行设计及优化改进,有效提高了玉米苞叶剥净率,降低了玉米果穗的损伤率及玉米籽粒破碎率。田间试验表明:机具作业状态符合玉米收获机行业标准,平均损失率为3.5%,苞叶剥净率为88.6%,籽粒破碎率≤1%,回转式切碎装置对玉米秸秆的切碎效果较好,可为云南地区的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4YF-3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采用了国际先进的玉米摘穗机构和国优银奖秸秆粉碎装置,行走部分选用名牌发动机、变速箱、低压轮胎和液压操纵装置,结构合理,果穗损失率低,功耗小,使用可靠,可一次完成玉米的摘穗、果穗集箱、秸秆粉碎还田等作业,适宜玉米种植区使用。玉米联合收获机主要技术  相似文献   

6.
为有效解决我国现有技术玉米联合收获机没有多功能玉米秸秆综合利用功能的缺陷,满足不同地区和用户对玉米秸秆利用的不同需求,实现玉米联合收获机的大范围跨区作业,设计了4YZD-4型自走式多功能穗茎兼收玉米联合收获机。该机采用板式摘穗单元组成上层果穗收获台,滚筒式切割器、秸秆输送铺放搅龙、浮动单双辊混合压送机构组成下层秸秆收获台,秸秆切碎还田装置和抛掷装置与整机底盘独立安装,能一次性完成玉米果穗收获、果穗剥皮和集箱,玉米秸秆切割、集条铺放、切碎还田、切碎回收、旋耕灭茬的联合作业功能,为我国大中型玉米穗茎兼收联合作业机械的研发提供了技术依据和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7.
《农业机械》2020,(2):27-27
4YZ-4M自走式玉米收获机保留了4YZ系列的所有优点,可在作业时一次性完成玉米的摘穗、果穗剥皮、果穗升运集箱、果穗侧翻卸粮及秸秆粉碎还田等联合作业。(1)4YZ-4M玉米收获机采用4行板式割台,可用于收获鲜食玉米,籽粒损失少,作业效率高;同时还可有效收割倒伏玉米。  相似文献   

8.
<正>玉米收获期,果穗及秸秆含水率较低,秸秆易折断、果穗(粒)易损失特点突出,要想达到损失率、含杂率等作业指标要求,要求收获机必须对行作业,而单一收获机外型尺寸、动力轮距、摘穗台很难适应不同行距的要求。行距不一,给机械作业尤其是机械收获带来很多不便,造成机具适应性和通用性降低。同一机具在行距不同的条件下作业,作业质量不同。本研究根据沈阳地区玉米机械化生产的作业需求,通过对平作、垄作、  相似文献   

9.
<正>佳联4行自走式玉米收获机,是以柴油机为动力装置的玉米收获机械,主要由摘穗台、前升运器、驾驶台、操纵系统、驾驶室、行走底盘、发动机、剥皮机构、后升运器、果穗箱、切碎器、液压系统和电器系统等组成,可一次完成摘穗、果穗剥皮、果穗收集、装箱、秸秆灭茬及籽粒回收等作业,能满足不同地区用户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王庭茂 《新疆农机化》2010,(5):44-45,47
<正>1我国玉米收获机械化实现途径1.1制约我国玉米机收的因素(1)收获工艺。目前,我国玉米的收获采用摘穗→剥皮→秸秆粉碎还田,这个工艺是模拟人工收获和分段收获,存在着众多弊端。板式摘穗的弊端是收获前期断茎秆较多;辊式摘穗则是收获后期啃穗。剥皮机处理断茎秆能力差,收获早期易壅堵,后期啃穗多,这种传统的收获方式影响玉米收获机的推广与普及。  相似文献   

11.
玉米收获机可一次完成收割、摘穗、剥皮、秸秆切碎还田(或茎秆放铺)和将玉米光穗抛入挂车等项作业。现将玉米收获机的正确使用与讽整方法介绍如下,供机手们参考。 一、调整 1.调整扶导器和喂入链,使其将倒伏的植株扶起,导进喂入机构。根据玉米植株的结穗部位和倒伏情况。调整摘穗尖和禾器尖的放置位置,提高收获质量。  相似文献   

12.
玉米小麦兼用型收获机是以原小麦联合收获机底盘为基础进行改进设计,设计时就充分考虑了两种不同作物收获的需要,使底盘适用于收获两种作物。在换装玉米摘穗台、升运器、果穗箱、秸秆粉碎还田装置后,可一次性完成玉米摘穗、集穗、秸秆粉碎还田作业。同时,换装小麦收割台等专用部件后,  相似文献   

13.
该机由河北省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研制,其作业流程是:摘穗、果穗输送、果穗集箱、秸秆粉碎直接还田,其特点是不用开工艺道,自带果穗箱,转弯半径小,秸秆粉碎质量好.收获损失小.较好地解决了玉米、小麦两茬平作地区的收获含水率较高的果穗收获和秸秆处理问题。4YF-3 4Y-3型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刘焕新  相似文献   

14.
一、技术简介玉米是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包括收获和脱粒两个环节,因我国玉米成熟时,籽粒含水率一般在35%-40%以上,而玉米脱粒要求含水率必须在30%以下,所以收获和脱粒一般是分别进行的。玉米机械脱粒采用玉米脱粒机即可完成,机械收获玉米主要指在玉米收获时,全部(切割、摘穗、果穗装箱或集堆、秸秆粉碎还田或青贮)或部分环节应用机械完成的过程。目前,玉米的收获机械一般采用自走式、背负式或牵引式玉米联合收获机一次完成玉米果穗的收摘、拣拾、剥皮和玉米秸秆的处理。以单行或双行的机械为主,机…  相似文献   

15.
农哈哈玉米收获机为背负式机型,可与国产44kW(60马力)以上轮式拖拉机配套使用,收获行数为3行,一次可完成摘穗、果穗集箱、秸秆粉碎还田等作业。●以现有拖拉机为动力,可提高拖拉机的利用率。购机投入较低,回收期较短。●采用拉茎辊与摘穗板组合式摘穗机构进行摘穗,收获作业时籽粒破碎率低。●秸秆粉碎装置的传动系统中设置了超越离合器,避免了秸秆粉碎装置可能反带拖拉机动力输出轴带来的不利影响,可有效保护其传动系统,减少故障、延长使用寿命。●该机采用折转式升运器,可使升运器随割台联动实现同步升降,避免割台升降时,输送搅龙与升运器…  相似文献   

16.
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是用机械来完成对玉米茎秆切割、摘穗、剥皮、脱粒、秸秆处理等生产环节的作业技术。本文从技术内容、生产需求、应用现状、经济技术指标示范应用效果、技术实施要点及生产应用配套机具等方面介绍了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  相似文献   

17.
系统分析了不同机型条件对玉米收获损失率的影响,初步研究不同机械收获方式及籽粒含水率对玉米机械收获损失率的影响,并建立含水率与损失率的关系模型。结果表明,不同机型条件对玉米机械收获损失的影响显著,且落粒损失与落穗损失存在显著影响关系,同时摘穗型收获的损失率高于籽粒型收获损失率。不同含水率条件对玉米机械收获损失的影响显著,含水率与损失率存在线性关系,当籽粒含水率<25%时,籽粒损失率<3%。该研究可为玉米机械收获减损技术的研究与推广提供数据支撑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刘阳  杨然兵  吴秀丰  杨晓龙 《农机化研究》2021,43(2):103-106,138
为解决小区玉米摘穗时果穗损失率高、籽粒破碎高率等问题,研制了一种摘穗装置。该装置采用可调式板式摘穗机构,利用摘穗板仿形及表面喷塑处理,能够大大降低育种玉米割台摘穗过程中的果穗损失率和籽粒破碎率。室内台架试验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摘穗装置的果穗损失率为1.22%,籽粒破碎率为0.86%,与其他同类装置相比果穗损失率和籽粒破碎率分别降低了18%和21%。该研究为小区玉米收获割台的优化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9.
大田玉米收获机收获制种玉米时容易产生伤穗落籽、杂物堵塞等现象,本文针对适收期制种玉米生物特性,设计了一种大型制种玉米联合收获机,采用小行距对行柔性板式摘穗割台和可替换组合式剥皮装置,确保低损摘穗、输送、剥皮作业,降低籽粒损失与损伤;其中割台上方配备钢质覆胶弧形摘穗板,“橡胶+钢质”夹持输送链和六棱低速拉茎辊,可替换组合式剥皮装置采用柔性破皮+揉搓+降速组合形式。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筛选提取影响机具指标的主要因素,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以机具前进速度、拉茎辊转速和剥皮辊转速为试验因素,以总损失率与含杂率为性能指标,通过田间试验对机具进行检验,优化得出机具最佳作业参数。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当机具前进速度为4.87km/h、拉茎辊转速为877.27r/min、剥皮辊转速为442.52r/min时,果穗总损失率为1.61%,含杂率为0.55%。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当收获机前进速度为4.9km/h、拉茎辊转速为880r/min、剥皮辊转速为450r/min时,果穗总损失率为1.64%,含杂率为0.57%,满足制种玉米机械化联合收获的作业要求,可为制种玉米联合收获机设计与试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以黄淮海地区为代表的一年两熟制地区,由于玉米可生长期短、收获时间紧,收获时果穗含水率较高,摘穗时易产生断茎,且苞叶与果穗贴合紧密,剥皮作业质量效果较难保证,剥净率与啃穗率、脱落籽粒破损之间矛盾突出。目前,对高含水率(≥40%)果穗剥皮装置的系统理论与试验研究均较少,因而本文设计了5因素玉米剥皮试验装置,可以进行槽型布置和平面布置两种剥皮装置的室内试验。通过调整压送器与剥皮辊距离、剥皮辊倾角、剥皮辊转速、压送轮转速及剥皮辊组合形式等关键因素水平,以苞叶剥净率、啃穗落粒率和籽粒破损率为评价指标,进行多因素多水平正交试验,确定剥皮装置的最佳参数组合,为玉米联合收获机剥皮装置选型和参数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