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麦纹枯病属于土传性病害,近年来,受气候条件、种植制度、水肥管理和高产耐密小麦新品种的推广应用等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其发生程度日趋加重,一些感病品种的发病率高达80%左右,小麦纹枯病已成为小麦生产上的一种主要病害,严重影响着小麦的产量和品质。现将小麦纹枯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华琼 《农家科技》1998,(11):12-13
<正> 近年来,小麦纹枯病的发生危害逐年上升,发病程度逐年加重,已成为小麦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小麦纹枯病对小麦产量影响很大,受害麦田轻者减产5~10%,重者减产可达40~50%。因此,必须提高对小麦纹枯病的认识,加强防治,严格控制其发生与蔓延。发病规律。小麦纹枯病主要  相似文献   

3.
小麦纹枯病、白粉病、赤霉病是响水地区小麦上发生的主要病害,2015-2017年三大病害自然发生程度达中等偏重以上,对小麦产量构成严重威胁。分析气候因素对小麦病害影响,对小麦病害测报与防治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小麦纹枯病是小麦生产上的重要病害。安阳市1996年以前小麦纹枯病零星发生,1997~2004年连续多年发病流行,1997年全市发生纹枯病面积188.2万亩,损失小麦56460吨。此后,该病成为安阳市高产麦田的主要病害。12年间,有7年属偏重发生年份,2001年是安阳市历史上纹枯病发生最重的年份,发生面积284.2万亩,占小麦播种面积的66.1%,造成当年全市损失小麦85260吨。研究小麦纹枯病测报技术,提高该病的防治水平,控制为害已成为当务之急。近年来利用小麦纹枯病系统观测资料,对其长期预测技术进行了一些研究。  相似文献   

5.
《新农村》1998,(11)
近年来,小麦纹枯病的发生与为害逐年上升,发病程度逐年加重,已成为小麦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小麦纹枯病对小麦产量影响很大,受害麦田,轻者减产5%~10%,重者减产可达40%~50%。因此,必须提高对小麦纹枯病的认识,加强防治,严格控制病害的发生与蔓延。1.发病规律小麦纹枯病主要以菌核附着在寄主残体上或落入土中越冬、越夏。小麦播种后,菌核萌发侵染幼苗引起发病,一般三叶期前后开始见病斑,后有扩展,但病株率低,病害较轻。越冬期日平均温度低于5℃时,病菌  相似文献   

6.
正玉米纹枯病是玉米生产中的一种重要病害,在全国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也是河南省近年来玉米生产上日趋严重的一种病害。玉米纹枯病除了为害玉米外,还可以侵害水稻、小麦、大麦、高粱等多种禾本科作物以及棉花、大豆等双子叶植物,近年来有逐渐加重的趋势。随着高产、密植品种的推广及土肥条件的改善,玉米纹枯病将上升为主要病害,其危害程度不亚于水稻纹枯病、小麦纹枯病,一般造成减产10%左右,严重地块减产  相似文献   

7.
<正>小麦纹枯病作为一种土传真菌病害,已成为周口市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小麦纹枯病一般病田病株率为20%~30%,重病田病株率为60%~80%,对小麦的高产构成一定威胁。随着气候变暖、耕作和栽培制度变化等,小麦纹枯病的发生呈现上升趋势。由于缺乏免疫和高抗小麦纹枯病的品种,化学药剂防治依然是防治小麦纹枯病的主要手段。本试验旨在筛选出防治小麦纹枯病的有效药剂,特进行本试验。  相似文献   

8.
小麦纹枯病(Rizoctonia cerealis)是影响许昌市小麦生产的主要病害,每年发生面积约20万hm^2以上,造成产量损失在1500万公斤以上。为了提高田间调查和预测预报的准确性,有效地指导农业生产,我们于2006年对小麦纹枯病空间分布格局和调查取样技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韩红 《河南农业》2008,(5):29-29
小麦纹枯病(Rizoctonia cerealis)是影响许昌市小麦生产的主要病害,每年发生面积约20万hm^2以上,造成产量损失在1500万公斤以上。为了提高田间调查和预测预报的准确性,有效地指导农业生产,我们于2006年对小麦纹枯病空间分布格局和调查取样技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小麦纹枯病是河南省麦田的一种常发性病害,近年来在我省各地发生逐年加重,对小麦生产,特别是对小麦产量和品质影响极大。报道了小麦纹枯病的危害症状、病原物种类、传播途径、发病条件及综合防治技术等。以期能对广大农民识别和有效防治小麦纹枯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1998年小麦纹枯病流行原因、特点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由禾谷丝核菌引起的小麦纹枯病已成为我县小麦生产上的主要病害。1998年该病偏重流行,全县发生面积75万亩,对小麦生产造成了一定的损失。深入分析其发生流行原因及特点,对今后小麦纹枯病的监测与防治将有所借鉴。1发生流行特点1.1发病早,基数大19...  相似文献   

12.
正小麦生产过程中长较高发的病害较多,如纹枯病、白粉病、叶锈病、叶枯病、赤霉病、黑穗病等,及时防治这些病害,是保证植株良好生长、产量稳定的重要措施之一。1纹枯病小麦纹枯病属真菌性病害,是生产中常见高发的病害之一,各小麦产区都有发生,各生育期均可染病,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使农户蒙受损失。主要危害叶鞘和茎秆。1.1症状。发病后会出现烂芽、病苗、死苗、花秆烂茎、枯孕穗和枯白穗等  相似文献   

13.
小麦主要病害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是河南省的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病害的发生是造成小麦减产、品质降低的重要原因。近年来,小麦白粉病、赤霉病、纹枯病、叶锈病等病害发生趋重,小麦的品质和产量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加强小麦病害的防治对粮食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小麦纹枯病是小麦生产上的一大病害,对小麦产量影响很大,重病田产量损失可达10%~20%.小麦纹枯病发病初期首先在小麦茎基部叶鞘上,产生黄褐色的椭圆形或菱形病斑,而后侵入茎部.小麦整个生育期内均可发生纹枯病.小麦发芽后,即可被侵染,播后30~40天(11月中旬)开始见病.入冬后,由于气温较低,病情基本稳定,如冬季较温暖,病情将继续加重,次年2月中旬后,病害开始蔓延.此病常在春季3、4月份较为流行.适时防治可有效控制小麦纹枯病的危害.  相似文献   

15.
黄淮冬麦区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黄淮冬麦区小麦以其特殊的气候条件,在病虫害的发生发展上,独具其特殊的规律性。由于近几年气候条件和栽培种植方式的变化,病虫发生规律也随之变化,病害的主次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如小麦的白粉病、黑穗病退居次要病害,小麦纹枯病上升为主要病害,防治方法也应随其进行变化。目前,黄淮小麦区发生的主要病害有:小麦病病毒病、小麦纹枯病、小麦叶枯病、小麦锈病、小麦赤霉病、小麦全蚀病。常发生的虫害有:蛴螬、蝼蛄等地下害虫、小麦吸浆虫、红蜘蛛等。  相似文献   

16.
正孟州市是河南省小麦主产区,全市小麦病虫害主要有纹枯病、根腐病、茎基腐病、全蚀病、地下害虫、苗蚜等,发生严重时,会造成缺苗断垄,影响小麦的长势和分蘖质量,最终造成小麦减产。为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孟州市农技人员结合全市的具体情况,制定了从播种期入手,从源头上控制病虫害发生的防控技术。一、小麦主要病虫害(一)病害1.土壤传播的病害有纹枯病、茎基腐病、根腐病、全蚀病、孢囊线虫病、黄花叶病毒病。这些病害发病时间在每年的2月中下旬,  相似文献   

17.
小麦纹枯病是我县小麦生产上的常发性病害,近几年来呈加重发生态势,部分失治田块甚至出现枯白穗、局部倒伏现象,严重影响小麦的丰产丰收。为此,针对小麦纹枯病的发生特点,分析近年发生态势,结合近年防治的实践,提出防治措施,以供指导防治参考。  相似文献   

18.
张海静 《农业知识》2023,(11):36-37
<正>近年来,山东省荣成市的小麦播种面积逐年增加,2022年小麦播种面积23万亩。随着规模化种植不断扩大,各种病虫害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在实际生产环节,发生率比较高的病害有小麦纹枯病、小麦条锈病、小麦白粉病等,虫害有麦蚜、麦蜘蛛以及地下害虫等。一、小麦主要病虫害的发生情况(一)小麦纹枯病小麦纹枯病是近三年来荣成市发生面积最大的小麦病害。2022年冬前调查,小麦纹枯病病田率6%,平均病株率2.6%,较上年同期高1.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本县小麦栽培条件的改善,产量水平的提高,小麦纹枯病已由几年前的次要病害逐渐上升为目前小麦的主要病害,高水肥地、密植田块发生尤为严重。成为较难防治的顽固性病害,已影响到小麦生产的高产、优质、高效,引起了农业部门和广大群众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20.
小麦作为一种经济作物,在小麦种植过程中,病害是威胁小麦高产、优质发展的重要因素,而要想实现小麦高产、优质发展,就必须做好病害的防治工作。纹枯病是小麦病害中最常见且最严重的一种病害,尤其是在我国山东地区,为了避免小麦纹枯病的发生,纹枯病的综合防治十分重要。本文就山东地区小麦纹枯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技术进行了相关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