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茶榧生态复合经营是山区林农实现“一亩山万元钱”的有力抓手,也有利于提高林地利用率、维持物种多样性,对于茶榧套种是否加重香榧林地土壤酸化或两者存在营养竞争关系一直未有定论。本研究对不同套种年限下香榧生长性状及林地土壤元素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茶榧套种不会加重香榧林地土壤酸化,反而会减缓后期土壤酸化程度,土壤pH值稳定在4.8以上;茶榧套种能显著提高种植前期香榧林地土壤营养元素的含量,套种5 a土壤速效钾、有效磷含量分别比同期香榧纯林高71.9%、184.0%,套种10 a土壤全氮、有机质含量分别比香榧纯林高258.3%、177.5%;茶榧套种15 a速效钾含量为155 mg·kg-1,高于松阳县传统茶园平均值的112.3%,可显著缓解茶园速效钾含量下降趋势;茶榧套种可有效促进香榧前中期的生长,套种5 a新梢生长量高于香榧纯林的39.7%,套种10 a地径、树高分别高于香榧纯林的60.4%、44.8%;茶榧套种第10 a、15 a香榧产量分别高于香榧纯林的90.9%、41.1%,有效推进了香榧早实丰产。  相似文献   

2.
对2016年春定植的香榧幼苗成活率、保存率和新梢生长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当年香榧幼苗成活率在93%以上,第3年香榧幼苗保存率在85%以上;低海拔气温较高,成活率和保存率相对较低;高海拔气温凉爽,成活率和保存率相对较高。低海拔与中海拔对当年香榧幼苗新梢生长的影响差异显著,低海拔与高海拔之间则差异极显著;低海拔与高海拔对香榧第3年幼苗新梢生长的影响差异显著;中海拔与高海拔之间则差异不显著。当年阳坡与阴坡对香榧幼苗新梢生长的影响差异显著,阳坡与半阳坡、半阳坡与阴坡之间则差异不显著;阳坡、半阳坡与阴坡间对香榧第3年幼苗新梢生长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当年裸地与茶园对香榧幼苗新梢生长的影响差异显著,裸地与板栗园之间的差异极显著;裸地与板栗园对香榧第3年幼苗新梢生长的影响差异显著,裸地与茶园、茶园与板栗园对香榧新梢生长的影响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套种旱稻对香榧林地土壤生态的影响,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套种旱稻后香榧林地土壤温度、孔隙度、养分等理化性质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套种旱稻后香榧树冠部分气温下降、空气相对湿度升高,香榧基部地表和土壤温度分别下降3.6和2.4℃,土壤含水量升高6.8百分点。连续2年套种旱稻后,香榧林地土壤容重下降、孔隙度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15%,速效氮增加6.5%,速效磷提高122.4%,速效钾提高71.2%。套种旱稻可改善香榧林地土壤生态,从而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在香榧幼林基地开展了香榧-多花黄精-玉米(A1)、香榧-多花黄精-皇菊(A2)、香榧-多花黄精(CK)3种复合套种模式的比较试验,分析复合套种对香榧和多花黄精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套种模式的香榧新梢生长量A1>CK>A2,其中A1模式为35.63 cm,比CK模式增加16.9%,但未达到显著水平;香榧地径年生长量A2>A1>CK。3种套种模式中,多花黄精株高、基径粗度、地下根茎年生长量、地下根茎增殖倍数不同模式之间均为A1>A2>CK,且显著性差异;多花黄精枯萎率从高到低依次为CK>A2>A1。香榧幼林复合套种有利于幼龄香榧和多花黄精的生长,可推迟多花黄精倒苗,减少香榧幼林抚育管理成本,并增加基地短期经营收入。  相似文献   

5.
从林地选取、整地、种植和抚育管理等方面系统介绍了香榧林下套种中药材黄精的复合栽培技术,并进行效益分析。香榧与黄精复合经营技术改变了传统的单物种营林方式,实现了"以短养长",提高了香榧管理和经营水平,促进了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提升了林地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6.
采用香榧幼龄林套种旱稻栽培技术,结果表明:此种植技术不仅能实现以短养长,而且具有较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7.
在松阳县开展了不同施肥方式和林下套种绿肥的生态经营模式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栏肥、菜饼和有机肥、菌肥等生态经营模式,均能获得香榧产量的增长,较对照增加7.84%~52.94%。套种绿肥大豆对林地土壤生态有较显著的改善作用,较香榧纯林,连续套种大豆3年的林地土壤容重下降11.19%,土壤孔隙度增加了8.74%,有机质提高了18.72%,速效氮提高了6.67%,速效磷提高了121.99%,速效钾提高了71.24%。  相似文献   

8.
吴绍山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22):150-151
庆元县张村乡采用香榧幼苗基地套种绿豆栽培技术,结果表明:此种植技术不仅能实现以短养长,而且具有较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9.
从景宁县香榧的自然分布、人工栽培规模、适应性等方面总结了景宁县香榧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取得的初步成效,研究分析了香榧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因地制宜规划、依托科技发展、加大投入力度、集约高效经营、生态复合经营、四旁零星发展、产销协同发展等对策。  相似文献   

10.
气象条件对诸暨香榧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永忠  娄伟平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5):6340-6341
根据香榧的生长特性和对气候条件的要求,结合诸暨气候特征,分析了影响诸暨香榧生产的主要气象因子,并提出了发展香榧生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黄精属传统道地药食两用植物,适宜在林下、灌丛等荫蔽处生长。为探讨香榧林下套种黄精的林下经济发展新模式,本文研究香榧林龄、坡位、密度对多花黄精、黄精和长梗黄精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香榧林下套种3种黄精,多花黄精、黄精与长梗黄精间保存率、植株高度和地径差异极显著(P<0.01),多花黄精与黄精和长梗黄精间根茎大小、产量差异极显著。香榧未成造(1~5 a)、幼龄林(6~10 a)和投产林(≥11 a)林下套种,同种类黄精在不同香榧林龄间,保存率、地径、植株高度和产量差异不显著(P>0.05);同种林龄类型比较,多花黄精与黄精间及黄精与长梗黄精间,保存率、植株高度、地径和产量差异极显著。香榧林下套种在下坡位,同一种类黄精各项生长指标均略高于上坡位、中坡位,但差异不显著,说明下坡位土质和水肥条件较中坡位和上坡位好;同一坡位比较,多花黄精、黄精和长梗黄精间差异极显著。香榧林下套种,3种黄精以香榧密度450株·hm-2的产量最高,分别为2 625.5、2 365.8和1 780.2 kg·hm-2,且相互间产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香榧林下套种,黄精产量多花黄精>黄精>长梗黄精,套种多花黄精是践行"一亩山万元钱”的创新生态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纳米碳对香榧(Torreya grandis cv. Merrilli)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利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施加和未施加纳米碳的香榧根际土壤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施加纳米碳的香榧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序列数分别比未施加纳米碳的根际土壤多6 621条和14 913条,施加纳米碳的香榧根际土壤真菌的ACE指数、Shannon指数以及Simpson指数均显著大于未施加纳米碳的根际土壤,但两者之间的细菌差异不显著。从细菌和真菌组成来看,施加纳米碳的香榧根际土壤中丰度最高的细菌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α-变形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真菌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粪壳菌纲(Sordariomycetes)、肉座菌目(Hypocreales)、丛赤壳科(Nectriaceae)。总体而言,施加和未施加纳米碳的香榧根际土壤微生物存在一定差异,施加纳米碳的香榧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显著大于未施加的根际土壤,但两者之间的细菌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香榧瘿螨Nalepella abiesis对香榧Torreya grandis ‘Merrillii’叶片的为害机制,对叶片结构及叶绿素质量分数的影响,可为香榧瘿螨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利用正置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研究螨害对香榧叶片组织结构、气孔结构以及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动态变化,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绿素质量分数的动态变化。  结果  随着螨害时间的持续,香榧叶片叶肉栅栏细胞形状改变,细胞数量减少;螨害第40天时,栅栏组织厚度明显减小,海绵细胞亦缩水变小,海绵组织更为松散;气孔区域部分角质钉结构破损,保卫细胞缩小,气孔器有明显的损伤和萎缩。叶肉细胞逐渐膨胀变形,细胞间隙变大,叶绿体数量逐渐减少,并出现膨大的淀粉粒;螨害第12天时,叶绿体内嗜锇颗粒数量明显增多,基粒片层排列逐渐散乱,结构不清晰,螨害第25天时则变得模糊,到螨害第40天时片层结构瓦解消失。接种瘿螨的处理与未接种瘿螨的对照相比,0~12 d叶绿素质量分数无显著差异,但在25~40 d叶绿素质量分数差异显著(P < 0.05);随着螨害时间的持续,叶绿素质量分数下降更多。  结论  香榧瘿螨吸食破坏了香榧叶片叶肉细胞和气孔器的结构,使得叶绿素质量分数减少,从而影响了香榧叶片正常的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14.
经济发展推动着各行业的进步,作为传统行业的种植业也面临着极大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提高产量、加大土地利用率是目前业内人士共同探讨的问题。为此,本文以黄山区为例,概括了目前黄山区香榧和茶叶的情况,分析了黄山区建设香榧茶叶复合经营基地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几点复合经营基地的建设方法,旨在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5.
疏蕾是园艺栽培的一项重要措施,为探究疏蕾对牡丹枝条年生长量的影响,在牡丹开花期,以‘白雪塔’、‘太平红’、‘紫云仙’、‘花王’和‘岛之藤’5个牡丹品种为试材,选取最上部花芽当年所形成花枝,在其生长发育的立蕾期(T1)、小风铃期(T2)、大风铃期(T3)、圆桃期(T4)和平桃期(T5),分别采用两种方式进行修剪疏蕾。结果表明,不同时期不同疏蕾方式的枝长和枝粗与对照均有差异。A与B两种疏蕾方式疏蕾枝当年的枝长和枝粗最佳表现均优于对照,主要以圆桃期(T4)前后疏蕾表现最好,而较早疏蕾则表现较差。疏蕾枝枝长A方式优于B方式,而B方式枝长的留存率大于A方式。两种方式间枝粗差异不明显,疏蕾枝落叶后较谢花时均不同程度的加粗。  相似文献   

16.
香榧林地土壤养分、重金属及对香榧子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通过对香榧Torreya grandis‘Merrillii’林地土壤及香榧子的取样分析得出:①香榧林地土壤中的全氮、全磷、全钾和水解氮的质量分数较为丰富,速效钾相对不足;铁(Fe),硼(B),锰(Mn)等营养元素丰富,且变异系数较小;镉(Cd)和汞(Hg)没有检出,砷(As),铬(Cr)和铜(Cu)的变异系数较大,而锌(Zn)和铅(Pb)的变异系数较小;As,Cr,Cu,Pb的质量分数有个别土样超标。②香榧子中氮(N),磷(P),钾(K),钙(Ca),镁(Mg)等元素的质量分数较高,且样品间变异系数均在16%以下;Mn,Cu和Zn的质量分数也较丰富,样品间变异系数小;Fe和B等元素的变异系数较大,分别为147.69%和112.99%;Cu,Zn和Hg的质量分数在安全范围以内,Pb和Cr未检出,仅个别样品As超标。③除了土壤中的Ca与香榧子中的Ca,Fe和N等元素间存在极显著和显著的相关性外,多数元素在土壤与香榧子之间相关性不显著。表8参19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氮沉降对香榧林地土壤性质和植株生长的影响,分别设置了无沉降(CK)和年沉降量30 kg·hm-2(N30)2个处理,于2015—2018年开展氮沉降模拟试验。结果表明,与CK相比,N30处理下香榧林地的土壤pH值和速效钾含量显著降低,但碱解氮、全氮、速效磷和全磷含量无明显变化;N30处理下香榧当年生叶片的钾含量显著降低26.2%,锌含量显著增加27.0%,而氮、钙、锰、磷含量均无明显变化;N30处理下香榧种实明显变小,且种仁中的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增加,但种仁的含油率、淀粉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无明显变化。由此可知,长期氮沉降会降低香榧林地土壤pH值,促进香榧叶片对锌的吸收,抑制对钾元素的吸收,进而影响其光合产物的转化和运输,使香榧种实发育受限。  相似文献   

18.
香榧又名细榧、玉山果等,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珍贵的实用经济树种,其果实是世界上稀有珍贵干果,目前的市场价格已达300元/kg,销售前景十分看好.香榧大部分为雌雄异株,果期在百年以上.香榧果实炒熟后即可食用,松脆可口,香味独特,不但营养丰富,并且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香榧树不仅是庭园绿化和水土保持的优良树种,并且材质优良,纹理直,是造船、建筑和家具制作的上好木材,其经济效益很可观.景宁县家地乡各个行政村、自然村都有栽培.  相似文献   

19.
夏焱  张继悦 《吉林农业》2013,(3):177-177
本文根据历年经验,雨量与柞树生长有密切关系,因而研究了雨量与柞树枝条的相关性,以期望对今后蚕业水利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柞叶着生在枝条上,柞叶产量高低决定于枝条长度及单位条长产叶量。前者受单位面积株数及每株校条长度的影响,后者受品种性能的影响。对于每个蚕场而言,柞树的品种比较单一而固定,在一定范围内枝条的长度和叶片的产量呈现正相关,因而研究枝条长度就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香榧林地土壤养分状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根据香榧Torreya grandis‘Merrillii’林地土壤养分调查分析得出:①19个香榧林地土壤样品的全氮、全磷、全钾和水解氮的平均值均超过一般山地红黄壤水平;土样之间差异很大,其变异幅度分别为有机质4.90~29.7 g.kg-1,全氮0.83~3.25 g.kg-1,全磷0.37~3.34g.kg-1,全钾1.60~13.88 g.kg-1,水解氮105.00~490.00 mg.kg-1,高低之差从几倍到近10倍;氮、磷、钾比例失调,表现为氮质量分数过高,而速效钾不足。②按南方耕地养分等级标准,19个香榧林地土壤样品中全氮和水解氮丰富至极丰富的有14个,缺乏的没有;全磷丰富、中等及缺乏的分别占8,7和4个;全钾丰富、中等和缺乏分别为2,9和8个;速效磷仅2个样品缺乏,而速效钾有17个土样在中等水平以下。③按绿色食品产地养分等级标准,则基本相似,只是表现在有机质水平均在中等以下。这说明由于精细管理和大量施肥,使香榧林地氮磷钾质量分数总体提高,但比例失调,表现为多数土壤氮肥超标,磷肥少数超标或不足,多数土壤缺钾。在今后施肥中应注意控氮稳磷增钾,做到平衡施肥。表4参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