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乡村治理是基层社会、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协同治理的交汇融合。“十三五”时期,浙江将制度优势转化为“五位一体”乡村治理效能,展现了“重要窗口”的实践伟力,同时也显现了结构性和体制性矛盾。“十四五”时期,浙江应从数字经济“补短板”、政治治理“固根基”、文化建设“上水平”、社会主体“增后劲”、生态发展“调机制”出发,全面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2.
明清时期,朝廷将河洛文化,也即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化作治理乡村社会的具体措施;乡绅在乡村社会落实与具体实施朝廷治理乡村社会的措施,对中国社会的稳定传续起了重要作用。河洛文化在明清时期可称为"全面深入中国基层期"。  相似文献   

3.
黄巨永 《浙江农业科学》2022,63(6):1356-1358
本文基于浙江省14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资料,归纳分析遗产地产业经济结构、城镇化率、乡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乡收入比等经济指标,旨在挖掘农业文化遗产在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方面的价值,研究通过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开发,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实现城乡可持续发展,助推浙江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  相似文献   

4.
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治理是提高和保障农民生活水平,推动建成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促进农村体系健全化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选择。秦安县在农村社会治理中存在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农村生活娱乐单一、农村治理体系不健全等问题。破解阻碍秦安县农村社会治理发展的瓶颈,需要加快推进"三化"建设,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培育生态环保意识、健全环境监管体系,让农村环境生态化;发展和弘扬乡村文化、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让农村生活丰富化;充分结合自治、法治、德治,发挥三者的功能和作用,让农村治理体系健全化。达到将秦安县乡村建设成一个农业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美丽乡村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思想对乡村生态振兴具有重要价值,为了探讨解决乡村生态治理面临经济冲击、文化衰落、主体动力弱、体制不完善等诸多现实问题,从治理理念、治理思路和治理模式分析了实现天人合一的生态治理价值,提出了树立“和谐共生”的乡村生态治理理念、培育“尊爱自然”的乡村生态环保意识、实现“顺天有为”的多元主体合作治理、建立“与天为一”的乡村生态治理体系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6.
乡村治理是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在中国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乡村治理出现了一系列新形势、新问题,比如人口"空心化"、人口流动常态化、乡村社会阶层多元化等。在这一背景下,新型农民合作组织的快速发展,正深刻改变着乡村治理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态。本文在充分认识到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的前提下,构建了一种新型的乡村治理结构——合作共治治理结构,实施"丰"字型的乡村治理运行机制,并提出了巩固乡村党组织的领导地位、充分发挥新型农民合作组织核心纽带作用、大力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民间信仰是乡村治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治理元素。它具有凝聚精神力量,促进乡村社会整合、提供社会资本,实现乡村社会善治、搭建娱乐平台,丰富乡村文化生活、降低交易成本,促进乡村经济繁荣等重要价值。因此,要通过尊重民间信仰人士权利,引导参与乡村公共事务、规范民间信仰组织发展,激发和释放社会活力、"引导"和"管理"结合,推动乡村文化建设等途径,实现民间信仰在乡村治理中的内在价值,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稳步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农业多功能性的发挥,为实现新时代乡村振兴提供新思路。【方法】通过全面分析农业多功能性内容特征,深入研究农业多功能性乡村振兴目标的关联机理,导出拓展农业多功能性的对策建议。【结果】农业具有经济、生态、文化、社会和政治等多功能属性,农业多功能性与乡村振兴目标深度匹配关联,产业兴旺需要农业经济、生态、文化功能提供动力支撑;生态宜居需要农业生态和文化功能回归助力;乡风文明需要发挥农业文化传承功能;有效治理需要农业社会和文化功能保障引领;生活富裕需要农业多功能性全面充分发挥。【结论】实现农业整体功能最大化,全面助力乡村振兴,要放大农业经济功能,促进现代农业提质增效;激活农业生态功能,让农业成为美丽乡村的生态屏障;挖掘农业文化功能,守住乡村发展的根脉灵魂;强化农业社会政治功能,为乡村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9.
正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明确建设目标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乡风文明和生活富裕,并且强调五个振兴,即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产业振兴是五大振兴的核心,是实现中国乡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要通过促进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达到全面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通过构建乡村生态治理指标体系,测算了浙江各地乡村生态治理水平,探究了治理水平差异存在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1)整体上,丽水和金华市的县市乡村生态治理效果较好,嘉兴和舟山市的县市乡村生态治理效果较差,而湖州各县在乡村生态环境治理指标中表现突出;(2)自然生态禀赋对各县市乡村生态环境质量和环境保护指标具有决定性作用,资金投入影响生态环境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11.
基于渝东南298户农民的实地调研数据,利用因子分析法建构农民环境行为的生成机制.根据因子系数值将其分为民族生态文化生成机制、环境素养生成机制、社会经济条件生成机制、政府支撑生成机制和区域认同生成机制.并从民族生态文化、区域发展和农村生活污染治理体系3个方面探讨了民族地区农民环境行为的实行路径,力图构建乡村环境自治新体系,借助乡村内部生态文化的力量引导农民环境行为,推动乡村振兴,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通过构建乡村生态治理指标体系,测算了浙江各地乡村生态治理水平,探究了治理水平差异存在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1)整体上,丽水和金华市的县市乡村生态治理效果较好,嘉兴和舟山市的县市乡村生态治理效果较差,而湖州各县在乡村生态环境治理指标中表现突出;(2)自然生态禀赋对各县市乡村生态环境质量和环境保护指标具有决定性作用,资金投入影响生态环境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13.
浙江是农业文化遗产资源大省,还承担了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任。在简要介绍浙江省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概况的基础上,基于农业文化遗产的系统性、活态性和多功能性,分析了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助推共同富裕的内在逻辑,即发挥农业文化遗产的生产、生态、景观、技术、文化功能,通过提升农民收入来缩小收入差距,通过建设美丽乡村来彰显生态之美,通过张扬农耕文化来彰显文化之美,通过推动有效治理来彰显和谐之美,从而最终实现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共同富裕。结合浙江实际,提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助推共同富裕的主要路径:发挥农业文化遗产中的多种传统资源优势,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弘扬农业文化遗产中的传统优秀乡土文化,推进文化高地建设;传承农业文化遗产中的绿色综合种养技术,助力生态文明示范;利用农业文化遗产中的积极社会治理因素,推动乡村治理。  相似文献   

14.
生态文明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内在要求。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的美丽乡村建设要以"五位一体"战略布局和中央决策精神为指导,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农村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中,协调推进。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当前突出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对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的乡村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化,是生态建设宝贵财富。近些年一些生态村、最美丽乡村的涌现,不仅  相似文献   

16.
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已成为我国当前最紧要的任务之一。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之魂,对维系乡村社会的运转和治理起着重要作用。然而当前乡村文化发展面临着因现代性与传统的割裂逐渐异化、文化生态价值理念淡漠、因城市文化的冲击而日渐式微、建设"内卷化"等困境。本文在总结优秀乡村文化的价值,探析乡村文化发展困境的基础上,提出建设乡村文化的有益策略,为乡村振兴助力。  相似文献   

17.
中国乡村治理结构历经传统社会的"县政绅治"模式、新中国成立初的"乡(村)政权"模式、人民公社时期的"政社合一"模式和改革开放后的"乡政村治"模式等阶段的历史变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中国乡村治理结构将迎来一次全新的嬗变,由"单中心治理"模式走向"多中心治理"模式,以实现乡村社会的"善治"。  相似文献   

18.
<正>培育富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的新乡贤文化,积极引导发挥新乡贤在乡村振兴特别是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是中央的要求,也是时代的呼唤。浙江在深入挖掘新乡贤资源、弘扬新乡贤文化,助推基层社会治理、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做了有益尝试,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1.主要问题(1)重"官乡贤""富乡  相似文献   

19.
“治理有效”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之一,也是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有之义.随着高风险社会的全面来临,“高风险”的城市与“不设防”的农村并存,而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引导下,农村经济社会系统的开放性和复杂性也随之增强,农村的“脆弱性”及其短板效应日益凸显,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一系列风险因素随之显现,...  相似文献   

20.
基于美丽中国视域下的农村社区治理深刻内涵在于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全面落实,这样才能促进我国快速实现乡村振兴。但是当前我国农村社区治理仍然需要面临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村民参与程度低、专业化人才匮乏等一些困难,且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各项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缺失,农村地区广大民众缺乏生态意识。因此,在中国国情下,农村社区治理需要深入挖掘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并逐步健全法律法规,积极培养农村广大民众的主体意识,全面推动农村地区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